他又总结说,美国钢铁公司这一并购交易是一个必要的行动,能够“防止过去经常发生的、全面的道德败坏和破坏性竞争。”
实际上,1897年的价格战并不是卡内基发起的,而是一个小钢轨制造商——拉克万纳钢厂发起的;但是,卡内基需要一个小借口参战,因为卡内基长期以来难以控制弗里克和施瓦布的意愿——他们愿意遵守联营协议。在1897年一年里,卡内基钢铁公司把钢轨的价格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甚至比其他大多数钢铁公司的产品成本价格还要低,但同时它的利润却还创下了新高。但是,铁路的强劲恢复引发了新一轮修建铁路的浪潮;在接下来的两年里,钢的价格和产量的增长都非常强劲,从而拯救了整个行业,并使联营得以恢复。
让卡内基感到不安和沮丧的是,几乎所有的公司都把他们迅速增长的利润用作建设大钢厂的投资了。拉克万纳钢厂的总裁沃尔特?斯克兰顿把这场钢轨大战称作“一堂实物教学课”;他也在布法罗的湖岸地区建设了一个全新的钢厂。1898年,当时任伊利诺斯钢铁公司总裁的约翰?W.盖茨对他的股东说,“公司无法在相对较小的产能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利润……我们必须迎接竞争,把产品成本降到最低。”通过参加联合钢铁公司的合并,伊利诺斯钢铁公司还获得了大量的铁矿和运输资源,从而进一步削减了卡内基公司在成本方面的优势。1899年,卡内基自己也哀叹说:“去年秋天看起来像是一个好机会,可以把许多钢铁公司都排挤出局,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铁路迅猛发展,让我们付出了许多钱。”已有的数据和其他的报告都显示,当时联邦钢铁公司和其他几个钢铁公司,如琼斯-劳克林公司,在这场生产率的竞赛中正在赶上卡内基公司。
1898年和1899年,产量、价格和利润的猛增为钢铁业带来了和平;直到1900年,一场急剧的市场崩溃引发了一系列事件,并最后导致了美国钢铁公司的成立。但是,这场战争将集中在钢铁制成品上,而不是通用钢;而且,这一次又是卡内基的竞争对手们首先开火,让他除了应战以外别无选择。
1899年初,摩根并购了全国85%的钢管和管道制造商,成立了全国钢管公司;此外,他还在钢箍、马口铁、钢板、钢丝和钉子制造业发动了急速的并购活动,从而完全改变了钢铁制成品制造业的局面。所有这些新的大企业联合都接近于垄断,但是却没有一个像它们在理论上那么强大。19世纪的“公理”(施瓦布的话)是规模越大效率越高;对于少数最大的行业来说,这一观点是接近正确的。但是,钢制成品制造业并不是其中之一:钢丝、钢箍或者马口铁制造业的规模经济还不足以把那些要进入市场的公司拒之门外,而这些新公司的进入能够引起价格的下跌。因为从采矿到钢铁制造这一连续生产流程需要有巨额的固定成本投入,所以能享受大规模经济的好处的主要是基础的钢铁制造业。少数钢铁制成品,如钢轨、船用钢板和结构钢梁等,需要大量的投资,这并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因为它们都是由那些主要的大型钢铁公司生产的。
为了保护他们在钢制成品领域内接近垄断的地位,所有这些合并后的公司都感觉有必要向上把通用钢产业也整合进来。摩尔兄弟组建的国家钢铁公司明显是为了给他们的三个钢制成品公司提供支持;盖茨也曾打算拥有自己的钢铁厂,以便为自己生产钢丝和钉子的公司从源头上提供支持。全国钢管公司一建好自己的、新的大规模钢管厂,就立即规划建立自己的钢铁厂。同时,考虑到盖茨、摩尔兄弟和摩根之间的财务关系,所有这些企业联合都选择国家钢铁公司或者联邦钢铁公司作为他们主要的钢铁供应商。而这些公司的所有举动都在削减卡内基钢铁公司的订单。总之,在明显没有经过太多考虑的情况下,摩根和摩尔兄弟就把他们自己摆在了卡内基的最大、最具挑衅性的竞争对手这一位置上。
这一战略几乎被全面误解了。除了进入大多数钢制成品行业所需的投资相对较少以外,对于通用钢生产公司来说,向前整合钢丝、钢箍或者钢管等也向来都更加容易一些。利用新建成的生产线,他们能够吸收通用钢生产厂的剩余产能,甚至还能奢侈地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产品,从而轻意地消灭那些独立的公司。(一个鼓风炉如果闲置,付出的代价将会很高;但是一个马口铁的“镀槽”则可以随时打开或者关闭。)有人认为钉子或者管道制造商能够通过向后整合而参与竞争,坦率地说,这是一句废话——1897年之后的情况更是如此:用于建设钢厂的投资迅速膨胀,致使全国的产能出现过剩[14]。摩根的合伙人查尔斯?科斯特和罗伯特?培根都积极地推动这一战略,而摩根本人也非常投入。一位历史学家称全国钢管公司是他“最喜欢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