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800000052

第52章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在耳廓穴位上用针刺或其他方法进行刺激,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且对疾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为了便于国际间的研究和交流,我国制定了《耳穴名称与部位的国家标准方案》。

一、耳与经络脏腑的联系

耳与经络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手太阳、手足少阳、手阳明等经脉、经别都入耳中,足阳明、足太阳的经脉则分别上耳前、至耳上角。六阴经虽不直接入耳,但都通过经别与阳经相合,而与耳相联系。因此,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奇经八脉中阴跷、阳跷脉并入耳后,阳维脉循头入耳。所以《灵枢·口问》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耳与脏腑的关系密切,如《灵枢·脉度》说:“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难经·四十难》说:“肺主声,令耳闻声。”后世医家在论述耳与脏腑的关系时更为详细,如《证治准绳》说:“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耳窍之客。”《厘正按摩要述》曰:“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进一步将耳廓分为心、肝、脾、肺、肾五部,说明耳与脏腑在生理功能上是息息相关的。人体的内脏或躯体发病时,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皮肤电特异性改变和变形、变色等反应。参考这些现象来诊断疾病,并通过刺激这些部位可防治疾病。可见,耳不仅与脏腑的生理活动有关,而且与其病理变化也是不可分割的。

二、耳廓表面解剖

耳廓分为凹面的耳前和凸面的耳背,其体表解剖。

耳轮耳廓卷曲的游离部分。

耳轮结节耳轮后上部的膨大部分。

耳轮尾耳轮向下移行于耳垂的部分。

轮垂切迹耳轮和耳垂后缘之间的凹陷处。

耳轮脚耳轮深入耳甲的部分。

耳轮脚棘耳轮脚和耳轮之间的软骨隆起。

耳轮脚切迹耳轮脚棘前方的凹陷处。

对耳轮与耳轮相对呈“Y”字型的隆起部,由对耳轮体、对耳轮上脚和对耳轮下脚三部分组成。

对耳轮体对耳轮下部呈上下走向的主体部分。

对耳轮上脚对耳轮向前上分支的部分。

对耳轮下脚对耳轮向前下分支的部分。

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脚与相应耳轮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的凹沟。

耳屏耳廓前方呈瓣状的隆起。

屏上切迹耳屏与耳轮之间的凹陷处。

对耳屏耳垂上方、与耳屏相对的瓣状隆起。

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轮屏切迹对耳轮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处。

耳垂耳廓下部无软骨的部分。

耳甲部分耳轮和对耳轮、对耳屏、耳屏及外耳门之间的凹窝。由耳甲艇、耳甲腔两部分组成。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甲部。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甲部。

外耳门耳甲腔前方的孔窍。

耳廓表面的解剖

三、耳穴的分布特点

耳穴(auricularpoint)是指分布在耳廓上的一些特定区域。耳穴在耳廓的分布犹如一个倒置在子宫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根据形如胚胎的耳穴分布图可以看到: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在耳垂和对耳屏;与上肢相应的耳穴居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耳穴在对耳轮体部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耳穴集中在耳甲,其中与腹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艇;与胸腔脏器相应的耳穴多在耳甲腔;与消化道相应的耳穴多在耳轮脚周围。

四、耳穴部位和主治

为了方便准确取穴,《国标》按耳的解剖将每个部位划分成若干个区,共计有91个穴位。

(一)耳轮部穴位

将耳轮分为12个区。耳轮脚为耳轮1区;耳轮脚切迹到对耳轮下脚上缘之间的耳轮分为3等份,自下向上依次为耳轮2区、3区、4区;对耳轮下脚上缘到对耳轮上脚前缘之间的耳轮为耳轮5区;对耳轮上脚前缘到耳尖之间的耳轮为耳轮6区;耳尖到耳轮结节上缘为耳轮7区;耳轮结节上缘到耳轮结节下缘为耳轮8区;耳轮结节下缘到轮垂切迹之间的耳轮分为4等份,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轮9区、10区、11区和12区。

1.耳中

“部位”在耳轮脚处,即耳轮1区。

“主治”呃逆、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小儿遗尿、咯血、出血性疾病。

2.直肠

“部位”在耳轮脚棘前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2区。

“主治”便秘、腹泻、脱肛、痔疮。

3.尿道

“部位”在直肠上方的耳轮处,即耳轮3区。

“主治”尿频、尿急、尿痛、尿潴留。

4.外生殖器

“部位”在对耳轮下脚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4区

“主治”睾丸炎、附睾炎、外阴瘙痒症。

5.肛门

“部位”在三角窝前方的耳轮处,即耳轮5区。

“主治”痔疮、肛裂。

6.耳尖

“部位”在耳廓向前对折的上部尖端处,即耳轮6区与7区交界处。

“主治”发热、高血压、急性结膜炎、麦粒肿、牙痛、失眠。

7.结节

“部位”在耳轮结节处,即耳轮8区。

“主治”头晕、头痛、高血压。

8.轮1

“部位”在耳轮结节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9区。

“主治”发热、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

9.轮2

“部位”在轮1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0区。

“主治”发热、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

10.轮3

“鄢位”在轮2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1区。

“主治”发热、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

11.轮4

“部位”在轮3下方的耳轮处,即耳轮12区。

“主治”发热、扁桃体炎、上呼吸道感染。

(二)耳舟部穴位

将耳舟分为6等份,自上而下依次为耳舟1区、2区、3区、4区、5区、6区。

1.指

“部位”在耳舟上方处,即耳舟1区。

“主治”甲沟炎、手指麻木和疼痛。

2.腕

“部位”在指区的下方处,即耳舟2区。

“主治”腕部疼痛。

3.风溪

“部位”在耳轮结节前方,指区与腕区之间,即耳舟1区与2区交界处。

“主治”荨麻疹、皮肤瘙痒症、过敏性鼻炎。

4.肘

“部位”在腕区的下方处,即耳舟3区。

“主治”肱骨外上髁炎、肘部疼痛。

5.肩

“部位”在肘区的下方处,即耳舟4区、5区。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肩部疼痛。

6.锁骨

“部位”在肩区的下方处、即耳舟6区。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三)对耳轮部穴位

将对耳轮分为13个区。

对耳轮上脚分为上、中、下3等份。下1/3为对耳轮5区,中1/3为对耳轮4区;再将上1/3分为上、下2等份,下1/2为对耳轮3区;再将上1/2分为前后2等份,后1/2为对耳轮2区,前1/2为对耳轮1区。

对耳轮下脚分为前、中、后3等份,中、前2/3为对耳轮6区,后1/3为对耳轮7区。

对耳轮体从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至轮屏切迹分为5等份,再沿对耳轮耳甲缘将对耳轮体分为前1/4和后3/4两部分,前上2/5为对耳轮8区,后上2/5为对耳轮9区,前中2/5为对耳轮10区,后中2/5为对耳轮11区,前下1/5为对耳轮12区,后下1/5为对耳轮13区。

1.跟

“部位”在对耳轮上脚前上部,即对耳轮1区。

“主治”足跟痛。

2.趾

“部位”在耳尖下方的对耳轮上脚后上部,即对耳轮2区。

“主治”甲沟炎、趾部疼痛。

3.踝

“部位”在趾、跟区下方处,即对耳轮3区。

“主治”踝关节扭伤。

4.膝

“部位”在对耳轮上脚中1/3处,即对耳轮4区。

“主治”膝关节疼痛。

5.髋

“部位”在对耳轮上脚的下1/3处,即对耳轮5区。

“主治”髋关节疼痛、坐骨神经痛、腰骶部疼痛。

6.坐骨神经

“部位”在对耳轮下脚的前2/3处,即对耳轮6区。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

7.交感

“部位”在对耳轮下脚末端与耳轮内缘相交处,即对耳轮6区前端。

“主治”胃肠痉挛、心绞痛、胆绞痛、输尿管结石、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8.臀

“部位”在对耳轮下脚的后1/3处,即对耳轮7区。

“主治”坐骨神经痛、臀筋膜炎。

9.腹

“部位”在对耳轮体前部上2/5处,即对耳轮8区。

“主治”腹痛、腹胀、腹泻、急性腰扭伤、痛经、产后宫缩痛。

10.腰骶椎

“部位”在腹区后方,即对耳轮9区。

“主治”腰骶部疼痛。

11.胸

“部位”在对耳轮体前部中2/5处,即对耳轮10区。

“主治”胸胁疼痛、肋间神经痛、胸闷、乳腺炎。

12.胸椎

“部位”在胸区后方,即对耳轮11区。

“主治”胸痛、经前乳房胀痛、乳腺炎、产后泌乳不足。

13.颈

“部位”在对耳轮体前部下1/5处,即对耳轮12区。

“主治”落枕、颈项肿痛。

14.颈椎

“部位”在颈区后方,即对耳轮13区。

“主治”落枕、颈椎综合征。

(四)三角窝部穴位

将三角窝由耳轮内缘至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分为前、中、后3等份,中1/3为三角窝3区;再将前1/3分为上、中、下3等份,上1/3为三角窝1区,中、下2/3为三角窝2区;再将后1/3分为上、下2等份,上1/2为三角窝4区,下1/2为三角窝5区。

1.角窝上

“部位”在三角窝前1/3的上部,即三角窝1区。

“主治”高血压。

2.内生殖器

“部位”在三角窝前1/3的中、下部,即三角窝2区。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白带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遗精、早泄。

3.角窝中

“部位”在三角窝中1/3处,即三角窝3区。

“主治”哮喘。

4.神门

“部位”在三角窝后1/3的上部,即三角窝4区。

“主治”失眠、多梦、戒断综合征、癫痫、高血压、神经衰弱、痛症。

5.盆腔

“部位”在三角窝后1/3的下部,即三角窝5区。

“主治”盆腔炎、附件炎。

(五)耳屏部穴位

将耳屏分成4区。耳屏外侧面分为上、下2等份,上部为耳屏1区,下部为耳屏2区;将耳屏内侧面分为上、下2等份,上部为耳屏3区,下部为耳屏4区。

1.上屏

“部位”在耳屏外侧面上1/2处,即耳屏1区。

“主治”咽炎、鼻炎。

2.下屏

“部位”在耳屏外侧面下1/2处,即耳屏2区。

“主治”鼻炎、鼻塞。

3.外耳

“部位”在屏上切迹前方近耳轮部,即耳屏1区上缘处。

“主治”外耳道炎、中耳炎、耳鸣。

4.屏尖

“部位”在耳屏游离缘上部尖端,即耳屏1区后缘处。

“主治”发热、牙痛、斜视。

5.外鼻

“部位”在耳屏外侧面中部,即耳屏1区与2区之间。

“主治”鼻前庭炎、鼻炎。

6.肾上腺

“部位”在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即耳屏2区后缘处。

“主治”低血压、风湿性关节炎、腮腺炎、链霉素中毒、眩晕、哮喘、休克。

7.咽喉

“部位”在耳屏内侧面上1/2处,即耳屏3区。

“主治”声音嘶哑、咽炎、扁桃体炎、失语、哮喘。

8.内鼻

“部位”在耳屏内侧面下1/2处,即耳屏4区。

“主治”鼻炎、上颌窦炎、鼻衄。

9.屏间前

“部位”在屏间切迹前方耳屏最下部,即耳屏2区下缘处。

“主治”鼻咽炎、口腔炎。

(六)对耳屏部穴位

将对耳屏分为4区。由对屏尖及对屏尖至轮屏切迹连线之中点,分别向耳垂上线作两条垂线,将对耳屏外侧面及其后部分成前、中、后3区,前为对耳屏1区、中为对耳屏2区、后为对耳屏3区。对耳屏内侧面为对耳屏4区。

1.额

“部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前部,即对耳屏1区。

“主治”前额头痛、头晕、失眠、多梦。

2.屏间后

“部位”在屏间切迹后方对耳屏前下部,即对耳屏1区下缘处。

“主治”额窦炎。

3.颞

“部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中部,即对耳屏2区。

“主治”偏头痛、头晕。

4.枕

“部位”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部,即对耳屏3区。

“主治”头晕、头痛、癫痫、哮喘、神经衰弱。

5.皮质下

“部位”在对耳屏内侧面,即对耳屏4区。

“主治”痛症、间日疟、神经衰弱、假性近视、失眠。

6.对屏尖

“部位”在对耳屏游离缘的尖端,即对耳屏1、2、4区交点处。

“主治”哮喘、腮腺炎、睾丸炎、附睾炎、神经性皮炎。

7.缘中

“部位”在对耳屏游离缘上,对屏尖与轮屏切迹之中点处,即对耳屏2、3、4区交点处。

“主治”遗尿、内耳性眩晕、尿崩症、功能性子宫出血。

8.脑干

“部位”在轮屏切迹处,即对耳屏3区与4区之间。

“主治”眩晕、后头痛、假性近视。

(七)耳甲部穴位

将耳甲用标志点、线分为18个区。在耳轮的内缘上,设耳轮脚切迹至对耳轮下脚间中、上1/3交界处为A点;在耳甲内,由耳轮脚消失处向后作一水平线与对耳轮耳甲缘相交,设交点为D点;设耳轮脚消失处至D点连线的中、后1/3交界处为B点;设外耳道口后缘上1/4与下3/4交界处为C点。从A点向B点作一条与对耳轮耳甲艇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从B点向C点作一条与耳轮脚下缘弧度大体相仿的曲线。

将BC线前段与耳轮脚下缘间分成3等份,前1/3为耳甲1区,中1/3为耳甲2区,后1/3为耳甲3区。ABC线前方,耳轮脚消失处为耳甲4区。将AB线前段与耳轮脚上缘及部分耳轮内缘间分成3等份,后1/3为5区,中1/3为6区,前1/3为7区。将对耳轮下脚下缘前、中1/3交界处与A点连线,该线前方的耳甲艇部为耳甲8区。将AB线前段与对耳轮下脚下缘间耳甲8区以后的部分,分为前、后2等份,前1/2为耳甲9区,后1/2为耳甲10区。在AB线后段上方的耳甲艇部,将耳甲10区后缘与BD线之间分成上、下2等份,上1/2为耳甲11区,下1/2为耳甲12区。由轮屏切迹至B点作连线,该线后方、BD线下方的耳甲腔部为耳甲13区。以耳甲腔中央为圆心,圆心与BC线间距离的1/2为半径作圆,该圆形区域为耳甲15区。过15区最高点及最低点分别向外耳门后壁作两条切线,切线间为耳甲16区。15、16区周围为耳甲14区。将外耳门的最低点与对耳屏耳甲缘中点相连,再将该线以下的耳甲腔部分为上、下2等份,上1/2为耳甲17区,下1/2为耳甲18区。

1.口

“部位”在耳轮脚下方前1/3处,即耳甲1区。

“主治”面瘫、口腔炎、胆囊炎、胆石症、戒断综合征、牙周炎、舌炎。

2.食道

“部位”在耳轮脚下方中1/3处,即耳甲2区。

“主治”食管炎、食管痉挛。

3.贲门

“部位”在耳轮脚下方后1/3处,即耳甲3区。

“主治”贲门痉挛、神经性呕吐。

4.胃

“部位”在耳轮脚消失处,即耳甲4区。

“主治”胃痉挛、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前额痛、牙痛、失眠。

5.十二指肠

“部位”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后1/3处,即耳甲5区。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石症、幽门痉挛、腹胀、腹泻、腹痛。

6.小肠

“部位”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中1/3处,即耳甲6区。

“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7.大肠

“部位”在耳轮脚及部分耳轮与AB线之间的前1/3处,即耳甲7区。

“主治”腹泻、便秘、咳嗽、牙痛、痤疮。

8.阑尾

“部位”在小肠区与大肠区之间,即耳甲6、7区交界处。

“主治”单纯性阑尾炎、腹泻。

9.艇角

“部位”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前部,即耳甲8区。

“主治”前列腺炎、尿道炎。

10.膀胱

“部位”在对耳轮下脚下方中部,即耳甲9区。

“主治”膀胱炎、遗尿、尿潴留、腰痛、坐骨神经痛、后头痛。

11.肾

“部位”在对耳轮下脚下方后部,即耳甲10区。

“主治”腰痛、耳鸣、神经衰弱、肾盂肾炎、遗尿、遗精、阳痿、早泄、哮喘、月经不调。

12.输尿管

“部位”在肾区与膀胱区之间,即耳甲9区与10区交界处。

“主治”输尿管结石绞痛。

13.胰胆

“部位”在耳甲艇的后上部,即耳甲11区。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偏头痛、带状疱疹、中耳炎、耳鸣、急性胰腺炎。

14.肝

“部位”在耳甲艇的后下部,即耳甲12区。

“主治”胁痛、眩晕、经前期紧张症、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高血压、近视、单纯性青光眼。

15.艇中

“部位”在小肠区与肾区之间,即耳甲6区与10区交界处。

“主治”腹痛、腹胀、胆道蛔虫症。

16.脾

“部位”在BD线下方,耳甲腔的后上部,即耳甲13区。

“主治”腹胀、腹泻、便秘、食欲不振、功能性子宫出血、白带过多、内耳性眩晕。

17.心

“部位”在耳甲腔正中凹陷处,即耳甲15区。

“主治”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心绞痛、无脉症、神经衰弱、癔病、口舌生疮。

18.气管

“部位”在心区与外耳门之间,即耳甲16区。

“主治”哮喘、支气管炎。

19.肺

“部位”在心、气管区周围处,即耳甲14区。

“主治”咳嗽、胸闷、声音嘶哑、皮肤瘙痒症、荨麻疹、便秘、戒断综合征。

20.三焦

“部位”在外耳门后下,肺与内分泌区之间,即耳甲17区。

“主治”便秘、腹胀、上肢外侧疼痛。

21.内分泌

“部位”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的前下部,即耳甲18区。

“主治”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痤疮、间日疟、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症。

(八)耳垂部穴位

将耳垂分为9区。在耳垂上线至耳垂下缘最低点之间作两条等距离平行线,于上平行线上引两条垂直等分线,将耳垂分为9个区,上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1区、2区、3区;中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4区、5区、6区;下部由前到后依次为耳垂7区、8区、9区。

1.牙

“部位”在耳垂正面前上部,即耳垂1区。

“主治”牙痛、牙周炎、低血压。

2.舌

“部位”在耳垂正面中上部,即耳垂2区。

“主治”舌炎、口腔炎。

3.颌

“部位”在耳垂正面后上部,即耳垂3区。

“主治”牙痛、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

4.垂前

“部位”在耳垂正面前中部,即耳垂4区。

“主治”神经衰弱、牙痛。

5.眼

“部位”在耳垂正面中央部,即耳垂5区。

“主治”急性结膜炎、电光性眼炎、麦粒肿、近视。

6.内耳

“部位”在耳垂正面后中部,即耳垂6区。

“主治”内耳性眩晕症、耳鸣、听力减退、中耳炎。

7.面颊

“部位”在耳垂正面眼区与内耳区之间,即耳垂5区与6区交界处。

“主治”面瘫、三叉神经痛、痤疮、扁平疣、面肌痉挛、腮腺炎。

8.扁桃体

“部位”在耳垂正面下部、即耳垂7、8、9区。

“主治”扁桃体炎、咽炎。

(九)耳背部穴位

将耳背分为5区。分别过对耳轮上、下脚分叉处耳背对应点和轮屏切迹耳背对应点作两条水平线,将耳背分为上、中、下3部,上部为耳背1区,下部为耳背5区;再将中部分为内、中、外3等份,内1/3为耳背2区,中1/3为耳背3区,外1/3为耳背4区。

1.耳背心

“部位”在耳背上部,即耳背1区。

“主治”心悸、失眠、多梦。

2.耳背肺

“部位”在耳背中内部,即耳背2区。

“主治”哮喘、皮肤瘙痒症。

3.耳背脾

“部位”在耳背中央部,即耳背3区。

“主治”胃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4.耳背肝

“部位”在耳背中外部,即耳背4区。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胁痛。

5.耳背肾

“部位”在耳背下部,即耳背5区。

“主治”头痛、头晕、神经衰弱。

6.耳背沟

“部位”在对耳轮沟和对耳轮上、下脚沟处。

“主治”高血压、皮肤瘙痒症。

(十)耳根部穴位

1.上耳根

“部位”在耳根最上处。

“主治”鼻衄。

2.耳迷根

“部位”在耳轮脚后沟的耳根处。

“主治”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腹痛、腹泻、鼻塞、心动过速。

3.下耳根

“部位”在耳根最下处。

“主治”低血压、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五、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耳针在临床上所治疗的疾病很广,不仅用于许多功能性疾病,而且对一部分器质性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其适应症举例如下:

1.疼痛性疾病如各种扭挫伤、头痛和神经性疼痛等。

2.炎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胆囊炎、流感、百日咳、菌痢、腮腺炎等。

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脏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症、多汗症、月经不调、遗尿、神经衰弱、癔病等。

4.过敏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荨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过敏性紫癜等。

5.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糖尿病、肥胖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

6.其他耳穴可催乳、催产,预防和治疗输血、输液反应,同时还有美容、戒烟、戒毒、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二)选穴原则

耳针处方选穴,通常有按相应部位选穴、中医辨证选穴、西医学理论选穴和临床经验选穴等四种原则,可以单独使用,亦可配合使用。选穴时要掌握耳穴的共性和特性,力求用穴少而精。

1.按相应部位选穴当机体患病时,在耳廓的相应部位上有一定的敏感点,它便是本病的首选穴位,如胃痛取“胃”穴,目病取“眼”穴,肩痹取“肩关节”等。

2.按中医辨证选穴根据脏腑学说的理论,按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进行辨证取穴,如脱发取“肾”穴,皮肤病取“肺”、“大肠”穴等;根据十二经脉循行和其病候选取穴位,如坐骨神经痛,取“膀胱”或“胰胆”穴,牙痛取“大肠”穴等。

3.按西医学理论选穴耳穴中一些穴名是根据西医学理论命名的,如“交感”、“肾上腺”、“内分泌”等。这些穴位的功能基本上与西医学理论一致,故在选穴时应考虑其功能,如炎性疾病取“肾上腺”穴,月经不调取“内分泌”穴等。

4.按临床经验选穴如“神门”穴有较明显的止痛镇静作用,“耳尖”穴对外感发热、血压偏高有较好的退热降压效果。另外,临床实践还发现有些耳穴具有治疗本部位以外疾病的作用,如“外生殖器”穴可以治疗腰腿痛等。

(三)耳穴探查

人体有病时,往往会在耳廓相应的区域内出现反应。如胃病时在胃区,肺病时在肺区可见反应点。一般认为刺激这些反应点,疗效较好。但是,个人耳廓的形状、大小、体表分布等不可能完全一致,病情又有不同,所以耳廓反应点的出现就会有变异。在临床使用耳穴时,不能只限于耳穴图、耳穴模型等所标志的位置,耳廓反应点,需探查后确定。

临床常用的耳穴探查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接观察法就是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在自然光线下,对耳廓由上而下,从内至外,直接观察有无变形、变色等征象,如脱屑、水泡、丘疹、充血、硬结、疣赘、软骨增生、色素沉着以及血管的形状、颜色的变异等。

2.压痛点探查法这是目前临床最为常用的探查方法,病人先经过初步的诊断,然后用弹簧探针、毫针柄或火柴棒等以均匀的压力,在与疾病相应的耳廓部从周围逐渐向中心探压;或自上而下、自外而内对整个耳廓进行普查,耐心细找压痛点。当探棒压迫痛点时,病人会出现皱眉、眨眼、呼痛或躲闪等反应。另外,也应告诉病人,在探查压痛时注意比较哪一点最敏感,要及时反映,以便找准耳穴。再根据压痛点所代表的脏腑学说及解剖、生理的对应部位进行分析,如肺区出现压痛敏感点,可能是肺病、大肠病、皮肤病的表现。探查时手法必须轻、慢、均匀。有的病人耳廓反应点处出现变形、变色的特征,这些部位一般压痛较明显,可作为探寻耳穴的参考。少数病人耳廓上一时测不到压痛点,可用手指按摩一下该区域,而后再测;或者在对侧耳廓的反应区探查,如仍无压痛反应,可休息片刻再测;如反复探查无明显压痛时,一般可按对症选穴法选穴治疗。

3.电测定法使用特制的电子仪器测定耳穴皮肤电阻、电位、电容等变化。医者利用耳廓反应点的电阻低、导电性高的原理,制成各种小型晶体管良导电测定器测定耳穴。探测时,病人一手握电极,医者手执探测头,在病人的耳廓上进行探查,当电棒触及敏感点(良导点)时,如电阻低的耳穴,可以通过指示信号、音响或仪表等反映出来。这种电测定法和压痛法比较,具有操作简便、准确性较高等优点。

(四)操作方法

耳穴的刺激方法较多,现介绍一些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

1.毫针法是利用毫针针刺耳穴,治疗疾病的一种常用方法。其操作程序如下:

(1)定穴和消毒:首先要定准耳穴。根据处方所列耳穴,在穴区内寻找反应点,做上标记,作为治疗的刺激点。如果探查不到反应点,就按耳穴定位的穴点进行治疗。针刺前耳穴必须严格消毒,先用2%碘酒消毒,再用75%的酒精脱碘,待酒精干后施术。

(2)体位和进针:一般采用坐位,如年老体弱、病重或精神紧张者宜采用卧位,针具选用26~30号粗细的0.3~0.5寸长的不锈钢针。进针时,医者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耳廓,中指托着针刺部的耳背,既可以掌握针刺的深度,又可以减轻针刺疼痛;然后用右手拇食二指持针,用快速插入的速刺法或慢慢捻入的慢刺法进针均可。刺入深度应视患者耳廓局部的厚薄灵活掌握,一般以刺入皮肤2~3分,达软骨后毫针站立不摇晃为准。刺入耳穴后,如局部感应强烈,患者症状往往有即刻减轻感;如局部无针感,应调整针刺的方向、深度和角度。刺激强度和手法依病情、体质、证型、耐受度等综合考虑。

(3)留针和出针:留针时间一般约15(20)~30分钟,慢性病、疼痛性疾病留针时间适当延长。留针期间,每隔10分钟运针1次。出针是一次治疗的结束动作,医者左手托住耳廓,右手迅速将毫针垂直拔出,再用消毒干棉球压迫针眼,以免出血。

2.电针法针刺获得针感后,接上电针机两个极,具体操作参照电针法。通电时间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适应于神经系统疾患、内脏痉挛、哮喘等。

3.埋针法是将皮内针埋入耳穴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慢性疾病和疼痛性疾病,起到持续刺激、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的作用。

使用时,左手固定常规消毒后的耳部,右手用镊子夹住皮内针柄,轻轻刺入所选耳穴,再用胶布固定。一般埋患侧耳廓,必要时埋双耳,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留针3~5日,5次为1疗程。

4.压丸法即在耳穴表面贴敷压丸的一种简易疗法。此法既能持续刺激穴位,又安全无痛,无副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

压丸所选材料就地取材,如王不留行籽、油菜籽、小米、绿豆、白芥子等以及磁珠。临床现多用王不留行籽,因其表面光滑,大小和硬度适宜。应用前用沸水烫洗2分钟,晒干装瓶备用。应用时,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cm×0.6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30~60秒,3~7(5)日更换1次,双耳交替。刺激强度视患者情况而定,一般儿童、孕妇、年老体弱、神经衰弱者用轻刺激法,急性疼痛性病症宜用强刺激法。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消毒,防止感染。因耳廓暴露在外,表面凹凸不平,结构特殊,针刺前必须严格消毒,有伤面和炎症部位禁针。针刺后如针孔发红、肿胀,应及时涂2%碘酒,防止化脓性软骨膜炎的发生。

2.对扭伤和运动障碍的患者,进针后应嘱其适当活动患部,有助于提高疗效。

3.有习惯性流产的孕妇应禁针。

4.患有严重器质性病变和伴有高度贫血者不宜针刺,对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者不宜行强刺激法。

5.耳针治疗时亦应注意防止发生晕针,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同类推荐
  • 中医养生一点通

    中医养生一点通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渴望获得有关养生方面的知识。本书介绍了中医养生,补气养血,经络养生,四季养生,起居、运动和精神养生,食补养生,如何提高自身免疫力,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养生,远离疾病以及中药在养生中的妙用等九个方面,共365个养生细节,内容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一本汇集了古今中医养生精华的实用手册。本书内容通俗易懂,生活中易学易用,养生方法便捷有效,适合大众阅读参考。
  • 让你睡好觉:睡眠决定健康

    让你睡好觉:睡眠决定健康

    人的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健康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助于防御疾病,还能促进发育、提高智力,更有助于延长寿命。健康的睡眠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睡眠质量下降,开始出现失眠的状况。本书介绍了有关睡眠的基本知识,重点讲解了提高睡眠质量、防治失眠的一些有效方法。本书文字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为关注睡眠健康的人、饱受失眠困扰的人量身打造的一本睡眠宝典。了解睡眠,认识睡眠,掌握一些防治失眠的方法,我们就能提高睡眠质量,轻松愉快地睡个好觉。
  •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族身心健康枕边书

    上班了,走向社会了,毫无疑问,只要我们努力付出,我们就会一步步地迈向人生、事业的巅峰。事业上的成功、家庭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协调,这都是我们渴望和追求的。但是真正上班了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幸福———疾病、亚健康像是恶魔一样缠上我们的上班族精英……
  • 不可不知的健康常识

    不可不知的健康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滋补养生十堂课

    滋补养生十堂课

    自古以来,滋补养生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压力的增加,我们不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只满足于吃饱,更注重健康保健问题,因而滋补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我们特编此书。
热门推荐
  • 甜心有点蠢:男神,忍着点!

    甜心有点蠢:男神,忍着点!

    莫名惹上了一个腹黑、傲娇男,夏软软表示她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萌萌哒的吃货……“你能不能离我的零食远一点……”夏软软看着自己的零食被他第n次丢进垃圾桶,于心不忍。“猪。”易倾言嘴角抽了抽,接着又把身体靠向她,在她耳边低喃:“你的意思是,我可以离你近一点……”“我都跟你说了多少次了,我才不是……你刚才说什么?”夏软软脸蛋儿爆红。“我可以离你近一点……”
  • 阴阳唤灵人

    阴阳唤灵人

    星空河前忆梦中人,她心却无他。上茅山,修道法,却又下山修唤灵。握北辰,融兽神,自成宇宙战魔神。
  • 武尊乾坤

    武尊乾坤

    灵武大陆以武为尊,武道修炼一途,乃掠天地之灵气;夺乾坤之造化,炼体修神,化凡为灵,参阴阳,悟生死,跃轮回,渡苦海,斩因果,破苍穹;陆凡,一个丫鬟所生之子,从出生之日起就受尽族人白眼,天生无法修武,后因一次机遇,走上强者之路
  • 坏蛋王子的失忆公主

    坏蛋王子的失忆公主

    这位帅锅,对不起喽,为了本公主都小命,忍一下噢,就一下…………呵,你是第一个敢喝我血,帮助我的人,我记住你了…………
  • 绝色女神爱上我

    绝色女神爱上我

    明明可以靠才华混饭,却偏偏要靠脸,逆天的人生就是这么任性。你跟我拼爹,我跟你拼命,你跟我炫富,我秀你一脸,谁说农民没出息,我秒天秒地秒空气,分分钟完爆你!苏寻从大山中走出,左拥右抱,浪迹花丛,泡妞打脸,一路狂飙,完美的人生,就是这么的刺激。不服?一个眼神儿秒杀你!欢迎加入最终风流—风盟,本书粉丝群,群号码:375824996
  • 奔月传说

    奔月传说

    一梦醒来,成后羿,易尘一大早就起来梳理了一个自认为帅帅的发行,坏笑道“小嫦娥,这是你可跑不了,嘿嘿………”
  • 末世之永夜降临

    末世之永夜降临

    末世陡然来袭,丧尸,怪物层出不穷,人类迎来了永夜。且看怪异杀手如何在末日求生,吹响人类反击的号角!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我的僵尸管家

    我的僵尸管家

    果然有了后妈就有后爹,我叶小冉居然在回国后被老爹赶到城郊的叶家老宅里面去,上班购物出门不方便的不说,居然被我发现了老爹留在老宅里面的管家不是人。“什么叫不是人,人能做的我都能做,想不想试试?”莫岳安的头就直接来了个360旋转对着我阴阴的笑了一下,神了,谁来救救我!
  • 萝莉少女的极品殿下

    萝莉少女的极品殿下

    【文文不加V,不弃文】“老婆,你说你把你亲亲老公的车弄脏了,怎么办呀?”寒雨夜邪魅的说出这句话。“老娘管你呢,是你车先‘招惹’我的,不关我事。”夏璃沫理直气壮的说。“再说老娘又不是你老婆,你也休想和我攀上关系。”夏璃沫顿了一下说。“老婆你既然这么不听话,嗯。。。让我想想。。。要么你老公我把你娶回家再生米煮成熟饭或者直接生米煮成熟饭?”寒雨夜贴近夏璃沫说。夏璃沫只不过在路边站着,结果就摊上了这货,就发生了孽缘。“宝贝有木有想我啊?你怎么又廋了,要多吃一点啊。白白胖胖才可爱。”尚俊熙看了看夏璃沫的身材有些担心的说。夏璃沫只不过是无意中闯入了他所在的宾馆房间,无意中看到了赤裸上身的他,他以后就一直叫她“宝贝这。。。”“宝贝那。。。”这是报复吗?“沫沫,咱们去看电影吧。。。”“沫沫,咱们去吃饭吧。。。”“沫沫咱们去。。。”顾莫泽每次和夏璃沫在一起总会有说不完的话题,自从夏璃沫在学校里“救”了他一命,他便一天到晚的纠缠着她。。。【后面还会有其他的美男出现哦!】他们都是重量级人物,可却围着一个小女生转来转去,想知道她和他们发生什么事吗?请关注有上官敏熙写的《萝莉少女的极品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