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4800000037

第37章 中老年期生理、病理变化特点

中老年期重要的生理变化,就是历经一个衰弱至老变的过程。衰老,是生物体在正常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整体机能减退并逐渐趋向死亡的现象。生命的存在,就决定了生命从开始到终止这一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衰老现象不是一种突发性变化,而是人一生全身各器官、系统不断发生不可逆变化的积累表现,只不过在中老年期衰老过程明显突出而已。衰老本身是正常的生命现象,并不是疾病,但疾病可加快衰老过程,这也是中老年期衰老明显而突出的主要原因。

对于老年年龄的界定,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年五十以上为老”(《灵枢·卫气失常》),并认为衰老现象开始出现于35~40岁,《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详载:女子“五七(35岁)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男子“五八(40岁)肾气衰,发堕齿槁。”至女子“七七(49岁)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男子“七八(56岁)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始进入老年期。

现代老年医学界通常以45~59岁为老年前期,60~79岁为低龄老年期,80~89岁为高龄老年期,90~99岁为长寿期,100岁以上为寿星期。中华老年医学会的最新划分是:44岁以下为年轻人,45~59岁为老年前期,60~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

一、生理变化特点

(一)衰老征象

人的衰老征象首先从头面五官部可以明显观察到,如鬓发斑白脆折、面焦颜颓、脸布皱褶、眼睑垂坠、牙齿枯脆、目眵睛混、唇干少津、耳廓薄大、耳垂皱缩、涕泪俱下等征象,以及舌淡无味、视物昏花、鼻燥易衄、聋聩等表现。

头面五官与五脏有着直接关系,如“舌为心苗”,“其华在面”;“目为肝窍”;“肾气通于耳”,“其华在发”,“余在齿”等。这也是“老从上”观察衰老征象的依据。头面部的上述征象不仅是面部的衰老变化,同时也反映着五脏的衰老变化。

对于脏腑系统的衰老变化,传统医学有着形象的描述。如《灵枢经·天年》载:“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五脏的衰变,相应出现情志的衰老变化。

(二)情志变化

情志五脏所主,五脏衰变导致情志的变化,一般多出现性格孤辟、郁闷怨嗟、烦躁易怒。孙思邈说:“老人之性,心恃其老,无有藉在,率多骄恣,不循轨度,忽有所好,即须称情。”以致同周围人及亲属无法和谐相处等。

(三)衰老期特点

进人老年后,气血渐衰,元阳亏虚,五脏衰弱,脾胃虚薄,神气浮越,筋肉疲怯,腠里不固,机体处于极不稳定的虚弱状态,凡外邪、内伤、饮食不节、劳倦、房室之伤皆易引发疾病,诸疾易著“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状况。

若感外邪风寒、湿热,还会出现新感引动宿疾,致使疾病缠绵难愈,加速机体精、气、神的耗损,成为痼疾。

年老虽形体皆惫,但心却自壮,内伤于恼怒、愤恚之情,可导致脏腑不和,酿成大患。

二、病理变化特点

(一)气血失和

人体衰老,不外乎阳气和阴精的虚损。《黄帝内经·调经论》云:“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气血失和,淤血内停,出现气滞血瘀引起的头晕、胸闷症状,或痰浊诸邪内生,各病随之而来,“病形乃成”的局面,这也是导致衰老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脏腑失调

脏腑功能正常,则形壮神旺,生机乃荣。若脏腑虚衰,功能失常,就会出现脏腑不和,导致症候出现。如:心火不能下降于肾水,肾水不能上济心火,即心肾不交,就会出现健忘、失眠、多梦、痴呆;脾胃虚弱,脾失升清,胃失降浊,则脾胃不和,影响消化功能,而致饮食停滞,食欲不振;肾藏精,肝藏血,精血相互化生,肾阴亏,肝血虚,即出现阴虚五心烦热、眩晕头涨、视物不清、咽干口燥、失眠等;肝脾不和,失于制约,可引起消化功能长期紊乱,出现胸胁胀满、腹胀痛、厌食、肠鸣、矢气多、便溏等;肾水亏损不能滋养肝木,肝阴不足,阴不潜阳,肝阳上亢,即出现头晕目眩、头痛面赤、血压高等。

总之五脏六腑之间,因脏腑的虚损衰老而破坏、干扰其内在联系的协调,即可引起相关的症状表现。

(三)情志变异

因五脏虚衰,情志方面出现变异,而这种变异又转化为导致损伤的因素。情志的激昂或遏郁,对处于生理变化期的中老年,极易造成伤害。情志为病,初期病理是气机失常,若涉及脏腑,则气机紊乱,功能失常,导致精血耗损,损形伤神。神伤,五脏所藏精失去统摄,则耗散不止,而竭尽生命。这也是养生家倡导的畅达情志以养生益寿的内在精义。

同类推荐
  • 中医语录(健康红宝书)

    中医语录(健康红宝书)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我国的宝贵民族文化遗产。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医是更适合我们体质的一种医疗保健养生之道。
  • 女性排毒与食补

    女性排毒与食补

    本书从女性生理发育特点和疾病常识出发,为女性朋友提供食疗排毒、运动排毒、精神排毒及其他排毒妙招等科学有效的排毒方案,并从生理特性上推荐食疗食补方法,适合年轻爱美女性阅读,让女性朋友无毒一身轻,健康生活每一天。
  • 四季养生经

    四季养生经

    本书共分五章,内容包括:养生观念的“四季更迭”、万物发容和风暖——春季养生密码、炎炎酷暑需护身——夏季养生密码、补养气血防秋愁——秋季养生密码、滋补身心正当时——冬季养生密码。
  • 办公室里的小动作大健康

    办公室里的小动作大健康

    本书内容包括:瘦身养颜篇、调节病理篇、预防疾病篇、保健养生篇、科学健身篇等。
  • 新编癌症防治与配餐宜忌

    新编癌症防治与配餐宜忌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热门推荐
  • 天拓传

    天拓传

    扑朔迷离的世界,星罗棋布的势力,纷繁复杂的人性,将会指引他归向何处?一个漂泊异乡的少年,等待他的是命运的轮回,还是历史的重演,这一切都无从得知。然而他也将开启新的征程,在这片残破的天地里,掀起一番绝世风云。刀光剑影中揭开未解之谜,血雨腥风下踏足无上大道。劲敌无数,高手如林,在生与死中败尽天下英豪,于血和泪里感悟规则真知。傲笑绝巅,主宰沉浮。聚力境,导引魂力为己用;淬骨境,炼尽三十六命轮;辟元境,拓宽丹田辟元府;入神境,接入元神开法象;坐照境,以身为媒化真界。
  • 美人影后:抱定金主总裁

    美人影后:抱定金主总裁

    “总裁总裁,有人欺负我,呜呜呜~~”“乖,别哭,我帮你加倍欺负回去!”“总裁总裁,我想当影后,嘻嘻嘻~”“没问题!给主办方一个亿够不够?”“总裁总裁,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好啊?”“因为我是你的金主啊!”“金主?那我需要为你做什么吗?”“脱光光,洗白白,躺平平,然后……”
  • EXO手心的仲夏

    EXO手心的仲夏

    “你喜欢星星吗?我就不摘给你~我要把它藏在我的眼睛里,每天都对着你blingbling~”其实我很满足了不是吗?我至少知道了你的名字、你的电话;听过你的声音,看过你的眼睛;至少你知道我喜欢你,至少你知道不管你怎样我都喜欢你。尽管我很难过,我还是会喜欢你。对啊,喜欢一个人为什么一定要在一起……
  • 行者纪

    行者纪

    人生在世多寥寥,听我梦中呓语话神仙;红尘逝去何寂寂,随我行与九天多逍遥——子桑九方。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逍遥心典

    逍遥心典

    逍遥,如何才能逍遥?……随心所欲吗?……到不了巅峰就之能生活在别人的规则之下,只能去遵守别人所制定的法……想要逍遥?!……只有建立自己的法度、规则,让别人遵守……打破……毁灭……继而创造……天地为我意志,违反我的规则……抹杀……
  • 都市重生之女主天下

    都市重生之女主天下

    女主穿越重生,遇到了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两个好友。异世的她精湛的医术,高深莫测的修为灵力,看破鬼神的神秘力量。为追随女主的,男主异世同穿跟随而来。陪同女主一同强大,权力,地位,金钱,只有他们不想要,没有他们得不到。绝对宠文,男强女强。虐坏人,虐小三,与好友相约强大,只为守护自己身边的人。结局一对一,女主天下!!!
  • 大话之神州

    大话之神州

    自盘古开天以来,神州便分为四境,为东胜神州、西牛贺洲、为南瞻部洲、为北俱芦洲,神州虽然表面呈现一片和煦景象,但暗地里各界为掠夺神州富饶的资源,各界暗怀鬼胎,蠢蠢欲动,人界不久将陷入无尽的浩劫
  • 校花贴身高手之都市风云

    校花贴身高手之都市风云

    这个人他很强大,当年他打闹日本来了一场巅峰对决。后来,他消失了!有人说他飞升了有人说他死了!可是4年后他又回来了,还做了校花的保镖,这个人便是龙帝。
  • 净土极信录

    净土极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