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孔子这句话,是给那些知错不改的人敲的警钟。大而言之,知过不改,坚持错误,不仅有损名声,还有亡国亡身的危险。
我国历史上有两个著名的例子:一个是商纣王,他文过饰非,自以为有权有势,有上天保佑,把向他提出忠告的大臣一个挖心,一个剁成肉酱。结果臣下都不信任他了,最后被周武王大军灭掉。另一个是隋炀帝,也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当有臣下批评他不顾百姓劳苦大修长城时,他把这个臣子赐死。这个昏君,最后也落得个众叛亲离、国灭家亡的下场。
这是孔子对于过错的看法:一个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能改过就好了。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这就是大过,真正的过错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类的特征就是犯错误,但要加以改正,才能前进。所以,过而能改,即不为过;过而不改,才是真过。
思和学和行应该是相互促进,不能偏废的。孔子曾经整日整夜不睡觉,去苦思冥想,但结果没有多大收益,还不如起来去学习古来的文献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哩。的确,苦思冥想不是不可以,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对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越多,到达了一定的临界点,然后去进行思索,便会有突破。如果根本就没有任何知识的积累,思索没有材料,怎么能够进行下去呢?再说,文献资料是前人通过努力所观察觉悟到的真理,多看多读可以得到借鉴,使我们少走许多的弯路。所以,绝对不能够忽视知识。
孔子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孔子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自己犯有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有幸。他反对有人对过错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这是不对的。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认为君子的过错,好比日蚀和月蚀;他有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孔子提出“过则勿惮改”的要求,还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容许别人犯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孔子提出:“既往不咎”,已经过去的事不要责备了,着重看现在的表现。
孔子要人知过、改过的思想,涉及人犯错误的必然性以及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错误的问题,这些思想与经验,对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