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
有德行的人决不会孤单,必定有人来作邻居。
德,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就人事而言,泛称道德,指人们的行为应遵循的原则。
古人曰:“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道德高尚的人能流芳千古,所以不可能被孤立。而道德低下的人只能欺世于一时,不会久远。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类相从,同声相应。有德的人,必定会有有德的人与你亲近,如此就不会感到孤独。如果你正在修身进德,就大可不必为没人了解、没人亲近而苦恼,孔子不是说过“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话吗?
自己有道德的涵养,能体用兼备,自然会影响近身的人。《大学》里的修、齐、治、平也是这个道理。为道德而活着,有时候你会感到寂寞、冷清。所以我认为如果寂寞能当成一种享受,那就可以讲道德了。如果你视寂寞为痛苦而不是享受,就难讲真学问真道德了。孔子告诉我们,如果真为道德而活,绝对不会孤苦伶仃,一定有与你同行的人,有你的朋友。
《尚书》记载,周之文武将兴,兵渡盟津,白鱼跃入王舟;有火覆盖在王屋上,又忽然流动,变成了红羽乌鸦。这就是三代受命之符。祥瑞不是凭空产生的,她是对美德的报答,是王者世世代代“积善累德”的效验。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也是讲这个道理。
儒家是讲究积极入世的,在现世做出一番事业和贡献是儒家梦寐以求的,孔子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说,孔子的所有作为都是以在社会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目的的,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改造社会是孔子的理想。孔子把“仁”从人性与人际关系的立意上引申到了兼善天下这一层次,强调要把内在的精神修养扩展出来而为他人、为天下做出贡献。“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不光这样说,他也这样做了,如周游列国,授徒讲学等等。孔子为此付出了大半生的精力,他是真正的仁者。他对自己的“仁学”抱有极坚强的信念,矢志不渝。他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他还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还自信地说:“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对自己的“仁学”不但有坚强的信念,甚至可以为此献出生命也再所不惜,“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与孟子“舍生取义”的思想正相对照。
虽然孔子没有亲眼看到自己的主张变为现实,有时还很落魄,但在他身后有一大批人继续发扬光大他的学说,使他的学说在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且,他的这种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士人,使他们怀着极大的责任感积极服务于社会,为中国的治平与进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孔子“仁”的学说对中国士人学有所用、积极用世的思想影响是深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