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准备好了行李,跟着梁晶晶、田舒程、田舒程的哥哥马仰笑和姐姐(具体叫什么我忘了)还有徐思卿,以及他们的妈妈团,这些朋友大都是因为曾一起去加拿大的缘故,还有些也都是老交情了。上了高铁,飞速冲向了上海站,再乘地铁四号线直接来到了世博的三号门。本来到了西藏南路时,还在地铁站下面纠结了一会儿,不知从哪出口,顺着中山南路口,我们来到了地上,抬头一看,吓了一跳,钱正酒店就在这儿啊,真是方便得有些恐怖,酒店距地铁站不过两百余米,热心的邱妈帮我们安排好了房间。放下行李,身上的担子一下轻了不少,可妈妈还是老固执,弄了一大包的食物叫我拎着,呵,这是逛世博,又不是美食节,可怎么说妈妈就是坚守信念,搞得我这天手臂酸痛,都有些抽筋了。
开始只是有所耳闻世博会的人数之多,可要不是亲言所见,这壮观程度真的是难以想象的,来到三号门口,门前排着一条条蜿蜒曲折的长龙,一堆堆的人流被挤压在铁栏杆间痛不欲生,外面的炎热压迫着这些可怜的游客们,虽然几乎人人都手持扇子扇个不停,但还是抵挡不住炙热的侵袭。而我们则要幸运得多了,有了邱爸,一切都轻松了不少,进门时无需再跟在人流的后面等上一两个小时,他发给我们PVIP的胸卡(VIP当然是贵宾了,至于前面的P我就不清楚了),直接走员工通道,员工通道也不短,过了十分钟终于进园了。跟世博导览上的图片相比,眼前的总归壮观了不少。原本书上不过三厘米高的图片,跑到我眼前,竟要抬头仰视了。园内人头攒动,随处都是排队的人们,真没有几个馆是不排队的,大大超乎了我的想象。开始我们的计划是白天看看那些企业馆、主题馆,晚上再去看看国家馆。现在这计划完全不奏效了,管你什么企业馆、主题馆,还是什么国家馆,是馆的前面都要排上老长的队伍,两百多个馆,估计也就只有那么三四个馆是不要排队的,但里面肯定也是热闹非凡的。按照邱爸的建议,我们世博之旅的第一个馆是上汽通用汽车馆,在邱爸的带领下,我们直接走了预约通道,不过给我感觉预约通道的人也不少啊,在外面边等边看电影。真正到了里面以后,才是大片的开始。影片具体什么内容我也不大清楚了,内容跳跃性很强,很难表述清楚,带上3D眼镜后,如身临其境之感,加之360°延时座椅,真有坐上了概念车的感觉。而震的发颤的音效也是震撼人心啊。电影后,帷幕落下,从中心出来的是真正的概念车,上面还有看起来别具现代感的人们在跳舞。概念车也随着音乐合着舞步走来走去。
出来后,不少同学还心动不已,想买辆概念车模带回家,但一看到上百的价钱也就不说什么了。
隔一个信息通信馆,就是民营企业联合馆,简称民联馆,刚开始看了名字还兴奋不起来。整个馆在这个造型千奇百怪的世博园里也显得比较平平,但进去之后却是内容丰富。从用名片组成的太极阵,到四季展厅,以冬春夏秋来展现民营的成长———冬天是起步的艰辛,春天是无限的生机,夏天是热烈的激情,到了秋则是丰收的时辰。其中还有个展厅颇具创意的,许许多多小汽车模型全都悬浮于墙壁一圈圈的道路之上,还有声控的L ED灯,会随着声音来闪烁。最后是绚丽多彩的三维浮球矩阵,那些热烈舞动的浮球,与真人表演的融合,活力无限,让人赞叹不已。水晶墙上都是那些民营企业的光辉,闪闪发光,似乎都是真的水晶,可惜管理员不让我们碰。
船舶馆我们只是从中间穿过看看,里面空空荡荡,没什么东西,就几个用玻璃罩罩好的帆船模型,拍些照片也就完事了。
城市未来馆印象不多,大多是为盖章而奔,但也有一个蛮哈人的(苏州话),就是这个:
的确是,被我们几个小孩称作超级马桶,这架势可真不小,要爬上去还有一定的难度,乍一看还以为仿造青花瓷嘞,这代价不小啊。如果再往里走,还有一根擎天书柱,不言而喻,肯定是书搭成的柱子,书都是没有切页的放大版,这里所有东西似乎都是生活中的上百倍。呵呵,城市未来馆,难道我们未来个个都成了巨人啦。
最后还去了趟本地家乡的苏州馆,观赏下据说耗资几百万由宁浩拍的宣传片,导演不一样,果然不同凡响。苏州馆也很有小家碧玉的氛围,朴素的木墙让人流连忘返。
第一天的最后,吃完肯德基的我们精神大振,跑了几个城市案例馆,一口气盖了几十个章,最后统计下来有三十多个,可惜奔得太快,大多都没有仔细去观赏,现在想想蛮后悔的。
山水间2010‐07‐19 21:11:45
PVIP是pavilion VIP。在世博园区内,大大小小的展馆都称为pavilion,本届世博会参展方不管是国家、国际组织、企业还是城市,都是平等的。
星妈2010‐07‐20 20:42:34
隆重感谢邱爸
席
星妈2010‐07‐20 20:49:57
这张儿童团全家福拍得超好!范馆果然大手笔!赞一个帅哥、美女、资深帅哥、资深美女云集呀!
星妈2010‐07‐20 20:53:59
儿童团员们紧密团结在以邱团长、邱政委为核心的团中央周围,以触爱行动为指导方针,共建和谐社会
新浪网友2010‐07‐21 10:02:42
这张全家福忒有特色了:邱团长的笑最坦诚(一如他的善良与热忱),相比之下邱政委跟邱小凡的笑就内敛些啦———笑不露齿,邱小姨和她的“大块头”的笑颇具北方人的大气、爽朗,到底是首都来的;边上的 F ei妈就显得小家碧玉了(一如她那慈祥、温和的性情,她可是妈咪团里最具孩子缘的“大好人”);星妈跟龙哥一胖一瘦咋在黑暗中偷笑哩!不过比起偶的装模作样、小马哥的坏笑、小胖的傻笑(还一人占了俩空)、牛牛和小F ei虫的嗲笑要正直多啦!当然最出彩的还数牛妈和晶晶甜甜的笑、卿妈妩媚动人的笑(注意:只是思卿妈而非“亲妈”,这可是原则性问题哦)、思卿一脸灿烂的笑、邱爸侄儿憨厚淳朴的笑;最后一个不知如何称呼的小鬼的笑总让偶想到某个曾经看过的小品中的特务(就是站在邱爸右边的那个)呵呵
新浪网友2010‐07‐21 10:22:43
哦对了,偶好像有点弄错了———照片中柔情似水的“牛妈”其实是牛妈的妹妹吧?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提这个令偶们大家钦佩、肃然起敬的牛妈:热情、大方、执著,为了给大家买到优惠的团体票多次交涉、不辞辛劳、百折不回,以至于牺牲了自己游览观看的时间、机会。在这里偶代表大家隆重向牛妈表示由衷的感谢、敬意!
山水间2010‐07‐21 21:19:40
龙妈的点评好有意思!我边上的小鬼是邱牧云的堂哥,现在振华马上升初三,憨憨的是邱牧云的表哥,人家可是省锡剧团的琴师哟。
新浪网友2010‐07‐23 08:36:40
哎呀呀!真是应了那句“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看上去敦厚朴实的“表哥”都已经是省剧团的琴师啦!偶还以为在读高中呢———你们家音乐人才济济呀!
新浪网友2010‐07‐23 08:48:21
还有,经求证:照片中的“牛妈”果然是牛牛的小姨(牛妈的妹妹),她俩长得也太像啦!连轻声细气说话的神情都很像。再次感谢牛妈的盛情相助!有机会再去上海拜会
§§嘿!哥们!
———好朋友眼中的龙哥
话说我第一次认识“廖江龙”是在某个学期末的扯淡甩葱歌(雅称“休业典礼”)上一位老婆婆在唱那个所有太阳花之星,也就是三好学生名单时听到的。之前我一直耷拉着脑袋半睡不醒,直到“廖江龙”这响亮亮的三个字从广播里华丽丽的爆出,我本能般地抬起了头:这是个多么给力的好名字啊!令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气息。我觉得我有必要了解一下这位人士,主要是被这名字给吸引了。我想能起出这样的名字,想必他们的孩子也不是泛泛之辈吧,看来果真是应了那句“虎父无犬子”。
有缘千里来相见,我们同时在五年级时参加了一个赴加修学活动。那时我才第一次,哦不,是第一次仔细地端详那张脸:廖江龙脸上的肉不多,棱角分明。眼睛如颗黑水晶,藏在那厚厚的镜片前。他有着令人自豪的两抹浓眉,之间还有那高耸着的鼻子。那脸整体来看很“有型”,给我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廖江龙不爱笑,一脸严肃,深藏不露。即使在我们笑翻了的情况下廖江龙也无丝毫反应,“以不变应万变”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那时我对他的了解还仅限于皮毛,所以也还保持在一般同学的关系。在加拿大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三个月,那同是以华夏血液流动的两颗心无疑间拉近了不少。我发现廖江龙不仅在学习方面是个全能先锋,在体育方面也是佼佼者,别的不说,那六块腹肌可不是吹得!还有那硬如磐石般的小腿肌肉,以及那令人惊叹的三角肌? ?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望尘莫及。除此之外他还弹得一手好钢琴,那演奏级的水平绝不是浪得虚名的,那两只如漫山飞舞的蜂蝶般游动在黑白键上,那八十八个琴键好似他八十八个得力助手,在他那有力的指挥下演奏出如山间潺潺泉水般的天籁之音,令我们陶醉其中,不能自拔。廖江龙总是能在不经意间闪耀光芒,远不是一个“才华横溢”能形容的。这三个月在廖江龙的陪伴下如离弦之箭般过得飞快,很快我们又回到了那片神州大地。由于我和龙哥这场不同寻常的经历,我的妈妈和廖江龙的妈妈俨然成了朋友。在她们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中我惊讶地发现廖江龙竟然是1995年12月生的!那怎么会和我同届呢?据史料记载,廖江龙在二年级时大病一场,好像是全身奇痒的皮肤病,所以休学一年。之后又上了一次二年级,所以就成了我们中的一员。由此我对他妈妈又多了一分敬佩,还是从史料上了解到,龙妈(也就是廖江龙妈妈)为了给廖江龙看病,带他四处奔波,日夜兼程,早出晚归,不辞辛劳。总之她为廖江龙付出了很多,尽到了一个母亲的责任,将母爱发挥到极致。斗转星移,随着我对廖江龙的称呼从“廖江龙”转变成了亲切的“龙哥”,我们两家的友谊更进一步。终于有一次,我们来到了廖江龙的家。一进门我就凌乱了? ?虽说“眼见为实”,但是我还是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相信每个同学都或多或少有些奖状,但是!近20平方米的墙上全是奖状!你见过么??!!而且还不像我们!人家那种什么背单词第一名,速算第一都忽略不计!估计你连想象都想象不出来,呵呵。我稍稍镇定,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这些奖状都是您的么?”我突然发现我对龙哥的称呼竟然一瞬间变成了您!我深知,每一张奖状的背后不是汗如雨下就是脑力枯竭,总之不是一般牛X的人可以做到的。
小学毕业后我们各奔东西,但是我们在周末还是会一起上那个苏大附属中学的外教课。据可靠消息,龙哥初一下学期要重返加拿大!而且还是去加拿大’s cap‐ital city!龙妈一个劲地鼓动我一起去,不过我还是放不下我的“学业”。但是不善于拒绝的我最终还是答应了。就这样,在阳春三月,我们又踏上了那“air Canada”,AC087。这次大家都长大了,懂得不能虚度光阴了。这不,龙哥在去加拿大之前就说好了要天天写博客,力争超过10 W字,出一本书!甚至连封面都设计好了!在飞机上,许多同学都在休息或者看电影,只有龙哥和晶姐在写东西。(晶姐,芳名梁晶晶,赴加团员之一)随着急促敲击键盘的声音,一部史诗巨作浩浩荡荡的奠基了。龙哥果然不是盖得!不仅有数量,还有质量!我很佩服龙哥这一点: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极致!他每一篇博文都如高山流水,蓝天浮云,拨动着大家的心弦。每一次都一气呵成的读完,心里无比舒畅。随着那访问量的节节攀升,龙哥的博客办的如火如荼,“Mike Liao”这块响当当的牌子已经过ISO 9001国际体系认证,成为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我们也养成了每天读龙哥博客的习惯,上瘾了。不愧是龙哥,有着超乎常人的毅力与恒心。龙哥当年说要出书已不是幻影,我们回国后有幸得到了龙哥名著的样品。我们可曾想,那一篇篇看似字数不多的博文经过三个月的积累竟然有好几厘米厚!龙哥也别出心裁的在每篇博文后加上了几条网上的评论,就像古诗文的导读一般。我断定龙哥这本高贵不贵,呕心沥血的处女作一定会获得圆满成功的!
对了,龙哥毕业后还学了吉他。当我在中国去加拿大之前已经接受过龙哥音乐的洗礼。他那标准的姿势,出众的乐感,虽然没学多久,但已初露“大家风范”。在加拿大,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我有幸和龙哥排练一个节目,为了当地学校的一个音乐会。我们两个商量良久,终于决定一同演奏那有着“吉他代名词”支撑的世界名曲———爱的罗曼斯。经过几次排练,我们不断改进,互相帮助,(其实基本上是龙哥指导我)终于打造了一个拿得出手的节目。演出那天,龙哥还不断鼓励我,提醒我,如一位良师般谆谆教诲。很快便轮到了我们,我们走到中央,慢慢坐下,准备好。我看现场已经安静了下来,便开始了。等我把前奏弹完,龙哥便加入进来。我发现龙哥很会配合,总是不紧不慢跟着我,两把琴在那一刻合二为一,效果非常棒!果不其然获得满堂喝彩。从此我又对龙哥多了一份敬佩。
总而言之然而总之,我很自豪我是龙哥的朋友,他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我非常希望我们之间的友谊能有持续下去,我相信。
Philip Tian
于2010/8/17
§§向着明亮那方
今年三月,廖江龙同学高调宣称要出一本书,一反沉稳内敛不事张扬的低调作风。我和班主任王海蓉老师浏览他新开张的博客,看着他设计的《加拿大的邂逅》封面,相视一笑:“这小伙子挺有志向,出版社刊号倒是一应俱全啦!”就这样而已,没往深处想。随后我们的龙哥一行漂洋过海远赴加国,开启为期三月的修学之旅!
六月,如期归国的这些小“海龟”黑瘦了,但都精神得很,满脸灿烂阳光。
八月,我收到龙妈郑重交付的沉甸甸一摞打印稿。整整两天,卒读两遍,包括每一句留言。真是惭愧啊,之前对龙哥的出书规划岂能一笑视之?!又生庆幸,我这个所谓的语文老师没有权限修改龙哥的任何一篇博文,这说不定也是龙哥笔耕不辍、乐写不疲的原因之一呢!作品原汁原味地体现着龙氏风格。少了老师的圈点勾画,多的是星妈飞妈们的力捧呼应。不受“凤头猪肚豹尾”谋篇布局的牵制,多的是“我手写我心”自由驰骋的畅达。不亦快哉!
龙哥高调地写着他的博文,无拘无束,活泼自然,在文中问上几个为什么,拉扯几句题外话,反倒生趣不少,更见其真性情。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学校生活中的廖江龙到底真是如此爽直、洒脱、张扬吗?
回想两个场景吧!校运会还未开赛,邻班运动员听闻要跟龙哥同场竞技,遇见了就故作战战兢兢状,他回报浅浅一笑。但比赛场上我们的龙哥将对手远远甩开,毫不客气、当仁不让地拿下200米短跑的第一。七年级上学期,我们学校举办大型的省级经典诵读展演,在《月韵唐宋》节目中,老师要选择一男生扮成文豪苏轼边演边诵《水调歌头》。在他和刘亦泓(赴加修学的另一优秀男生)两人中选拔,老师举棋不定,龙哥任由“摆布”,最后刘亦泓上,他还是招牌似的淡淡一笑。龙哥继续反复朗诵《春江花月夜》首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领诵,依旧淡定又缥缈,他已然迅速进入一个纯净、澄澈,空阔、辽远的唯美梦境。
再回头去阅读《加拿大的邂逅》,你能看到真诚、坦率、不矫情,不造作的廖江龙,自信、有梦想又脚踏实地。他小小年纪,对“欲成事先成人”、“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等人生训条似乎已有所参透,有所悟得。
读者朋友,或许你是龙哥的同龄人,看着他洋洋洒洒十万余字的作品,你可以羡慕,可以效仿,惟独不能自卑。王小波说:“所有焦虑是对自己无能的憎恨!”龙哥在加国自信从容,如鱼得水,仅仅源于他广泛得令人咋舌的兴趣(音乐、舞蹈、运动、文学、书法等等)吗?你读到他对未知领域始终保持着的那种惊奇欣喜吗?你体察到他对人生百态世间真情的回悟感动了吗?你能看到他疲惫一天昏昏欲睡却不找借口的自我坚持了吗?我想,这是更重要的。你也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只要你准备开始,无论何时你都不晚。”
如果你家有学子,你可以称赞,可以感慨,惟独不能急躁。“瞧瞧,你看人家怎么能当小作家呢?”一句话让你的孩子无言以对,这不会是你的初衷。我前两天无意听说这样的育子理念:“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母亲。”不敢说廖江龙是天才,我想他也不希望被称为天才,不过无可否认,他是小荷尖尖初露锋芒。那我们做人才的父母,总可以吧!龙妈这位总设计师仅仅注重培养孩子的广泛兴趣吗?她善待了孩子兴趣,不强求,去功利,会引导。这样的孩子从小拥有梦想的能力、对生命的认知、自我保护的方法和乐于共享的心态。这样的孩子从小还明白了“子落交叉,落子无悔”等等最简单朴素又受益一生的道理。
假若你是老师,你是长者,您还可以关注他的博客,虽说他该写“再忆加拿大”之类的文字了。您如果能留些真诚的只言片语,我们的廖江龙同学会欣喜不已,哪怕是批评,哪怕是非议!“顺着风去旅行生命的辽阔,逆着风去拥抱相惜的感动。”先撇开赵薇的这句歌词是否合乎语法不谈吧!顺风逆风,夹击而行,我们更坚定前行的信心,更了解勇往直前的必要。有那么多师长亲友等龙粉的期待,如若遇上名师大家的指点,龙哥肯定更能居高望远。
十年、二十年之后,廖江龙翻看当年自己的文字,该不会轻视年少的稚嫩吧?这些汩汩滔滔流淌于笔尖的经历、情感和思想,是你的作品,甚至是一生无可替代的珍品。当然,老师能猜想,你也不会满足自傲,十四五岁的你岂止只有作家梦想呢?“人生没有假期。你并没有暑假可以休息,也没有几位雇主乐于帮你发现自我。自己找时间做吧!”不知廖江龙以前是否听过比尔·盖茨这则人生箴言。不过,大家瞧瞧,他最新的博客里着一身特别拉风的红色自行车运动衣,就知道他正在践行着盖茨的人生信条呢!
十四岁的少年,继续向着明亮那方!
金子美铃浅吟低诵着童谣:“向着明亮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燕子(龙哥语文老师:徐燕老师)
2010年8月
§§越写越精彩(代跋)
焦晓骏(园区十中副校长,市高中英语学科带头人)
在英语热仍然不见减退的今天,青少年到英语国家的“修学”、“浸濡”甚至留学日益呈低龄化。在周边不少学校,都有组织学生参加为期15天到100天不等的海外学习项目的例子,但身为英语教师的我常常困惑,这花费不菲的游学到底会给孩子的学业、英语语言、个体素质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不过,当我一口气读完《加拿大的邂逅》这叠厚厚的文稿时,那种莫名的心结消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从心底升起的一种欣喜与敬意。
作者廖江龙是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名优秀的初中学生。说他优秀,不仅是因为他的学业、人品以及他的运动天分,还包括他做事的恒心、耐力。当第二次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加拿大多伦多修学之旅时,他暗下决心,要用文字记载下在异国他乡的每一滴感受。他每天将他的“流水账”发到自己的博客上,尽管读者可能只是自己以及几个同学的母亲。有这样的决心并不难,可是要坚持下来需要耐心、需要毅力。记得我在2005年前赴英国杜伦大学培训时,也曾有过这样的决心。虽然最后也算完成了每天1000字的目标,但其中的艰辛可谓一言难尽。
在书中,作者详尽地描述了从登机赴加到离开渥太华的所见所闻及感受,其笔触之细,足以让读者们了解加拿大普通人的家庭生活、校园故事、自然风光与城市文化。文中涉及了看似琐碎却不乏情趣的校园与家庭生活故事,包括复活节系列活动、模拟商业展览、学生表演秀、家人生日聚会、渥太华第八届机器人大赛等,还有丰富多样的羽毛球、高尔夫、游泳、篮球赛等健身运动。此外,作者将亲历的旅游见闻呈诸笔端,如蒙特利尔唐人街、老港口、圣约瑟夫大教堂、魁北克老城、圣安妮大峡谷、圣劳伦斯河、阿冈昆州立国家公园、侏罗纪公园等风光与感受的描绘,配以精美的图片,让读者共同分享异国他乡的人文风情。作者还以一个初中学生独特的眼光,对加拿大教育、中加文化差异、加拿大人的生活进行颇有见地的思考,对当地人的慢节奏生活方式、加拿大善变的天气及加拿大的“一根筋”的个性等逐一点评,虽说是老话题,但视角独特,不失新意。
明朝董其昌《画禅室随笔画诀》中有句名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其寓意是要“读万卷书”让自己的才识过人,也要“行万里路”来增长见识、运用知识,达到学以致用。也许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以“行万里路”的方式来摄取知识,速度远不如“读万卷书书”来得快捷,但“在路上”的状态却可以开阔视野,陶冶性情,激发人的活力与创造力。大禹就是在随父治水中悟到了“宜疏不宜堵”的治洪原理,孔子通过周游列国来印证其治国安邦的韬略,李时珍、徐霞客、马可波罗、达尔文、哥伦布都是靠“行路”将生命的高度推向了新的巅峰? ?对于如今的学生来说,只要满怀对美好世界的期待和追求,“在路上”的收获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精彩。
如果说“行万里路”让我们更多地走进自然、走向美好,那么坚持笔耕不辍地记录自己的感悟则会促进对生活、对社会乃至对人类生命的思考,从而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这种源于生活的思考会“反哺”我们的物质世界,让我们更加懂得热爱生命、珍惜幸福,更加懂得审视自己与他人的言行。正如“书香校园”的倡导者、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说的,“要想写得精彩,就必须活得精彩”,因为“写作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廖江龙在潜心于写作的同时,并非只是为一次海外的修学留下了回忆,更可以收获一种积极而审慎的处事态度与思考习惯。这种收获注定会有益于他今后的学习与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捧读全书,我们能读到的不仅仅是作者的心路,还能感觉得到他坚持三个多月坚持写作后,在文字功力方面不断提高。真诚期待他越写越精彩,越活越精彩。
2010年9月于苏州工业园区
(本文作者系龙龙班主任王海蓉老师的先生)
§§在“触爱”中成长
———龙妈心里想说的
儿子龙龙的这本博客文集《加拿大的邂逅》就要付梓出版了。作为母亲,偶由衷地为儿子迈出的每一步成长脚印而感到高兴,同时也很激动,更有感动。
话说今年二月初龙龙赴加前有出书想法时,偶还真只当小孩子随便说说玩玩儿,最多也只是当他出去后会像小时候一样坚持写写日记而已。所以那时当龙儿正儿八经为自己的书写了个序并且还将出版社书号、封面、书名乃至封底书价都设计好如此云云给偶看,偶当即哈哈大笑好好取乐“逗”了他一番,他也被偶笑得很不好意思地站在那儿陪着“嘿嘿”傻笑(儿子一向敦厚,不善言辞)。过后偶还将此当成童稚趣事说给同事听,同事也给乐得陪着偶“逗”:争相预订此书,并且还蛮像那回事儿地纷纷约定届时一定要儿子亲笔签名的。回来后偶又将同事的“爱心笑话”当成趣事说给儿子听,儿子自然又是一番“嘿嘿”傻笑、、、再后来快过年了,偶们也没有回老家,不停地忙着启程前的这样那样的准备,儿子的这个“伟大计划”也就笑笑了之,没再放在心上。等这话题再被提起时已是龙龙赴加约两周后的一天,偶在焦急盼望中候来了儿子的越洋电话,方知儿子已开了博客(恰巧那天还是偶的生日),得到这个消息后偶马上就迫不及待地按照儿子告知的新浪网址登录上去瞧瞧,这一瞧可把偶乐坏了:原来儿子每天过得挺好、挺充实愉快呢!原本埋怨儿子在国外玩野了连个电话都没有,这下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并且还知道有个叫“星妈”(梁晶晶J a ne的妈妈)的亦师亦友的爱心妈咪一直在网上关注儿子、鼓励儿子。这意外的惊喜着实让偶好感动!很快地,偶在告知老友F ei妈这个消息的同时给这个“素未谋面”(后来才知其实那天临行机场送别时美丽漂亮的星妈就在偶边上)的“星妈”发去了一封由衷地表达谢意的E‐mail,感谢星妈的热情关注和循循善诱给了龙龙极大的肯定与信心,激发了他的写作激情。直到现在,星妈当初对龙龙的影响和熏陶依然温馨地如在眼前!可以说,没有星妈最初的关注与提携,也就没有今天龙龙的这本书。在此再次感谢星妈的“触爱”行动!谢谢星妈为龙龙点亮了心灯,点燃了智慧的思想火花。
之后,正如小飞虫在《嘿,哥们》一文中所说,随着龙儿博客的访问量节节攀升,他的博客办得红红火火:大脸猫飞妈(Philip田舒程妈妈)、山水间邱爸(Frank邱牧云爸爸)、小蜜蜂飞爸(园区湖西社区触爱行动倡导总教主)、哈伯晶爸以及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当然后来也包括偶)亲朋好友、同学老师、网友? ?也都来捧场助威。伴随着大家热心的鼓励和支持,三个月来龙儿一直努力坚持,再坚持。辛勤的笔耕让他越来越自信,胆量跟勇气也越来越大,他在万里彼岸的加国过得开心满满、收获满满、如鱼得水。瞧他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稚嫩的“大手笔”还真就给整了个十好几万码字,偶的妈妈咪呀,暑期在给他校对的那段时间里偶的眼睛都看花了(电脑字数统计大概十三万字包括点评近二十万)。他也从不去管别人会不会笑掉大牙,抑或引来啥非议什么的(他的这本书稿偶基本保持原汁原味除了个别打错的字)。而偶这个瞎掺和瞎起劲激动的妈咪,或许是以前受很多大师“大拇指”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到后来也索性将儿子当成了“人类”的孩子(这是著名的赏识教育家周弘的名言:你只有把自己的孩子看作是人类的孩子,你才会超越情感按照规律来教育好孩子),以前在家不太轻易表扬儿子的偶也学着跟着后头扯着喉咙摇旗呐喊,哪怕“特型”版的放大、泛滥(不过好像也没有成灾,呵呵),有过之而无不及(大拇指翘得都有点酸痛了,嘿嘿)。———大家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极大地丰富了龙龙三个月的修学生活,也成了龙龙人生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偶相信,这样的财富令他受用一辈子!这三个月来的点点滴滴必将对他今后的人生产生诸多裨益和深远的影响,儿子一直是在大家爱的目光和导引中成长!衷心地感谢所有爱心人士!
说到这里,偶不禁也想到了龙龙的那些老师们。真是很感动呀!一直以来,老师们都把龙龙当朋友一样倾心相待,岂是一般师生之间的那种师道尊严之感。偶一直说龙龙很有福气呀,每一个人生转折阶段(包括他原来小学)总会遇到良师益友给他打气,予他关爱,助他一臂之力!(忘不了范里老师那次国庆长假送给龙儿科文剧场贵宾票并关照儿子跟妈妈一块儿去看、忘不了钱诚老师主动热心地提出为儿子联系出书、忘不了何茵老师调离原校后还一直关心询问龙儿的进步、忘不了王海蓉老师那句经典的“坐下来,钻进去,冒出来”、也忘不了陈怡老师“你回来晚了就让龙龙到偶家来吃饭吧!”殷殷关切暖在心里? ?在大家的善心、爱心的呵护、托举下,偶知道龙龙也一直怀着一颗感恩动情的挚诚之心努力、再努力(尽管他不太喜多用言语来表达),———因为心中有了爱,孩子才更加有了不断前行的力量!由衷地感谢各位好老师!感谢老师们的厚爱、鼓励与帮助!也相信龙龙一定会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朝着他的梦想一步步脚踏实地,续写自己新的精彩!以回报不辜负大家的诚心真情!
写到这里,偶还想到了偶们这个因孩子而结缘的赴加修学归来的“触爱车队儿童团”,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个孩子都很优秀,每个妈咪老爸都很棒!强强联手珠联璧合也就演绎出了一个个美丽而精彩的故事和绵长的友谊!修学归来的这个暑期偶们做作业、看世博、逛老街、学游泳、赏博客、开Pa r ty、玩音乐、看表演、品佳景、尝美味、听讲座、骑行游(环金鸡湖、环古城、环阳澄湖、接下来准备环古镇、太湖甚至更远)? ?偶们跟随孩子一起快乐、一同成长!不亦乐乎幸甚至哉!因此正如儿子修学归来各门功课(包括各门副科)没有受影响都达到了优秀被再次评上了“三好”,这本书稿最后还附上了修学尾声过后的几篇博文,意蕴着“生活还在继续,精彩还在继续”? ?
最后,偶忘不了“触爱”教主 Fei爸留在博客里的一句至理名言:LOVE(爱)=Listen(倾听)+Obligate(感恩)+Valued(尊重)+Excuse(宽恕)———幸福体验,源于触爱;阳光心态,你偶同爱;和谐圆融,人间大爱。有爱就会有奇迹!Live in“love”,“love”your life 。(生活在爱中,爱你的生活)———
这本小书的出版凝聚着许多长辈、好友、妈咪、老师的心血,包括爸爸们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
感谢星海实验学校沈坚校长,他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与龙儿倾心交谈讨论书稿,亲自为本书题写书名,与龙儿亲切地合影留念,并打算学校为龙儿举办一个首发式,给予支持与鼓励;
感谢苏州市教科院傅嘉德院长,他在教师暑期继续教育培训会上的讲话对龙龙这本书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希望老师们孩子们也读一读看一看。并打算亲临首发式现场为龙龙捧场———这对于一个初一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和激励;
感谢大脸猫飞妈(Philip田舒程妈妈),这位和蔼可亲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老新闻工作者(以前是记者),花了不少时间一遍又一遍审读了一个初中生的习作,并给予了热情洋溢的评价;
感谢龙龙的伯乐星妈(J a ne梁晶晶妈妈),作为一个专业律师,她对教育的解读和躬行实践常常令偶这个专业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龙龙的这本稚嫩习作有勇气公开出版,从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星妈一个个锦上添花的精彩点评。
感谢龙龙的好友小飞虫Philip(田舒程),他为“老友”两肋插花、捧场助威,不惜自己甘当“绿叶”(其实这个阳光男孩也非常可爱、优秀);
感谢龙龙的燕子老师和班主任王海蓉老师(包括她的先生焦晓骏老师),作为同行,偶深深理解和体会她们每天的辛苦与操劳(尤其是徐燕老师的孩子还很幼小),她们为龙龙迈出的每一步脚印而喝彩,她们的费心写作大大丰富了龙龙的成长记录,给这本极有意义的习作文集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无疑为本书增色不少;
感谢龙龙的带队老师番茄姐姐王敏以及五年级第一次赴加修学的带队孙亚萍老师(园区新城花园小学英语骨干教师),她们的尽心敬业、认真负责、如母亲般的呵护关照使得孩子们的修学生活精彩纷呈(此次修学期间的几次大的外出观摩学习机会都是王老师竭力协调争取加方给以安排的),保证了修学任务的圆满完成!王敏老师甚至放弃自己难得的度假游玩机会陪同助威孩子们参加异国的机器人大赛赢得好评,孙亚萍老师也不时地在网上跟踪关注、鼓励龙儿;
感谢偶的老乡雅芳,自己也是一个人带着孩子在外创事业非常不容易,还时常给予偶真诚的帮助;她的先生也在千里之外的老家寄来了捧场祝福的文字。
感谢龙龙常年在外的父亲,他为龙龙修学之行提供了经济保障(儿子小时候他也曾费了心)。
感谢儿子龙龙,倘若没有他的懂事努力、善解母意,偶的生活不会变得如此丰富而有意义。曾经看过的一本《母子同奏激扬琴声》书中说道:“一个好母亲是孩子的天堂,一个好孩子是母亲的希望。”偶从儿子身上看到了希望!这是龙龙第一次出书,偶们都有点不知所措和诚惶诚恐,一点经验都没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偶希望他的这第一本书,也是他人生一个新的起点,为他今后的人生道路留下更加坚实的成长脚印和成长记录,鞭策他更好地珍惜未来的生活,走好今后的第二步、第三步? ?
与此同时,偶还要感谢晶爸哈伯(J a ne梁晶晶爸爸)、浙江大学化机所博导单岩老师、浙江大学出版社杜希武老师和刘依群编辑、原丝绸工学院秦和鸣院长、苏大物理系廖素青书记,以及张迪莉老师,他们为本书的出版作出了许多的协调和努力。尤其是秦伯伯、廖阿姨不顾年事已高(他们是苏大离休的老干部,已近九十岁的高龄了),拿着放大镜一篇篇认真审阅每一个文字包括点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晶爸、单岩老师更是力荐力挺,杜希武老师和美编刘依群老师给予了一个初一孩子最大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本书最终得以基本保持原汁原味顺利出版。
还有许许多多亲朋好友、同学老师给予了龙龙极大的关注与热情的支持、鼓励,无法一一指名,在此一并表示谢意!偶对他们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