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清(1908—)
浙江桐乡人。笔名诸候。幼年入家乡私塾读书。1920年在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小学七年制完成学业后,考入吴淞中国公学初中二年级,其间曾加入S。Y。(社会主义青年团)秘密组织。1923年升入上海江湾立达学园高中部。后因参加“五卅”运动,而遭登报通缉。自此亡命日本,入东京雅典法文专修学校攻习法语,受业于凡山顺太郎先生,二年制毕业后,即赴法国深造,先后在夏尔特国立中学、沙多·第埃里拉·封登私立中学、蒙伯里埃大学文科当旁听生。1931年从海外归来后,曾相继在广东新会、福建泉州、江苏南翔等地中学和专科学校分别任语文、日语教员。1937年起,先在南京训练总监部(该部在武昌改组为军训部后迁至璧山)军学编译处任法文中校编辑;继任重庆山洞陆军大学编译处上校编译官。1942年改任重庆大学等大专院校教授。1950年后,相继执教于重庆川东师范、西南师范学院,此时参加民盟。后转到东北锦州辽西师范专科学校、辽西省图书馆。1956年调杭州浙江图书馆从事外文采编工作,职称为副研究员。1975年退休。现为浙江作家协会外国文学组成员、民盟成员。
其主要译作有:[法]G 。居友《诗和艺术的将来》(载《译文》卷1第5期,黄源主编),《法国象征诗选》(载《文学》,卷2第3期《翻译专号》,傅东华、郑振铎主编),《三兄弟》(另名《乌兹别克木棉传说》,载《少年读物》,卷4,第4、5期,陆蠡主编),[法]巴尔扎克《伪装的爱情》(载上海《西洋文学》,1941年,后由茅盾推荐给重庆自强出版社出单行本,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56年再版时改名《假面具中的爱情》;漓江出版社1982年选入《世界中篇名作选》第2集),[法]巴尔扎克《大名鼎鼎高迪萨》(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苏]巴凡尔·白乔夫《铜山仙女》(乌拉尔传说,附《山中巨匠》,上海永年书局,1948年),[英]托马斯·拿西《春天》(诗,载《南湖》,1983年第1期)等。
摘自《中国翻译家辞典》,第167 -168页,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8年7月
§§编后记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前面部分主要收集了父亲一生所翻译的外国文学及霞飞元帅回忆录等译作,大部分都是公开发表的;后面部分是他所撰写的回忆录、纪念和记事文,大多数发表在各类期刊上,也有以书信的形式对早年往事和亲友的回忆,这部分作品按照发表的时间进行编排,同时我们把父亲在50年代所写的《自传》经整理编入其中。父亲大多数作品都是署用笔名诸候,因为他的母亲姓诸,取名为候。现就编入本书中的作品作如下说明:巴尔扎克中篇小说《假面具中的爱情》曾经多次在解放前后不同的期刊和出版社以不同的书名公开出版发表,本书是按照广西漓江出版社1982年出的《世界中篇名作选》版本编入,并附上1956年由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再版本的“译者后记”;[法]G 。居友《诗和艺术的将来》,刊载《译文》卷1第5期,1935年(黄源主编);《法国象征诗选》刊载《文学》卷2第3期(翻译专号),1934年3月(傅东华、郑振铎主编);[法]路易·伏阿德蓝《穷孩子的催眠歌》发表在《宇宙风》1943年,133期;梅泰洛夫《德国的反法西斯文学》发表在《时与潮文艺》1944年,卷2第5期;《三兄弟》又名《乌兹别克木棉传说》,最初在《少年学园》1944年,第1、2期上连载,后刊登在《少年读物》1947年,卷4,第4、5期(陆蠡主编),于1948年再由上海永年书局出单行本,并附V 。法捷耶夫《狼和七只山羊》,作为中小学补充教材;[苏]巴凡尔·白乔夫《铜山仙女》(乌拉尔传说),附《山中巨匠》,于1948年由上海永年书局出单行本,作为中小学补充教材;[法]《霞飞元帅回忆录》和《法属印度支那》两篇译作在《陆大季刊》1941—1942年上连载,由于图书馆收藏不全,仅收集到《霞飞元帅回忆录》的部分篇章编入书中,感到十分遗憾;[法]齐拉·兑·拉揩斯·杜蒂埃《真文艺和假文艺》发表在《台湾文化》1948年,第3卷第2、5期;《大名鼎鼎高迪萨》是父亲1979年翻译的另一部巴尔扎克的中篇小说,几经易稿多次向有关出版单位投稿最终未能发表;《巴尔扎克的生平与创作》是40年代根据巴尔扎克研究资料而撰写的,原附在1943年重庆自强出版社的单行本《伪装的爱情》书后发表过,1983年7月经修改后定稿;[日]石川三四郎著《排斥世俗的修养论》、[苏]安莱娜·柯诺伦可著《夏喜默德和白哈莉的家庭》和[罗马尼亚]凡·加朗著《福地》等数篇都是解放前后那段时期翻译完成并发表的。父亲退休后,除了从事翻译外,还撰写了纪念表哥茅盾先生、恩师丰子恺先生,以及回忆“五卅”运动等文章,均发表在不同的刊物上,这些作品中表露了他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也从中展现了他那些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最近,我们有机会去重庆出差,从重庆图书馆收集到父亲解放前发表在当地期刊上的作品数篇,感到非常欣喜,现一并编入。重庆是父亲曾经工作和生活过10多年的第二故里,也是他从事创作出作品较多的地方。
父亲十分珍惜自己的晚年生活。退休后,在表哥茅盾先生的鼓励下,就动笔翻译了巴尔扎克的小说《大名鼎鼎高迪萨》。之后又计划翻译巴尔扎克所著约30万字的长篇随感录《结婚生理学》一书,他想方设法托国外亲友已购得该书的法、英、日三种文字的版本,以供翻译时参考,结果,当时正处于清除资产阶级精神污染的背景形势下,经朋友们劝阻,他的翻译计划只好作罢。父亲的一生除了从事教育和图书馆工作以外,他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几乎都投身于外国文学翻译之中,尽管是垂暮之年,仍是积极地创作和耕耘,他在法国文学翻译所取得的成就已得到社会的认可,作为翻译家编入1988年出版的《中国翻译家辞典》一书中。
在本书汇编出版过程中,曾得到父亲的生前好友们的热情帮助和指导,同时浙江大学出版社为出版此书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在此深表感激。为了考虑能全面、详尽地记述父亲的一生,我们根据他的经历和所保存的资料整理编写成一份生平年谱,还收集了数张照片、名人书信、文稿手迹等资料编入其中。由于年代跨度太大,资料收集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上个人能力和水平有限,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望读者指正。
张 蓉 陈毛英
200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