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1100000012

第12章

海最后去当兵,并不是心甘情愿的,他最后能去当兵,很大程度是把当兵注入了许多理想色彩。

父亲因为有了林的经验教训之后,对海的何去何从一点儿也没有难为海。海那时候想的是读大学中文系。因为上了中文系,他读小说和闲书就显得名正言顺了。从小受母亲的熏陶,海渐渐地热爱文学了。海从上初中开始,便开始写日记了。到了高中的时候就开始写一些诗歌、散文投寄给报刊杂志。那时的报纸杂志办得都很红火,不管发表什么,都有几十万人在看一本杂志。海的作家梦就是从那时开始萌发的,海投稿的结果是,大部分都是泥牛入海,偶尔的也能接到编辑部的退稿信,信的格式和口气都是相同的,冷若冰霜的同时,又把人拒之千里之外。好在海在高中毕业那一年,终于有一首小诗在这个城市的报纸上发表了,发表在最后一页的屁股上。这是海最大的收获,这种收获,张狂得海几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拿着那张报纸,翻过来掉过去地看。白天举手投足,已经把自己当成个诗人了,甚至走在大街上也觉得自己是个名人,仿佛所有人都能认出他,或者能叫出他的名字,那些日子,海一直处于浑身发热的状态。

海的这种伟大成就最先告诉的自然是母亲,母亲拿着那张发表有海的作品的报纸,她的双手在颤抖,她一遍遍地说:我儿子行了,我儿子是个诗人了。

晶看了那张报纸的时候,显得很冷静,她很深刻地望了一眼海,哼了哼,结果什么也没说。海就一副很失望的样子,拉着晶,非让晶对这首诗发表一些感想。晶没什么感想,只是说:这也算是诗?要这样的诗能发表我一天能写出十首。

海不理会晶的话,他认为晶这是吃不到葡萄说酸话,自然不把晶的话放在心里。海在心里千遍万遍地鼓励着自己说:这个作家我是当定了。

父亲是最后一个知道海发表诗的。海发表诗的时候,根本没告诉父亲,一是没敢,他怕父亲骂他不务正业;第二个原因是他觉得说了也是白说,因为父亲根本不懂。于是,父亲是最后知道的。

父亲先是觉得这几日家里有一种氛围不对劲,母亲和海两个拿着一张报纸嘀嘀咕咕指指点点的,父亲以为那报纸上有什么重大新闻了呢,比如打仗或备战,他认为一家人都在隐瞒着他什么。直到海去上学,母亲外出买菜,父亲才得着机会,溜进海的房间,在桌子上轻而易举地发现了那张报纸。父亲以一个老军人的机敏,三两把便把报纸抓在手里,又以更加迅捷的速度溜回到自己的房间,戴上老花镜,从报纸上的第一个字看起,一直看到最后一页,也没有发现一句新鲜东西。有许多新闻他都从广播和电视里知道了,就这么一张报纸又有什么新鲜的呢?他认为这是母亲和海两人合起来在逗自己玩。父亲生气了,把那张报纸揉巴揉巴扔到了废纸篓里。

晚上的时候,海回来了。父亲没有料到的是,海一回来便开始找那张报纸,饭也顾不得吃了,楼上楼下地上蹿下跳。后来母亲知道那张报纸不见了,放下筷子,饭也不吃了,和海同心协力地一起寻找那张报纸。

父亲这时起身回到自己的房间,把那张揉成一团的报纸拿回来拍着桌子说:你们就找这个?

母亲和海发现了那张报纸,这才长吁一口气。母亲对父亲轻视海的做法很不满意,展开报纸冲父亲说:睁开你的狗眼看看,这是咱们儿子写的诗,都发表了,容易吗?

父亲这才看见了海的诗。上午的时候。他也看了,不过看得是一目十行,没什么记忆。这回听说是海写的,就很认真地看,看了半晌也没看出什么名堂,父亲就说:净扯犊子。然后把报纸平铺在桌子上,拿出个火柴盒冲着那几行诗比画,比画来比画去父亲得出一个结论:你这报屁股的东西,还没有火柴盒大,也就是一个闷屁。

父亲被自己的比喻逗笑了,笑得呵呵的。父亲这种比喻和笑让海的自尊心大受打击,海脸红脖子粗地扯过报纸回自己的房间去了。母亲不干了,白着脸和父亲吵了起来。

母亲说:你这老东西,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父亲还没弄明白这又是哪片云彩下雨了,一脸无辜地问:咋的了?又想跟我整景是不是?

母亲觉得说什么都是废话。最后说一句:你可以无视海的存在,但你不能侮辱他的人格。

这句话让父亲听来,无疑是上纲上线,把问题严重化了,也扩大化了。父亲满脸不解地说:人格,啥人格?他净干一些扯犊子的事我还没说他呢,倒弄我一身不是了。

母亲不再理父亲了,她一头钻进海的房间,母子俩互相安慰去了。客厅里扔下父亲一个人,他看完了电视新闻,又看完了天气预报,就觉得没事可干了,倒背着手,一遍遍地在客厅里散步,一边散步一边望着海的房间,最后“哼”一声,上楼去了。

海从那时起,就把自己当成个文人看了,穿着打扮也向三十年代的文人靠拢,经常弄个白围脖什么的围在脖子上,留一种长发,一说话还一甩一甩的。他的大部分心思都用在写那些不着调的诗,这是父亲的话。海有时还读些数理化什么的,渐渐地就把那事淡漠了。

母亲经常把海和当年的枫进行比较,母亲总说:她在海的身上又看到了当年枫的影子。母亲的初恋对母亲来说,太深刻了。深刻得她这一生一世都忘不掉了。母亲怀着这种心态关心着海,也鼓励着海,这就给海以后的命运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母亲是这样鼓励海的:儿子,当个作家多高尚啊,那么多人读你的书,幸福啊。儿子,你以后就当个作家得了,以后也写一本《红楼梦》什么的。

海在母亲的眼里无疑成为了一种美好的化身,一半是枫,一半是自己没有实现的那份梦想。惟一的是,母亲忽略了海在这个社会上独立客观的存在。

就这样,海高中毕业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高考竞争是异常残酷的。结果便可想而知了,海高考落榜了。

这回父亲没有干预海的前途。当兵、上大学,完全随母亲一手操办。或许是海早已决定了自己的命运。海梦想着考上大学的中文系,结果是,海的高考的分数离录取分数线相差几十分的距离。残酷的现实,让海和母亲都张大了嘴巴。两个人无所适从,他们把自己关在海的房间里,搂抱在一起,痛哭失声。

父亲知道这一结果后,显得很冷静,冷静背后还有一些兴奋的成分,然后他就一遍遍地说:咋样?咋样?哼,我早就料到了。整天价扯犊子,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咋样?

无路可走的海和山穷水尽的母亲就眼巴巴地望着父亲。父亲知道他们要说什么话,父亲偏不说,他一定要让海和母亲把这话说出来。父亲经过几十年和母亲的磨合,他学聪明了。海目前真的无路可走了,摆在他面前的有三条路,一是学习,参加明年的高考,但海和母亲心里清楚,照这样的水平和基础别说复习一年,再学习两年也不一定能考上中文系。第一条路算是到此为止了。第二条路是待业,让海加入到待业大军中去,什么时候有工作那是不好说的,从梦想当作家到待业青年这种理想和现实到底有多远,母亲和海都说不清楚。第三条路就是步林和晶的后尘,当兵去。解放军这个大家庭是一所大学校,这是毛主席说过的话,现在仍然是真理。

海和母亲经过再三权衡觉得这是一条最好的出路。况且,那时海显得很冲动,他读了不少书,记住一句话:要想当一个作家,必须破万卷书,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还有时间,行万里路就是走得越远越好。当兵就可以离开家门,走得远远的。海还认为,当个作家不一定要上大学,像高尔基那么大的文学大师,就没有上过大学,社会就是他很好的大学,海要向高尔基学习。

父亲看出了海和母亲要说什么,他们又一时难以启齿。父亲卖着关子说:你们有话就说,有屁快放,又不说又不放我可上楼睡觉去了。

说完还打了一个哈欠,真真假假地要往楼上走。

海终于憋不住了,红头涨脸地说:爸,我要当兵去。

父亲看了海一眼,又看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道:果然被我猜中了。好!早知道今日,何必当初呢?

父亲说的后半句话就是指海点灯熬夜的那些日子。

父亲指着身后的全国地图说:你想去哪里当兵?

海这时冲动万分,他指着父亲身后的地图说:越远越好。

他一巴掌就拍到了新疆那个省份。

父亲说:新疆好!那是祖国的最前哨。就这么定了。

父亲似乎怕海反悔,马上抓起电话和新疆的战友联系,让他们想办法留一个征兵指标给海。那些日子,征兵工作已经开始了。

同类推荐
  • 故事新编

    故事新编

    "曾经在陈丹青先生《鲁迅是谁?》的演讲中听到一个别致的观点,他说“鲁迅的被扭曲,是现代中国一桩超级公案”,对鲁迅以“政治上的正确”给予他的作品褒扬、抬高,不可怀疑、不可反对,致使鲁迅作品的层次和人格魅力被过度简化,他本身丰富优美的用字,以及风趣幽默的行文,后人常常视而不见,也许我们真的不小心错过了一个可爱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狡黠的那一面,他也对人、对动物、对乡土、对自然有着特别的情怀。若是仅仅从某一些方面去解读鲁迅作品内涵的全部,这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
  • 嬉游记

    嬉游记

    碰上唐三藏,齐天大圣的任务是送他上西天。碰上唐三好,齐天笙的任务是送她上花轿。同是助人为乐,一只猴子成就了千秋大业,永垂不朽了。而他身为人类,怎么就这么倒霉,档次和人家差了不只十万八千里。是谁说她嫁不出去的?她分明很忙碌?妹夫和她勾勾缠,姐夫对她很暧昧,就连自己的死对头——一个有妇之夫也喜欢捉弄她!那西游记里写的好,卷帘大将,天蓬元帅还有那坐骑畜生白龙马,本该同心协力护送唐僧归西见如来。可为什么到他这里,这些混蛋全部都要跟他这“齐天大圣”唱起对台戏,抢起唐僧肉来?
  • 金城二先生

    金城二先生

    9月1日,企业中学和社会中学同时开课。市建一中初二(四)班的同学们端坐在教室里听老师点名。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叫过去了,应答之声或急或缓,或浊或清……
  • 前汉通俗演义(二)

    前汉通俗演义(二)

    本书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版的一部流传广泛、影响颇著的简明通俗的西汉史读本。
  • 文艺启示录

    文艺启示录

    文艺启示录,一个发生在平原大地上的渺小故事,主人公刺荨麻因为精神压力吃下五石散导致失忆,一觉醒来发现身边躺着一个柔软而温暖的姑娘,可他并不认识这个姑娘,他必须用小机灵查清这些,曲折的脑细胞修复,最后走向自我的放逐。一个不长的故事,一个有姑娘的故事,一个颠覆思想的故事,一个破碎而凌乱的故事,一个极其清晰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盗墓笔记之十年之间

    盗墓笔记之十年之间

    盗墓笔记同人文,小哥走后,吴邪的成长史,一个字,虐!
  • 平吴录

    平吴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魔天君

    神魔天君

    乾坤天道,宇宙洪荒,纷争乱世,唯我独皇。身怀神秘灵珠,失忆的废材少年踏上了漫漫征途!寻父母,挑战万千枭雄;达兄愿,抵御九界风云;博红颜笑,血战无尽狂徒。静,天下安;动,九界乱!弑神屠魔,血洗两万里!杀身成仁,浩荡修罗间!前路遥遥漫漫无尽,命途戚戚筱筱不绝。
  • 天下为聘:娘子快到碗里来

    天下为聘:娘子快到碗里来

    她本是21世界的全能才女,一朝穿越已为人妇,甚至还有了孩子,他本想夺取她身上的转生玉霸为己有,所以对她用尽一切残酷手段,奈何不知不觉间,她已在他心头。为了得到他,他不惜让她恨他。他本安于部落一角,却遇到她,救了她,爱上她,为了寻回她,屡屡身陷险境。他本安之一隅,放弃仇恨,却被她的勇气折服,为了她,他甘愿做她的依靠,一起图谋天下。奈何一生一世一双人,这一世早已注定她的归宿只有一个,我愿金戈铁马为你君临天下,你可愿一袭红衣为我红袖添香……
  • 至尊废材:极品魔法师

    至尊废材:极品魔法师

    本是异类的她转生于充满魔法的异世界,在这个强者为尊的大陆,刚出生就被鉴定为废材。她就不信,这种简单的鉴定就可以否认自己?本小姐照样可以成为强者,将世界搅得天翻地覆。他,从小就被誉为绝世天才,众星拱月,呼风唤雨。直到遇见她,不仅颠覆了自己对基础魔法的认知,重点是自己为什么一直对她念念不忘!?两人重逢后“你要跟我到什么时候啊?跟踪狂大人!”琥珀色的眸子极为疲惫,她就是不明白他是不是装了一个探测自己的雷达,哪都能找到自己。他无视掉她的问题,极为溺宠的蹂躏她的头发。“乖~下一个目的地在哪?”啥?(?○Д○)??
  •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并以其拔峙雄浑的气势,绵延奔腾于北国万山峻岭之间。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名人典故、风土民俗、艺术戏曲等无不成景,简直浑然天成,独具特色魅力。
  • 尘埃下的国度

    尘埃下的国度

    不管你在哪里,地铁里亦或是餐桌上?这不重要,请你抬头看看四周,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那一块小小的屏幕上,仿佛掌间那方寸之地囊括了整个世界,他们感受着陌生人的悲欢离合,也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罔顾海洋深处的哀鸣,漠视森林边缘的颤栗,更加忽略脚底下弱者发出的歇斯底里的呐喊。他们生活在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却早已忘记了弱肉强食的残酷。假如某一天,某种神秘而可怕的力量入侵人类文明,以法律为基准的秩序开始崩塌,人类又将何去何从?
  • 斩魂记:都市好小子

    斩魂记:都市好小子

    火凤鸣叫,斗转星移;凤鸣剑现, 傲视天下!这便是每个少年心中曾经共同的梦想。陆天因为天生的异能,被一神秘老头看中,带入山村之中。十几年后的今天,看他一剑在手斩尽妖魔鬼怪!恐怖!修真!异能!
  • 修世记

    修世记

    “我们可以不要荣誉,但不能没有尊严!”为了兄弟最后的尊严,只身入死局。死而复生将如何回归?又将给世间带来怎样的震撼?!但看战神归来!“吾本将心与山野,奈何心平世不平。今朝一剑随风起,不问名利只问心。”
  • 择夫记

    择夫记

    三年前,他是扬州首富的公子;她是走投无路的雏妓。他救了她,却在她欲以身体作为报答时,推开了她。三年后,他仍是扬州首富的公子;而她,已是高贵显赫的皇室郡主。同样地,他又选择推开她。但这次,她要自己主宰命运。《选亲记》的姐妹篇,赵郡主和华念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