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我中华乃礼仪之邦。
“礼”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主宰着国人的思想和行为,并贯穿于国家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根基之深厚、力量之强大,是没有人可以忽视的。
中国之所以能成为礼仪之邦,要归功于两位古人,一个是周公周大爷(其实周公姓姬名旦),另一个则是孔子孔二大爷。
西周成王时期,周大爷“制礼作乐”,将“礼”确定为国家与社会运行的基本准则,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到了春秋时期,孔二大爷继承了周大爷的衣钵,将周大爷倡导的“礼”进一步发展成一套系统的治国方略,即礼治。后来的儒门弟子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过一些不同程度的创新和扬弃,但在宣扬和维护礼的基本原则方面均是不遗余力。我国“礼仪之邦”的美名就是在一代又一代儒生的不懈努力下形成并传承下来的。
在古代中国,凡事都要讲求个“礼”字。大到祭祀社稷、行军打仗,小到迎来送往、婚丧嫁娶,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相应的礼仪规范。甚至于夫妻之间的性生活都有特定的礼仪称谓,最文雅的说法叫做“敦伦”,最含蓄的说法则是“行周公之礼”。
举个例子来说,现代人拿夫妻生活开玩笑,基本上是这么说的:“你昨晚和你媳妇折腾了吗?”这句话要是搁在古代,得这么表达:“某兄,昨夜与你娘子敦否?”。答曰:“敦了”或“不让敦”。
表面上看来,礼是一套毫无强制力的形式和程序。但实际上,礼是一种文化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具有极其强大的力量。因为,礼的本质是社会共同体在对礼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高度认可的基础上日渐形成的对礼的崇拜和习惯性遵循。这句话说得有点儿拽了,我们换个简单的:礼之所以具有强制力,是因为它体现了社会共同体的共同价值取向,任何一个敢于违背礼仪规范的人,都将受到社会舆论的普遍谴责。
还是有些深了,接下来,小玉就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例,给大家详细地解释一下。
2009年9月初,我的奶奶无疾而终。在接到爸妈的电话后,经部队领导批准,我马上赶回老家奔丧。
刚一进院门,我姑姑就给我披上了孝服。让我十分不解的是,她故意把我的孝服弄得歪七斜八的。我就问了,为什么。家姑答曰:丑孝丑孝嘛,越丑越好!她的回答激发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我刨根问底地追问,她却答不出个所以然了。
让我分外不解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说,每来一拨奔丧的人,大家都要陪着在灵堂前烧纸钱,而所有的女眷则必须要放声大哭,哭得越响越好,否则会被人认为不孝敬母亲或者婆婆。还有就是,儿子辈的孝帽上必须用麻绳缝个“十”字,像我这样的孙子辈则只能用红布缝个“十”字了。
我家最年长的那位大爷俨然一副治丧总指挥的派头,以无比权威的口吻告诉人们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好不威风。小玉我本着不耻下问的态度虚心求教,为何非得如此这般?我大爷却只能用“风俗”和“传统”这样的字眼来搪塞我。
是的,这就是传统。在那一刻,我对周大爷和孔二大爷肃然起敬:两位大爷,你们真是太牛掰了。不服不行啊,这两位大爷人都死了两千多年了,但是他们制定的条条框框依然在主宰着我们的思维,指导着我们的行为。也就是说,两个两千多年前的死人从坟墓里面统治着我们。
坦言之,我十分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既浪费钱财,又浪费人力。寄托哀思的方式有很多,为什么非得这样不可呢?可是,我什么都不敢说,更不敢做什么。因为,一旦我有违背礼仪的想法和行为,不仅会遭到长辈们的训斥,还会被乡亲们戳脊梁骨。
在那段时间里,周公和孔子这两个死人在支配着许许多多像我一样的活人。
看到了吧,这就是传统的力量!
现在,我们切回正题。一言蔽之,李建成拥有一个李世民永远都无法企及的天然优势,那就是他嫡长子的身份。
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就是说,一个男人可以有N个女人(N≥1)。
对于皇帝而言,理论上,他的这个N可以趋向无穷大。古人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全天下都是皇帝老儿的,更何况是这世间的女人呢?除了自己的老娘和女儿,皇帝想要哪一个女人都可以。我国历史上甚至有些不要脸的君王连亲姐妹都敢泡。
无穷大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皇帝的N却比普通人的N大多了。历代帝王,最少的也得有十多个女人,而像晋武帝司马炎那样的大淫虫则有数千个女人。
那时根本就没有计划生育这一说,而且节育措施也没现在这么多、这么有效。更何况,皇帝基本上都是大色魔,只想着纵欲寻欢。伴随着肉欲的满足,一个严重的问题产生了:小公龙、小母龙大量出现。虽说膝下子女成群,可以尽享天伦之乐。但是,当皇帝考虑到自己的身后大事时,他就得挠头了。
因为,皇位只有一个,可供选择的人却有很多。这么多的子女,你说选谁吧?选了这个,那个不服,造反怎么办?况且,即便这一代平稳地解决了问题,到了下一代皇帝当政的时候,不仅他有一大群子女吵着嚷着要接班,他的兄弟姐妹们也会哭着闹着要当老大。万一控制不住,这些人就会为了利益置骨肉亲情于不顾,相互残杀。而内讧往往会让一个王朝轰然崩溃。这才是最可怕的。这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商朝的兴衰沉浮就很能说明这一点。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比较特殊,以兄终弟及为主,以父死子继为辅。国学大师王国维曾经做过一个统计:“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而根据《史记·殷本纪》的记载,商朝“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结果造成了“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混乱局面。相反,自康丁以下,四世传子,王室反倒比较安定。
这就说明,单纯的父死子继模式要比父死子继与兄终弟及相结合的模式稳定得多。
到了商朝晚期,父死子继模式进一步发展成为由嫡长子继承王位的模式。
嫡子(女),说白了,就是正室妻子所生的子(女)。与之相对的是庶子(女),就是侧室小妾所生的子(女)。《增韵·释嫡》是这么解释嫡的:“嫡,敌也,言无与敌也。”简言之,嫡就是无敌的意思。由此可见,嫡子(女)在家中的地位要高于庶子(女)。尤其是嫡长子,地位最高,又被称为家督。
倒数第二位商王是帝乙。帝乙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启,最小的儿子名叫辛。启虽然是长子,但是他的母亲并非是帝乙的正妻,所以,启就无法继承帝位。与之相反,辛虽然是幼子,但是他的母亲是正宫,所以辛才是嫡长子,他也因此得以继承了父亲的王位。这位辛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商纣王。
这个故事说明:在商朝晚期,已经按照由嫡长子继承王位的模式来确定最高权力的归属了。基于商朝的经验和教训,西周建立之后,周公“制礼作乐”,将由嫡长子继承王位的模式正式确立为一种制度,这就是嫡长子继承制。
其实呢,嫡长子继承制=男性主义 父死子继 嫡长主义。
第一重——男性主义,就是说只有男性才可以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女性完全不具有继承权。道理很简单,男尊女卑,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没办法,谁让你是茶杯而不是茶壶呢?谁让你生在了中国而不是欧洲呢?想当女皇?行啊,下辈子投胎到欧洲就可以了。
第二重——父死子继,对男性主义做了进一步的限定:并不是所有的皇室男性都可以继承皇位,只有皇帝本人的儿子才有这个资格,皇帝的弟弟们可没有这个福分。很明显,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兄终弟及的模式。作为皇帝弟弟的你,不仅输给了他,还输给了他的儿子,你就是一个天生的失败者。当然了,也有例外,那就是皇帝没有儿子,只能由自己的弟弟来继承皇位。不过,这种情形在中国封建史上并非常态。
把女人和兄弟们排除在皇位继承人的范围外后,问题还是没有得解决。因为,皇帝自己也有一大群的儿子。于是,周公又加了一个第三重——嫡长主义。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很好地概括了嫡长主义的内容,一句话,十四个字儿:“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先说“立嫡以长不以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条件很简单,只要你是皇后所生的长子,皇位就是你的。至于你的能力是否强、素质是否高,这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摊对了娘,赶上了点儿,占住了这两条,你就是未来的皇帝。
“立子以贵不以长”其实是对“立嫡以长不以贤”的补充。它针对的是一种特殊情况,即:皇后没有儿子,且皇帝不愿意因此而废掉皇后。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通常情况下,皇后如果生不出孩子,皇帝完全可以以此为由将其废除,然后从有儿子的嫔妃当中选一个立为皇后。这样,“子以母贵”,原本是庶子,因为母亲摇身一变成了皇后,自己也就在一夜之间变成了嫡子。这种情况虽说特殊,但仍然符合“立嫡以长不以贤”的精神。
最另类的情况是皇帝并不打算废掉无子的皇后。这样,皇帝的儿子们就全是庶子了,没一个嫡子。这时候挑选继承人,可就不看他在兄弟们当中的次序了,而是要看他的母亲是否是皇帝当前最宠爱的妃子了。皇帝喜欢哪个妃子,自然也就喜欢他俩爱情的结晶喽。这就是“立子以贵不以长”。
嫡长子继承制或许在某时对某人是不公平的。也许,身为庶子的你确实比身为嫡子的他更有能力。但是,从长远的角度而言,这项制度断绝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非分之想”,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皇室成员之间为争夺权位而发生流血争斗的可能,有效地维护了王权的威严和国家的稳定。
为了较大的长远利益,有时宁可牺牲较小的短期利益,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处事哲学。
通过嫡长子继承制,皇位继承人的归属问题终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缓解。为什么是“缓解”而不是“解决”呢?因为,这个问题根本就无法完全解决。
制度是死的,但人却是活的。皇帝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也有自己的喜恶。虽然你是嫡长子,但是老爹就是看不上你,你无论怎么努力,他都觉得你不行。为了把你拿下,他宁愿和礼法制度对抗,强奸民意,别人也不能把他怎么样。因为,天老大,他老二。虽然你是个庶子,但是老爹就是觉着你好,你明明贪恋女色,他却说你是继承了他的风流倜傥,你明明懦弱怕事,他却说你是性格宽厚,不管怎么样,他就是要把皇位给你。
不过,这样的事情虽然在中国历史上时有出现,但毕竟不是主流。因为,当这种制度衍生为传统之后,它就被赋予了深入人心的惯性力量。任何一个试图违背它的人,都会遭到卫道士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因为,一旦有人(主要是皇帝)违背了这种制度,就会产生不良的示范作用,就会对这种制度的理论基础产生强烈冲击,进而影响政权和国家的稳定。所以,历代以来,正统的儒生都坚定不移地支持和拥护嫡长子继承制。
也正因为如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皇帝都是会遵循礼法原则和大臣们的意愿的。不到万不得已,他是断然不会公开站到礼法的对立面的。
李建成的天然优势,就在于他是嫡长子。因为他是嫡长子,所以李渊称帝还不到一个月,就立他为太子,压根儿就没考虑劳苦功高的李世民;因为他是嫡长子,所以正统观念强的大臣和儒生们都会站到他这一边,舆论也必然会向他倾斜。
这个天然而强大的优势,李世民就是坐上洲际导弹都撵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