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30800000015

第15章 著名公案(1)

禅师在示法时,或用问答,或用动作,或二者兼用,来启迪众徒,以使顿悟。这些问答语句,就是“禅话”,其内容被记录下来,便是禅宗公案;禅画是中国禅宗特有的艺术,修禅者用笔墨来表达禅道,拓开思想领域,创造广大的世界。禅宗公案及禅话禅画是禅宗的血脉,也是禅文化的重要内容。

所谓禅的研究,即是实际的体验,除体验外别有真实意味的研究是不存在的。而禅所提倡、所体验的正是古人提示的公案。公案的提倡及体验便是佛心的提倡、佛心的体验。

公案是有典范性的古人言行。公案是公案禅参究的对象,并不是各禅师的历史记录,因此,公案没有历史性。公案不需要与参究无关的部分,因此,它比一般的言行记载要简洁。

公案作为宗教实践的对象,其文字有一定的固定性,以保持其典范性,不能随便更改。并且,各则公案有独立性和完结性。这些公案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深含哲理、贴近生活,仿佛一盏盏漆黑当中的路灯,为人们指示着前进的方向。

正字与反字

有一个沙弥满怀疑虑的问无名禅师道:“禅师,您说学佛要发心普度众生,如果是个坏人,他已经失去了做人的资格,那就不是人了,还要度他吗?”

禅师没有立即回答,只是拿起笔来,在纸上写了一个“我”字,但字是反写,如同印章上的文字正反颠倒。

禅师问道:“这是什么?”

沙弥说:“这是个字,只是写反了。”

“什么字呢?”

“一个‘我’字!”

禅师追问:“写反的‘我’字算不算字?”

“不算!”

“既然不算,你为什么说它是个‘我’字?”

“算!”沙弥立刻改口道。

“既算是个字,你为什么说它反了呢?”小沙弥怔住了,不知如何作答。

禅师说:“正写是字,反写也是字,你说它是‘我’字,又认得出那是反写,主要是你心里真正认得‘我’字;相反的,如果你原不识字,就算我写反了,你也无法分辨,只怕当人告诉你那个是‘我’字以后,遇到正写的‘我’字,你倒要说写反了!”

禅师又接着说:“同样的道理,好人是人,坏人也是人,最重要的在于你必须识得人的本性,于是当你遇到恶人的时候,仍然一眼便能见到他的善恶,并唤出他的‘本性’,本性既明,便不难度化了。”

善人要度,恶人更要度,越是污泥,越可长出清净莲华,放下屠刀,便可以立地成佛。所说善恶正反,只在一念之间。“善恶是法,法非善恶”,从本性上看,没有一个人不可度啊!

一休与五休

一休禅师是很有名的禅师,有人问他:“禅师!什么法号不好叫,为什么您要叫‘一休’呢?”

一休说:“一休万事休,有什么不好?”

信徒听了认为不错,一休万事休,很好,很好。

一休说:“其实一休不好,二休才好。”

信徒说:“二休怎么好呢?”

一休说:“生要休,死也要休,生死一齐休才能了脱生死,所以二者一齐休。”

信徒说:“不错,不错,二休才好。”

一休说:“二休以后,要三休才好!”

信徒说:“三休怎么好?”

“你看,你老婆天天和你吵架,像只母老虎,最好是休妻;做官要奉迎,也很辛苦,最好是休官;做人处事有争执,所以要休争;能够休妻、休官、休争,这三休是最快乐,最好了!”

信徒说:“不错,不错,三休真好!”

一休说:“四休才是最好。”

信徒说:“四休怎么好呢?”

“酒、色、财、气四种一齐休才好呢!”

信徒认为四休也是很好。

一休说:“四休不够,五休才好,什么叫五休?人生最苦的,就是为了我们有五脏庙,这个肚子要吃饭,所以才有种种的辛苦,假如把这个五脏庙‘一休’,统统都没有事了。”

在生活中,千休与万休,总不如一休,一休万事休,更莫造怨仇,这就是一休的禅了。一休禅师借助自己的法号幽默地阐释了躯体的局限,从而向弟子们说明了修行的意义。

须弥与芥子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道:“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过分不懂常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道:“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

“当然!当然!我岂止读书万卷?”李渤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如今何在?”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都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道:“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一粒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莫非你也骗人吗?”

李渤听后,脑中轰然一声,当下恍然大悟。

一切诸法,有时从事上去说,有时从理上去解,要知宇宙世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芥子纳须弥是理,若能明白理事无碍,则万事万物都可融通了。

我往西方走

南宋的道悦禅师曾任镇江金山江天寺的住持,他是宋朝名将岳武穆王岳飞最崇敬的高僧。

当岳飞被秦桧以十二道金牌从朱仙镇招回时,途经金山江天寺,道悦劝他出家,不要回京,但是岳飞秉持耿耿忠心,明知此行不利,他还是坚持南归。

临别时,岳飞请求开示,道悦禅师告诉他道:“岁底不足,谨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害毒。”

岳飞当时不知其意,直至被诬下狱,含冤遭毒的时候,方才悟解。那年的十二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日,当天晚上又下起雨来,听到室外雨声,岳飞预知大难已经临头,这正好应了道悦禅师的偈语:“岁底不足,谨防天哭。”

“奉下两点”是“秦”字,意指奸相秦桧。“将人害毒”,果然就在这天被秦桧害死在风波亭上。

秦桧害死岳飞后,查问刽子手,岳飞临终时有说什么话吗?刽子手说:“他只说了一句:悔不听金山道悦禅师之言。”

秦桧得知此事,马上派遣亲信何立带兵前往金山提拿道悦禅师。但在何立到达江天寺的前一日,道悦禅师聚众说法,最后说了四句偈语:

何立自南来,我往西方走;

不是法力大,几乎落他手。

语毕,即时坐化。当时大众不明究里,悲戚而又莫名其妙。等到次日何立率兵而来,大家这才恍然明白。

道悦禅师知道岳飞的生死,当然也会知道自己的生死,但为什么不珍惜生死,逃避生死?事实上生死业力不可逃避。岳飞逃不过命中的定业,道悦禅师当然也逃不过生死的业力。

不像个人

坦山禅师和称升禅师,同师学道参禅,但两个人的性格却迥然不同,师兄坦山放浪不羁,不拘小节,甚至烟酒不戒,为人所耻,而师弟称升为人庄重,不苟言笑,弘法利生,甚受信徒的尊敬。

一天,坦山正在渴酒,称升从坦山的房门前经过,坦山叫他道:“师弟!请来喝一杯酒如何?”

称升禅师不屑地讥嘲道:“没有出息,烟酒不戒,还能修道吗?”

坦山仍微笑道:“不管那许多,来一杯如何?”

称升边走边道:“我不会喝酒!”

坦山不高兴地道:“连酒都不会喝,真不像一个人!”

称升听后,停下脚步,大怒道:“你敢骂人!”

坦山不解似地问道:“我何时骂人?”

称升道:“你说不会喝酒,就不像人,这不是明明骂我吗?”

坦山道:“你的确不像人!”

称升道:“我怎么不像人?你说!”

坦山:“我说你不像人,就是不像人!”

称升道:“好!你骂!我不像人像什么?你说!你说!”

坦山道:“你像佛!”

称升听后,哑然不知如何。

禅门之中,很多奇僧异士,实在不能用一般眼光看他们。例如金山妙善禅师,众皆认为他疯疯颠颠,但他大智大行;宋朝道济,大家都知道他酒肉不改,不守清规,但他是得道神僧。佛教史上有罗什吞针的美谈,《维摩经》里有金粟酒肆的举示等。

坦山禅师和师弟称升禅师风格不同,但其修道证悟的境界,就不能用一般常情论断了。

威德与折福

南北朝时的僧稠禅师住在嵩山的时候,寺中有僧众百人,每天靠着一个自然涌出的泉水饮用。有一天忽然有一位妇女穿着一件既脏又污秽的衣服,两腿夹住一只扫帚坐在喷泉的石阶上,听僧众们诵经。

众人当她是疯子,齐力要驱逐她出去。这位妇女看到这种情形,心里非常生气,就用脚踢着泉水,泉水立刻枯竭,她也随之不见了。

当时在旁的僧众非常惶恐,大家知道闯祸,便将此事一五一十地告诉僧稠禅师,禅师面露笑容,从寺里慢慢地走出寺外,口里三呼叫着:“优婆夷!优婆夷!优婆夷!”

话犹未完,刚才那位衣衫褴褛的妇女应声出现,禅师对她说道:“众僧正在行道,你应善加护持,不可骚扰!”

优婆夷于是便用脚轻轻地撩动枯竭的喷泉一下,水就又冒上来。这时大家都很感激僧稠禅师的威德与神异。

后来齐文宣帝每逢办完了国事,便带着卫士到寺里参谒问道,但是每次僧稠禅师随任文宣帝来来往往,却从不曾迎送过一次。经常如此,弟子们有的看不过去,便劝谏老师说道:“禅师!陛下每次降临礼佛,对佛法弘传,大有帮助,而禅师却从不迎送,恐怕会遭受非议吧!”

僧稠禅师不以为然地说道:“从前宾头卢有一次迎王七步,致使国王蒙难七年,我的道德虽比不上别人,但我不能使皇上折福。”

论一般世俗的看法,齐文宣帝是国王,但在真理的王国中说,僧稠禅师是当时的法王。

雪霁便行

宋朝德普禅师性情天赋豪纵,幼年随富乐山静禅师出家,18岁受具戒后,就大开讲席弘道。两川缁素无人敢于辩难,又因其为人急公好义,时人誉称他为义虎。

宋哲宗元佑五年十月十五日,德普禅师对弟子们说:“诸方尊宿死时,丛林必祭,我以为这是徒然虚设,因为人死之后,是否吃到,谁能知晓。我若是死,你们应当在我死之前先祭。从现在起,你们可以办祭了。”

大众以为他说戏语,因而便也戏问道:“禅师几时迁化呢?”

德普禅师回答:“等你们依序祭完,我就决定去了。”

从这天起,众人真的煞有介事地假戏真做起来。帷帐寝堂设好,禅师坐于其中,弟子们致祭如仪,上香、上食、诵读祭文,禅师也一一领受飨餮自如。

门人弟子们祭毕,各方信徒排定日期依次悼祭,并上供养,直至元佑六年正月初一日,经过40多天,大家这才祭完。

于是德普禅师对大家说:“明日雪霁便行。”

此时,天上正在飘着鹅毛般的雪花。到了次日清晨,雪飘忽然停止,德普禅师焚香盘坐,怡然化去。

悟道的禅师,有一些言行生活,给人一种游戏人间的感觉,其实,禅者岂单游戏人间,连生死之间都是游戏。

在禅者眼中,生固未可喜,死也不必悲,生和死,不是两回事,生死乃一如也;因为既然有生,怎能无死?要紧的是超越生死,不受生死轮回的限制,如德普禅师,不但预知生死,而且在生死中,还留下了这一段美谈。

大小粪桶

现在世人非常景仰的金山活佛妙善禅师是1933年才在缅甸圆寂的,其行迹神异,又慈悲喜舍,到处都流传着他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的奇事。

在妙善禅师的金山寺旁,有一条小街,住了一位贫穷的老婆婆,与独生子相依为命。偏偏这儿子忤逆凶横,经常呵骂母亲。妙善禅师知道这件事后,便常去安慰这位老婆婆,和她说些因果轮回的道理。逆子非常讨厌禅师常来家里,有一天起了恶念,悄悄拿着粪桶躲在门外,等妙善禅师走出来,便将粪桶向禅师兜头一盖,刹那腥臭污秽粪尿淋满禅师全身,引来了一大群人看热闹。

妙善禅师却不气不怒,一直顶着粪桶跑到金山寺前的河边,才缓缓地把粪桶取下来,旁观的人一看到此狼狈相,更加哄然大笑。妙善禅师毫不在意地说道:“这有什么好笑的?人身本来就是众秽所集的大粪桶,大粪桶上面加个小粪桶,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有人问他道:“禅师!你不觉得难过吗?”

妙善禅师道:“我一点也不会难过,老婆婆的儿子慈悲我,给我醍醐灌顶,我正觉得自在哩!”

后来那忤逆的儿子被禅师的慈悲所感动,改过自新,就向禅师忏悔谢罪,禅师欢欢喜喜地开示他道:“父母养育之恩山高水深,不能好好孝养,反而打骂犯上,如此不孝,何以为人?”受了禅师的感化,逆子从此痛改前非,以孝声闻名乡里。

金山活佛妙善禅师是近代的一位禅门奇人,他会替人看病,但从不用医药;他又会为人解难救危,但从不用神异。

他给你一杯水,说是般若汤,你吃了病就会好;他给你两个耳光,说不定你的灾难就没有了。他和宋朝道济禅师类似,但因禅门不重灵异,禅僧传中不列此等名录,实为可惜!

他将身体看作大粪桶,即使加个小粪桶,也不希奇,其实粪桶对他并不秽臭,因为他的道德慈悲,人格智能很芬芳!

参禅法器

法远圆监禅师在未证悟前,与天衣义怀禅师听说叶县地方归省禅师有高风,同往叩参。适逢冬寒,大雪纷飞。

同参共有八人来到归省禅师处,归省禅师一见即呵骂驱逐,众人不愿离开,归省禅师以水泼之,衣褥皆湿。其它六人不能忍受,皆忿怒离去,唯有法远与义怀整衣敷具,长跪祈请不退。

不久,归省禅师又喝斥道:“你们还不他去,难道待我棒打你们?”

法远禅师诚恳地回答道:“我俩人千里来此参学,岂以一杓水泼之便去?就是用棒责打,我们也不愿离开。”

归省禅师不得已似地道:“既是真来参禅,那就去挂单吧!”

法远禅师挂单后,曾任典座之职,有一次未曾禀告,即取油面做五味粥供养大众。

当这件事被归省禅师知道后,就非常生气地训斥道:“盗用常住之物,私供大众,除依清规责打外,并应依值偿还!”说后,打了法远禅师30香板,将其衣物具估价后,悉数偿还已毕,就将法远赶出寺院。

法远禅师虽被驱逐山门,但仍不肯离去,每日于寺院房廊下立卧。归省禅师知道后,又呵斥道:“这是院门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为何在此行卧?请将房租钱算给常住!”说后,就叫人追算房钱,法远禅师毫无难色,到市街为人诵经,以化缘所得偿还。

事后不久,归省禅师对众教示道:“法远是真正参禅的法器!”并叫侍者请法远禅师进堂,当众付他给法衣,号圆监禅师!

浮山法远禅师一生得力之处就是“为法忍耐”,用现代的话说,就是经得起考验。归省禅师不接受他挂单,骂他、打他、用水泼他,甚至罚他变卖衣单,补偿公款,即使睡在走廊檐下,也要收他的房租,这一切都无法打退他千里求法的心愿,难怪最后连归省禅师都赞他是法器了。

看今日的学者青年,名为参学,若食住待遇不好,则急急忙忙他去;若人情礼貌不够,则愤愤恨恨离开,比之法远禅师差之千里。

十后悔

有一学僧问称居禅师道:“弟子每做一事,事后总不胜懊悔,请问老师,为什么我有那么多的懊悔呢?”

称居禅师道:你且先听我的十后悔:

一、逢师不学去后悔;

二、遇贤不交别后悔;

三、事亲不孝丧后悔;

四、对主不忠退后悔;

五、见义不为过后悔;

六、见危不救陷后悔;

七、有财不施失后悔;

八、爱国不贞亡后悔;

九、因果不信报后悔;

十、佛道不修死后悔;

这以上十种后悔,你是哪种后悔?

学僧摸摸头脑,无可奈何地说道:“老师!看起来这些后悔,都是我的毛病!”

称居禅师道:“你知道既是毛病,就要火速治疗呀!”

学僧问道:“我就是因为不懂得治疗,所以恳请老师慈悲开示!”

称居禅师开示道:“你只要把十后悔中的‘不’字改为‘要’字就可以了,例如:‘逢师要学,遇贤要交,事亲要孝,对主要忠,见义要为,见危要救,得财要施,爱国要贞,因果要信,佛道要修。’这一字的药,你好好服用!”

人的恶习,往往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掉泪,假如能慎于始,就不会事后懊悔了。经称:“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总是在因果报应现于眼前时才会后悔,如能够事先予以肯定,就不会后悔了。

哭笑无常

自古以来,“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是禅门的两大功臣。

一天,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在散步,忽见一群野鸭子飞过去。马祖问道:“那是什么?”

百丈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一群野鸭子!”

马祖禅师问:“飞到哪里去了?”

百丈禅师答:“飞过去了!”

马祖用力捏了一下百丈的鼻子,百丈痛得大叫!马祖便指着百丈的鼻子问:“不是在这里吗?你怎可说飞过去了?”

百丈听后,恍然大悟!但他一句话也不说,却回到房里痛哭,禅友问他为什么要哭,他照实告诉大家说马祖老师捏痛了他的鼻子。

禅友们不解似地问道:“是你做错了什么事情吗?”

百丈禅师回答道:“你们可以去问问老师!”

禅友们问马祖大师,马祖说百丈自己知道,禅友们再回头来问百丈,百丈却哈哈大笑,禅友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以前哭,现在又笑呢?

百丈禅师回答道:“我就是以前哭,现在笑!”

这一段禅门有名的公案实在寓有深长的意义。当然这不能用常理去推敲,这必得用禅心去体会。

马祖禅师问那是什么东西,百丈禅师回答说是野鸭子飞过去了,百丈是在时空上犯了错误,禅,怎可说什么这里那里?过去现在?马祖的这一捏,把时空的分界当下粉碎,百丈就悟了。百丈回答禅友说“以前哭,现在笑”,这是说,时空观念一变,永恒的本体现前,我与世界都不一样了,这就是当下认识了自我!

进入深山

洞山禅师去访问龙山禅师,龙山禅师问道:“应该没有进入这座山的路,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洞山禅师道:“这座山有没有路,以及我怎么进来的一事暂且不谈,现在先问老师您究竟是从哪里进入这座山的呢?”

龙山禅师道:“反正我不是从天上称和地下水来的。”

洞山禅师道:“请问老师!自从你住进这座山以来,到现在究竟有多少年了?”

龙山禅师回答说:“山中无甲子,世上的岁月推移都跟我无关。”

洞山禅师道:“那我再请问老师,是你先住在这里呢?还是这座山先住在这里呢?”

龙山禅师道:“不知道!”

洞山禅师不解地追问道:“为什么不知道呢?”

龙山禅师回答道:“我既不是凡尘的人,也不是天上的仙,我又怎么会知道呢?”

洞山禅师道:“你既不是人也不是仙,难道你已经成佛了?”

龙山禅师道:“不是佛!”

洞山禅师:“那似什么?”

龙山禅师道:“说似一物即不中!”

洞山禅师终于提出他的主题问道:“你是什么缘故才住进这座深山呢?”

龙山禅师也就着主题回答道:“因为我以前曾看见有两头泥牛在打斗,一边斗一边竟坠入大海中,一直到今天也没看见牛的踪影。”

洞山禅师一听这话,不由得肃然起敬,立刻恭敬地对龙山禅师膜拜。

这里所说的深山,应该是指我们身体的五蕴山,我们怎样才会进入这座山的?当然不是从某一条路进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应该是业缘进入这五蕴山的!不过,深山好修道,藉着我们这座五蕴山,所说“借假修真”,怎能不值得恭敬膜拜呢?

悟与不悟

有一学僧,非常恭敬地请问慧林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于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道:“既是悟的道,说不出来。”

学僧道:“说不出来的时候,像什么呢?”

慈受道:“像哑巴吃蜜!”

学僧道:“当一个禅者没有悟道时,他善于言词,他说的能够算禅悟吗?”

慈受道:“既未悟道,说出的怎能算做禅悟呢?”

学僧道:“因为他讲得头头是道,如果不算作禅悟,那他像什么呢?”

慈受道:“他像鹦鹉学话!”

学僧道:“哑巴吃蜜与鹦鹉学话,有什么不同呢?”

慈受道:“哑巴吃蜜,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话,是不知,如小儿学话,不解其义。”

学僧道:“然则,未悟的禅者,如何说法度生呢?”

慈受道:“自己知道的给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不要给他知道。”

学僧道:“老师现在是知抑是不知!”

慈受道:“我是如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也如鹦鹉学讲话,讲得非常像。你说我是知呢?还是不知呢?”

禅悟的境界是怎么样的?这实在是无法说明的,历代祖师用打用骂,硬是不肯说话,佛陀甚至讲,我所说法,皆非佛法,这不是笑话,因为不用言说的佛法,才是佛法。

十事开示

有学僧问寂室禅师道:“请问老师!在禅门中,应该具备些什么条件,才能进入禅道?”

寂室禅师回答道:“狮子窟中无异兽,象王行处绝狐踪。”

学僧又问道:“参禅不参禅有什么不同?”

寂室禅师道:“生死路头君自看,活人全在死人中。”

学僧再问道:“学禅究有何益?”

寂室禅师道:“勿嫌冷淡无滋味,一饱能消万劫灾。”

学僧听后,对参禅生大信心,一日领学者数十人,跪求寂室禅师开示大众参禅法要,禅师因见大众心诚,故即以十事开示大众道:

学禅者应注意如下十事:

一者、必须知生死事大,无常迅速,须臾不可忘失正念。

二者、必须于行住坐卧,检束身心,任何时刻不犯律仪。

三者、须能不执空见,不夸自我,精进勇敢勿堕邪战。

四者、必须摄六根正念,语默动静,远离妄想抛开烦恼。

五者、必须有求道热忱,灵明不昧,魔外窟中施于教化。

六者、必须能废寝忘食,壁立万仞,竖起脊梁勇往向前。

七者、必须研究西来佛意,念佛是谁,哪里个是我本来面目。

八者、必须参话头禅心,工夫绵密,不求速成任重道远。

九者、必须要宁不发明,虽经万劫,不生二念绍隆如来。

十者、必须能不退大心,洞然菩提,兴隆佛法续佛慧命。

以上十事,诸仁者不知能会也?

众学僧听后,欢喜踊跃,无不誓愿奉行。

寂室禅师的十事开示,岂止参禅者的座右铭,即任何修行均当如此。

第一课

有一位学僧大年非常醉心于佛像的雕刻,但由于缺乏专家的指导,所雕塑出来的佛像总不尽满意,故下定决心出外参学,他专程去拜访无德禅师,希望能传授他有关这一方面的知识与技巧。

每天大年到法堂时,无德禅师便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命他捏紧,然后天南地北的跟他闲聊,除了雕刻方面的事外,其它一切都谈,约一个小时后,无德禅师拿回宝石,命大年回禅堂用功。

就这样连续过了三个月,无德禅师既未谈到雕刻的技术,甚至都未谈到为什么放一块宝石在他手中,终于,大年有点不耐烦,但也不敢询问无德禅师,一天,无德禅师仍照往常一样,又拿一块宝石放在他手里,准备谈天。

大年一接触那块宝石,便觉得不对劲,立刻脱口而出说道:“老师!您今天给我的,不是宝石。”

无德禅师问道:“那是什么呢?”

大年看也不看,就说道:“那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块而已。”

无德禅师欣悦地笑着说:“对了,雕刻是要靠心手一致的功夫,现在你的第一课算是及格了。”

世间一般人学习技能,总希望速成,甚至学佛的人,也希望当生成就,立地成佛,孰不知“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千年古松不是一日长大的。”要得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凡事,只有经历一定的磨砺,才会取得成功。而这些磨砺,才是做事学艺参禅的第一课。

一得一失

南泉普愿禅师问一学僧道:“夜来好风?”

学僧道:“夜来好风。”

南泉道:“吹折门前一颗松。”

学僧道:“吹折门前一颗松。”

南泉禅师转身又问旁边站立的侍者道:“夜来好风。”

侍者道:“是什么风?”

南泉道:“吹折门前一颗松。”

侍者道:“是什么松?”

南泉普愿禅师听后,深有感触,不禁就慨叹道:“一得一失!”

南泉禅师说后,又再重问学僧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学僧道:“不做什么!”

南泉道:“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学僧道:“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又再转身问身旁的侍者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侍者道:“要做像老师您这样的人物!”

南泉道:“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侍者道:“为什么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看看两人,放大声音仍然慨叹道:“一得一失!”

南泉禅师的学僧,是入门的学僧,侍者是门外的侍者,俗语说:“行家前面一开口,就知有没有。”如这两个学僧和侍者,禅语的深浅,从回答的言论中一听即知了。

和尚与禅师

有一位和尚出家悟道多年,但一直没有开悟长进,他觉得自己不是出家人的料,便想下山返回尘世。

于是和尚便去向禅师辞行,言道:“师父,我天生愚钝,我的脑袋像一块顽固不化的石头,不是悟道的料,我只好下山还俗了。”

禅师并未言语,而是带着他来到寺庙里面的一尊佛祖像前。

禅师问道:“你面前的是谁?”

和尚回答道:“神圣的佛祖。”

禅师悄悄地走到佛祖像跟前,他用手轻轻地抚摸着佛祖像问道:“这尊佛祖像是什么做成呢?”

和尚回答道:“它是石头做成的。”

禅师说道:“连石头都能开发成为神圣的佛祖,这可是天下的奇迹了。”

和尚听了禅师这番话,他立即打消了下山还俗的念头,立志安心修身养性悟道。日后和尚成了一代著名的大师。

相信自己,挖掘自己,定能成就自己!

念经与成佛

一位刚入门的僧徒向一位有名的禅师请教道:“大师,念经能够成佛吗?”

禅师回答道:“不能。”

僧徒问道:“那么我怎样才能成佛呢?”

禅师回答道:“念经呀!”

僧徒困惑道:“大师,你不是说念经不能成佛吗?为何你又要我念经呢?”

禅师说道:“如果你一生都只知道念经,你永远也无法成佛,然而念经是成佛的必由之路,你只有反复不断地念经,反复不断地钻研经学,反复不断地悟经求道,明了佛经的真谛,发现佛经的奥秘与美妙,你才能得道成佛。”

人生其实也是这样,唯有明迪人生的真谛,才能发现人生的善美,才能拥有美妙的人生!

凡夫与老师

一位凡夫向一位老师请教道:“先生,怎样才能创造奇迹呢?”

老师回答道:“做事,认真做事,坚持做事,就会创造奇迹。”

凡夫问道:“这是为什么?”

老师回答道:“你现在为我烧火煮饭,等饭煮熟了,我就告诉你为什么?”

于是凡夫就为老师做饭,不久饭就煮熟了。

老师问道:“你刚才是怎样煮熟饭的呢?”

凡夫回答道:“我就这样反复不断地添柴加火,顺其自然就煮熟饭了。”

老师说道:“你开始做饭的时候,是生米;你反复不断地添柴加火,就将生米煮成了熟饭,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凡夫感叹道:“原来创造奇迹并不神秘呀!”

做,认真做,努力做,坚持做,奇迹自然而生!

未到曹溪也不失

石头希迁禅师的肉身现在还供在日本横滨总持寺。石头希迁12岁时,见到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大师住在广东曹溪,而石头希迁正是广东人,六祖一见到他就非常高兴地说:“你可以做我的徒弟。”

“好啊!”他12岁就做了六祖的徒弟。

但是不幸的是3年后六祖就圆寂了。圆寂前,希迁当时还是一个15岁的小沙弥,见师父要去世了,就问他:“老师百年以后,弟子要依靠谁呢?”

“寻思去!”六祖告诉他。

希迁把“寻思”误为“用心思量去”,就天天用心思参禅,后来有一位上座告诉他:“你错了!师父告诉你‘寻思去’,因为你有一个师兄行思禅师,在青原山弘法,你应该去找他。”

石头希迁听后,立刻动身前往,当他从曹溪到青原山参访行思禅师时,行思禅师问他:“你从哪里里来?”

石头希迁回答道:“我从曹溪来!”

说了这句话很了不起,意思是说我从师父六祖大师那里来的。

行思禅师又问道:“你得到什么来?”

“未到曹溪也未失!”

这意思是未去以前,我的佛性本具,我也没有失去什么呀!

“既然没有失去什么,那你又何必去曹溪呢?”

石头希迁回答:“假如没有去曹溪,如何知道没有失去呢?”

这意思是说不到曹溪,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本具的佛性。像他们之间这许多对话,其中的意义,有些并不直接明白的说出,这就是禅宗的暗示教学法。

无情说法

洞山良价禅师初次见称岩禅师的时候问道:“有情说法,说给谁听?”

称岩:“有情听!”

洞山:“无情说法时,谁能听到?”

称岩:“无情能听到。”

洞山:“你能听到吗?”

称岩:“假如我能听到的话,那就是法身。你反而就听不到我说法了。”

洞山:“为什么呢?”

这时称岩举起拂尘,对洞山道:“你听到了吗?”

洞山:“听不到。”

称岩:“我说的法你都听不到,何况是无情的说法呢?”

洞山仍不明白,再问道:“无情说法出自何典?”

称岩回答说:“弥陀经》不是记载说,八功德水、七重行树,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吗?”

洞山听后,不禁失声叫道:“是啊!是啊!”

洞山终于心有所得,便作偈说: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所说无情说法,是指见到天空的明月,忽然兴起思乡之念;看到花落花谢,不禁有了无常之感;巍巍乎,山高愿大;浩浩乎,海宽智远。这不是无情跟我们说法吗?因此经称:“情与无情,同圆种智。”

一片菜叶

雪峰、岩头、钦山等禅师三人结伴四处参访、弘法。有一天行脚经过一条河流的路边,正计划要到何处托钵乞食时,看到河中从上游飘流下来一片很新鲜的菜叶。

钦山说:“你们看,河流中有菜叶飘流,可见上游有人居住,我们再向上游走,就会有人家了。”

岩头说:“这么完好的一片叶,竟如此让它流走,实在可惜!”

雪峰说:“如此不惜福的村民,不值得教化,我们还是到别的村庄去乞化吧!”

当他们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在谈论时,看到一个人匆匆地从上游那边跑来,问道:“师父!您们有没有看到水中有一片菜叶流过?因我刚刚洗菜时,不小心一片菜叶被水冲走了。我现在正在追寻那片流失的菜叶,不然实在太可惜了。”

雪峰等三人听后,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道:“我们就到他家去弘法挂单吧!”

爱惜东西叫作惜福,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一花一木,一饭一菜,不是物质上的价值,而是禅师心上的价值观念啊!

求人不如求己

文学家苏东坡,有一个朋友佛印禅师。有一天两个人在杭州同游,东坡看到一座峻峭的山峰,就问佛印禅师:“这是什么山?”

佛印说:“这是飞来峰。”

苏东坡说:“既然飞来了,何不飞去?”

佛印说:“一动不如一静。”

东坡又问:“为什么要静呢?”

佛印说:“既来之,则安之。”

后来两个人走到了天竺寺,苏东坡看到寺内的观音菩萨手里拿着念珠,就问佛印说:“观音菩萨既然是佛,为什么还拿着念珠,到底是什么意思?”

佛印说:“拿念珠也不过是为了念佛号。”

东坡又问:“念什么佛号?”

佛印说:“也只是念观世音菩萨的佛号。”

东坡又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回答道:“那是因为求人不如求己呀!”

学佛,其实就是学自己,完成自己。禅者有绝对的自尊,大都有放眼天下,舍我其谁的气概,所说“自修自悟”、“自食其力”,那就是禅者的榜样。

残缺的鬼

有一次慧嵬禅师在山洞内坐禅时,来了一名无头鬼,若是一般人见了,必定吓得魂不附体,而慧嵬禅师却面不改色地对无头鬼说:“你原本就没有头,所以不会头疼,真是好舒服啊!”无头鬼听后,顿时消失了行踪。

又有一次,出现了一个没有身躯只有手脚的无体鬼,慧嵬禅师又对此无体鬼说:“你原本就没有身躯,所以不会为五脏六腑的疾病而感到痛苦,这是何等幸福!”无头鬼一听,也突然失去了踪影。

有时,无口鬼现前时,慧嵬就说没有口最好,免得恶口两舌,造业受罪;有时无眼鬼现前,慧嵬就说没有眼最好,免得乱看心烦;有时无手鬼现前,慧嵬就说无手最好,免得偷窃打人。各种幽魂野鬼只要一出现在他眼前,慧嵬就将前述的话说出,他们就会消声匿迹。

一般说来,无头、无体,而且对方是鬼,应该感到恐怖才对,无眼、无口、无手,是非常狰狞的样子,而慧嵬禅师却对他们说无头、无体是多么好,无眼、无口、无手是多么幸福的事。能将祸视为福,所说转迷为悟,转秽为净,就算是鬼也畏惧而不敢出现了。

三件古董

一休禅师的弟子足利将军请一休禅师到家里用茶,并将其所珍藏的古董一件件地拿出来展示,且频频问一休禅师的看法。

禅师回答道:“太好了!为了增添你这些古董的光彩,我也有三件古董,一是盘古氏开天辟地的石块;二是历朝忠心大臣吃饭的饭碗;三是高僧用的万年拐杖,如果你也收藏在一起就好了。”

将军欢喜不已地说:“谢谢禅师,要多少钱一件?”

一休道:“不用谢,每件物品只要1000两银子。”

将军虽然心疼,但是觉得这三件古董价值很高,所以花了3000两银子把它买下,并叫侍从随着一休禅师前去取回古董。

一休回到寺中,就对弟子说:“把在门口抵门的那块石头拿来,还有餵狗食的饭碗,以及自己花了10钱银子买的那根拐杖,给来人带回去吧!”

将军的侍从将这三件东西拿回去呈给主人,并说明其来处,将军非常生气地跑去找一休禅师理论。

一休和言悦色地开示道:“目前正是饥荒时候,每户人家三餐不继,将军却还有心思在欣赏古董?所以我将你的3000两银子拿去救济贫民,替你做功德,其价值终身受用不尽,比古董更宝贵了。”

将军除惭愧外,更深深佩服禅师的智能与慈悲。

放逐天堂

一休禅师行脚在外,由于天色已晚,就借宿农庄。深夜被一连串的哭声吵醒,原来是邻家的主人因病去世,一休便说:“真是不幸,我去诵卷经超度他吧!”

由于这位亡者生前是以捕鱼捉鸟杀生为业,故卧病时,常为过去的杀业而不安,其家属就要求一休禅师能作法,让死者上升天堂吧!

一休禅师诵完经,就在一张纸上题了字,让死者握在手中,并告诉他的家人说:“好了!亡者会到天堂的,你们放心吧!”

亡者家属对一休如此关照非常感动,但也很好奇,到底一休纸上写的是什么字呢?于是打开字条,只见上面写着:“这个人所犯的杀生罪孽,如须弥山那么多,恐怕连阎罗王的帐簿上也找不出地方可以记了。”

死者太太看了,内心非常难过,为什么一休禅师要如此捉弄人呢?

一休道:“你先生的杀孽,你不承认有如须弥山那么多吗?”

“我承认,只是难到没有方法可以超度他吗?”

一休道:“我本以诵经为他消罪解孽,但你却那么要求,所以我才写信告诉阎罗王,像这样罪大恶极的人,实应放逐到天堂去,免得在阎罗王的帐簿上记不完而麻烦,你先生拿了信,必定可以到天堂的!”

一休禅师的话,实在是对世人最好的教育。

地狱与极乐

有一地方首长去拜访白隐禅师,请示佛门常说的地狱与极乐是真实的呢?或是一种理想?并希望禅师能带他参观到真实的地狱与极乐。

白隐禅师立刻用脑中所能想象得到的最恶毒的话辱骂他,使得这位长官十分惊讶。但刚开始时基于礼貌的关系,长官都没有回嘴。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并大喝:“你算什么禅师?简直是个狂妄无礼的家伙!”说着木棍就往禅师身上打去,白隐跑到大殿木柱后,对着面露凶相,从后追赶的长官说:“你不是要我带你参观地狱吗?你看!这就是地狱!”

恢复自我的长官,察觉到自己的失态,急忙跪地道歉,请禅师原谅他的鲁莽。

白隐禅师:“你看,这就是极乐!”

天堂地狱在哪里?第一、天堂当然在天堂的地方,地狱在地狱的地方;第二、天堂地狱就在人间;第三、天堂地狱都在我们的心上。

我们的心,每天从天堂地狱不知来回了多少次。

虔诚的心

有一个青年名叫光藏,未学佛前,一心想成为佛像雕刻家,故特别去拜访东称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一些佛像的常识,使其在雕刻方面有所成就。

东称禅师见了他以后,一言不发地只叫他去井边汲水。当东称看到光藏汲水的动作以后,突然间开口大骂,并赶他离开。因为时近黄昏,其它弟子看到这种情形,颇为同情,就要求师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让他明天再走。

到了三更半夜,他被叫醒,去见东称禅师,禅师以温和的口气对他说:“也许你不知道我昨晚骂你的原因,但我现在告诉你,佛像是被人膜拜的,所以对被参拜的佛像,雕刻的人要有虔诚的心,才能雕塑出庄严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时,水都溢出桶外,虽是少量的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与的,而你却毫不在乎。像这样不知惜福且轻易浪费的人,怎么能够雕刻佛像?”

光藏对此训示,颇为感动而钦敬不已,并且在深加反省后,终于入门为弟子,最后雕刻的佛像,技艺也独树一帜!

“虔诚的心”就是敬业精神,岂单指刻佛像,无论做什么,都应该有虔诚的心和敬业的精神。

三心不可得

德山禅师对《金刚经》下了很深的功夫研究,著作了一部《青龙疏抄》。听说南方提倡“顿悟成佛”之说,颇不以为然,便带着《疏抄》南下,准备破斥此一邪说。

到了南方,路上经过一家卖饼的小店,德山腹饥,欲买饼作为点心充饥。

店中仅一老婆婆,见德山买点心,当即问他:“你肩上担的是什么啊?”

“金刚经青龙疏抄》。”

“那我考你一个《金刚经》的问题,如果答得上来,点心免费供养。”

“请说来听听!”德山满腹信心地答应。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大德要吃点心,点的是哪里个心?”

德山愕然不知所对,最初的一番气势,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他才知道南方慧能大师的顿悟之说,在老婆婆那里就有了印证。

三种人

玄沙师备禅师开示大众说道:“诸方长老大德,常以弘法利生为家业,如果说法的时候碰到盲、聋、哑这三种人,要怎么去接引他们呢?你们应想到对盲、聋、哑三种人怎么好说禅呢?假如对盲者振揵槌、竖拂尘,他又看不见;对聋者说任何妙法,他又听不见;对哑者问话,他又不会言表,如何印可?如果没有方法接引此三种残障人士,则佛法就会被认为不灵验。”

大家都不知如何回答,有一个学人,就将上面玄沙禅师的开示,特地向称门禅师请益。称门禅师听后,即刻道:“你既请问佛法,即应礼拜!”学人依命礼拜,拜起时,称门就用拄杖向他打去,学人猛然后退。

称门说:“汝不是盲者!”

然后又大叫:“向我前面来!”

学人依言前行。

称门说:“汝不是聋者!”

称门停了一会道:“会吗?”

学人答说:“不会!”

称门说:“你不是哑者!”

学人听后当下有省。

人们本来不聋、不盲、不哑,但心地不明,终于成为盲、聋、哑者,今日若能多几位称门禅师,能够揭开学人心地,朗朗乾坤,不就是在当下吗?

同类推荐
  •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心经·坛经(中华国学经典)

    《金刚经》全称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性经典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在中国佛教界,《金刚经》流行得极为普遍,如三论、天台、贤首、唯识等宗派,都各有注疏。尤其是自唐宋以来盛极一时的禅宗,更与《金刚经》有深厚的渊源。宋代,出家人的考试,有《金刚经》一科,也让我们从中看出《金刚经》的弘通之盛!
  •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淡定·从容·心安之从容

    民国四大高僧中,弘一法师和虚云法师两位高僧的思想代表着近现代佛学界的权威思想,《淡定·从容·心安》系列将两位大师的思想精华集结,把深奥的道理化成通俗易懂的话,使人以读书的方式亲近高僧大德善知识,启迪大众思维,唤醒世人迷梦,是值得细细品味的经典之作。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佛眼看人生

    佛眼看人生

    佛法,就是智慧。生活中处处皆是佛法,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佛法的妙处:如果把“明心见性,本来清净”用在人生上,每个人都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把“回归自然,返本还元”用在生活上,遇到挫折我们就能泰然自处……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佛法的妙用,使佛光普照在南赡部洲,让更多的人早日摆脱痛苦的煎熬,也为了继承大德们弘法利生的事业,我们编写了这本《佛眼看人生》。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大量佛学大师的语录、开示、演讲录、文集等。
  • 中国道家之精神

    中国道家之精神

    道家精神是道家自身在孕育、形成、发展、流变过程中积淀而成的思想精粹,道家所崇尚的尊道贵德、自然无为、虚静守柔、大公无私、不争谦下、法天贵真等品格,不仅影响了古代帝王的施政理念和贤臣良将安民保国的行政方式,而且深深渗透于中国社会,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种潜在的价值取向。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毒女复仇

    重生之毒女复仇

    他曾说“清涵,我薛南此生只爱你一人。”然而却在他功成名就时,杀了她外祖父家一百多口人,更是庶姐日日夜夜折磨她。最后一把火活生生的烧死她。一朝重生,她不再软弱,不再轻易相信他人。且看她如何复仇。
  • 长相思兮,常相忆

    长相思兮,常相忆

    初相见,“你好,我叫陆宁语”“你好,我叫夏木兮,山有木兮的木兮哦”重逢时,厅内,一坐一站,女子巧笑嫣然,男子暖若春阳,如此画面,定是女子期盼许久的;再相见,女子静坐于窗边,喃喃自语“阿宁,我好想你,真的好想你。”门外,男子的身姿挺拔嘴角的微笑失而复得“阿兮,是你真的是你。”
  • 亿万秘书:总裁的天价娇妻

    亿万秘书:总裁的天价娇妻

    【简介无能,作者无良,各位看官,坑里边上座。】夏夜是个平凡的人,最起码在她二十多年以来是个平凡的人,每天都在为了赚钱而努力工作,可是,谁来拯救一下这个玄幻的世界和她原本的世界观。和大boss互换身体神马的不要太狗血,一下子拥有亿万财产神马的不要太惊讶,被老板独宠神马的不要太羡慕,这叫什么?一人在手,天下我有。肖晟是个冷酷的人,当然,这也是在遇到夏夜之前,他从来都不知道,他也可以去无限度的宠一个人,其实他心里想的是把某女宠的脾气越来越大,大到只有自己可以忍受就完美了,不得不说,肖三岁很贱,不过,男人本贱嘛!夏夜:我说肖总,您是缺爱吗?肖三岁:是,不过有你就不缺了。夏夜:……滚,给我圆溜溜的滚。
  • 嚣张狂妃:邪尊,来单挑!

    嚣张狂妃:邪尊,来单挑!

    铁血女少将一朝穿越,却成了女扮男装还被害死的假太子!左有摄政王一手遮天,右有邻邦伪质子步步紧逼,内有权臣奸佞肆意妄为,外有三国鼎立虎视眈眈……后宫还有一群庸脂俗粉垂涎三尺!见过坑,没见过这么大的天坑!凰锦黎表示,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互砍两刀来解决!灭了摄政王,玩残邻国太子,富国强兵横扫万敌,十七岁的凰锦黎凤临天下,剑指苍穹,“来呀,相互伤害呀!”然,有人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万兽来朝,对她邪肆而笑,“今晚,在凤榻等着!本尊,定然让陛下满意!”
  • 子期然

    子期然

    林子期是周然的秘密。五年的暗恋,周然从未想过能得到林子期的回应。林子期也从未想过会被自己的下属惦记。
  • 璀璨女友:腹黑少爷傲娇主

    璀璨女友:腹黑少爷傲娇主

    萌~逗比~傲娇~wuli女主们&霸道~傲娇~腹黑~wuli男主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嘞?!
  • 阴阳师传

    阴阳师传

    神创造了世界,于是有了万物,又创造了万物之灵,人。不知从何时起,神明消失,大地出现鬼怪的身影,以人为食,且没有天敌的鬼自此势力日渐壮大,自此世间魔影纵横,怨灵交错,生灵涂炭。在与鬼怪的战斗中,他们的体内拥有神创造人时留下的一丝神性,借此窥得天机,修得包罗万象的魂和神秘莫测的咒语,驱邪除魔、斩妖灭怪,他们自称阴阳师。此后,鬼怪回到鬼界,阴阳师居于阴阳界,世界的秩序得以平衡。千年后,阴阳界现任四位府主反叛,夺走可以压制鬼怪力量的《百鬼夜行》。为了拿回这本书,阴阳师踏上鬼界……
  • 暖妻,总裁大人请深爱

    暖妻,总裁大人请深爱

    唐洛依,唐家有名无实的大小姐,爸妈不疼,妹妹不亲,爱扮小白兔的小狐狸。叶天清,叶家二少,叶氏集团总裁,腹黑奸诈,黑白两道只手遮天。“嘿,小姐包掉了。”“你才小姐,你全家小姐,你满户口本小姐”唐洛依刚从家里出来,心情很差,她不明白同样是女儿,为什么她和妹妹的待遇差别那么大,虽然习惯了,却还是想不到爸妈会为了家里的公司想把她卖给别人。只是她没想到今天她骂的这个人,以后再她的生命中多重要,等她一次次落入他手中,已是悔不当初。
  • 永恒之外

    永恒之外

    忆年轮回,永恒洞开、万物苏醒,群雄并起。你以为你跳出了圈子,其实不过进入了另一个圈子,谁又能确定自己是在圈中还是圈外!这个世界光怪流离,万族并存。这个世界无所不能,炫丽多彩。……一部奇异功法。一颗漆黑怪石。一个重生于蛮荒森林之中的少年。且看云城如何统领蛮荒小部落,成为一代叱咤风云,群雄敬畏的大首领;如何领悟个人大道,明悟天地至理,穿越永恒洞天,到达那永恒之外的世界。
  • 网游之绝代

    网游之绝代

    感谢天没有人能知道哪一次是最后一次所以每一次每一次我都要紧紧拥抱你把它当作是我们最后的相聚最后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