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添加剂的翻译"
话虽如此,但也并不是说"添加剂是完全不好的"。我们或多或少地都受到了添加剂的"恩惠"。
使用添加剂能降低成本,制造商可从中受益。就像前面介绍的那样,使用添加剂的话,不需要手艺,就能够持续轻松地制作出品质划一、成本低廉的商品。
超市也会得到好处。因为它们能够进到便宜的食品,就能够打出特价招揽顾客,营业额自然也就会水涨船高。
消费者也是一样,不仅能够买到看上去干净又好吃的便宜东西,买来的东西还不容易腐烂。尤其是在忙碌的时候,本来要花两个小时才能做好的饭菜,现在只要5分钟就能搞定。
这些无疑是食品添加剂的功劳。
乍一看,谁都没有错。在食品中使用添加剂是没有触犯任何法律法规的合法经济活动。
但是,消费者完全不知道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的现状。在什么样的食品里加入了多少添加剂,消费者毫不知情。也就是说,信息没有做到完全公开。
这才是问题所在。
"标签上不是写着吗?"
也许有人会这样说,但读完后面的章节你就会明白,许多东西光读标签是读不懂的,这其中存在很多不为人知的"黑幕"。
因此,有必要围绕食品添加剂,把有关吃的信息大公开。
只要信息公开了,如何选择就是消费者的自由。但目前这是做不到的。
"一流的制造商,应该不会在食品里使用危险的添加剂。"
"超市不会出售不好的东西。"
有多少这样想当然的人啊!他们每天毫不知情、面无惧色地摄取着大量的添加剂,而一旦他们知道内幕的话,我想他们连尝一尝的心情都没有了。这样的人究竟有多少呢?
但消费者只图便宜、方便,购买食品时没有任何安全意识,他们也是有责任的。正因为消费者追求"便宜"、"方便"、"外表漂亮"的东西,制造商才挖空心思来满足这些要求。
因此,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这三者虽然立场不同,但实际上都在默许、支持添加剂的存在。
但是,在什么食品里加入什么样的添加剂,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没有达到信息共通。
我要强调的是,问题就出在这里。
因此,现在应当公开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信息、食品是怎么制造的等一系列内幕,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让消费者自行选择。
为此,我要努力成为一名"添加剂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