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邓小平对全面整顿作出部署,各方面的整顿将更加深入和广泛地展开的关键时刻,清华大学刘冰(党委常务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惠宪钧(党委副书记)、柳一安(党委副书记、工宣队负责人之一)、吕方正(党委常委、政治部主任)四人于10月7日联名写了一封信,抬头是:“邓副主席并呈毛主席”。信中揭露迟群、谢静宜在清华大学的严重问题,特别是揭发迟群在中共十大和四届全国人大后,由于没有当上中央委员和部长而发泄对毛主席、周总理的不满,以至公开攻击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在干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等事实。这封信经教育部副部长李琦交给胡乔木,胡乔木于10月13日夜间送到邓小平处。当时邓小平不在家,由秘书王瑞林收下。两个月前,邓小平曾把刘冰等四人8月13日写给“小平同志转呈主席”反映迟群政治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方面问题的信转呈毛泽东。这次当然也照转不误。当时,教育领域的整顿正要全面展开,希望此信有助于解决清华大学的问题,并推动教育整顿。
刘冰等四位负责同志给毛泽东写信,完全符合党的组织原则。请主持中央工作的邓小平转呈,也是很正常的事。没有想到,邓小平转呈刘冰等人的信引起毛泽东极大的不快。
10月19日晚上,毛泽东在会见马里共和国国家元首特拉奥雷的夫人等客人后,同陪同会见的李先念谈话,对邓小平转呈刘冰等人的信进行严厉批评。毛泽东说:
清华大学刘冰等人来信告迟群和小谢。我看信的动机不纯,想打倒迟群和小谢。他们信中的矛头是对着我的。我在北京,写信为什么不直接写给我,还要经过小平转。小平偏袒刘冰。
毛泽东把刘冰等人的来信,清华大学所涉及的问题,同对自己的态度联系起来,问题的严重性非同一般。政治的天平此时完全倾向迟群、谢静宜那一边,刘冰等人被认定“反毛”,而“小平偏袒刘冰”,真是罪莫大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不满,当然不单由转信这一件事引起。事实上,当邓小平主持1975年整顿,涉及批评、否定“文化大革命”以来的一些方针、政策和思想理论,特别是涉及批评、否定“文化大革命”以来文化、教育、科技等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一系列变革,毛泽东内心已有不满。借题发挥,用小事情做大文章,是毛泽东进行政治斗争常用的办法。这回,他是用批评刘冰等人来信这种方式,把对邓小平主持整顿、否定“文革”的不满表而出之。
同时,也不能排除引发重大事件的一些偶然因素。就我们现在所知,在刘冰等四人的信到达毛泽东案头之前,至少有两件事对毛泽东的心态和判断力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其一,9月27日,毛泽东的侄儿毛远新同他谈了一些对邓小平主持整顿不满的话。
其时,毛远新已经担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沈阳军区政委、辽宁省革委会副主任三个要职。毛远新是烈士遗孤。他在新疆监狱中出生,后来父母都惨遭杀害。1975年9月30日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20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派出以陈锡联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于28日前往乌鲁木齐参加庆祝活动,毛远新为中央代表团副团长之一。他于9月27日到北京,即去看望伯父毛泽东。毛远新谈了辽宁省的情况,谈了自己对形势的看法,说了一些对邓小平主持工作、进行整顿不满的话。毛远新把肯定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尖锐地提了出来,说自己感到社会上有股风,就是对“文化大革命”怎么看,是肯定还是否定,成绩是七个指头还是错误是七个指头,有分歧。毛远新的这些极富挑拨性的话,使毛泽东对邓小平的信任产生了动摇。
其二,毛泽东对《科学院汇报提纲》不满。
《科学院汇报提纲》经9月26日邓小平主持国务院会议讨论后,胡乔木等又修改了一遍。9月28日成稿后,邓小平即送毛泽东审阅。在胡耀邦主持起草的《汇报提纲》第一稿中,就引用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所据版本是1969年国家科委编印的小册子《毛主席论科学技术工作》,注明的出处是:“毛泽东:《在听取科学技术规划汇报时的谈话》,1963年12月。”以后几个稿子一直保留。10月13日前后,毛泽东同邓小平谈看了《汇报提纲》后的意见。10月14日,邓小平向胡乔木讲了毛泽东同他谈话的情况。邓小平告诉胡乔木,主席讲他不记得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对科学院汇报提纲有一些不赞成的意见。邓对毛说,请主席把稿子退给我们修改吧,但还没有退回来。
刘冰等人的来信于10月14日转达毛泽东的案头之时,正好是在毛泽东听过毛远新的谈论、对“文革”态度问题特别敏感、又刚看过《科学院汇报提纲》颇为不满之际,在这种精神状态下,对刘冰等人的信、对邓小平转信的行动,作出这种不切实际的、过于严厉的批评,自有其逻辑的必然。对于1975年整顿,当然是极大的不幸。
不过,这时毛泽东对邓小平还是“一批二保”,立足于帮。
毛泽东在10月19日关于刘冰等人来信的谈话中,还特别关照:你们告小平注意,不要上当。
10月下旬和11月1日,毛泽东还两次亲自找邓小平谈话,批评、劝勉。这时,邓小平一面坚持工作,一面传达、贯彻毛泽东的批评。10月23日,邓小平根据毛泽东19日的意见,主持召集六人会议。参加者为李先念、汪东兴、吴德、谢静宜、迟群。邓小平和李先念、汪东兴传达了毛泽东对清华大学刘冰等来信和邓小平转信的批评。经初步讨论,会议一致认为毛泽东的指示非常重要,并就如何贯彻提出两个方案:(1)召集清华大学党委扩大会议,传达毛泽东的指示,其中毛泽东对邓小平、江青批评的内容不传达。毛泽东指示传达后展开辩论。(2)以刘冰等的两封信为主要内容,放手发动群众在全校开展大辩论。先是党委常委扩大会,然后再逐步扩大到全体工军宣传队、各系革委会主任,之后再扩大到全校干部和全校师生员工。由吴德到清华大学说明情况,迟群主持会议。10月底或11月初召开第一次会议。会议还建议向中央政治局原原本本地传达毛泽东的指示。27日,邓小平和李先念、吴德、汪东兴联名向毛泽东书面报告六人会议情况。毛泽东表示同意第二方案,在第一方案“其中主席对邓小平、江青批评的内容不传达”下面画线批示“对”。
10月31日,邓小平给毛泽东写了一张便笺,提出:“我有事需要向主席当面谈谈并取得主席的指示和教诲。明(1)日下午或晚上都可以。如蒙许可,请随时通知。”11月1日晚上,毛泽东召见邓小平。毛当面批评了邓为刘冰转信的事。邓问毛,他主持这一段工作的方针政策怎样,毛说:对。
邓小平仍然主持中央工作,10月25日晚讨论《关于十年规划几个问题的汇报要点》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乃至11月中下旬讨论对“文化大革命”评价、批评邓小平本人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还是邓小平主持的。
形势的进一步逆转,是在毛远新11月2日向毛泽东再进谗言以后。
毛远新参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20周年庆祝活动后回到北京。11月2日上午,又在毛泽东面前大谈对形势的看法,歪曲事实,攻击邓小平。
毛远新继续向他的伯父鼓吹他在9月27日谈话时已经说过的对整个形势的看法。再一次尖锐地提出肯定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问题。他说:今年以来,在省里工作,感觉到有一股风,主要是对文化大革命。(1)文化大革命怎么看?主流,支流,三七开还是倒三七,肯定还是否定,成绩是七个指头还是错误是七个指头,有分歧。(2)批林批孔运动怎么看,主流,支流。似乎迟群、小谢讲了批走后门的错话,干扰,就不讲批林批孔的成绩了。口头上也说两句,但阴暗面讲得一大堆。(3)刘少奇、林彪的路线还需不需要继续批,刘少奇的路线似乎也不大提了。毛远新总括他的看法:“对文化大革命,有一股风。似乎比七二年批极左还凶些。”
毛远新又谈论对1975年工作的看法。不仅否定各方面经过初步整顿取得的成绩,而且认为1975年整顿路线有问题。他说:工业现代化主要强调加强企业管理,规章制度,但工交战线主要矛盾是什么?农业、财贸战线也有类似问题。教育革命主流、成绩是什么?文艺革命主流、支流怎么看?等等。毛远新把问题归结到路线,说:“总之,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刘少奇、林彪的路线,批判了十七年中各条战线的修正主义路线,还应该不应该坚持下去。”
毛远新还就落实干部政策谈了看法,说:当前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主席的干部政策,另一方面也应该对干部教育,有正确的态度,应该感谢革命群众对自己的帮助教育。
在对整个形势非议之后,毛远新直接谈他对邓小平的看法,进行恶意诽谤。
毛远新说:我很注意小平同志的讲话,我感到有一个问题,他很少讲文化大革命的成绩,很少提批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今年以来,没有听他讲过怎样学习理论,怎样批《水浒》,怎样批修正主义。还说:“三项指示为纲”,其实只剩下一项指示,即生产上去。毛远新把问题提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外面担心中央,怕出反复。”
在这里,毛远新尖锐地提出,邓小平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很成问题,邓小平1975年主持中央工作所执行的路线、方针同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的路线、方针是完全对立的,根本的分歧是:肯定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工作重点是搞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还是把国民经济搞上去。
毛泽东同意毛远新的这些看法,并由此谈到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问题。
毛泽东说:有两种态度:一是对“文化大革命”不满意;二是要算下账,算“文化大革命”的账。
毛泽东让毛远新看清华大学刘冰等人8月和10月先后写的两封信,并把关于刘冰来信谈话的记录稿念给毛远新听。两人边读边议。经过情况,毛远新作了如下记录:
主席让我看清华两封信和影印件。
主席:“刘冰是副校长,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主席念:“他们信中的矛头是对着我的。”
我说:“这是要害。”
主席点头:“是。”
主席念:“我在北京,写信为什么不直接写给我,还要经小平转。你们告小平注意,不要上当,小平偏袒刘冰。”并重复“小平偏袒刘冰”。
我说:“这也是要害?”
主席点头:“对。”
毛泽东要毛远新:你找小平、锡联、东兴谈一下,把你的意见全讲,开门见山,不要吞吞吐吐。你要帮助他(指小平同志)提高。
就这样,毛泽东作出一个重要决定,在政治局内的一个小范围里开会批评邓小平,毛远新参加并唱主角。
11月2日上午毛泽东同毛远新的谈话,是毛泽东从支持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进行全面整顿,改变为批评邓小平以至发动“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一个转折点。从这次谈话之后,毛远新成了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之间的联络员。江青当时已被毛泽东明令“不要打电话”,“不要来看我”,立即利用亲属关系,把毛远新拉到自己一边,企图通过他竭力对毛泽东施加影响,并操纵政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