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4200000004

第4章 生活习俗(一)

立碑同其他过事一样,也是要劳动亲友、兴乐请宾、设席筹宴的,也有一套程式化的礼仪。当然,仍然有不事张扬而为的。这样的举动往往都是在过三周年祭祀时一并举行,也可免去更多的劳神动众了。一般情况都是父母的合碑,立树于两个墓穴的中间。这种事没有定制,依各自的情况而定,随葬即立者有之,三年内立的有之,几十年后再立的也是有的。这样的过事,一般只宴宾不收礼,大过小过都相宜,大过可以下书、动亲戚、雇乐队、请礼宾,小过则自己人到墓地立碑祭祀而已。

若是要为立碑过事,和其他事一样要礼赞唱酬,另外又多出一个“点主礼”。也就是点碑,点碑是要请当地的名人,或官职相当的人。在过去是由县官、地方绅士,至少也是秀才之类,现时也讲究是地方上的名人或有声望的长者。由此而提升死者的品位和功德。是对人生品格和德行的肯定与彰显,所以被请来点碑的人也还是会有一番权衡的。点碑是在碑石树立完工后,甚而碑楼墓围等全部竣工后,在陵园举行的一项仪程。完工后的碑体用大红绸布围裹,届时的揭红礼仪程序一般是:

一、肃立就位(在乐声中请点碑官就位,主宾就位,来宾就位,孝男及直系跪)

二、鸣炮

三、奏乐(三吹三奏,鼓乐齐鸣)

四、揭红(请外家等来的贵宾揭红)

五、恭读碑文(乐止,请点碑官恭读)

六、献馔(乐起,由孝子敬献)

七、主客恭奠(上香、化纸、奠爵、叩首、孝子们陪叩)

八、孝子恭奠(上香、化纸、奠爵、跪叩)

九、点碑官点碑(点碑官用朱砂、神砂、猩红、白芨等合成的涂料,口中念念有词曰:上点天国,下点地府,前点朱雀,后点玄武,左点耳通,右点耳顺之类的话语,将碑上大字中凡有封口的字描点一番,然后将笔隔碑扔向墓后)

十、鼓乐前行,绕陵一周

十一、孝子叩谢(孝子们向点碑官、主客,来宾一一致谢叩首)

十二、栽植纪念树(至此礼毕,孝子们可同时谢土神)

附录

老中医樊玉山夫妇碑文

岁在甲申,时值隆冬,缅祖念亲之情如凛凛朔风,寒气袭人。逢慈母仙逝三周年之祀,葺茔树石,泣血镌铭,不尽追忆而记曰:

先严祖籍山西临县七级镇新卓村,五世中医传家,祖辈弃医从商,落业本邑,迎娶太贤,定居备村,诞先父于一九二二年三月十二日。慈祖罹病,父仅七岁,随祖返晋,赖伯祖恩养,塾学苦读至高中二年,遭日寇侵凌,辍学返陕,承继隔代家传,先后在韩城、黄陵、师从程振宏、刘子林等名医,习研岐黄之道,承传济世之术。秉深厚家学根底,扬笃诚聪颖心性。一九五二年即任县卫协主任。一九五九年赴省中医学院深造,先后在省医科院针灸研究所、中医研究所工作,一九六二年回县医院,历任中医科主任、延安中医学会副会长、省科协会员、县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陕西分会理事。著述丰硕,颇有建树,历赝表彰奖励。家父勤奋好学,潜心习研。洁身敬业,修医著以存世;平易近人,视患者如亲友。医术超群,德望卓著,操守行范,有口皆碑。晚年离而不休,整理医案之余,接诊疗疾如常、终老不辍,仙逝于二零零一年三月一日,终年八旬过一。

先慈闺居鲁村,张门望族淑女,讳字灵霄,生于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劬劳晨昏,协父理家,睦邻和友,养育后昆,衍一女四男,皆家成业就。慈恩昭彰,懿范隽永,二老厮守,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偕老同归,追父驾鹤于同年腊月廿九日,享寿七十有三。

考妣偕归,痛心疾首,铭恩承志,唯善修为,寄拳拳孝祀于碑版,诉切切思念以镌铭,诚惶诚恐,谨此记略。

我们循着人生轨迹,把各个时期的礼仪粗略地陈述如前,仅作为一般的常礼而已。人生不满百年,礼数何止万千,历史的演进,社会的变迁,地域的□异,人际的交融,有承传也有发展,有删除也有增益,有陈腐悖理的更改,也有创新顺情的添加。礼从远古走来,也要向未来走去。它的终极目的永远是构建一种规范的、合理的、和谐的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伴随我们走向永远。

第五节 瓜瓞(dié)绵续

随着立碑鸣炮的硝烟散尽,一个人不但走完了在这个世界上的全部路程,也尽情地享用着后辈们几近奢华的追悼,□服礼毕,碑楼高耸,或伟大或平凡的生命变成了一通通死寂的碑石,接受着来者的凭吊。岁月的流逝,沧桑的更易,能让人们记起的往事,毕竟为数寥寥,在宗法观念相当严重的黄陵,在追求着光宗耀祖的同时,也把声名显扬的祖缘,作为进身的名帖和出身的标志而广泛被人们所看重,来脉久远的承传,名门大户的排场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这种记缅在中原以至南方都以宗祠、家庙的面目出现,而在黄陵却是以“影”和“家谱”来完成这种承续的绵延。

大约也是黄陵这块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长久以来的战乱,造就了人们把宗祖的记缅和家族的绵续,托付给这种帛画的。其原因盖出于它便捷的携带和珍藏形式,为流离做好了准备。也许是黄陵的土著居民在和游牧民族交往中获取的灵感,把祖宗的简要信息绘制书写于布帛之上,走到哪里都记得清自己的来脉,都联得起庞大的亲族。这对于任何一个氏族的延绵都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这种帛画就谓之为“影(nie)”,或者“影族”“影轴”,天杆地轴,宽约六尺左右,长约丈余。最高处端坐着宗族的始祖夫妇,帷幄帐幔,供桌献品和与其身份、地位相关的物件,文则书牍典籍,武则甲胄刀戟,必有一个相应的身份地位。其下就是以排列的小方格,填写各辈人等的名讳官位,简要事略,婚配情况等。家族过大或辈分太多,当然会分支,被分支的称作“小影轴”,不再重复元祖,只将被分出的人作为“小影轴”始祖,要寻祖归宗,就需拜谒“老影族”了,续接起宗族的渊源。这种帛画既然承载着这么重的家族责任,当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家谱”“族谱”则是以文字的形式记述家族的延绵历史,除了宗族的承传谱系以外,还叙写了各个辈分的名人轶事和行操规范,在《黄陵文典》资料收集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注意这方面资料的搜集。但苦于“家谱”作为家族流转传承的依据,一般都秘不示人,或者由于诸多的文化厄运而遗失。在《人物卷》为求证李东垣其人的真伪时,我们有幸从陕西省中医学院寻得黄陵县阿党乡李家的“家谱”,不但解决了元末明初中医名家李东垣先生确系黄陵籍名医,也同时使我们一睹神秘家谱的真颜。择其要意辑录于后,以补缺憾。族谱的书写和承续重修作为一个家族的大事,一般都由族中的大辈提议,阖族商定,选取族内能文之士,抑或聘请族外有识之士担纲编纂,但原则上都是本族后裔承修。阖族分摊编纂和刊印的费用。

族谱的行文仍依古例为竖排自右至左排出,目录、序言一应俱到,世系、家传、外传等也都要写到,承启接续,来龙去脉,轶事要闻,面面俱到。在世系篇内,世系辈分以竖排向下逐行排列;平辈伦序出身以横行自右向左排列,伦序分明,长幼尊卑一目了然。至于家传和外传,后补等则是将族中可资宣扬的人物逸事重点以传略的形式摘要写出,以传永远。

尝谓家谱之设,岂徒然哉?盖以著名讳,尊先人裕后昆,使先人之名字不得湮没于后世,而后人之名字不得袭犯乎前人,实所以上继夫宗祖,下贻乎子孙者,悉于此家谱基之耳。自古巨家大族,未有不以此为急者,吾族迩来虽无公卿名宦及元始祖讳晋者,为元世都督大元戎,有子六人,一曰天祐安屯征行百户;一曰天享,军中参谋;一曰天禄,元进士,后权州知州;一曰天祯,元都监;一曰天福,元达鲁太守;六子留守河南,失其名讳。历四代而下字东垣讳杲者,系元赐进士,精医道,元帝召入京都,为太医院圣医。及柒世而字西垣讳常者,系明进士,后又采取人才,授以庆阳府知府。吾族自来诗书传家,世守洁操,进身明经,序黌宫者,代不乏人。家谱之书序,由来尚矣,迨至崇祯辛未,失于兵火,至今未序及我朝定鼎以来,吾族渐渐生色,人民殷繁,兼之坐落星散,起名讳非有犯于先人,或有犯于族之尊长者,不可胜纪。吾父年愈柒旬,日以家谱之序时厪于怀,乃于上巳之日,与合族弟侄商榷,共举此事,族之人咸欣曰,美哉此举,实获众心,虽曰吾父之举念或亦先人之灵异所感也。余遂同族兄仕美、侄因、公、衮、衣、汇、征、价、臣,各出己赀汇成编籍于前代不可考者,姑阙自捌代继续不绝,序著名字,为后世传之。俾先人得以永垂于后世,而后人不克袭犯乎先人,于以尊先人而裕后昆也,岂不赖此家谱哉,余不敏,略抒己臆,以志不朽,是为序。

其后又有乾隆二年李尔淑序、李蔚序、李玿序、李子宝序,在李子宝的序言中,还录入了当年祭坟的对联和当年的祭祖文,以及光绪十二年后补族谱序等等篇。

世系篇诸世名录见影印的谱系:

在家传一节中仅为一世和二世的事迹要略,而后为第四世杲公家传,即李东垣,原文照录。“曰杲公原镇州游住,世以赀雄乡闾,杲幼岁好医药,从易州张元素学数年,尽传其业,资性高誉,少所降屈士大夫,非危急疾,不敢请谒,时以神医目之,因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古名东垣,著东垣十书,流寓桥山,人称东垣先生,入县志。”这段文字很确切地将中医史上金元四大家中的李东垣的祖籍定在黄陵县阿党村。其第七世李常,字曰西垣,在家谱中有如下记载:“曰常公字西垣,晋公七世孙也,明进士,后庆阳府人才知府,为元帅坟前碣碑传后,因留其名字官衔焉。”其后各节皆长子有成者凡有学业、有武功、有善行、有德为者皆立传记叙事略。

在外传一节中仅以第四世杲公东垣先生以补中益气汤治愈皇后疾病事,著有《东垣十书》而传名后世一事和第十二世李日长以仁义孝友闻于闾里的事等两则成章。

生活。依据《辞海》的解释,首先是指人的一切活动,其后是生存、活着;然后是生涯、生计;再则就是工作、手艺或成品。所以,标作“生活习俗”,似乎太过大了一些。但是在一个特定的区域,探究人们为了生存和生计,习惯上所采用的适应生存的手段和谋求生计的方式方法,权且作为我们生活习俗的涉猎内容。随着历史的演进,不断地淘汰故旧,发展创新。革故鼎新,记取以往不单单是怀旧的追缅,也许还孕育着新习俗的诞生。衣、食、住、行、用,油、盐、酱、醋、茶,就让我们从这些与生存休戚相关的小事,来寻求黄陵地方的生活习俗。

第一节 民间服饰

新中国成立前,黄陵民间服饰比较简单朴素。大部分农家妇女,都是自己纺线织布,以解决全家的穿衣问题。群众也基本上都穿用手工纺织的粗布服装。农村极少数的富裕户与城里的部分人,穿机织的市布衣服,绸缎质料的服装则很少见到。

手工纺织的粗白土布,多数是在秋季用成熟的植物——俗称“牛蔓”或“老鸦嘴”草的根茎,煎熬成深褐色的水汁,把新布浸泡数十分钟后,匀埋于从涝池挖出的沃泥中,再浸泡约二十分钟,然后淘洗干净,经过多次反复,即可染成黑色布料。少数是在街镇的染坊中用靛蓝染成蓝色布料。也有自购的煮蓝,煮黑等颜料,经熬煮,漂洗染色的。最后由家庭妇女手工缝织成各式服装。

妇女服饰

1.一年四季轮换穿用黑色或蓝色的布料,制成大襟、稍宽大的单衫,夹衫(双层布,俗称夹袄)、棉袄和大裆有大腰的单、棉裤子。腰系布、线或毛软裤带。有的还有齐肩、有领、稍宽大的棉褂;头顶黑色长条型手帕,其手帕大约宽七八寸,长六七尺,也很薄,如纱、如翼。或是方布巾,束挽于脑后圆饼式发髻的下部,用以防晒、防冷与遮尘;脚穿布、线或自织的毛袜子与浅口单布鞋;多数人耳下戴银质耳环;少数人腕戴银手镯。

2.夏天。中青年妇女还是穿家织的白、蓝相间的花格布或花条布单衫。丝绸料单衣也鲜见于乡间。

3.冬天。中老年妇女的棉衣内、多有粗布衬衫与衬裤;棉袄袖一般都稍短些,便于做饭干活,手腕带棉套袖以防寒冷;中年妇女棉袄外的肩、胸与腹部,穿罩蓝色布遮裙,以保持棉袄不脏,便于洗涤。老年妇女的胸腹部,多内穿裹肚,长宽各约一尺三寸,基本为方形,下弧圆,上两角,左右各一角,缝链有带扣,用以攀挂脖颈间。双层布,中有小口衣袋,有的还绣花,中间两角缝系带环绑扎于腰后,以防肚受凉;棉裤下口多用带束绑扎紧,以防钻风受凉;多数人穿布棉鞋。老年妇女也有戴自制的暖帽。过去的女上衣都较长,一般都在胯下。

4.春夏秋冬。新婚媳妇的穿戴都较好些,多为机织市布,花色绚丽。也有少量绸缎服装;耳下多戴银耳垂;腕戴铝合金或银质手镯。姑娘出嫁,参加娶新与送女的中年妇女须着彩裙,是为礼服之一。孝女与孝媳在丧葬祭奠和接送“老人”灵魂时,必须头戴白孝帽,身穿白孝衫,下着白裙子。

男人服饰

1.一年四季轮换穿黑色或蓝色的对襟单衫、夹衫、棉袄和较长大于棉袄的棉褂子(基本相同于棉袄,只是稍薄些,左右两边下襟有小岔口)和大裆有大腰的单、棉裤子。腰系布、线、毛或皮裤带,有的还有齐肩、有领、对襟的棉褂。春夏秋三季多为光脚穿浅口布鞋。夏季下雨天也穿自己用马莲草编制的草鞋。较有身份的人或有钱的商人等也穿着礼帽长衫或大襟的中式长袍,也仅是应酬或在适当的场合穿着。

2.夏天,中青年男人也有穿对襟、无领、无袖的白布汗衫,相当于现时的背心。青年人也有穿以白色为主,白、蓝相间的花条布单衫。

3.冬天,棉衣内多有衬衫、衬裤;脚穿布、线、毛或自织的袜子;头戴瓜壳帽子,也有戴帽暖的棉或绒帽子(俗称“火车头”),少有毡帽,有的头上包有从前向后束挽的白毛巾。老年人也有穿大襟的棉袄,外束白色、单幅家织布、长约两米多的腰带,俗谚曰:“三单(衫)不如一夹(衫),三夹不如一棉(袄),三棉不如一缠(即大腰带)。”棉裤下口用布带束绑扎紧,以防钻风受凉;并多穿棉鞋,也有的老年人脚穿“毡窝窝”;有的还穿蓝或黑色、大襟的长棉袍,常作为出外的礼服。还有穿着套裤(缺后裆的裤子)的。

4.新婚男青年的服装一般都较好些,多为机织的市布衣服。孝男孝孙在丧葬祭奠与接送“老人”灵牌时,必须头戴白布孝帽,身穿白布大襟长孝衫(袍)。

青年男女的服饰基本相同于中年男女的服饰,只是上学的学生稍有差别。少年儿童的服饰相对新颖多样。

民间服饰随着时代的演进,也同各地一样,相应地依据不同时代发生着变化,却始终以衣着蔽体保暖的最基本功能为要素,或长或短,或宽或大,但都紧贴汉族的服饰形制。由于地域偏颇,经济贫匮,黄陵服饰没有太多的修饰,在崇尚节俭的理念倡导下,以“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为原则打理着自己的衣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地域的关系,人们普遍拥有毛、皮、毡服饰和用品,这也是游牧民族的印记,毡毯作为铺设,几乎家家都有,用羊毛拈线织袜也较普遍,冬闲的时候,男人们脚穿一双毡窝窝,身披一件没有布面的老羊皮袄,有的也揣一把羊毛,提一吊线锤,在晒太阳的人堆里,信手拈着毛锤,续添着杂乱的毛絮。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间服饰的变化节奏明显加快,西式服装以其便捷简约、笔挺美观迅速地普及开来,宽腰的裆裤甚至连老头老太太都不再穿着。经历了由学生装、列宁装、中山装、解放装为基本着装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服装早已远远超越其基本功能而向时装的时尚和美观发展。近年来,人们的服饰已经从款式、色泽的追求而向品牌化发展。

第二节 民间食谱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本要素。俗话讲“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是这个道理。战争时期是这样,日常生活也是这样。人只有吃饱了饭,有了体力,有了精神,才能够从事生产劳动和其他各项活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吃饭从生存的基本需要而演进为精神层面的享受,从吃饱到吃好,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水平也在不断地改进,并逐步形成各种地方最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黄陵县地处渭北高原,川塬交错,物产丰盈,气候适中,温度咸宜,无霜期长,土层深厚肥沃。农产品以小麦为主,杂粮有玉米、谷子、糜子、豆类、高粱、荞麦等。薯类菜蔬瓜果梨桃,丰富着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既有陕北风情,也有关中特点,无论是丰岁灾年,还是节庆宴宾,人们以烹饪的技艺丰富着生活,尽情享用大自然的赐予。

一、日常生活饮食

1.蒸馍:蒸麦馍的面粉多为自己磨的面粉,约是八零至九零粉,所以比较黑些。蒸麦馍的做法是:把酵面用温水泡软,揉搓成粉浆,置温热的地方发酵至气泡广泛。若发得不旺,可用米汤晾温接续再发,至发泡骤增,遂倒于面盆中的干面粉内,打成面絮,用拳揉掺成软硬合宜的面团。在深秋、冬季与初春时,将面团盆加盖置于热炕,用棉被封盖让其发酵。春末与夏秋,面团盆加盖遮尘置案即可发酵。俗话说:“三月面,不离案。”面团经约四到七个小时即可发起,以不酸为好,面团体膨胀增加约一倍,然后从盆中挖出置案,用手反复揉掺到匀光,再揉滚成圆长条,用刀轧切成小节,双手合抱每一小节馍胚,贴案稍围圆楞角,揉好的圆馍,摆放在篾子上放置一段时间叫做“泛”,冬季在热炕上或太阳下“泛”至稍胀,以不要裂开为好,然后上篦或笼,入开水锅,用快火烧蒸约四十分钟即熟,俗称节节馍。若酵面菌不太好或在深冬气候过冷,则把酵面揉碎泡温水或米汤中再加上少许干面粉,稍打和成稠浆置热炕,让酵面先发酵,再与干面粉加温水和成面团置热炕,这种面团则较易于发起。农家蒸的节节馍体稍大些,质稍硬些,掰开的馍茬基本为齐楞,馍味浓香,顶硬耐饱。麦馍是农家早晚经常食用的主要饭食品。

在轧节切馍胚前的面团内,若加上适量或对半的发起的玉米面团,揉掺均匀,轧切蒸熟则称为两面馍;若加上适量的发起的豆面团,轧切蒸熟则称为豆面馍;若加上适量的用开水稍煮过的捏干的切碎的菠菜或野荠荠菜轧切蒸熟,则称为菜馍或曰“菜疙瘩”;若在揉滚圆的长条面团内加上适量的发酵的软糜面团擀开叠加包卷后,轧切蒸熟,则称为加杠馍;若把发酵的面团拼成长条片状,加上适量的食油、盐面和干辣面,排匀抹平卷起滚圆再轧切馍胚蒸熟,则称为油卷馍。这几种馍吃起来都别有风味。农家也偶尔蒸些素菜包子,喷香可口。扭裂的花卷俗称“油饽饽”,也常为闲时主食。

2.糜子馍:用黑硬糜子(磨面粉时去皮)面粉置于盆内,用滚开水烫成搅团状的稠面团,适度冷却后加酵面,揉掺均匀置热炕发酵,再加适量的干糜面粉踩匀揉光,轧切成长约三寸、宽约一寸、厚约一寸半的长条状,蒸熟即食,质味香甜。是农家过去常用的主食之一。

3.玉米面馍:把玉米面粉用滚开水泼烫成搅团状的稠面团,适度冷却后加适量干玉米面粉,发酵后揉掺成匀光的扁长条,切成长条状蒸熟食之,质稍硬味稍甜。是农家常用的主食之一。

4.荞面馍:把荞麦去皮磨粉置于盆内,用滚开水烫拌成搅团状的稠面团,适度冷却后加少量干粉揉光,擀成长条片状,加上食油、盐面与干辣面,摊匀抹平卷起滚圆,轧切成长条状蒸熟食之。称为荞面卷,质软喷香可口。

5.蒸黄馍:做法同于玉米面馍,只是把发酵后稍稀点的玉米面团平摊于蒸笼,蒸熟后出锅置案,用刀或细绳切割成块状食之,质较松虚香甜。

农家在食用上述馍食时,只配有腌咸菜、腌酸菜与水盐调和的辣面,很少有炒菜。并以小米汤配食饮用。只是在偶尔或来客时,就其现有原料,加工一两盘素炒菜,如洋芋丝、洋芋片、豆芽、干萝卜片或丝、干豆角、干南瓜片、干凉粉片、粉条、豆腐、鸡蛋等,或单炒、或配炒、或凉拌,以作调剂与待客之用。在夏秋青菜旺盛时,有西葫芦、水萝卜、豆角、韭菜、辣椒、黄瓜、西红柿、南瓜、洋芋、白菜、黄花等等,单炒、烩炒、醋熘、凉拌均可,以改善生活。

6.麦饭:把洋芋擦切成细丝,或用嫩苜蓿芽、嫩白蒿芽、榆树花嫩芽(俗称榆钱钱),洋槐树花等,加麦面干粉与调料拌匀成絮状蒸熟。食用时再浇少许蒜泥调料汤,味道喷香可口。

7.黄米干饭:把硬糜子去皮成米(也称黄米),淘净倒入开水锅内煮至半熟,捞出空干置于蒸笼蒸熟,米粒较松散,称为黄米捞饭或黄米干饭。若把黄米煮至半熟舀去余汤至稍干,再用□火焖蒸至熟,米粒较黏糊,称为“窘”米饭。食用时,一般都配有素炒烩菜。

8.大米饭:做法同于黄米饭,因黄陵地处旱塬,仅双龙、腰坪等川道有稻谷的种植。故只是农家日常生活偶尔的调剂食品。

9.菜卷:把较好的麦面粉置于盆内,用快要达沸点的滚开水烫搅拌成搅团状的稠面团,冷却后加少量干面粉揉掺匀光,擀成稍厚点的圆面皮,再匀摊用小豆腐块、小洋芋块、碎粉条、碎辣片、调料等拌匀的蔬菜,卷紧滚圆成圆柱条,盘旋置于篦子上蒸熟,食用时切成约一寸长的节状,浇上少许蒜泥调和汤,味香可口。农家俗称籽卷或纸卷,是偶尔制作的食品。还有泼面团与烩菜包成半圆形的角状蒸熟食用,称为蒸菜角。

10.烙饼:把较好的麦面粉置于盆内,用滚开水烫成搅团状的稠面团,冷却后加少量干面粉揉掺匀光,擀成稍厚的圆面皮,再匀摊食油、面盐、辣面、葱花等,卷滚成圆柱条,切成若干块,把每块再擀成圆饼胚,置于热锅烙熟,质软油香可口。也是农家偶尔制作的食品。

11.白面条:农家的白面条是日常生活中的主要食品之一,比蒸馍的面粉要白得多,一般每日的午餐,多为擀薄有窄宽自便的白皮面,再拌调料和小菜。俗语讲:“擀薄切宽,陈醋调酸,脖子一展,呼噜一碗。”也有切成菱形或稍短的长条面片,再烩素炒菜和食;或面条快煮熟前再加切碎的菠菜、白菜嫩叶、野荠荠菜的连锅面。

12.臊子面:擀薄有窄有宽的白皮面,再加素的或肉的臊子菜汤,多为普通待客食品。

13.卤面:把擀切的细长面条,置于半熟的有适量汤的素炒菜浮面,或再加点熟猪肉,用文火焖蒸至熟,拌匀食用,喷香可口,是农家偶尔制作的食品。农家平时还有炒面、浆水面、油泼面和刀削面等用来调剂。

14.荞面:农家的荞面条多为有窄有宽的白皮荞面再拌调料与小菜,或和菜面或连锅面。也有把和成的荞面团用手拍压成厚约半寸、宽约四寸的长条扁圆状,置于小案板放在锅口沿,双手执面刀切成薄片,直接拨入开水锅内煮熟的剁荞面或叫拌荞面,或白皮、或烩菜、或连锅均可。还有将掺好的荞面取一小绺,用拇指和食指上关节捏成一节一节的连体面条下锅煮熟,俗谓之“耳朵套”,可调和调料干食,也可炒食,很受欢迎。

15.搅团:搅团多为荞面搅团和玉米面搅团两种,做法相同。用少许荞面粉在锅水内打成糊状,煮沸后再陆续洒进干荞面粉,边洒边用擀杖搅拌,至适量后用□火焖煮,并多次搅拌至熟。俗话讲:“搅团要有七十二胡搅,越搅越好。”食用时把搅团舀入碗内,在中部用汤匙压成半圆窝,浇进用食油、葱花、韭菜、辣面、蒜泥等炝做的调料汤,用筷子从边部夹块蘸调汤吃,味香可口。俗话“荞面搅团,香死老汉。”

16.漏漏:把荞面粉或玉米面粉加少量或兑对半麦面粉,用滚开水烫成稠糊面团,舀入有圆漏孔(孔径与孔距各约三分)的葫芦瓢内,再用舀饭勺从上部挤压,稠糊面团则从漏孔中挤出,直接入开水锅,状似稍大的蝌蚪,煮熟后用笊篱捞入冷开水盆内冷却,再搭捞入碗加素菜臊子汤吃。多为夏日中午的食品,平时不多食用。也可用粉面(淀粉)在锅内搅成稍稀的搅团后,再以漏漏瓢直接漏入凉水盆中,冷却成蝌蚪状,俗称“漏鱼”,再佐以油泼的调和汤,是入夏消暑的特色美食。

17.抿荚:把荞面粉或玉米面粉,用滚开水烫成搅团状的稠面团,再加对半的麦面粉,揉掺匀光,再用稍大孔的菜擦子,直接擦入开水锅内,煮熟后捞入碗内加素菜臊子汤吃,别有风味。

18.馄饨:把白麦面粉加水拌揉成匀光的面团,擀薄切成边长各约五公分的方形面皮,中心部位放置少许用小豆腐块、小熟萝卜块、鸡蛋、韭菜、野荠荠菜、调料等拌成的菜馅,把面皮对折并稍错开角位,再对折包住菜馅,把再对折的囫囵边的两角弧形盘接相参合压实捏紧牢固,面皮的四个单角向上直立,略似猫耳朵,故也称馄饨为猫耳朵,农家称为煮角,煮熟加调料小菜干食,或加调料汤与小菜汤食,味香可口,多为小型待客食品。

19.麻食:用较白的麦面粉加水,拌和揉掺成匀光的面团,擀切成约一公分的立方体,用手拇指在面案上压卷成枣核形的半开口空壳,或在净草帽檐上压卷成不同花纹的半开口空壳,比较花哨好看。煮熟后再加素炒烩菜食之,味香可口,多为冷天中午的食品。当地俗称麻食,取密密麻麻多的意思。

20.炝锅面:把擀切好的细长面条煮于炝好调料清汤内,调料味易渗入面条内,味浓好吃。多为给病人专门制作的食品。

21.水饺:把细白的麦面粉加水,拌和揉掺成匀光的面团,搓滚成圆柱长条切成小节,压扁,用小擀杖擀成约一寸半的圆形面皮,中间部位放置适量的用小豆腐块、鸡蛋、小熟萝卜块、韭菜、小粉条、野荞荞菜、调料拌成的菜馅,也有肉馅的,把面皮对折捏紧对口的边沿,入锅煮熟后加调料清汤食之,也可蒸熟加少许蒜泥调和汤干食,别有风味。当地农家俗称角儿,用泼烫的荞面粉面团作皮包馅,称为荞面角儿,亦可蒸食。一般为节日或待客的食品。

22.烩饼:把较白的麦面用滚开水烫成搅团状的稠面团,冷却后再加少量干面粉,揉掺成匀光的面团,稍加些调料更好,取其部分打烙成烙饼,切成宽约半寸长约一寸的饼条,再煮烩与素炒菜,和起来食用。多为农家冬天的偶尔食品。

23.荞面□□:把荞面粉加水拌揉成较匀光的面团,滚切成圆柱条,放入□□床的床壶内,用壶柱加压便从壶底的小孔挤压出细长圆体面条,直接入开水锅煮熟,捞入凉水盆或锅内,吃时盛入碗内加臊子菜汤食用。过红(结婚)、白(丧葬)事情时,多为猪肉臊子汤。也有用麦面粉压□□的。压得多时,捞出置案,食用时回锅或炒食。

24.煮馍:用食油、葱花、粉条、菠菜、调料等炝成清汤,或再放入少许麦面糊拌成稍稀的拌汤煮熟,把现有的冷馍切成手指粗的长条,烩入清汤或拌汤内,或再放入鸡蛋浆,煮热即可食用。多为个别人临时用餐或病人的快速食品。

25.米汤:把小米拣淘净放入适量的开水锅内,还可把绿豆、豇豆、黄豆等放入冷水煮沸后再放进小米,煮熟熬烂,即可饮用。夏天多为绿豆清汤,用来降暑除燥。春秋多为稍稠烂的米汤温胃保暖,是农家早晚饭配餐的饮品。

26.糊汤:把去皮的玉米糁倒入适量的开水锅内煮熟,有稀有稠,夏为清稀,冬为浓稠,春秋为四六成。是主食馍品的配饮汤。熬糊汤火要紧,避免坐锅底。俗谓“紧火的粥,慢火的肉”,就是这个道理。

27.玉米饭:把去皮的玉米大糁倒入适量的冷水锅内,最好提前数小时用开水焖泡,加少许碱面,用□火焖煮至熟,配以小菜食之。

28.稀粥:做法相同于米汤,但比米汤要稠得多,可用筷子夹起食用。有时再加豇豆更显颜色泛红,好吃好看。农家多为冬季早饭馍的配食品。

29.麻汤饭:是倒四六成的稠稀饭,再加进少量榨过油的小麻稠油渣,拌匀煮熟,油香好吃,也是偶尔食品。一般是榨过油后必吃的食品。

30.面糊:把少许较白的麦面粉或玉米面粉加冷水拌成面浆,倒入适量的开水锅内,再加盐面调料拌匀煮熟。也是农家的偶尔饮品。

31.拌汤:先用食油、葱花、调料等炝成适量的清汤,把少许的白麦面粉在碗内逐加点滴冷水,拌成面絮,渐拨入沸清汤中,或再加鸡蛋浆,烧沸煮熟即可食用。还有在调料热清汤内滴进囫囵蛋浆,称为合包蛋,也称荷包蛋。多为给病人或小孩专做的食品。

二、节日食品

春节

1.白圆馍:做法同于日常生活中的蒸麦馍,但面粉较白,馍体稍小,且滚揉搓成圆锥体形。俗有“馍揉千遍,白似雪片”的说法,是经过多遍揉搓,均匀酥脆,筋道味美。

2.供馍:制作稍大一点的白圆馍,在馍顶部加装面塑的各种花鸟形蒸熟,是春节和清明节敬神祭祖的专用馍品。

3.枣山:用蒸馍用的发起的面团,揉掺成扁长条从中向两边卷起,中心放置枣或核桃,叠垒堆放成底大顶小的塔形馍品,是专门用来敬灶神的供品。

4.软馍:把软糜子去皮后的米淘净浸软,在碾子上粉成面粉取其四分之一用滚开水烫成稠搅团状的黏糊上笼蒸熟后,揉掺匀光,置热炕发酵一个晚上,取其适量捏成半圆窝,包入煮熟的蔓豆或小豆成圆锥体,馍底衬梨树叶或玉米包皮蒸熟,软甜喷香。不包豆馅,蒸食亦可。

5.油糕:做法的前半步骤同于做软馍,即用开水烫、加酵面发酵,加些干面粉揉掺均匀的面团,再蒸半个小时,搓滚成扁形粗长体,冷却发硬后切成长约一寸、宽约一寸半的薄片,用食油炸熟,食时软甜喷香,也是走亲访友的礼节食品之一。

6.摊黄:把硬糜米(黄米)面粉取其四分之一用开水烫成搅团状的黏糊,俗称“糊角子”,与剩余的面粉,揉掺成匀光的软面团,置热炕发酵后,再对入酵头和稍多温水,搅拌成能流动的稠面浆,在专用的火鏊上摊烙成边厚心薄的软圆饼,熟后对折成半圆形,食时松软喷香有甜味。也是走亲访友的礼节食品之一。

7.饺子:把猪瘦肉和葱剁成泥状加调料拌匀;把炸熟的白萝卜片剁成泥状;还可再加适量的蒸麦馍穰粉,把三者共同拌匀作馅,再用白麦面皮包捏成角状,双手合抱适当围圆捏紧边口,煮熟后加少许蒜泥醋调汤食用,多为正月初一、初七、十五早饭的餐食。

8.黄酒:把适量黄米(硬糜米)煮至八成熟,冷却后加进碾碎的酵曲与麦芽(麦子泡水发芽约半寸多),拌匀入瓷缸密封发酵,置地约数月,置热炕或在夏日约需数天即可发起,拆开封口加温水,从缸底小孔中慢速淋出,再加温水再淋二三次,掺和煮沸即可饮用。稍有甜酸味,喷香可口。

9.炒干豆:把白土打碎过箩取其土粉,在铁锅内炒热至泛气泡,把用温水泡软空干的黄豆倒入锅内的热白土中,多次搅拌至炒熟,用箩筛去白土粉;用同样的方法,把发酵的白麦面团加调料拌切成约一立方公分的面疙瘩炒熟,把生玉米炒爆成玉米花;以炒黄豆为主把三者混合拌匀,用手捡抓零食。有的还拌有少量的小麻子、白麦面粉加水与盐,拌踩擀成饼状烙熟的小麻疙瘩块,更别有味道。炒干豆是当地农家在正月月尽专制的零食品。它意为炒死储粮中的病虫害。

当地农家春节的菜品以素炒菜为主,并适当有猪肉和鸡肉、羊肉等。在双龙、腰坪、仓村、店头等靠近林区的乡镇,有野味肉食和山珍菌类等菜品。

10.油茶:腊月闲的时候,人们将小米淘净泡软,在碾子上粉成面,晾晒干透,储以备用。因为正月里讲究不喝豆子米汤,俗称正月喝豆子米汤,年内容易遭雹灾。正月喝油茶时,将杏仁用煎水煮沸又用凉水拔一段时间去皮,和核桃仁、花生仁等一同在锅里拌成糊糊,是为油茶,也做佐食的待客饮品。

清明节

11.罐罐馍:做法相同于春节的蒸白圆馍,馍体稍大些,夸张成略似罐形的馍,并在馍顶至馍身贴压带花纹的十字形面条,在十字交叉处置用面捏的花卉,四边附贴用面捏的虫、鸟、馍花,蒸熟食之。取我国春秋时晋文公火烧绵山虫鸟护救大贤介子推之意,以作纪念。也是上坟祭祖用的供品。同时,也按各家的人口数蒸制相应的“人口罐罐”,只是在馍体中包藏有一个鸡蛋,制法同于供献罐罐。

12.馍花:用发酵的白麦面团捏成各种小型虫、鸟、兽形状的馍胚蒸熟,主要供小孩食用。还可把馍花间以小箭杆或大红枣穿成串,或扎在枣刺上晾干,供小孩零食。还有专供祭祀用的面花面塑,是在起好的面里添加了颜料,揉掺制作成花型叶枝或动物造型的供品。一般仅供祭祀,不食用。

13.凉粉:把去皮的荞麦糁泡湿空干,用碾子压碎,在面盆中用手拳反复揉掺成糊状,拌冷水反复搅动过箩,把细汁留于锅内,用□火烧煮,并多次用擀杖反复顺一个方向搅动至熟,舀入盆内,冷却成较软的固体,用刀切成长条形薄片或用凉粉笊拉成细长条,加少许蒜泥调汤食用,味香止燥解暑。

14.甑糕:把软黄米或软大米在开水锅中煮至半熟成稠糊状,舀入盆内,间隔数层大红枣摊平,连盆放入开水锅内焖蒸一个多小时即熟,甜香粘软。多为清明节与秋冬的偶尔制作食品。

清明节时,个别或少数农家还制作摊黄、软馍、油糕等食品。

端午节

端午节人们仍讲究吃得好一些,包子、炒菜,但主要是包制粽子。用糯米或软糜子米,淘净,装入用苇子叶卷成的圆锥体内杂以红枣、核桃仁、花生豆等,用菖蒲(俗称马莲)晒干为绳,绑扎成桥形、三角形或牛角形,放入笼内蒸熟或在锅中煮熟,是端午节的必备食品。

七月七日

15.锅盔:把发酵后的白麦面团加盐面、切碎的花椒叶,或再加些消开的熟猪油则更好,揉掺匀光,取其适量,擀成稍大稍厚的圆饼胚,用□火在锅内烙熟,切成三角形食之,酥松喷香。

16.圆饼:做法相同于锅盔,只是体形较小,俗称饦饦馍,意为祝愿织女牛郎团圆。

17.烙面花馍:把发酵后的白麦面团捏成花卉、虫、鸟、兽形状,烙熟食用,用以馈赠和供小孩作零食。

中秋节

18.月饼:八月十五有的家户也自己制作月饼。把上好的面粉用水调和加入油和鸡蛋,揉匀踩光,滚条取其适量,包以果仁、糖、蜂蜜及炒制的面粉等制作的甜馅,然后在特制带柄的模子里挤压成形后,上鏊烙熟即成。

19.腊八饭:即农家腊月初八的早饭。用白麦面条在小米汤中煮熟并烩以素炒菜豆腐、萝卜、洋芋等,实为较稠的米、菜和面条。除自吃外,还给邻里端送一碗,互相品尝。寓意全年粮食大丰收,新年即到。现时的腊八饭已多改为素或肉饺子。

20.炒面:中秋食熟,糜谷飘香,新糜子收回后,将新糜子在锅里炒熟,在碾子上撺去皮,成黄米,粉成米面即成,制成速食食品,可作为干粮,上路携带方便。也可与柿子拌食,特别有风味。黄陵人将这种面粉称做“炒(chào)面”,不发cáo音,因为与草音相近。

三、走亲访友礼节食品

过去的农家,普遍经济较为困难,况且市面商店的副食品很少,所以走亲访友一般都是自制的较为简单的礼节食品。

1.油馍:把发酵后的白麦面团取其适量,擀成长宽各约三寸稍薄的方块,浮面摊抹均匀食油、盐面、干辣面与花椒粉等对折,浮面再抹相同的调料,把同样的三至四块馍胚相覆盖,胚的长边口朝上扶立,胚的短边口各自捏紧牢固,并弯曲成圆形盘坐,蒸熟即成,即俗称的“油饽饽”。油馍要比一般圆馍大一倍,每个油馍配两个圆馍作为一份礼食以送亲友。

2.干扎饼:把白麦面粉用滚开水烫成稠搅团状,冷却后加椒粉、盐面和融开的熟猪油揉掺匀光,取其适量擀成薄面皮烙熟,方、圆形均可,脆香可口。多为给有病的亲友和月子里的媳妇的馈赠食品。

3.老馍:老馍是送给客家丧葬三周年的贡献食品,做法基本同于蒸油馍。比油馍要大一倍,且为盘坐式的月牙形。

4.油果子:一般在家里过事时用油炸制的花形面品。在过事的席面上用来和花生、瓜子、糖等放在小碟中作为开席前的小吃,开席上菜则退至桌角补空。事后的走亲访友都有一包油果子相赠。

此外,油糕、甑糕、摊黄、饦饦馍等,亦可作为走亲访友的礼食品。

四、待客宴席菜品

过去农家待客宴席的原料,多以自产的农副产品为主,较少上集市商店购买。肉食所用的猪、羊、鸡、鱼也大都以自养的为主,况且当地人们的食肉量不大。因此,农家过红白事情,一天百人的待客,杀一头猪足够。农家的宴席均为方桌,俗称“八仙桌”。八人围坐,意取八仙以示敬重。每桌宴席的下酒菜一般为五至七道,多则九道的,根据经济能力决定,多寡不限,碟装陆续而上。具体为下列几种菜肴,可适当选取调剂搭配。

1.凉拌豆芽:把生绿豆芽用开水稍煮即熟。凉水泡涝空干,拌以细粉条或粉丝、海带丝、葱花、调料等,油泼搅匀。装盘时菜形为锥体,外表附贴若干猪头肉片。

2.凉拌三丝:把洋芋丝、萝卜丝分别在滚水锅内过一下,凉水泡涝空干,拌以细粉条、葱花、调料等,油泼搅匀。在制作时,将豆腐切片、油炸及焦黄,捞出备用,凉后切细条,用以拌各式凉菜。

3.凉拌鸡丝:把煮炖熟的鸡肉拉成丝条,拌以炸熟泡涝空干的红萝卜丝、葱花、调料等,油泼搅匀。

4.凉拌猪肝:把煮熟的猪肝、猪肺切成条片,拌以葱花、调料等,油泼搅匀。

5.猪灌肠:在宰杀生猪时,取荞面适量放入盆中盛取猪血,加调料搅拌均匀。灌进翻过洗干净的猪大肠中,扎缚成尺许短节上笼蒸熟后,切片炒拌皆宜,味美异常。

6.炒肉丝:把猪瘦肉切成丝,拌以淀粉、鸡蛋、红萝卜条或蒜薹、调料等,爆炒至熟。

7.回锅肉:把煮熟的猪肉切成长约一寸的片状,配以木耳、莲花白、葱花、调料等,爆炒至熟。

8.苜蓿肉:把生猪肉切成长条,加葱花、调料等爆炒熟;把鸡蛋浆加葱花、调料等炒熟;把两者相拌搅匀。

9.炒肉片:把生猪肉切成长约一寸半的片状,配以木耳、白菜、葱花、调料等,爆炒至熟。

10.烧豆腐:把豆腐切成条或片,拌以粉面、葱花、菠菜、调料等炒熟。

11.醋熘白菜:把白菜切成条形片,加葱花、调料等炒熟再加醋。

12.炒黄豆芽:把生黄豆芽配以菠菜、葱花、调料等,爆炒至熟。

13.甜盘子:把红薯切成杏大的块状蒸熟,表面遍洒白糖。

14.炒洋芋片:把洋芋切成片状,配以菠菜、葱花、调料等,爆炒至熟。

15.溜丸子:一般作为最后一道菜,取其“丸”与“完”谐音,等于告诉客人,喝酒菜到此结束。要停杯换菜吃饭了。

16.煎豆腐:把豆腐切成厚约半寸方块,放入煎配好的调料红油汤中,较长时间煎煮,再放入葱段、蒜片等盛大型汤盆即成。

居住在山区的群众,宴席喝酒中适当配有野味肉、山珍素菜品种。近年来,物产富足,市场丰富,各式菜肴也都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宴席上的常用菜。

配合喝酒还有四个干果碟,分别装瓜子、花生、核桃、红枣与煮熟的黄豆、油炸的果子、虾条虾片及购置的糖果之类。

过去农家的宴席均用白酒,每桌一个壶一个杯,轮流传递,每人一杯酒,不能喝酒者例外,只负责往过传。一壶酒喝完后再换满壶。下酒菜上完后,停酒撤碟净桌,再上吃饭菜。吃饭的菜为碗装一次上全,有十碗、十二碗、十三碗、十五碗之别,称为十大碗、十二禧、十三花、十五月圆或十五观灯。

十五碗的菜品有:

1.肘子:把猪腿剁成节状,比手拳要大些,加调料卤炖至熟,上桌前加热。

2.凉拌豆芽:前述不赘。

3.凉拌豆腐皮:把豆腐皮切成长约三寸的长条,加葱花、调料等,油泼拌匀。

4.丸子:把猪瘦肉剁成肉泥,加粉面、葱花、麦馍穰粉、调料等,用双手心丸成杏大的圆形体,油炸再蒸至熟。上桌前和热浇调料热清汤。有的还以粉条等素菜作丸子,称为素丸子。

5.酥肉:把猪瘦肉剁成肉泥,加粉面、葱花、调料等,置锅蒸熟。上桌前加热,也有清炖、黄焖、香酥等多种做法。

6.鸡肉:把生鸡肉剁成块状加调料卤炖至熟。上桌前加热。席面多不上鸡肉。

7.炖肉:把生猪肉切成长宽各约半寸的长条,先用蜂蜜加热卤成棕红色,再加温水、调料等炖熟。上桌前加热。

8.红烧肉:把生猪肉切成大方块,肉皮遍抹蜂蜜,在热油中稍炸,肉皮变成深红色,美观好看食之不腻。再加温水与调料炖熟,切成长约二寸半厚的长片,顺齿排列平铺于碗底,每碗八片,再放入用开水炸过熟,凉水泡涝空干的白萝卜片或洋芋疙瘩加热,上桌前翻转倒于另一碗内,俗称“翻碗子”,使八片肉排列整齐,成覆盖完全的锥体,再加热调料清汤。黄陵习俗要将相同的四碗肉菜,分置于方桌的四角,俗称“角子”或“柱子”,每碗肉菜只能由每角两边相邻的两个人分吃,别人如果拣吃,则为不礼貌,不懂规矩。如果分食者吃不完或不吃肉,可主动拣送别人食用。

9.八宝甜盘:用两根稍细的红萝卜条十字交叉置于碗底,四角分置十数枚大红枣及花生豆、核桃仁等,把软大米(软黄米也可)煮至半熟的稠粥舀入碗内蒸熟。上桌前和热,翻转倒入另一碗内,面部遍洒红绿丝及白糖。

10.粉条:把煮熟的细粉条加热,加调料热清汤。

11.烧豆腐:也称虎皮豆腐。把豆腐切成长宽各约三寸、厚约一寸的大块,过油炸成棕红色,再切成菱形块,和热后再浇调料热清汤。

12.炒黄豆芽:前述不赘。

宴席桌吃饭的十五碗菜,前十一种必上,后四种可根据自身条件适当调整搭配。另外在桌四角配置四个小吃碟,分置猪肝、猪肺、猪肚、猪耳朵等小吃菜,以看为主,很少食用。再和一碟水质或油质红辣酱,架于菜碗上。这些不计算在十五碗以内。宴席的主食为白圆馍,汤以茶水为饮。

农家一般宴席多为十大碗,丰盛一点则为十二禧或十三花,较少有十五月圆。

现时农村的经济已大为好转,人们的生活水平已逐步提高,宴席已经较为丰盛,从喝酒到吃饭,全为炒菜到底,碟装陆续而上,不再用碗装、翻碗与底菜。除猪肉外,鸡肉、牛肉、羊肉和水产海鲜已进入餐桌,而且讲究鸡、鱼、肘子全有,色艳、形花、味香、丰满、高质量。

五、待客火锅

旧时农村的大户人家有自备的黄铜制火锅,以木炭火加热,制形精巧,做工考究,配有与之相匹配的铜火钳和火筷子及饮具、餐具,待客也是一种炫耀。来客时,在八仙桌上铺垫隔热物品。把配好的调料热清汤倒入火锅膛内,把煮、炖、卤熟的猪肉、鸡肉切成条片块,把切好的豆腐、熟萝卜片、熟软细粉条、青菜等,多为一次性汇入火锅的调料汤内,实际为大烩菜。火锅的炉膛放进燃红的木炭火块,使得烩菜沸热不凉,吃起来热乎。多为冬天待客与春节的偶尔信用的食品。

六、饮品

黄陵地方不产茶,但一般人都喝茶,尤其是双龙、腰坪、店头一带的后山里,人们习惯喝浓茶。过去都是熬着喝陕青砖茶,且早晨起床就开始熬茶,熬出的茶汤,水色黑浓,味如中药汤。现在一般都是喝花茶,香茶也是人们待客的必备,只是味酽色浓。另外,本地盛产甘草,农村人家家都自备有甜甘草,尤其是夏季家中常泡有甜甘草水,随时取用,熬制的绿豆汤在收麦大忙季节也是人们的经常饮品。对于贵客,尤其是女宾,她们一般不喝茶,则冲一碗“荷包蛋”,或是夏季白糖、冬季红糖的糖水也是待客的饮品,有的人家自己制有油茶也作为待客的饮品,现时各式饮料和啤酒,农村人家中也是常有的。

七、其他

黄陵的大多数男人都有抽烟的嗜好,女的抽烟则很少。过去一般都是自种的旱烟,有老烟、小烟之别,老烟是只取其烟叶,晒干,打成若干小捆备用;小烟则是连叶带秆一起晒干揉碎备用。有的还按各自的经验和爱好进行泡制,如给储存的瓷罐中加入白酒、香油和其他中草药一并封口埋入地下备用,供以后逐渐取食。他们对于烟具都很讲究,铜烟锅造型考究,有的配有鱼形,龙形等的鞍子,即在烟锅下部附加鞍形附着装饰物,烟秆都是自己上山砍采的马茹子等灌木的枝条,经刮削打磨、钻孔、浸油而制成花色绚丽的自然纹样的花秆。烟嘴则更讲究,有玻璃的、石头的、玉石的、玛瑙的等,讲究绵、软、适口、花色纯正,有的还包金镶银。烟袋则是家庭主妇的绣品,也是很有工艺特色的,有皮制的、包皮的。总之烟具都倾注着主人的兴趣和爱好,有的人从不让别人用自己的烟具,待客有专备的烟具侍候。

机制的卷烟和市售的香烟过去只是官宦家或富户人家的待客用品,是很少见的奢侈品。

另外一个随身的物件就是眼镜,以捏丝珐琅的包皮木盒盛装。这种镜盒为竖式中分的盖盒,以丝绒绾成坠链,从盖顶串出,再绾有玉坠之类,上缚别于衣带上,底盒下边相应也有玉佩、缨穗。眼镜则为铜或银做边架,硬折镜腿,一般戴眼镜的人都讲究石头镜,多为平光、花镜、有色镜片,对镜片的质地也很讲究,以有瑕无瑕区别玻璃和石头,瑕还要成形不碍眼,有一副好眼镜,终生受用。有些眼镜据说能医眼疾,当然也价值不菲。

富裕人家的掌柜有的随身还佩戴银质挂件和怀表,这种挂件很实用,有牙签、耳匙、胡梳、小剪子、小锥子、小刀子之类,也以一个玉佩相组合而佩挂于腰际。这些东西都可以作为传家之物而承传。

再是过去的人文化生活匮乏,相应也闲散一些。每个村子都有个居中要地,一般为避风向阳的老榆树等聚集场所。人们在哪里谝闲话、拉家常、议世事、春夏纳凉消暑,秋冬取暖晒阳。尤其是老年人,躲清闲、避妨碍、追故往、磨岁月,便成了这里的常客,村里村外信息的获取与传播,基本上都来自这个场所。小孩子们以此为中心展开各种游戏,幼小心灵对世事的启蒙大约也都源自这里,有意无意的道听途说就成了他们认识世界、学习待人接物行范的途径。离得近的甚至吃一碗饭也要端到这里凑热闹,夏夜的短暂,丝毫不影响他们的谈兴,反而会坐得更长久些。

第三节 民间住宅

黄陵的民间住宅,有着悠远的人文承袭和显著的地域特点,在过去物力艰难的情况下,一个赖以栖身的住宅,不仅倾注了举家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要伴随终身,甚而传承久远,惠泽后昆。所以,尽可能全面地、准确地、完美地规划,而且尽可能贴近符合传统的人文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摒弃糟粕,张扬精华,但有一条,总是遵循着人居环境的必备要素和审美观念在倾注心力构建着自己的住宅。人与自然的和谐。在《黄帝宅经》就有“乃作天地之祖,为孕育之尊,顺之则享,逆之则否”“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为”,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风水”,即是“天道”。所以说,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的审美观念,很早便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黄陵县域农村群众的住宅,多选取沟畔,或面南山坡、小沟渠的向阳地带,先斩立土崖,再开挖土窑洞。以后,再在窑前两边修建对面厦子,南边修建稍大点的房叫内门房,意即房子的上首尽边安装大门占去一间房的空间构成小四合院。这种人住模式,在黄陵比较普遍,被称作“窑科”,塬上的村子,基本上都有,而且形成聚族而居的小单元,比例被称为“张窑科”“王窑科”等,就显现出这种特点。人们选取沟畔作为居住地方。一则过去生产力低下,广种薄收,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舍不得过多的占用。另一方面,那时社会不安定,窑科隐蔽,且便于躲避等也是要考虑。故有的村子以窑科为基础,在塬面于窑科的扼要处,筑起一道城墙,形成俗称的“寨子”,就是这种功能的表现。

小四合院的土窑一般为两到三孔,中间相距约一丈五尺多。在斩立的土崖面开挖窑洞口,高约六尺,宽约三尺,深约二尺五寸,稍靠成窑的两侧,再升高加宽稍低些继续向内开挖。土窑洞一般内高约丈余,弧穹顶,窑腿直立高约五尺,窑宽约一丈余,深浅不等,一般深为两丈多。在窑口右侧土崖面再开挖高宽各约三尺的方洞,作为安装窗户的位置。窗为木质糊纸的方格式样。窑门是木质双扇硬板门,高五尺多,宽二尺六,门顶上部有木质方格式的门顶窗。在土窑内顶的前方或窑外崖面开挖一高约一尺、宽约七寸的小土洞,俗称“马眼”,用以流通空气与放出窑内的烟尘与蒸汽。

两孔土窑的用途,一般左为厨屋,右为畜圈。厨屋进门靠右侧的方窗下有火炕,可大可小,炕后有锅灶台(俗谚曰:“尺七的锅台二尺的炕,三尺以上安窗框”),灶窝(堆置柴火)、厨案等。窑门口内的左侧放置衣柜或坐凳、桌椅(椅凳与桌子的比例如俗谚曰:“尺七二尺七,坐下吃东西;尺八二尺八,坐下吃西瓜;尺九二尺九,坐下喝烧酒”),或小橱柜、水缸、碗盆罐架板等。窑掌放置仓囤等。

大家畜窑门口内的右侧有火炕,可以住人;窑门口内的左侧放置衣柜、桌凳等;靠窑后掌顺窑安置畜槽,槽的左侧稍宽些称为畜圈,站卧牲畜;槽的右侧稍窄一些,称为槽道巷,放置水缸与饲料箱柜等;槽道巷后靠窑掌,有开挖稍小些的套窑,存放畜草。农家畜圈经常铲平衬垫稍细的干土,一则牲畜不粘湿粪,并可多积肥,再则人住宿时也很少有臭味。

随着人口的增多与经济的发展,再陆续修建厦房。厦为一坡流水,土打墙或土胚墙,墙内有木柱,双架梁,三条檩两节椽,椽上有垫柴,俗称“参子”,即劈开的圆木劈柴,参差布实,上覆麦草泥,再上细草泥,相参坐小青瓦,前低后高,一坡向前流水。可间隔住人与储存粮食和用具。

房为两坡流水,土打墙或土胚墙,墙内有木柱,双架梁,五檩四椽,沿椽头加飞头,使之形成出挑,且加长了出檐,类似于重檐。椽上有垫柴覆麦草泥、坐瓦,前后两坡流水。院大门面向院外,稍宽大结实,下有石门墩与木插板,多套装于前房内的东端。其他房间的门窗面向院内,可间隔住人与储存。厦与房的门窗,多为双扇硬板门与方格式窗户。大门外的场地,俗称“门上”,作为拴站牲畜、堆置粪肥,还有小型厕所,俗称“灰圈”,并留出足够供人们活动的地方。

农家厨屋的窑掌后,多再向进开挖小套窑,可大可小,可多可少,封留小口,外用仓围等适当遮拦,内可藏匿人与粮食,以防不测,俗称“拐窑”或“暗窑”。也是放置储物的恒温箱,可放置食品蔬菜而不脱水变质。

平原上修建的小四合院,正面多为三孔砖窑,也有不箍砖窑而全用厦房围拢的小四合院。

个别富裕的大户,有两进或三进的四合院,其腰房与前房皆为高大房,且全为砖砌墙壁;腰房的门窗比较讲究,有三副六扇的隔子门,都能开闭,门的上半部有菱形网纹、或八卦式、或丁拐、或“冉”套“萬”的透孔;门顶窗有五福捧寿,单安的窗户也较宽大些,双扇窗门,可开可合,其窗格的纹式有“腰三慢二”“丁拐相套”等,俗称“软门软窗”。大门也较讲究,除宽大结实外,还上有油漆彩画,泡钉铁叶包钉,一般门疆疆(qiāng):边界,木门框,黄陵人把门窗的外框称做门疆、窗疆。都比较宽大厚重,在门栈以上制作有可供题额的镶板,或整体或三隔、四隔、五隔不等,或镂刻边饰,或请人题额,一般为“耕读传家”“璞玉浑金”“安乐居”等。门扇座装于门墩之上,隔潮防腐,就需要门槛,为进出方便都改用门插板两端插于石门墩暗槽,既方便进出,又堵塞了空隙。石门墩上联结有石蹲狮,或联结有石圆鼓再蹲卧小石狮,砖砌的门楼比较高大,多为留出足够的高度空间后,上部有阁楼或隔层搁板可架放农具、杂物。两进或三进的四合院家,牲畜饲养室多在前院,专室单用不住人。

封建社会有学位或职务的官宦人家,腰房与前房的屋面还有五脊六兽,小青瓦的对缝上还有筒瓦相覆盖,俗称“阳合瓦”。大门外还立有两根石旗杆与照壁墙,大门楼与照壁墙上部也有脊兽与筒瓦。门前有拴马桩、下马石,显示气派与富有。

现在城内普遍住楼房,农村都是砖箍的窑洞,较宽畅高大,房厦渐少,代之以砖混结构的平房,仍修成四合院的形式。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黄陵人把大门不叫大门,而叫做“龙门”,且龙门的修建也很讲究,大约和黄陵龙乡的地位相适应,作为“龙祖”的守陵人,对于“龙”的记缅和自豪而独有的叫法。

第四节 民间工具

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运用工具的劳动。人类由猿向人的进化,都取决于对工具的掌握、使用和改进提高。利用工具来为自身的生活服务,从原始社会最初的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再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手工工具,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数万年的漫长发展过程。十八世纪九十年代蒸汽机的发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电力的发明,使生活、生产工具发生着量和质的突变。快速走向了现代化时代。

我国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禁锢和制约着历史发展的进程。新中国成立前,黄陵地区农家的生产,基本上是使用手工工具,生产力非常低下。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文化知识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技术的引进,农业机械化逐步代替手工工具。生活用具也在不断地改进提高。原来的手工工具不断地被淘汰,有的已成为人们印象中的东西,或者成为历史的见证进入了博物馆;有的虽然还在继续使用,但使用量已大大减少,在不久的将来终会被淘汰;有的在将来甚至更长的时间是还会继续保留使用,当然肯定是会改进提高的。

农家的生活用具实在太多了,五花八门,样样皆有。正如一首歌谣唱道:

犁杖耙耱镢锄镰,叉刮镢锤斧夯铲。

绳索套项驴安眼,驮笼驮架马骑鞍。

桶笼箱筐加水担,升斗口袋和褡裢。

刃镰麦耙芟麦秆,杈杖扫帚推刮板。

扬场晒籽用木锨,石槽铡刀□(wèi)子碾。

锅碗瓢盆瓮坛罐,壶杯钵匙筷碟盘。

刀擦杖刷与风函,尺镜针锥钳镊剪。

桌椅板凳床柜案,簸箕面渠箩笸篮。

麦耧秋耩播希望,板锄露锄抡得欢。

手头家具样样全,人勤春早仓囤满。

这些生产、生活用具过去有、现在使、将来还会继续用。

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或作为工具发展进化的研究资料,或作为历史发展的记录,现将黄陵县农家生产、生活常用的旧式主要工具图录并略述于后。

一、农耕生产用具

1.犁(犁分为裙犁与耩犁两种)裙犁是用木、铁质制作配套而成,其部件有:犁身(包括头、翅、身与拐把)、犁柱、犁辕、犁沿子、生铁铧与逼土器(俗称逼斗)等。

犁身为木质,略呈斜S形,直长约四尺;头部为前小后大,光面的木疙瘩,用以套戴生铁铧;头后右侧有一长约四寸、宽约一寸、厚约八分的木条,一端垂直榫铆套装于犁胫,称为翅膀,用以绞系逼斗;拐把为长约三寸的木条,垂直榫铆套装于犁尾部。

犁柱为长约六寸的圆木条,一端套戴铁嘴,前顶于犁辕拐弯处的凹窝,柱尾后顶于犁身中部的凹槽,柱后槽内可以增减木楔,以决定耕地的深浅。

犁与牛犋犁辕为熟铁质,分为直、弯、弧三段,直部长约八寸、宽约二寸、厚约五分的扁铁。下端垂直穿套于犁身中下部;弧部为长约一尺七八寸、边长各约一寸的方形条铁,后粗前细,前尖部有径约三分的垂直圆透孔,穿套一长约寸七八的铁轴。

全副子为长约一尺七八寸、宽约二寸、厚约八分的硬木条,两端穿套扁铁环,用以挂系牛犋;中部有圆透孔,穿套于犁辕尖部的铁轴,可以前后转动。

犁铧为生铁浇铸,前有长约二寸的铧尖,尖后为空腔铧腹,套戴于犁头,尖后腹的两侧各有一宽约八分、长约三寸、内厚外薄的边檐,檐后连接有长约寸七八、稍外倾斜的耳,用以分开翻动的虚土。整个铧的外形略似斜倒的塔式。

逼土器,俗称逼斗,熟铁质,厚约半公分,略似边长各约六七寸的方形,前有短方柄,面光稍下凹,底部有三个透孔钮,用细绳细棍绞绑于犁头后的木翅上。

裙犁用于平原耕地,一般多为双牛拉犁,右牛蹄踩犁沟,用力稍多,左牛蹄踩平地,用力稍少。骡、马、驴均可拉犁。两头好牲畜拉一犋犁,一天两晌可耕地五至六亩。

操作时,耕地者在犁后左侧用右手紧握犁拐把,眼盯犁沿子稍离地表,左手执鞭赶牛前行,犁铧入地破土,深约五六寸左右。俗语:“要挖草根,耕地要深。”但必须根据牲畜的体力决定翻地的深浅,只要畜力强壮,翻地越深越好。俗称:“地翻深,能蓄水,根扎深,长得稳,肥上大,草锄尽,庄稼才能长得美。”

逼土器可以使耕动的大部分土层朝天翻转,把原禾茬与杂草压埋入土内沤成肥,把底土朝太阳暴晒提温,利于禾苗生长。种麦的前一次耕地不用逼土器,只是为了松土。

秋田一般翻地两次,第二次随耕随下种再磨平。麦田一般翻地三次,第一、二次耕后暂不磨平,得暴晒一段时间后遇雨土块疏松再磨平,第三次随翻、随耙磨、随下种。俗语:“地虚土绵,禾长好田。”

耩犁的形体与裙犁基本相同,只是犁身较粗壮笨重,犁辕为木质,铧略似三角形体,拐把的抓手两边皆有,可以往返左右手分别握把掌犁。耩犁用于□、坡、□地的耕翻,从地盘下沿开犁,顺沿从下到上一边倒翻地。也用拴玉米等秋庄稼下种可以坐墒。

2.牛犋 牛犋是耕牛拉犁的用具,用铁、木、绳组合而成。其部件有:革头、抛杆、挂钩与拉绳等。

革头为长约尺七八、径约二寸多、中部约一百四十度弧形弯曲的光面硬圆木,两端距沿各约一二寸处顺弯曲方向各有一径约五分的圆透孔,两孔相距约三寸,称为绳眼;弯曲弧的两边距弧顶约二寸多处各有一与绳眼方向相垂直径约五分的圆透孔,称为挺棍眼。

革头棍长约一尺左右、上头稍大于挺棍眼的扁圆体或多角楞体的疙瘩的木棍或铁棍,下头有小孔眼并系有细绳,从上至下直穿插于革头棍眼内。

抛杆长约尺七八、边宽各约二寸的方木条,两端距沿约六分处各有一径约五分的圆透孔,称为绳眼,中间的后部有一铁挂钩。

拉绳两条,系用宽约半公分的三根牛皮条合成的牛皮绳,各长约丈余,前系于木革头的绳眼,后系于木抛杆的绳眼,长余部分绕缠于木革头的两端,以作备用和调节。

使用驾套:两根铁革头棍从上至下向前稍倾斜,夹套于牛颈两侧,木革头的内弧架于牛颈上的颈根,

同类推荐
  •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脱下和服的大和抚子

    日本女性正从之前唯美的大和抚子形象,向现代女性渐渐转变。本书讲述了转变之后的日本女性的各种故事,比如日本的美少女文化、女性家庭角色的变异、女性社会角色的困境、女性角色转变带来的社会问题、女性与政治、情色服务中的女性问题,等等。“说不尽的日本女性那些事,道不完的日本女性那些情。”作者正是以这种笔触,书写了他对日本女性的格外关注。
  •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这种深入骨髓的首都(以前叫“帝京”)意识,凸显了北京人政治上的惟我独尊,可也削弱了这座城市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竞争力。首都的政治定性,压倒了北京城市功能及风貌的展示,世人喜欢从国家命运的大处着眼,而忘记了北京同时还应该是一座极具魅力的现代大都市……
  •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另一种声音:海外汉学访谈录

    本书收录了《探寻中国文学的“迷楼”——宇文所安访谈录》、《面向西方的中国文学研究——艾朗诺访谈录》、《对优美作品的发现与批评——夏志清访谈录》、《文化转向与人文传统——李欧梵访谈录》等文章。
  •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日臻完善 从汉半两到五铢钱(文化之美)

    本书以汉承秦制铸造半两钱为切入点,论述秦半两的深远影响,同在另一方面也阐述其在生活中造成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得汉代统治者下决心将货币政策大刀阔斧改革一番,而这一改革在汉武帝时期终于得以实现。统铸五铢钱这一措施不得不说是极其明智的,其为以后的经济大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热门推荐
  • 总裁夺情:霸宠甜妻抱入怀

    总裁夺情:霸宠甜妻抱入怀

    她为了前男友吃尽苦头,人家却到英国娶了个洋妞,分手理由更是雷人——嫌弃她还保留着第一次。见鬼!情爱什么真心不靠谱,还是要个孩子比较实在!等下,这蜂拥而至的桃花是几个意思?别过来,她就想要个孩子,仅此而已!
  • 神血之王

    神血之王

    一个处处受排挤地“外来者”,在一个弱小的家族生活了十八年,面对同龄人的嘲笑,奈何自己又是个他们眼中千年一见的“废物”。当一场生死战之后成为别人口中的天才时,又该何去何从,身负重任的他又该作何选择。
  • 鬼王的宠儿

    鬼王的宠儿

    第一次见面,他穿着破烂倒在她家门口,央求着一口饭吃第二次见面,他满身是血,手里还拿着一个不起眼的石头,说:“带我回家吧!之后这个就是你的了。”第三次见面,她带着女儿出现在他的订婚宴上,当众给他泼酒水,众人倒吸一口冷气,都以为她会遭殃的时候,男人只是抹了把脸上的水渍,非但没有发怒,还一脸痞子样,笑盈盈的问她:“我们......认识?”
  • 淡淡的檀香

    淡淡的檀香

    叶檀原本是一个沉浸在自己诗词歌赋世界里的女生,本来心止如水却在寻找好友徐静的过程中却意外找到自己的身世和倾心所在
  • 桃源天青

    桃源天青

    在爱情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象,你对爱情的想象又是什么呢?
  •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持平常心 修生活禅

    自从有了佛陀拈花,施加微笑,便有了蝉的诞生,蝉宗就是这样开始的。蝉的宗旨是从佛教传下来的,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了。它在印度出生,在中国成长,在日本开花,如今,蝉文化作为一门炽手可热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形成了一道奇特的文化风景,因它涉及的是人生名中实实在在的东西,被人们推崇为“一种探究生命意义的及高智慧”。
  • 次元系的战斗日常

    次元系的战斗日常

    还是平平淡淡的一天,像往常一样写满了无趣,但还是要硬生生的接受它。手中的汽水还在晃荡,他却被突如其来的震波掀飞。“这..这..这是!?”即使擦亮那早已浑浊的污眼,也无法相信自己所亲眼看见的一切,十分巨大的浮岛悬停在空中。“异世界!!啊啊啊!”这位喜极而泣失声哭喊的少年摘下VR装置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 雨梦传奇

    雨梦传奇

    温雨梦,富家子弟,喜欢看小说。他常说一句话:梦想是为了超越的。他不喜欢被父母所拘束,为了追求自由不顾一切,却在16岁时的了绝症,在临死之时说了一句话,感动了正义之神(天宇),得到了正义之神的传承,正义之神为他开启了轮回通道,得到正义之神传承的他开始逆袭之路。
  • 长生道之此去京年

    长生道之此去京年

    穿越至婴儿身,竟遭遇灭族,十六年后的那个少年郎,为了当年族人的真相,于京城搅动风云,以合纵之术联合诸子百家。当他的身世之谜慢慢浮出水面,他将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少年李明哲,名为明哲,必然保身,但是却不止保自己,还要保朋友,保兄弟,保恋人,保天下之身!
  • 玄灵天

    玄灵天

    天地未开,混沌先行,混为阴,沌为阳,沌衍万法,修行之风在这最后的和平时代急速蔓延。神皇历一万两千年,天地间玄气剧增,诸天万域人杰辈出,繁华大世即将崛起。群雄逐鹿,百舸争流,腥风血雨,一路枯骨,只为登临皇位,镇压万恶。挑枪长啸压万道,挥剑一鸣镇九幽!一个少年,一幅墨画,打出一条通天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