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画家赵军安,其画作选题奇特,立意深刻,很有气势。画如其人,还真有陕西“愣娃”那么一股子阳刚劲头。军安1960年出生于西安市户县的一个书香之家,其祖父中过清朝进士;其父曾任西安某厂工会主席,有较高书画造诣。赵军安从小受到关中人文艺术熏陶,九岁时就参加了户县“红画兵”,开始其绘画生涯,并多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少儿画展。
1978年,赵军安参军入伍从大西北来到北大荒。他干过放映员,搞过摄影工作,并一直坚持美术创作。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师大艺术学院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刘大为、刘天呈等名家。他学习极为刻苦,视绘画为第二生命,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东北、西北、西南、东南、三峡及五岳名山都留下了他的写生足迹。他临摹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的优秀作品,坚持创新,师古而不泥古。其画作既有传统的笔墨,又有现代的光色,善于吸取西画的长处,创作思想始终把握时代性、民族性、个性与精品性的特点。在立意和章法上,军安追求大者要有浩瀚雄壮撼天动地的气势,小者要有精巧独到妙不可言的情趣。他主张:画家要刻苦读习中外历史名画,取其精华存于心厚积而薄发,画家的职责不是走历史的覆辙而是用自己的画笔去弥补历史的缺憾。军安喜爱诗、书、画、印、雕塑、摄影等艺术并有较深的功底;主攻人物和山水,人物画强调作品的立意与思想性。山水画潜心研究云的画法。有一次军安去新疆写生,在飞机上看到震撼人心的大迁云,心情非常激动,并下决心倾力画云,他的字号“迁云”,由此而得。赵军安笔下的云,灵动飞扬、气势磅礴,可谓中国画中的一绝。
近几年,赵军安创作了不少优秀的国画作品:
《末日》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战胜利50周年国画大展中获铜牌奖。这幅画在章法上打破常规,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大胆运用全背影作画,用凝重的笔墨强调人物结构,三个像黑塔一样的八路军与民兵手握钢枪,顶天立地,押着高举双手的日寇,使正义者更加伟岸而高大,鬼子兵畏缩而渺小,充分显示出正义者必胜的博大气势。刘大为教授看后,称赞道:“赵军安的这幅画想法好,立意深刻,有气势。”《天山横云》在2001年全国第四届山水画展中获200家优秀奖。其作品整个画幅被大块的横云所笼罩,下面是雪山和支援灾区的兵车行进的情景,画面气势宏大。著名画家娄师白先生在展厅看后说:“该作品构思大胆,比较大气。”《幽谷传声》参加第十届全军美展之后,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全国书画大展中获金奖,又获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主办的美术最高奖项第二届“金彩奖”。其画面采用大小斧劈皴并结合西用光色等手法,营造出在川藏线的绝壁之下,兵车艰难地行进在阴云迷雾的壑谷之中,再现了运输兵挫折艰苦的生活,体现了西部山水的壮美景色。著名评论家、画家孙克老师看了他的画后说:“赵军安多才多艺,画路开阔,人物、山水、花鸟、雕塑均见功底,以西部山水画为主,有气势特色。”著名画家刘文西、谭涤夫等名家对他的画都有较高的评价。
20世纪90年代以来,赵军安先后有400余幅书画、雕塑、诗词、摄影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美术》等数十大媒体播发、展出、收藏,且录入一些书典。52幅作品获奖。国画、宣传画曾参加了第八、第九届全国美展,第九届、第十届全军美展,世界反法西斯和中国抗战胜利50周年全国美展,跨世纪山水画大展,建国50周年全军美展,中国当代青年画展,新世纪山水画200家展,中国美协赴澳大利亚展,全国当代花鸟大展,中国文联“永结同心”全国著名书画家邀请展等。国画《末日》、《兵车行》、《幽谷传声》等20多幅作品在全国美术大展及大赛中获金、银、铜、优秀奖。2003年获中国政府美术最高奖项第二届“金彩奖”。雕塑作品被中南海、军博后勤馆、总参通信部等收藏。为首都建国50周年设计并制作了大型游行彩车“百万雄师过大江”。出版有《赵军安画选》。先后在西安和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
赵军安曾在自己获全国金奖的一幅画作上题诗《写云》:“身居珠峰顶,手握七彩虹。东海为翰墨,华夏展纸屏。酒酣一挥毫,白云万里行。幸甚放声歌,九天传吾声。”诗为心声,画如其人。读其诗、观其画、思其人,这里突出的特点就是构思巧妙、墨趣横生,且意境深邃,有“握管而潜万象,挥毫一扫千里”的博大气势。诗画可见赵军安这位肩扛上校军衔的西北汉子直率而豪放的性格和博大的胸襟。赵军安作为当今如日中天的实力派画家,仍在逐日爬坡、奋笔写云。我们期待着他有更新更多的精品问世。
〔曾刊于《中国法制》2003年第(5)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