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1800000025

第25章 大凌河之战

一、战前背景

1.后金方面。千里奔袭的成功,令皇太极在国中威望大增,一些年轻将领由对皇太极的敬佩变成了崇拜。当阿敏屠城逃归后,皇太极立即下令将其逮捕,众贝勒大臣无一人反对,这在从前是根本做不到的。于是,皇太极与三尊佛并坐的局面改成了与两尊佛并坐,汗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由于大贝勒代善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在千里奔袭的问题上曾持反对意见,而事实证明他们的反对是完全错误的,因此,在对待皇太极的态度上比从前又规矩了许多。

之前,皇太极便以关心兄长身体为名,取消了努尔哈赤时期制定的四位大贝勒按月轮流执政的作法。为了进一步加强汗权,在大凌河之战打响之前,皇太极仿照明制,组建了六部,即吏、礼、户、兵、刑、工等,六部的贝勒全都是年轻人,他们均直接受皇太极领导,这是封建性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皇太极在巩固权力的道路上正稳步推进,代善和莽古尔泰的权力则被进一步虚化和削弱。

千里奔袭的成功,使八旗将士们从锦宁战败的阴影中彻底解脱了出来,他们看到了明朝军队的不堪一击,看到了明王朝的虚弱,进一步坚定了残明的信心。

在千里奔袭之战中,后金军掠夺了大批人口和财物,国力大为增强。总之,千里奔袭之战使皇太极摆脱了政治危机、军事危机和经济危机,后金政权由此开始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

2.明朝方面。老臣孙承宗临危受命,不负皇帝之托,很快收复了永平四城,然后对关内军事防务作了认真的调整,于崇祯四年正月,以古稀之年再次挂帅关外军务,并按既定方针第三次抢筑大凌河。

再说祖大寿逃归关外后,经孙承宗训斥,袁崇焕去信劝说,便又回到了关内,在收复永平的战斗中还立了功,但从此以后,祖大寿十分小心,从不只身离开军营,生怕叫东厂的特务抓了去。这次抢修大凌河的任务,落在了他的头上。

袁崇焕时就曾两次修筑大凌河,但皇太极都没让他修完,如今孙承宗一上来就又要抢修,为什么孙承宗和袁崇焕再三抢修此城,而皇太极又为什么一次次不惜代价拆毁此城呢?大凌河城在今天的凌海市,凌海市过去叫锦县,翻开辽宁省地图,我们看到:凌海市位于锦州东三十余里,是屏蔽锦州的重要防线。如果大小凌河能够修得像宁远一样,那就等于在山海关前又多了一道雄关。明军若要固辽,就必修此城;而后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从袁崇焕时起,双方对大小凌河二城争夺就非常激烈,已是两建两拆。

二、大战始末

面对明军的重筑,皇太极当然不能坐视,他对众贝勒说:“坐视汉人开疆拓土修建城廓,缮治甲兵,使得完备,我等岂能安处耶?”他立即征调大军,包括蒙古兵在内,七月二十七日,从沈阳出发,第二天便渡过辽河,拉开了凌河之战的序幕。每次大战打响之前,皇太极都要强调军纪,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八月一日,皇太极设筵款待前来参战的蒙古军,然后再次申令军纪,并兵分两路,一路由贝勒德格类、岳托、阿济格率兵两万,经义州屯住于锦州和大凌河之间,切断锦州与大凌 河的联系。皇太极亲自率大军经黑山、广宁从正面压向大凌河城。

八月六日,两路大军会合于大凌河城下,大凌河之战打响了。

三、重要意义

1.皇太极军事思想在这次战役中演绎得同样十分精彩。此战,皇太极吸取守远和锦宁之战的教训,一改过去攻坚战的打法,实行围困。四道壕沟一道墙,然后围点打援,这是战略战术上的重大改变,这一战术非常有效,在日后的攻打锦州战役中,皇太极再一次使用此战术,同样取得了胜利。

2.在围点打援中,他断定张春必败。因此,他分出一定的兵力,在战役打响之前,于明军败退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第一次成功俘获明军主帅及将领三十余人。

3.皇太极围城之始就开始劝降,在祖大寿陷于绝境时,仍然耐心等待,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阿敏屠城造成的严重后果。

4.城中将士宁死不降的现实极大地震动了后金统治者,他们看到屠杀民众造成的恶果,对军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5.大凌明军将士的表现,尤其是明监军道张春和何可纲的表现,还从另一个角度震撼了后金君臣,皇太极认为,许多将领之所以能够宁死不屈,就是因为他们知书达礼,懂重忠君报国。由此,皇太极进一步看到了读书的作用。天聪五年十一月,他对众贝勒大臣说:我们也要读书也要明礼,从今以后,凡子弟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者必须读书,并责承文馆官员翻译汉家典籍。后金国中正悄然开始了一场接受汉人先进文化的思想革命。

6.在这次战役中,后金军队第一次使用红衣大炮,后金军队在武器装备上跨入了当时的先进行列。从此,后金有了独立的火器营,这在日后进攻明朝的战役中发近了重要作用。

7.这次战役共俘获明军将领七十余人,其中不少是高级将领,对这些降将,皇太极一律官复原职,予以恩养。天聪七年毛文龙部下汉军孔有德、耿仲明率部投降就是受了这一恩养政策的影响。同时,由于这批明朝高级官员进入统治阶层,改变了后金政权的政治结构,汉文化在后金国潜移默化的传播,这对在天聪三年开始的思想革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

8.这次战役摧毁了关外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军队,即所谓的“关宁铁骑”,明军在关外的精锐已不复存在。当后金军队入城清点人数时,城中的3万居民仅剩下11682人,马32匹。这一万余人全被拉入军中做民役,补充了后金军队。

9.这次战役的意外收获同样是重大的,莽古尔泰的御前露刃,导致了两尊佛一同被搬倒,皇太极经过了五年多的煎熬和等待,终于实现了南面独尊。

1641年,明朝已经风雨飘摇,各地民变如火如荼,宗室多被诛杀殆尽。曾几何时,凤阳朱氏以天潢贵胄而为世人所尊仰、妒羡,不料李自成以汉寇入京,接着满清靼虏挥师南下,昔日的庞大宗室被流寇与清兵屠杀过半,剩下的也成为“恨不该生在帝王家”的亡国之奴。这年年初,崇祯的叔父、洛阳的朱常询刚被李自成杀死,襄阳的福清王朱翊铭亦几乎被张献忠灭门。侥幸逃脱的福清王次子上书崇祯言说惨况,崇祯闻讯极其悲恸。

三年后,同样的命运将降落在崇祯皇帝一家身上。

细品文化

感悟千年智慧

入清之后,明宗室最知名的人物应该是八大山人。八大山人不是八个人,而是朱耷(1626~1705年)的名号。朱耷,原名统鍪,号雪个、八大山人等,江西南昌人。他是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代,明朝宗室。明亡时年19岁,次年丧父。政治变幻,家道中落,使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愤世嫉俗,废弃了自己的姓名,出家当了和尚。他装聋作哑,入僧入道,也没有躲过清廷的耳目。临川县令胡亦堂请他去做客,把他软禁了一年多。他又装疯,又是仰天大笑,又是整日痛哭,毁书撕衣,才又回到寺院。他出入市镇,装疯卖傻,时而狂笑,八大山人朱耷画像时而痛哭,时而高歌,时而癫舞,一日之间,癫态百出。他一方面佯作狂态,倾吐胸中悲愤,一方面藉诗书画,发泄内心积郁。白日癫狂于市,夜晚,于僧舍灯下,创作出了饱含血与泪的诗与书画。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评价八大山人的画作:“墨点不多泪点多,山河仍为旧山河。”不论如何,八大山人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艺术作品,而其他的宗室亲王,徒留亡国的教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崇祯死后,明宗室亲贵的结局又如何呢?

明朝灭亡之后,宗室福王朱常洵世子朱由崧与潞亲王朱常淓、周王世孙朱某、崇亲王朱某一同避乱南逃,自河北卫辉逃往淮安。四月,凤阳总兵马士英等迎朱由崧至南京。五月四日,福王世子朱由崧在南京称监国。五月十五日,朱由崧在南京称帝,改元为弘光元年,建置百官,领导抗清斗争。这便是明宗室建立的第一个反清政权——南明福王政权。

此时,“诸贤响应,野无留隐,拭目太平”。但是,这位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弘光皇帝,却是个昏庸无能、沉湎于酒色的昏君。他在位时,宠信奸臣马士英,排斥史可法、高弘国等人,结果政治腐败,中兴无望,仅能在南京凭借长江天险苟延残喘一时而已。满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清兵渡江南下,南京沦陷,南明弘光帝朱由崧逃到安徽芜湖被俘,不久被杀害于北京。潞王朱常淓在杭州投降清兵。至此,弘光抗清斗争失败。

史可法

(1601~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其师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明末清初的遗民南京沦陷之后不久,又有宗室唐亲王朱聿键在福州、鲁亲王朱以海在台湾分别建立政权,继续领导反清斗争。

唐亲王朱聿键(1602~1646年),是明太祖二十三子九世孙,原封南阳。1645年五月南京沦陷后,他在南逃时被总兵郑鸿逵、南安伯郑芝龙、礼部尚书黄道周等拥立于福州。初于闰六月七日称监国,廿七日称帝,改年号隆武,改福州为天兴府,领导抗清。但因隆武政权由郑芝龙独裁,拒不发兵给饷,导致多次北伐计划流产,复兴反清无成。顺治三年(1646年)正月黄道周出兵江西,兵败殉国。二月,朱聿键亲征至建宁。不久,清兵越仙霞岭长驱直入福建,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俘,八月在福州被杀殉国。福建沦陷,南明隆武政权灭亡。

明末宗室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称帝,改元永历,成为西南最主要的南明反清力量。朱由榔(1623~1662年),是明神宗之孙,桂王朱常瀛的第五子,初封永明郡王,公元1646年称帝,世称永历皇帝。永历政权建立后,虽被清军追击,不得不从肇庆不断后退至全州、武冈、南宁、肇庆、安龙、云南,但仍依靠何腾蛟部农民军和瞿式耜、丁魁时、孙可望等抗清将领,奋战西南,一度抵住了清兵,使政局趋于稳定。后来,朝内派系林立,争斗不休,削弱了斗争力量,致使局势再度危急。南明永历十一年(1657年),孙可望降清,云贵虚实尽泄。1658年,清军三路大军入攻,云贵沦陷,永历帝朱由榔在将军李定国保护下逃到缅甸。永历十八年(1664年),朱由榔被缅甸人俘虏移送给平西王吴三桂,不久被吴三桂杀害于昆明,吉王、松滋王等宗室死于缅甸,“诸扈从宗室无一存者”。至此,南明永历政权灭亡,大陆的反清复明斗争接近尾声。

与南明永历王朝相呼应,另一支宗室韩王朱本铉则在鄂西山区建立南明定武政权,坚持抗清达18年之久。韩王朱本铉,是明太祖第十九子韩宪王朱松的十二世孙,公元1643年,李自成攻陷陕西平凉,他被俘,后逃脱。明朝灭亡,他逃亡到鄂西山区。顺治三年(1646年),福建的唐藩南明隆武政权失败后,他被刘体纯、袁宗弟、王光兴、谭文等农民军余部将领拥立,在川鄂山区建立政权,改元定武,领导反清斗争。不久张献忠余部郝摇旗、李自成余部李来亨等先后来会,号称“夔东十三家”。他们以巫、兴、房、竹一带为根据地,屯耕山区,自给衣食,训练队伍,联络南明永历政权,顽强抗击满清异族,多次击败清军的围剿,坚持斗争达18年。直到康熙三年(1664年),在清军数十万大兵的围剿下,终因势单力薄,川鄂山区沦陷,郝、刘、李等先后战死,南明定武皇帝朱本铉殉国,内地坚持最长久的反清政权灭亡。

在宗室皇族的抗清斗争中,另一支以鲁王朱以海为首的力量,则在郑成功支持下转战东南沿海,最后坚守台湾十余年,与内陆的抗清斗争相呼应。朱以海(1618~1662年),是明太祖第十子鲁王朱檀的十世孙。公元1644年他继任鲁亲王不久,明朝灭亡,鲁藩所在地兖州随即于四月沦陷于清兵,他南逃到浙西,率部驻在台州(今浙江临海)。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南京失陷。六月,朱以海在儒生郑遵谦,大学士朱大典,明将张国维、方逢年,总兵方国安的拥护下,自台州来到绍兴,号称监国,建官封将,领导抗清斗争。但因初期鲁王一派与福建的唐王政权互争正统,自相残杀,结果清兵大军压境。

监国

中国古代的一种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时,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宫廷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顺治三年(1646年),绍兴、杭州、义乌、金华等城相继失守,鲁监国义军损失惨重,宗室乐安郡王、楚亲王、晋平郡王均在金华殉国。浙江失陷后,朱以海在定西侯张名振的护卫下逃亡海上,后转辗于浙江福建海上,最后驻守舟山群岛,并一度收复福建建宁、邵武、兴化3州及漳浦、海澄等27县。顺治八年(1651年)舟山也失守,朱以海逃往金门,投靠郑成功。顺治十年(1653年),朱以海取消了监国称号。他在海上与郑成功联合各部义军,坚持抗清10多年,直到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十七日在金门去世。他的王妃陈氏与遗腹子朱弘桓等则在辽藩宁靖王朱术桂保护下渡海到台湾,投奔郑氏政权。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收复台湾,明朝皇族的抗清斗争才彻底终结。

战争洗礼下的明末女性当年,明太祖确立封藩祖制,希望以此悍卫朱家天下。但是,这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皇子王孙们,长期养尊处优之后,变得柔弱无能。庞大的明朝皇族——凤阳朱氏数十万成员,大部分在第一场劫难中被农民军屠杀,另一部分又在抗清保国的战争中殉国了。除了这两部分外,在这场空前浩劫中侥幸逃生的皇族成员,又开始了更加艰难的生活。

朱耷的画作据历史记载,在明清鼎革之际,有一部分皇族成员,如皇太子朱慈烺、明崇祯朱由检三子定王朱慈炯、四子永王朱慈炤,秦王朱存枢、晋王朱求桂、代王朱传,先被李自成农民军俘虏至北京。清军攻陷北京后,这部分被俘皇族在兵荒马乱中失踪,生死不知,下落不明,一直成了历史疑案。

为了躲避满清的迫害,一部分皇族成员在国破家亡之后,纷纷隐姓埋名,或窜伏山林,或辗转流徙,开始了艰难的逃亡生活。如出自宁藩的宗室八大山人,在明亡后,便自动放弃了朱姓,自号雪个,后来干脆出家当了和尚,只是把明朝灭亡的日期,偷偷地组成花押签在他的画里,以志不忘自己是大明子孙。

周藩分支安昌郡王朱肃渣,在安昌沦陷后,逃往浙东,投奔鲁监国以海。舟山失败,他战死,其子安昌长子朱某年幼,被母妃携带逃出,后为躲避清廷迫害,来到杭州杭净寺,出家拜豁堂和尚为师,做了和尚,后来到松江一个荒野破庵中偷生。母妃临死时将王印交给儿子,庵中僧人走漏了消息,结果安昌王长子仍被官府抓捕处死,同庵僧人受牵连而死者数百人。

而在广东梅县地区也流传着一个传说,说是北京沦陷后下落不明的太子朱慈烺,其实与翰林院编修充东宫讲读的嘉应人李七淳一起潜回了李的家乡梅县。后为躲避清廷,太子也削发为僧,并在梅州阴那半山中人迹罕到之处,建了一座庙,名叫“紫殿”,又叫“圣寿寺”,后便老死在此深山中。死后,他被当地人尊为“太子菩萨”。《清稗类钞·姓名类》记载,明亡后,“天潢贵胄,转徙流亡,无不改姓自晦”。《罪惟录·楚昭王桢传》也记载,楚藩分支祁阳王朱某,在明末楚藩沦陷后逃到福建。后福建沦陷,他与一个叫严炜的书生一起“更姓名入瑶中自保”。因此,今瑶族中,也应有明皇族的血统。

《罪惟录》还记载,有某支宗室出生的诸生,明亡后绝望出家,初在无锡太子庵做和尚,后人又在界灯寺做住持,法号个纳,能诗会画,在当时颇有名气,但从不与人讲起旧时故事。

还有一部分明朝宗室成员,则被迫投降了清朝,接受满人的统治,以使家族免遭绝嗣断代之劫。前期投降清朝的有潞藩王朱常淓,其后裔不明。最后也是最大一批投降清朝的是逃到台湾的那一批。当年国姓爷郑成功父子收复台湾后,优礼宗室,所以公元1661~1663年间,有大批宗室成员渡海来到台湾。如1663年,辽藩王长阳郡王之子宁靖王朱术桂保护鲁监国朱以海妃陈氏及遗腹子朱弘桓东渡至台湾。此间来台湾避难的还有泸溪郡王朱慈、泸溪郡府将军朱慈某、奉新郡府将军朱慈、奉南郡王朱和睦、益王朱怡镐、舒成郡王朱慈熺、乐安郡王朱义浚、巴东郡王朱尊炼。这些宗室皇子王孙们受到郑氏父子礼遇,在台湾留居几十年。但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满清施琅攻陷台湾,郑氏政权降清,逃到这里的明朝宗室大都被俘,被迫投降,接受清统治。据说当年施琅来到台湾,立即收缴这些皇族宗室的谱牒和印信。清至此一统全国,大局稳固,便假示宽仁,没有再杀害这批明朝宗室遗民,而是将他们强迫内迁大陆,安置于山东、河南、浙江等郡县。这部分明朝宗室后裔因此能够传递下来。

施琅

字尊候,号琢公,福建晋江龙湖衙口村人,祖籍河南固始县。明末清初军事家,明郑降清将领,封靖海侯,谥襄庄,赠太子少傅。施琅降清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先后率师驻守同安,海澄,厦门,参与清军对郑军的进攻和招抚。在台湾失陷时,宁靖王朱术桂不忍做亡国奴,上吊自杀殉国。他没生子,以比他低一辈的益王朱怡镐之子为嗣,取名朱俨珍,当年才七岁。据史书记载,这位朱俨珍被强迁回到大陆后,于公元1693年被清朝安置在河南开封府杞县,后裔遂居于此。

又据资料表明,宁藩的一部分宗室后裔,明亡后仍留居江西,直到今天,仍是江西朱氏中的重要一支。这支家族在清末民国时还续修了《江西八支朱氏宗谱》,至今仍保存在江西省博物馆。另湖北沔阳一带,今天也有明朝宗室后裔存在。

清军入关每当朝代鼎革时,新建的王朝总要铲除前朝皇族。清王朝也一样,所以清初对明皇族宗室实行血腥的屠杀政策。这给凤阳朱氏带来了比明末农民起义更残酷、更可怕的灾难。直到康熙时期(1662~1722年),情况才稍有变化。

康熙七年(1668年),皇帝才下了这样一道圣旨:“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巡时,又两次到南京拜祭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明孝陵,并下令求访明朝宗室后裔,使奉守朱氏世祀。但因无法访察,没有结果。再到雍正二年(1724年),清世宗胤禛正式访查出明宗室后裔朱之琏,封为一等侯,入正白旗令世袭,以奉明孝陵的春秋祀事(这样,明皇族后裔又有一支加入满族)。至此,明宗室后裔才结束逃亡生活,恢复了普通平民的身份。

史称明王朝一代近三百年间,“宗姓实繁,贤愚杂出”。的确,明朝的众多藩府和庞大的皇族宗室队伍中,大多是庸庸碌碌、无所作为之辈。

同类推荐
  • 夜雨北衙

    夜雨北衙

    大唐天宝年间,外有安禄山造反,内有不安份的阴谋诡计者扰乱长安城。大理寺卿李慎行奉旨查办案件。一件件古怪离奇的阴谋诡计。一件件不可思议的案件。一件件稀奇古怪的奇人异事。一件件令人欲罢不能的情节。李慎行能不能完成李隆基交给他的任务?长安城能不能恢复平静?大唐的天下将会如何发展,敬请关注小说《夜雨北衙》
  • 群英三国

    群英三国

    一梦千年,再度醒来居然成了黄巾军伤兵。人生似乎充满了绝望,但身为主角岂能没个挂?群英系统,致力于培养最强大的三国武将,要文武双全,很简单!什么,自创武将?很好,这是要培养出牛X小弟的节奏啊!!什么,武魂系统?杀了历史武将可以夺取其武魂强化自身属性?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明白为什么是重生黄巾军了……
  • 马夫天下

    马夫天下

    前世开宝马的年轻司机穿越异世成为籍籍无名的马夫!想当年,卫青从马夫一跃成为驸马;孙悟空还当过几天弼马温;号称打不死煮不烂的“虫”公子,凭借两大武林绝学:无敌棍法、虫找手!在门派林立、江湖恩怨纷扰的异世风生水起!一手开酒楼,一手泡美女。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赚钱泡妞两不误。且看九重十八帅京城笑公子谈笑间指点江山!
  • 乱世豪赌

    乱世豪赌

    是谁导演这场戏,在这孤单角色里,对白总是自言自语对手都是回忆,看不出什么结局,红颜无罪,只是太美。
  •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上下五千年(下)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了解祖国的过去,才能更加热爱祖国的现在和未来。我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生过无数轰轰烈烈的事件,也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人物。把这些历史事件和风云人物介绍给读者,可以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热门推荐
  • 一生如梦

    一生如梦

    人生若梦,惶惶一世。这不是网游,这是另一个世界。从二十一章,开始正式更新。
  • 你是否会为我而哭

    你是否会为我而哭

    【全本免费,放心入坑】【已完结短篇小说】这是一个少女和老师无法成真的故事。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向老师告白,结果遭到拒绝,后来更遇到了交通事故,成为了‘鬼魂’。自称掌管人类生死的莫莫给了她复活的机会,要她在三十天内收集真心为她流的眼泪才能活下去……“你不是出了车祸吗?为什么你可以飘起来?”“如果我说我死了的话,你会信吗?”就算已经‘死’了,她对老师的喜欢还是不减一分一毫。在消失之前,究竟她能找到并且活下去吗?跟老师的恋爱能够开花结果吗?
  • 天古神王

    天古神王

    2016年【玄幻爽文,文学盛宴】少年才气不凡,却被打压。遭遇一系列的变故之后,踏上了修仙征途!创绝学,笑苍穹。时代灭,只手撑天。率群仙,进天古,成一代神王!九天纵横新书,与你共赴玄幻世界!书友群:565730775
  • 傲娇邪帝娘子别逃

    傲娇邪帝娘子别逃

    她是来自21世纪的冷酷无情的顶尖杀手,一朝穿越,遇见了正在疗伤的冰山美男,她使劲的撩啊!!奈何一点反应都没有。男人薄唇轻启说到,女人,你是唯一的一个可以碰本尊的女人,你要负责任。听到这话女人脚底抹油的跑了。男人说,你跑不掉了,娘子****
  • EXO之还能再见吗

    EXO之还能再见吗

    有一个女孩和XIUMIN是青梅竹马,在女孩18岁生日时一场意外事故让女孩失忆了,这是女孩的青梅竹马也丢下她离开了。可是在6年后相遇了,他们有会擦出什么火花?
  • 弃妇重生:嫡女有毒

    弃妇重生:嫡女有毒

    前世,她活得卑微低贱。为了一个男人廉价的花言巧语对他死心塌地,守着虚构的承诺委曲求全的活着。被人诬陷通奸,她本以为他会信她,可他却说,拖出去,打死……呵,若是有来生,我定会让你求死不能!重生之后,偏偏让渣男落到了她的手上,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本小姐不客气了,毒得让你半身不遂,都算是客气的!嘿,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的公子,你英雄救美的戏码演够了么,演够了就顺便跟我成个亲吧!“小姐,据说成亲的时候要拜高堂,敢问你高堂何人?”本小姐孤女一个,哪儿来的高堂!唔,本公子觉得当朝宰相与你有几分相似呢,这可不是巧合……且看孤女如何摇身一变成相爷嫡女,且看相女如何长袖善舞,助夫成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往昔不散

    往昔不散

    主要讲述的是三个女闺蜜的情路坎坷和创业艰辛,她们都向往着自己心目中的爱情和自己理想的事业,她们最终却终究败在一个“情”字......
  • 报告王爷,嫡女有毒

    报告王爷,嫡女有毒

    林舒乐是现代一名碌碌无为的小职工,爱看小说,也爱写小说,可是突然穿越进了自己小说里的恶毒女配身上怎么破?当然是抱女主大腿了!可女主不鸟自己怎么破?抱男主大腿!逗一逗男主,撩一撩男主,过着米虫一样的生活,可是……喂喂,男主大人你要干什么?!别过来啊!这是一个女孩穿越被男主吃光摸净的故事。
  • 创世神之神启者

    创世神之神启者

    万年前消失的姆大陆一次科考意外穿越。追求科技以科技为核心的矮人地精,以自然为根基追求自然之力的精灵,统治大陆拥有最广泛领地以及人口众多的人族,强大科技促使矮人发动毁灭大陆的战争。本书完整表达了作者思想,用三个种族代表三类人。追求科技毁坏自然的激进者,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怀旧者,以及浑浑噩噩数量庞大的人族。科技改变世界,改变未来,改变生活,他也正在威胁着我们的生存。(喜欢的朋友请多多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