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传媒人士)
1990年,杨澜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获得英美语言文学学士学位后成为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女主持人,为中国观众家喻户晓,并于1994年荣获中国首届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
1994年,杨澜赴美国留学,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传媒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在读研期间,杨澜用业余时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发展到国内52个省市电视台。
1997年7月,加盟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并于1998年1月推出访谈节目《杨澜工作室》,担任制片和主持双重任务。两年后,她离开凤凰卫视。
2000年1月,出资4000多万元入股香港上市公司良记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并担任集团主席。两个月后,良记集团更名为阳光文化网络电视有限公司。由此杨澜走上了投资者和主持人双重身份的职业发展之路。
谈起成长的经历,杨澜说道:“我经常觉得自己不是一个有才华和极端聪明的人,唯有努力。”18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度过大学四年后,杨澜遇到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这个决定了杨澜命运的契机,正是《正大综艺》在全国招聘主持人。由辅导老师的推荐,毫无表演才华但是外表清丽的杨澜却在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但当时的她并未意识到这次机遇对她今后人生道路的巨大影响,而正是《正大综艺》,把她送上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让她获得了全国性的知名度,为她后面所有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期间,她经历了从零开始—提高—形成自己风格的过程,每一过程都浸透着辛劳和刻苦,其中就有超出台里工作要求,在凄风苦雨或黄尘漫天中骑自行车去北京图书馆查找节目需要的资料等精彩细节。苦心锤炼,终至成功,付出终于获得了回报,就在1994年,从事电视主持仅仅四年的杨澜就获得了中国第一届主持人“金话筒奖”,这也是中国电视主持人的最高荣誉。在很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心目中,杨澜不仅仅是当时最杰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之一,也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女性之一。但是这些成就在今天看来,仅是杨澜事业的开始,回顾她后面的成长历程,她获得了几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1994年,杨澜遇到了她人生中第二个重要的机会——正大集团总裁提出愿意资助她出国留学。但这也意味着,她必须放弃自己目前拥有的一切:如日中天的事业,前所未有的超人气,以及在许多人看来美不胜收的前程。对于这次离去,杨澜说:“主持人这个行当有某种吃‘青春饭’的特征,我不想走这样的一条道路。我相信,如果一个人不充实自己的话,前程将是短暂的。”26岁的杨澜选择了去追寻自己的梦想,选择了一条更艰辛,也更富有挑战的道路。
出国学习期间,杨澜用业余时间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合制作了《杨澜视线》,一个关于美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专题节目。《杨澜视线》是杨澜第一次以独特的眼光看待并介绍周围世界。杨澜同时担当策划、制片、撰稿和主持,并赢得好几个“第一”。杨澜借此实现了从一个娱乐节目主持人向复合型传媒人才的过渡。杨澜的视野开阔了许多,亲身接触到了许多成功的传媒人和先进的传媒理念。学习结束后,杨澜选择了回国,“传媒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在自己的国家可以做的事更多”。当1997年,杨澜出现在凤凰卫视时,她成熟了。在1998年开始任《杨澜工作室》的当家人期间,她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一共采访了120多位名人——这些人都是时代的顶尖人物。
在凤凰卫视的两年对杨澜意义非凡,这时期的杨澜已经有了质的变化。她拥有了知名度,多年的传媒工作经验,重量级的名人关系资源,进军商业只欠“资本”二字了。从凤凰卫视主持人的位置上退出之后,杨澜于2000年3月以3500万港元,联同友利电讯公司收购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良记建筑并将其更名为“阳光文化”,成功地借壳上市,雄心勃勃地要打造阳光文化的传媒帝国。
回顾杨澜的发展历程,有人说杨澜为什么会转行成功是因为杨澜身上具有众多成功者的素质,这毋庸置疑。她聪明、刻苦、敬业。但是一个素质优秀的人未必能成功,因为他可能没机会。一个人若具备许多细小的优良素质,最终都可能成为带来幸运的机会。个人的优良素质是杨澜的幸运之源,从《正大综艺》到《杨澜视线》、《杨澜工作室》,她一直用心,努力,从不对现状满足,追求自我的突破。
“人的一辈子可能只有这样几个梦想,如果有机会,就不应该放弃追求的乐趣。”杨澜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执著地追求着,她说:“决定我们是谁,不是我们的能力,而是我们的选择,一个人选择的时候,只能服从你自己心里想的事情,你对一个环境有不满意的地方,希望有突破,那一定是你内心有这样的需要,那就按照你的心告诉你的那样去做,这是对自己最负责任的事,你没有办法保证结果。就像我今天没有办法保证我四十、五十岁的时候什么样。也许有人会说,杨澜并不成功,那也没关系,我仍然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因为我选择的是我喜欢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