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中国人纤细、敏感的情怀,容易引发诗情蓬勃的共鸣,或睹物思人时挥笔即兴,或折柳惜别时依依不舍地吟诵,又或拍案而起时言辞的雄壮决绝。语调或低婉、哀伤、悲痛、豪情、热烈,又或诀别时的怆然而泪下,心有天地,胸怀家国,怎能安心地走了。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天下统一,疆土安宁,在这位即将离世的老人眼里、心里,该是何等的重要啊!这是一首耳熟能详的爱国诗,陆放翁所作的《示儿》,乃临终前所嘱咐儿子之大事。弥留之际,他不提前尘过往,不言后事家事,不语是非成败,他惦记的却是民族和兴、国家复兴。一腔深沉的大爱,忧国忧民之心,感动了多少后来人。有哀伤不甘,"死去元知万事空",等到离开人世的这一天,才知道,人世间的一切都成了过眼云烟,空悲切,空如也。想着这些,一幕幕让诗人难免心怀沉痛,哀思上心头。人之将去,人人都可以理解这样的失落。但,诗人却笔锋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我在哀伤啊,此刻,都见不到祖国河山的统一了。此时,沦丧的国土,水深火热中的家园,离散的族人们,都成了老人心中最后一块心病。他不甘的乃祖国没有统一,人民没有安居乐业。似乎,天下事,国家事,才是诗人真正的不忘之事。遗言留别的缱绻中,可感怀其至诚至性至真的爱国拳拳之心。他悲否、痛否、遗憾否?都赋予在了子孙们祭祀时告慰的喜讯祈盼中,等将士们平定中原、光复山河的那一天,别忘了,有一个时时刻刻希冀祖国统一的泉下人,还在殷殷期盼着捷报传来。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绝笔,也是他9000多首诗歌的封笔之作。此诗作为遗嘱,意义非凡,从一个侧面概括了陆游一生为国为民劳累奔波的执着情怀,无怨无悔地付出,九泉之下也忠守信念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南宋以来,引发了无数的人的共鸣,并为之感动,特别是遇到祖国分裂和敌人入侵的时候,此诗更显力量和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
在众多的爱国诗词中,大义凛然的告白诗或诀别诗,极容易让人情绪受到感染,同样奔涌贲张的热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每诵读此诗句,便有豪情直冲云霄的无畏自豪感。这世间万物啊,不分高低、贵贱、强弱、好坏,鲜明活泼地走一遭,又因缘尽而去,终皆殊途同归。道是道,一条路径上的同路人。道为道,人生的跋涉中,每一个生命的姿容却大相径庭,然最终都是了无痕迹,但是,我却愿意将我的一片丹心热血奉献给历史来一一检验,我是这么热爱我的祖国,赤诚肝胆可照耀史册。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诗以明志,诗情言志。一般的爱国主义的诗词,大都是在诗人人身自由的情形下,触景生情或借物抒怀的灵感之作,压力和魄力来源于诗人心内的不甘、激愤,或无处安放的心情作祟。而作为被"俘虏"的英雄志士,在敌人万般地胁迫和打击打压下,他们的诗情,又多了一份珍贵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视死如归、誓死不屈的男儿气概。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科举选拔录用,乃古代入仕的基本途径,寒窗苦读的诗人,终于取得了报效国家的"入场券"了,忆起这一段艰难的过程,"遭逢"的许多,今日历历在目。数年的勤勉,图志欲作为,却是抗元战事频繁,河山依旧不振,江山仍然飘摇在眼前,这治世之"经",起了又如何?更别说人生如浮萍,起起落落地在雨中升、沉,无国哪有家的根,无家哪有我的根?一衣带水的情绪牵连,一层层地渗入灌输,将胸中的郁结一一散开去。想起惶恐滩的惨败,至今惶然惶恐低落难安,可是,更为现实的是自己已经落入敌手,在这个叫零丁洋的地方孤单伶仃,何言报国?"风飘絮"、"雨打萍","惶恐滩"、"零丁洋"皆为眼前景致,这信手拈来的工整对仗,无不彰显了诗人虽处于迷惘、低落、无望的境地,却是神思清明,出口成章,诗文自然天成,无须雕琢,便生动形象。而尾句突兀地一转,出乎预料的拔高一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决心一表,全诗由阴郁气色转为开阔、跌宕、磅礴的气势,犹若洪钟,绕而不绝的誓言,拨开现实境况,诉述理想宏愿,一身正气,浩然长存!这千古绝唱,高昂激烈,感召了多少往来志士为正义事业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堪为爱国诗词中的典范之作。
文天祥的《正气歌》,荡然凌烈,诵之振奋!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冠其,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高亢激昂的笔调在爱国诗歌中颇为多见,也有一些偏于深沉浓烈的诀别诗,不经意间,让人潸然泪下。"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故乡就在眼前,这个叫"云间"的地方,我是多么的舍不得啊!家有老母亲,如今无所依无所靠,娇妻两年未曾谋面,妻室未有所出,子嗣无法延续了。想到这些,直觉愧对自己的先人,愧对自己最亲最爱的人,怎肯黯然离开这生我养我的地方?但是,黄泉路在前面若隐若现,它已静静地在等待我前去。而我,无论如何也要赴约,因为心中有梦!家和国,忠与孝,只能择其理想,择其梦想。
这是一位17岁少年诀别家乡的诗作。他是明末抗清英雄,著名诗人夏完淳,小小年纪,已经叱咤战场许多年,在父亲允彝的引领下,小时聪颖,文章大气,少年从军,气节高洁。"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他乡多年辗转飘零,而今落入敌手,悲是悲,悲那天和地,何言宽广和博大,悲那河山,有多少泪珠儿垂下!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只叹破碎的江山,即将孤寡的我的亲人爱人们,我这一去,再无复返啊!
少年志士的爱国主义情怀,这洗练的人生品格,如何不让人钦佩而怆然泪下?17岁的少年,17岁的英雄,诗人夏完淳和他的《狱中上母书》,至今余音绕梁。
人生如梦,不过短短几十年,而17年也太短促,短促得"未成年"。现在的孩子,17岁在做什么?在亮堂干净的教室里,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中,在家人的宠爱呵护下,还是做着梦的少年,少年如梦,如梦般的绚烂与缤纷,而对于少年夏完淳,他却在完成他壮烈一生的精彩笔抒,永别了老母,永别了妻子,永别了家族的期望,走向人生追求的精神殿堂中去,毕生无怨无悔。这就是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甘愿奉献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