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6200000040

第40章 馨香逐晚风

《看牡丹》·法眼文益

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

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

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如果禅是一面镜子,那么禅诗则是镜子里最美丽的一朵花儿,永不凋零。对镜阅容者或与花儿息息相通,则人面如花;若对镜者与镜中之花隔着磨砂片,那么便产生了距离,始终不能靠近镜里的花,那花儿依旧是花儿,只是,无法摘得那美丽了。

那些美丽禅诗具备的魅惑,有一种蛊的引诱力,不自然的,便会自附许多跟随者,因为有所疑惑,有所空虚,也有所忧烦,于是,找到了法门的一些人,就慢慢地融入到了禅诗中来,寻找那一扇能开启自己心智的门,引导自己度过虚妄的海。人生无非"梦幻空花",短短几十载,心门在何处,到了年老,或没有找到一个真谛。

唐代龙牙禅师说:"木食草衣心似明,一生无念复天涯。时人若问居何处,绿水青山是我家。"人该怎样生活,去找到心中的那片青草地、明朗天。龙牙禅师的生活,或许会给人许多触动。他说,我虽然是一直以花木水果为食物,以树木草皮为衣裳,但是,这样的生活却让我心内一片清明,好似天上月那般的清辉、洁净,这一生,我也没有什么执着的妄求,不去计较是非成败恩怨忧愁烦恼苦闷得失,这样,便自得了一份悠闲心和安静意,人无求则自高、自清着。这般生活在世者,清心寡欲,无所求欲不求所得,心气安宁,日子就当是美好了。我们居住在这尘世间,繁华烟尘走马飞花,件件样样都是迷眼的痴醉,谁能丢得下,谁又能真正的摆脱这世俗的陷阱和侵扰?只有自我的修性、修行、修心,让心明净了,才不会误入歧途,那么,那个绿水环绕、青山为岭的好地方便是我的家了。那么的澈静、清凉。

每个人心内都有一个桃花源,每一个人都向往桃花源,其实,心里那一个我和本真的那一个一直是一对冤家,相互抵对,相互拆台,你说行,他(她)偏说不行,你说是,他(她)偏说不是,你说我们一起去桃花源吧,他(她)说,再等等吧,过些时候我们再去,等我将一切处理好后。世间的事,说有事时时有,说无事,件件都是俗世缠绕。于是,两个我一直难以达成一个统一的意见,许多时候,聪慧者便记起了借助禅诗的力量唤醒另一个混沌的我,这个想法得到了彼此的共同肯定,谁都不会拒绝心灵的鸡汤,你我都是。

"见山不是山,见水何曾别。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禅诗中简单物象的寥寥几笔勾勒,却比满篇丰富多彩的文思巧构、精心布局来得自然,有神韵,这首禅偈足能说明。禅师说看到的山不是山,那么看到水又有何区别呢,都是一样的心态,一样的对待,一样的感觉,何来区分?心内的统一、泰然,让自我可以和谐、圆满。山河也好,大地也罢,名山大川、高山峻岭、沙漠荒原、北国江南、西域南疆,我们都是同一轮明月,都是在这人世间行走、生活,都用一双眼去认识世界、看待世界,风景不一样吗?为何有些不同的感觉,他说美丽,她说平淡,世界的本来面目,该用什么去看待,那是一颗心啊!人之初心,用性灵去感知。

风景虽然不同,但都是同一个月亮照耀,为什么大家看同样的风景,而会有不同的感觉呢?问题不是风景而是我们的心,有些人只是用眼睛看风景,而有些人是用心在看,从自己的心里去看眼前的一切,才能看出大自然的本来面目。

文益禅师有一偈,看待事物的本源,深入浅出,大有嚼头。"拥毳对芳丛,由来趣不同。发从今日白,花是去年红。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唐朝长安人对牡丹花人人喜爱,每年农历三月上旬之巳日过后不久,牡丹绽苞怒放,争奇斗艳,人们纷纷赶到慈恩寺元果院看早开的牡丹,稍后,又竞相奔赴太真院看迟开的牡丹。这首禅诗描写的就是这样的一幅场景,只是,多了一份禅思妙悟在其中,灵魂更加活泛了。禅师说,即是再美丽艳绝的花儿,都会随早晨露珠的离去而姿颜尽去,它迷人的芬芳也会因晚风的来临而逐渐消褪了,待到这些事情发生后,或许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世间上没有花儿常开,也没有芬芳长久,这是一种生命定律的自然,没有谁有力量转换乾坤。勘破本真,认识当下,禅师在诗中阐述得简明扼要,却发人深思。

深谙自然之道,巧植心灵之花,读禅诗,会禅意,让人有一种清流入干涸的滋润,心田上慢慢地有了绿意。

"我路碧空外,白云无处闲。世上无根树,黄叶风送还。"唐代疏山匡仁禅师预期自己大限已到,其侍僧探问:"和尚百年后向什么处去?"仁公答曰:"背抵芒丛,四脚指天。"

临终时,禅师当着后辈们,吟此偈后便逝去。这首偈浅显易懂,疏山匡仁禅师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终日不得闲,忙于弘法传教,忙于启迪后进。当大限到来时,知道人降于世无根无蒂,人去了,如一片黄叶般随风而去也是归属。所幸了无遗憾,坦然阖眼。中国禅师在临终前,多以偈来收梢最后的一笔心灵感悟,启发颇多。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著名诗人白居易一改他的文风,创作的这一首《花非花》,朦胧清迷,巧慧其中,禅意别致,似透非透,似显却不露的笔藏内蕴,咀嚼中唇齿留香,多有留白的意味。

这花是花,雾是雾吗?却花非花,雾非雾。既肯定又疑惑,到底是虚幻还是真实,令人捉摸不透的感觉。是非花、非雾的绝对,还是似花、似雾的否定?难于决断其中。诗人有道,它们午夜的时候来了,到了天明的时候离去了,它们是谁,是花,是雾,还是其他如花似雾的幻景?这里不能确定。只是,诗人知晓这一切及时来,都会如一场春梦一样,很快就会离开,就像早晨的彩霞,虽美丽却很快消失而去。

这首诗字字句句皆禅意,圆润无比。"花非花"与"雾非雾"比对,"来""去","来""去",反复循环反义顶下一句,手法高明,达到的效果奇特,异峰突起,拍手叫绝中。依禅者看,大千世界千变万化,其实不离其宗,都有一面真真实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本真、初心所衍生的幻影,千姿百态,具象容易多变,也容易破碎,会在来去无踪中徒留遗憾,如春梦了无痕一样,一夜即逝,醒来依旧如初,道归道,桥归桥,各自天涯,各回其位,各为心中的下一个梦而集结。

《我见世间人》·寒山子

我见世间人,茫茫走路尘。

不知此中事,将何为去津。

荣华能几日,眷属片时亲。

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

这世界上的人,我经常看见他们都是忙忙碌碌的,毫无目的地行走在这尘世间,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忙,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忙些什么,或怎么去忙,目的何在,想要到哪儿,他们没有一个具体的方向、目标。其实,这富贵能维持多少时候,这亲人爱人们能分享多久的温馨啊,既然有再多的黄金,千金有余,却比不过我林下自在的一刻,尽管我无钱,甚至说很贫穷。一种看透、明白、警示,是这首诗的主基调。世人都道茫茫然的随俗流中,只有诗人独自清醒、坦然,难得的情怀和放下。

但放下者毕竟是少数。红尘之所以是红尘,因为洪荒早已被淹没,这世上繁复的物种,生命的轮转,需要在这个红尘中得以历练;红尘之所以是红尘,因为有欲望永恒存在,如果无欲则刚,如果欲望不存在了,那么万物的消长会不会因此受到干扰,阻碍,繁衍生息或许因此缓慢或停止?红尘之所以是红尘,许许多多的纠结,需要禅学者和世间人慢慢地去厘清、洞察。不论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境地,什么样的追求,始终饱含一颗淡然、澄澈的初心,简单、朴素,这是人人其实都可以做到的禅心,只是看我们愿不愿意去坚持做了。

同类推荐
  • 愿作如是观

    愿作如是观

    特立独行的思想者精神家园的守护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次文化盛宴,三十年集之愿作如是观收录的是陈家琪的哲学研究文集,这里所记录的就正是他们自己三十年来的心路历程,他们的经历、感受、体悟、思索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精神姿态。这是他们个人的独特道路,也是我们时代的独特风貌。
  •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记录:当代家庭原生态

    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题材,讲述当代家庭的爱情、亲情、友情。深入挖掘人性的内涵,反映生命的壮美、人情的冷暖、人性的本真,展示人间的真情、真爱,颂扬真善美。这里既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演绎,也有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既有家庭创业经历、也有人与疾病、厄运做斗争的故事;既有社会生活中具有警示作用的案例,也有教子育女的成功典范。这些家庭故事中,有反映人间真情的悲欢离合,那些属于人类的真爱真情,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半亩方塘我自闲:那些叩击心灵的经典哲理

    本书选取了诸多较有影响力的经典哲理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为了方便您的阅读,编者还在每篇文章的结尾处附注了“哲语沉思”,引导您去品味其哲思与意蕴。相信每一篇美文都会叩击您的心灵,让您在阅读之余收获那久违的感动与激励,从此不再寂寞与孤独,从而怀着淡定从容的心态去找寻那迷失已久的精神家园。
  • 生活的情趣

    生活的情趣

    本书收有“娘家情结”、“何当共剪西窗烛”、“多余”、“瞧这一片灿烂的风景”等散文。
  •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

    从体例上突破了《中国小说史略》的框架,却又未背离撰写一般通史的原则。在对古代小说进行分门别类的同时,使读者仍然看出时间上的发展顺序,真正落实了“演变”的前因后果。当然,有些小说是各种题材的融合体,在分类过程分很不容易为它们找到恰当的归属,因此本书的分类未必对每一部作品都区划得十全十美,无懈可击。但这部《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毕竟是从新的角度来观察、考虑问题的,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发。我个人在审读书稿时,就感到它的内容既有纵向发展的脉络,也有横向联系的轨迹,实际上作者们只想在我国古代小说领域中尽量做到点、面、线的结合。可以说,这确是一次大胆而有新意的尝试。
热门推荐
  • 乡下妈妈之伟大的母爱

    乡下妈妈之伟大的母爱

    这是讲述了一位普通、平凡的乡下妈妈,无怨无悔地奉献自己的一切,把关爱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在苦在累,也不愿让自己孩子受苦,用自己无私而伟大的母爱,把自己的孩子健康抚养长大。世界最伟大的爱,就是母爱!希望天下孩子,长大之后,要更加好好地孝敬自己的父母!
  • 位面封神

    位面封神

    封神之战,为何独独截教覆灭?通天教主表示不服。韦旭机缘巧合下投入碧游宫,作为碧游宫的门人,如何复仇?鬼族崛起,神族和仙族为建立冥界,再次开启封神榜。这,是韦旭的机会吗?
  • 上香坟

    上香坟

    一百五十年前,金家曾收到一封书信,写道“葬世荒漠,活即为死,死即得生”。五十年前,金老九一行人带着一本旧书前往荒漠,从此音信全无。五十年后,断指老人带着一个孩子安居荒村,从此为巨坑添纸烧香。老人为何一夜失去双眼?金老九一行人为何离奇失踪?诡异的荒漠和那旧书到底有何关系?这一切的一切只等这孩子去寻找,也许他将找到自己,也许他会被......
  • 虎将

    虎将

    历史上记载李渊第三子十六岁就夭折,为什么后人要把他塑造成天下无敌的英雄?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世民在政治斗争中并不占优势,为什么一举成功?唐灭突厥战争中,颉利可汗已经商议投降,李靖为什么要发动突然袭击而俘虏了他?李元霸,一个极端的人。他的性格,他的作风,他的成就,甚至他的兵器,无一不做到极致。可这样一个人,却是公元两千零八年的一名记者。他在喝酒的时候,请动了酒仙李白,因为一句“当代中国处在五千年来未有之盛世”而与酒仙起了争执,后者决定送他回唐朝,见证中华先祖所开创的宏图霸业。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女天师穿越2:鬼眼小新娘

    女天师穿越2:鬼眼小新娘

    她本是天生鬼眼的女天师,为救好友,被勾了魂魄,还险些被鬼王夺走了清白。一朝穿越,她竟然成了当朝七皇子的冥妃,在棺材中醒来。乱世之中,身世扑朔迷离的她,懂兽语,会法术,善巫蛊,灵力高强,自然混得风生水起。怎奈,那个她深爱的如神祇般的男子,却任她在窗外,听尽满室旖旎,并将她一步步推向权力角逐的风口浪尖。当古灵精怪、俏皮可人的女天师,遭遇表面温柔,实则腹黑的太子爷,又将上演一场怎样的啼笑因缘?
  • 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你若不离不弃我便生死相依

    “你呀,不知道要小心吗?下次再乱跑就不放你出去玩了”当朝建西侯是最疼爱她的哥哥“小萌物,师傅说了,你不可以乱跑的。等等我呀。”龙城3皇子是疼爱她的师兄“丫头,下山啦。这块玉佩你拿去,万一有危险,应付不了,就打碎它。”天下第一门派掌门是她的师傅“小雨,不要生气啦,是我不对了,求求你啦。“令人闻风丧胆的战神是她的夫君”小殇殇你不要我吗?呜~~~~(>_<)~~~~“上古神剑”孤月“的剑灵是她的”男宠“偶然穿越,变成啦一个废材就算了,为毛还有这么多妖孽的美男缠着。好吧,既然穿过来了,就好好玩玩。看二十世纪的吃货如何玩遍天下。
  • 灵之尊

    灵之尊

    亲人无辜消失,寻亲之路却又发现惊天之谜,源灵之争,只为前人。创世造人,毁人灭世。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龙有逆鳞,触则杀之。以魔生道,超越极限,极限却又是自己。你们将我推向至尊之巅,却不知你们亲手将自己推入了死亡之渊。PS:小子不知道各位大大有没有看小子的书的,要是请给小子点鼓励好吗
  • 浅林中有座墨婷

    浅林中有座墨婷

    高三开学第一天,乔墨浅重逢昔日青梅。面对出落动人的林洁婷,他试问自己的内心,是否怪她这样离开,他的答案是:不会。乔墨浅握着答案,和她一起延续从前的美好,看她哭,看她笑,看她明媚好看的模样,仿佛穿过树梢的那一抹阳光,狠狠的投落到地面上,晕散成一片荡漾的光芒。林洁婷生日时,乔墨浅唱了一首自己写的歌给她,他说无论多久,我都等你,等你给我一个答案。高考之后,在那一条香樟盛放的路上,女孩给了他期待的答案……
  • 邪王爆宠绝世倾城小娇妻

    邪王爆宠绝世倾城小娇妻

    她,一朝穿越.被人视为废柴、草包.然她父母却惜她如珍宝;但却被惨遭谋杀;再眨眼时.一双墨眸冰冷无情。’挡我者,死!‘遗世孤立,盛世风华。高高在上,不再废柴,不再痴傻.他,浣月国的摄政王.冷面无情.阴邪腹黑,杀伐果断,唯独对她’来,叫本王抱一下嘛‘撒娇卖萌求收养!且看她与他;如何玩转天下.
  • THE HISTORY

    THE HISTOR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