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3800000023

第23章 出奇才能制胜

○译文

一般说来,敌对双方在作战中通常都是用“正”兵对阵,挡住正面,而用“奇”兵出击,争取胜利。

兵势篇 任人择势,争取指挥主动权

兵势篇 任人择势,争取指挥主动权

兵势篇 任人择势,争取指挥主动权

孙膑画像

张巡

安禄山

孙子兵法

唐掐丝菱纹柄金黄色刀

孙子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击,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就是说,用兵应造成一种险峻的态势,这种态势如同湍急的流水,具有巨大的冲击力能漂移重石,还应像鹰隼急速地俯冲那样,具有很高的速度,由于节奏极快而能捕杀禽兽。所以,善于打仗的人,其所造成的态势险峻逼人,就像张满的弓弩;其行动的节奏,是短促的,就像击发弩机。具有这样的态势节奏,正如鹰隼一击,百鸟无以争其势;猛虎一奋,万兽无以争其威。

正如古语所说“附近州县望风而降”,这就是战争态势的威力。当代军事家刘伯承曾说过:“其势险,其节短,是为将必求之术。”势者,用兵之势,又称态势,不是指形式、格式。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讲的不是一个人有万夫不当之勇,而是讲这人占有险要的关口,一人居关而守,万人攻而不取,这“势”,是地势之利。《孙子》记载,“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是指地势之利。

为了说明用兵打仗必须造成的有利局势,刘伯承引用孙子“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他认为那时孙子不可能懂得物理学,当然更不知道加速运动,但孙子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圆石从很高很陡的山上滚落下来的力量,是很难抵挡的。四川有种水鸟,羽毛绿色,像八哥,嘴很尖,在高空中发现水中的鱼,就将双翅夹拢,依靠全身重量,自天而降,有时竟能捉到比自己大几倍的鱼。《势篇》记载的“其势险,其节短”,就像这种鸟,冲下来很猛(势险),时间又很短促(节短)。这样一来,力量再大的鱼亦难以抗拒。智勇双全的将领在作战斗部署、战役布势中都力求这种险峻之势。这样,敌人想要挡住我之进攻,就犹如“抓沙子搪水,徒劳无功”。

刘伯承还强调说,险峻的态势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获取的,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就是军语上所讲的实力。例如,武松打虎靠的是胆量和武功,加上喝十碗老酒和吃几斤牛肉,这种综合条件下所构成的力量,造成了有利于武松的态势。老虎缺食而筋疲力尽,武松则是足食饱腹,且以死命相对,所以,武松最终能置猛虎于死地。作战不仅要讲速度,还要重视“节”的作用,把握“节奏”,善于“权衡”,力争不失“时机”,不耗“无用之巧”,张弛得体,该张时则张,该弛时则弛,乃能在战争中达到“势险、节短”,显出无比的战斗威力,克敌制胜。

孙子的这种主动造势、以势佐胜的“势险节短”的作战思想受到历代军事家的重视。《兵经百篇》中认为:“难得者时,易失者机,迅而行之,速哉。”《兵垒》中也说:“若乃勃然而起,忽然而至,如豕之奔,虿之螫,狸之搏,兔之脱,谁能御之?”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也说过:“游击队的作战,要求集中尽可能多的兵力,采取秘密和神速的行动,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很快地解决战斗。”

“势险节短”这一军事谋略也适用于经商,经商必须要有竞争,充分利用“势险节短”,出其不意,攻其无备的战略思想,主动灵活地指导企业经营,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无锡色织一厂就因运用“势险节短”的策略,久盛不衰。1979年10月,一位香港客商带着一寸见方的仿毛织物——涤棉磨毛巾的样品到无锡色织一厂洽谈,探询1980年1月底以前,该厂能否生产出同类产品。厂长徐云翼知道此乃当时国际市场上的紧缺货。他详细察看了样品后,当即回答:“只要你们能提供磨毛设备,我厂就能按时生产出这样的产品。”客商很快把设备发到无锡。该厂一个月安装成功,第二个月就供货1700米。该厂因此名声远扬,生意兴隆。

1982年,一位美商在收到样品后,以质量不合要求提出取消订货。徐厂长指示,按其绒毛长一些的要求,再提供样品供其选择,结果客商十分满意,与该厂重新签订了供货合同。徐云翼说:“国际行情瞬息万变,客商要求多样,我们必须使产品具有竞争力、吸引力和应变力。”

徐厂长的经营方针是:高质量、多品种、少批量、快交货、全准期、优服务。全国色织布行业平均交货期为100天,这个厂的“慢车”是80天,“快车”是60天,还有少于60天的“特快”。按期履约,经商有信,赢得声誉。美、日、德和香港的许多客商指名要这个厂的产品,有的还提出织物免检。

当化纤织品降价,国际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徐厂长采取了特殊对策:特小批量——从500米开始承接;特快交货——最快58天以下;特殊整理——承接表面磨毛等工艺难度高的订货。他们完成的最小批量是1500米,还是一花三色各500米,交货只用了42天。这真是“势险节短”,怎么能不生意火爆呢?

用势险节短之谋,先做大量准备工作,到了紧要关头,再用精兵,以突然迅速的行动,突击市场,一下子达成战役企图,从而抢占市场制高点。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它为集中化,全方位市场开拓创造了有利条件。

战例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打败袁绍。第二年,曹操在仓亭再败袁绍。

公元204年,曹操杀了袁绍长子袁谭,袁绍的另外两个儿子袁尚、袁熙逃走投奔辽河流域的乌桓部落。乌桓部落首领蹋顿单于乘机侵扰汉朝边境,破坏边境地区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曹操决定北征乌桓,一举消灭袁氏残余势力。

在北上之前,曹军很多将领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袁尚已经苟延残喘了,不值得再去征伐。如果我们孤军深入,后方的刘备肯定会劝刘表趁虚进攻许都。那时恐怕就进退不得!

针对这种言论,曹操的谋臣郭嘉做了精辟的分析,他说:乌桓恃其边远,肯定不会做准备,我们应该出其不意,即使孤军深入也一定能击败他们。况且袁氏与乌桓关系非同一般,而河北百姓对袁家还有一些感情,一旦今天我们放过袁尚,等到来日他养成气力,到那时再想制住他就难了!所以一定要迅速灭亡袁氏。至于刘备更不足虑,现在他依附刘表,刘表不会重用他,所以,即使是“虚国远征”也不用担心。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决定北征乌桓。

公元207年,曹操率领大军抵达无终(今天津市蓟县),兵临塞口,准备出滨海道,过碣石,进攻柳城(今辽宁朝阳西南)。

曹操这次北征是势在必得,他带到无终的将领除了本地人就是一些骁勇的骑将,他们分别是张辽、徐晃、张合、张绣、曹纯、郭嘉等人。眼看大军就要启程进军辽西,天公却不做美,夏秋季节大雨连绵,“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傍海道不通”,进军时间不得不一拖再拖,一直到了秋七月。此时的乌桓也已经有了准备,把守要道,曹军很难前进。

这样看来似乎只有退军这一条路了。如果此时退兵,那么将前功尽弃,任由二袁养成气力,将来乌桓骑兵一定会时常骚扰幽州,那时曹操的背后就永无宁日。曹操当然不会轻易的离去,他在徐无山(今河北玉田东北二十里)请出了熟悉当地情况的田畴。

田畴建议兵走“卢龙塞”(今天河北喜峰口到冷口一线)直达辽西。在西汉时期,汉与匈奴在右北平一带长年作战,卢龙塞还是畅通的,但是从东汉建武年间直到建安年间,长达两百年的时间这条路人迹罕至,基本来说这是一条没有路的路。要不是田畴这个“辽西通”,看来当时是没人能想到从这条路出塞的。

在田畴的带领下,曹军过卢龙塞出关,一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尤其是塞外“五百里”绝地,大大延缓的曹军的行程。直到到达平冈一带,曹军才真正可以急行奔袭。实际上即使是到了平冈,离柳城还是有百余公里的距离。

曹军一直急行军到距离柳城不足二百里的白狼山(今辽宁省建昌县城东的大黑山)附近,二袁与蹋顿、辽西单于楼班、右北平单于能臣抵之才仓皇集结数万骑向西迎敌。两军在白狼山遭遇。这是一场遭遇战,其实也是一场决战。如果曹操战败,那么全部曹军势必全军覆没于辽西,因为他们没有退路。如果乌桓战败,那么他们的柳城势必失守。

当时乌桓的优势是以逸待劳,兵马盛众,但他们面对曹军的到来却措手不及,而且和其他游牧民族一样,他们单兵能力强,但整体作战弱。曹操的优势是出其不意,手下都是勇冠三军的猛将和百战余生的精锐骑兵和虎豹骑,不过他们经过十几天的山路和急行军,体力已经大打折扣,更何况他们的重装主力步兵在后面,面对多于自己的乌桓军很多人也都发怵。

“狭路相逢,勇者胜!”曹操登白狼山观敌阵,看到乌桓军阵不整,阵形松散,便命令张辽、张合二人为前锋冲阵。张辽气吞山河,勇猛无畏,直冲敌阵。在张辽的带动下,曹军的精锐骑兵与乌桓骑兵在白狼山下一场血战。徐晃、张合、曹纯等将领奋勇争先,数万骑兵的大混战,可以想象战斗的惨烈。

乌桓原本就人心惶惶,一看曹军如此勇猛,其阵行开始崩溃,混战中,曹纯麾下虎豹骑俘获单于蹋顿,将其斩首。乌桓群龙无首,最后终于被杀得七零八落,尸体遍野,三郡乌桓的主力骑兵在这场决战中开始全面崩溃。

白狼山之战,曹操大获全胜,并一举平定了三郡乌桓的亲袁势力,直接占据柳城。曹操将投降的乌桓的精锐军队编入麾下,号为“天下名骑”。在凯旋途中,曹操豪情万丈,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写下千古名篇《观沧海》。

⊙原文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

——《孙子兵法·兵势篇》

同类推荐
  • 抗日奇侠李七传

    抗日奇侠李七传

    长工出身的李七在青梅竹马的女友被卖入姚家大院后,远走异乡,寻找革命真理,苦练杀敌本领,在抗日烽火中成长为民族英雄,杀得鬼子闻风丧胆!
  • 七宗罪之绝杀令

    七宗罪之绝杀令

    曾经的队友如今已阴阳两隔。我要报仇!为了报仇我不惜一切代价!“云云,我知道你不爱我。不过没关系我愿意一直守护你。”我真正的身份竟然是!。。。。。。
  • 最后的唐刀

    最后的唐刀

    故事,是从唐刀讲起的,炎雉、淼月,唐刀的集大成者,千百年来的江湖传说,此刀一旦重出江湖,必将掀起血雨腥风。一九三八年,水深火热的中国,无数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只为那一片净土,只为那中华民族不受外辱,国之殇,民之殇。唐家,自从唐刀没落之后,便也没落成为一个普通的家族,这个没落的家族,又会在这样的年代经历怎样的风雨变迁?炎雉和淼月重出江湖,又会引发怎样的血雨腥风?故事要讲的,就是这样一群平凡又不平凡的人。
  • 超级狂兵

    超级狂兵

    【免费火爆新书】军队是男人的世界,他们用血肉,铸就了华夏的脊梁。这里没有懦夫,强者留下传奇,王者抒写神话。五年前,他向军花表白,惨遭羞辱。五年后,军花倒追,他已是兵王之王。纨绔一朝蜕变,势必狼啸花都,醉卧美人膝!我叫王峰,不过别人都叫老子“疯子……”书友群:123692886
  • 世界战争之黑沙

    世界战争之黑沙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无情爆发,夺取了1000万人的性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战争,石油,水,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人类到底何去何从,是灭亡,还是存活?
热门推荐
  • 风华乱

    风华乱

    一位亡国公主,本以为这一辈子要流浪一生,算了,亡国前本就不受宠,能苟活已是不错,毁容,失忆,好不容易恢复容貌,恢复记忆,却要作为政治婚姻的棋子,罢了,好歹不会死了,好歹不用买与他人为奴为婢,却没想到政治婚姻的对象却是他,看来终是抵不过命运的纠缠,就这样沉沦下去吗。。。。。。
  • 始有集

    始有集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谈钱锺书、向达、冒孝鲁等学者的交往和治学逸事;第二部分是书评,谈赵园、杨念群、史景迁等学者的新著,品鉴得失;第三部分是谈外国文学的翻译,谈乔治·斯坦纳、苏珊·桑塔格、艾柯等作品的翻译问题。作者知识丰富、鉴赏力高,文笔活泼,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可读性。
  • 农家小甜田:无良相公快松口

    农家小甜田:无良相公快松口

    苏月柔,现代农学院博士,整天和土地庄稼打交道,在男朋友和闺蜜的背叛之后,去外地考察却不幸遇到泥石流,却意外到了这个不知道的朝代,家徒四壁,一堆极品亲戚,还好有一个疼爱自己的父母和哥哥,没关系,这不是正好有我的发挥之地吗?带着家人打造粮食帝国,赶走极品亲戚,招个上门女婿,日子照样过得红红火火。
  •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赵惠民影视文学精选

    凭借对生活的赤忱热爱和真情实意,作者以自己的家乡夏邱镇柳沟村的田园小景和当地纯朴的人与事为创作素材,透过泥土的芳香,不仅孕育出了乡韵的诗情画意,而且蕴含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家乡经济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
  • 活泼公主缠上冷酷王子

    活泼公主缠上冷酷王子

    活泼可爱的小小在圣樱贵族学院遇上了高冷从不近女色的桀少,他两被自己家人订婚成了未婚夫妻,他们的感情由浅入深,越来越离不开你我。。。。。。他两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 遥鹤行

    遥鹤行

    只身行走江湖的少年,意外陷入一场惊天阴谋中,在残酷现实之下,他会有怎样的际遇……
  • 快穿之无敌升级系统

    快穿之无敌升级系统

    冉家有女初长成,就被坑爹的系统选中成为命定宿主,从此为了完成任务,走上了穿梭到各个位面去攻略反派大BOSS充满荆棘坎坷的道路。【娱乐圈√末世√恐龙世界√校园√仙侠√同人√吸血鬼√美人鱼√玄幻√古代√每一个世界都有一个男主,更多世界等待与你一起解锁。】
  •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

    《第三只眼睛》为中国文联下属的大众文艺出版社“2012年作家自选集”丛书之湖北作家熊尉东的评论随笔集,收录熊尉东近年来在报刊、网络上发表过的时评、随笔近50篇。作者以独特的眼光和深层次思考,客观理性地剖析了近几年来的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倡导以一己之力,努力做生活的“在场者”和社会的“建设者”,而少一些盲目的抱怨、回避或跟风。该书的另外一部分随笔小品,写出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一些体验、感悟。
  • 赢在营销

    赢在营销

    本书内容包括:差异化营销、品牌营销、植入式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公关营销、创意营销等。
  • 一见钟情:契约王妃

    一见钟情:契约王妃

    某王妃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快来人啊!王爷不好啦!”某王爷最常说的就是“别管她,让她闹吧!”一纸契约,契约了两个人的一世。况北原曾想,还好先让他遇见了她,否则指不定她又跟谁跑了。白小九曾想,还好他先和她成了婚,否则她还得时刻担心他被男人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