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人们多以“银川”一词形容黄河沿岸银川平原灌区,后演变成宁夏府城别名,并有“银城”“银郡”“银塞”等称谓。至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汪绎辰撰修的清代宁夏第一部方志《银川小志》,首次出现了“银川”地域之称,至今银川区域地名出现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了。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宁夏省政府成立银川市政筹备处,银川作为法定地名正式出现。次年,省政府宣布正式改名银川市。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四月正式成立具有行政建置意义的银川市。
另外,民间素有银川市聚落形似凤凰之说,故银川市又有凤凰城雅号。据《朔方道志》载,凤凰城的传说渊源于清咸丰年间。当时有一位叫王雨堂的阴阳(风水)先生说,宁夏郡城像说,凤凰城可能传说于西夏时期。因相传西夏时的兴庆府“以为人形”,加上城东的高台寺,整体形似凤凰。如今的银川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塞上江南、大漠风光、西夏古都、回乡风情是当代银川市的四大特色。2002年,容纳3区(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两县(贺兰山、永宁县)1市(灵武市),总面积达7000多平方公里的“大银川”建设拉开了序幕。大银川明确定位:兴庆区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物流商贸城、信息城建设,将成为全市乃至全区的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金融中心;西夏区突出西夏古都风貌,依托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大学城,打造工业基地、教育重地、旅游胜地;金凤区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城市新区建设,力争成为全市乃至全区的行政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贺兰县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县城改造,由传统农业县向新型卫星城转变;永宁县重点培育以生物制药和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灵武市依托资源优势,全力打造能源重化工、羊绒加工、特色水果和河东旅游等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