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问会使自己变得浅薄庸俗,试想,一个喋喋不休好探问他人私事的人,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的朋友。什么话题不宜问,与他人交谈时,不要无话不问,有些问题是不宜问的。古话说:“揭什么,不揭短”,哪壶不开揭哪壶的人常常会让人心生厌恶。所以,在你打算问对方某个问题的时候,最好先在脑中过一遍,看这个问题是否会涉及对方的个人隐私。
人们在一起聊天闲谈时,总喜欢说些有趣的事以此给工作和生活增添开心的笑声和情趣。这种增添生活乐趣是的调笑,深受人们的欢迎。但是,有些人却喜欢谈论他人的隐私、过失、缺陷等作为乐趣和笑料,揭他人的短来换取笑声、寻开心。如此拿人取乐,是一种不良行为,严重影响人际关系的发展,所以千万不要把谈论他人的缺点当作乐趣。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天然的、本能的维护自己内心秘密的情绪,遇到他人不得体的询问,就可能自然发生逆反心理。这就造成一种局面:有时说话问话的人原本无心,不经意间说了出来,而被问者却已心生厌烦,甚至厌烦这个问话的人,管也许此人并不坏。
谈论他人的短处以取乐是一种低级庸俗有害无益的取乐方式。这种方式引来的笑声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很容易闹出事端来。同时,这样的方式也有损于你的社交形象,人们因此会认为你是个刻薄饶舌的人,进而会对你反感、有戒心,随后就会对你敬而远之。可见,把谈论他人的缺点当作乐趣,实在是一件损人而不利己的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人皆有长处,亦有其短处。我们为什么不能谈论他人的长处,偏要以谈论他人的短处来取乐呢?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一般总是那些令人不快、痛苦、悔恨的往事。比如恋爱的破裂,夫妻的纠纷,事业的成败,生活的挫折,成长中的过去……这些都是自己过去的事情,不可轻易示人。
有一位学生有遗尿症,久治不愈,十分苦恼。有一次,一位寻开心者当众人的面冒出一句:“你们说这小子累不累,天天晚上绘地图,天天早上还得晒褥子,图个啥呀?你就不能憋着点?”大家起哄地大笑起来。那个患遗尿症的学生听了,脸色一下变得煞白,撒腿就跑了。这个寻开心的人把他的缺点和隐私当作笑料抖出来,使这个学生羞愧难当,当天就没有回来,害得大家找了半天,才在湖边找到他,原来他差点想不开要投湖自杀。
罗曼·罗兰说:“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马克·吐温也说过:“每个人像一轮明月,他呈现光明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从来不会给他人看到。”这座埋藏记忆的小岛和月亮上黑暗的一面,就是隐私世界,谁都不愿让它暴露在众人眼皮底下。由此可见,以谈论他人的缺点当作乐趣,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必须克服和避免。
日常交际中,有些不该问的东西,即使你想知道,甚至很好奇,也最好不问,更不要在问了之后人家不愿多说的情况下进一步去追问。诸如:“你今年多大啦?”“为什么还不结婚呀?”“是没找到对象呢还是别的什么呢?”等等,这些话题,有时对方不便作答,自然而然地对你的问话很反感,会因此而讨厌你,对你敬而远之。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而不结婚,似乎变成了“众矢之的”,经常有人关心,甚至“严重关切”。遇到认识的人时,被问道:“你怎么还不结婚?”“什么时候请喝喜酒啊!”没结婚,实在是个人的问题。但他人却表现出“极度关心”的样子,有的人还偷偷打听“他长得也不错,怎么还不结婚?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毛病?”这种问题伤及了他人的自尊,往往会被毫不客气地驳斥回来。这类不该问的问题还包括女性的年龄和婚姻,女人最忌讳他人问她的年龄。在西方,这被视为不尊重女性、不懂得礼貌的表现,虽然事实上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青春依旧,容颜依旧,但“永远年轻”却仍然是绝大部分女人的幻想。幻想就幻想呗,你又何必去戳穿它。
无事不问会使自己变得浅薄庸俗,试想,一个喋喋不休好探问他人私事的人,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的朋友。什么话题不宜问,与他人交谈时,不要无话不问,有些问题是不宜问的。古话说:“揭什么,不揭短”,哪壶不开揭哪壶的人常常会让人心生厌恶。所以,在你打算问对方某个问题的时候,最好先在脑中过一遍,看这个问题是否会涉及对方的个人隐私,如果涉及到了,要尽可能地避免,这样对方不仅会乐意接受你,还会因你在应酬中得体的问话与轻松的交谈而对你产生好印象,为继续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1.他人的隐私不要问。在与他人交际中,为了避免引起他人的不快,一定要避免提问对方的隐私。比如:“哪年出生的?”“你一个月挣多少钱?”打听这些个人隐私的问题惹人反感。如果一不小心问了,对方不愿回答或者回答得比较模糊,你就要赶紧打住,转移话题。
2.对方不知道的问题。如果你不能确定对方能否充分地回答你的问题,那么你还是不问为佳。如果你问一位医生:“去年发生在本市的肝炎病例是多少?”这个问题对方很可能就答不上来,因为一般的医生谁也不会费神地记住这些数字。要是对方回答说“不清楚”,就不仅使答者失体面,问者自己也会感到没趣。
3.有些问题不宜刨根问底。比方说,你问对方住在哪里,对方回答说:“在上海”或说“在香港”,那你就不宜问下去。如果对方愿意让你知道,他一定会主动地说出,而且还会说:“欢迎光临”之类的话。否则,他人不想让你知道,你也就不必再问了。此外,在问其他类似问题时,也要注意掌握问话尺度,要适可而止。
4.不要询问同行的营业情况。同行相忌,这是一般人的心理,在激烈竞争的社会里,往往人都不愿意把自己的营业情况或秘密告诉一个可能的竞争对手。即使你问到这方面的问题,也只能自讨没趣。如果你偶尔听到了也就听到了,听到多少是多少,你尽可以去估猜,但却不要深入追问。
当然,不当问的不要问,不是说在与他人交往时不问或者少问。其实,在与他人交往时,总离不开“问”。有时候该问的,要明知故问,还要有意识地多问。比如:“你的钻石戒指很贵吧?”“多少钱?”“在哪买的?”再如:“听说你最近又出了一本新书,一定很畅销吧?”这些可能都是你知道的,但你故意明知故问,对方会认为你很关心他,关注他所取得的成就,所以对你很有好感。他可能会接着你的话题,滔滔不绝地说下去,并且有可能说得心花怒放。明知故问,就是明明知道也要问,这里的明知故问,会令对方高兴。比如,问对方最得意的事情,问对方最想让大家知道的事情,问对方想说却又不便自己说,只能借他人的口传出的事情。这样,你就可以赢得他人的好感,打开和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使双方的心彼此更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