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十世纪,高等教育扩张成为世界性的浪潮。美国和欧洲的发达国家,是实现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第一批国家。其中,美国是第一个经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早在1940年,美国高等学校在校生占适龄人口的比例就达到了16%。在20世纪40-50年代,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也相继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亚洲的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跨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1980年至1993年,大洋洲国家高等教育的平均毛入学率,从21.4%上升到34.3%;欧洲国家从9.8%上升到37.9%;美洲国家从30.5%上升到37.8%。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迈进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国家已有47个。到1993年,世界53个发达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平均毛入学率达到47.4%。法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9.5%;意大利为37.3%;荷兰为44.8%;美国则达到了80.6%。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正处在大发展阶段,并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过渡,个别国家目前正朝着全民高等教育迈进。
从各国及各地区高等教育扩张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下面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1.成功的高等教育扩张往往与合理的产业结构相结合。
美国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与其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尤其是高度发达的第三产业分不开。英国1970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4%;法国1970年进入大众化阶段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1%;德国197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0%,澳大利亚1979年进入大众化阶段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6%;日本进入大众化阶段的1970年,达到50%;韩国1980年时也达到45%。当美国进入普及化阶段的1970年,这一比重上升到62%,英国1995年进入普及化阶段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升到65%;德国66%;法国1996年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时,服务业的比重达到70%;日本达到58%(1990年);韩国也达到了57%(1995年)。
2.短期大学、专科学校等较低形态的教育机构是高等教育扩张初期的主力。
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日本的短期大学等。这使得高等教育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层次性,也使得不同类型的学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化。
3.高等教育的多元化是高等教育扩张的必由之路。
高等教育扩张取得成就的国家,均发展了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这种多元化,既包括所有制上的多元化,如各国政府在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同时,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受到鼓励和扶持,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也包括普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齐头并进。
4.职业化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
在工业化和后工业化时代,劳动力市场与高等教育的联系愈发紧密。
职业教育受到高度重视,提高到与普通学历教育同等重要地位上;这在客观上,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重要策略之一。
5.知识失业和教育过度问题在各国均受到极大关注。
在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出现了知识失业现象。在美国高等教育快速扩张的示范作用下,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后高等教育也加快了扩张进程,入学人数激增。例如,1985年开始,法国高校大规模扩招,1970-1996年间受高等教育学生总数增加了三倍;德国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比例从80年代的11%增长到90年代的16%。在这些国家中,毕业生接受与专业不相干的工作和接受较低的工资也变得更为普遍。在发展中国家,知识失业问题更为突出,印度成为发展中国家知识失业的一个典型。在该国,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相互影响,一方面就业压力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而高等教育的不断扩张又使失业现象越来越严重。
1.美国高等教育扩张概况
美国高等教育扩张过程中有两个标志性事件:一是十九世纪末的赠地学院运动,二是二战后为解决退伍军人就业与教育问题而大量兴办社区学院。赠地学院在推动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二战后以社区学院为主角的新一轮扩张,则深化了大众化进程,并最终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普及化。
美国赠地学院运动后,逐步打破了以传统大学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系统模式,使得高等教育走向开放化和多元化。20世纪20年代,美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成倍增加,高等教育沿着精英模式与大众化模式两个不同的方向分化。精英教育模式的特征是以高级学术为目的的,学生全日制住校学习,高等教育追求自由学术及富有个性的文化思想。而大众高等教育满足半日制走读学生的要求,传授实用知识,开设一些学生择业必备的技能性专业课程。高等教育按照大学的资源水平和入学要求划分等级,为不同阶层或程度的学生提供不同等级的大学教育。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短期大学、师范学院和城市服务性大学发展迅速。为了满足居民的教育需求,大学实施了扩大招生的政策。以纽约城市学院为例,20世纪20年代,该校在校学生增加到了2.4万人。当时,美国规模最大的高校是市区大学,而不是研究性大学。社区学院是19世纪末出现的两年制高等教育机构,又称作初级学院,是具有美国特色的高等教育机构。社区学院(初级学院)在20世纪初迅速发展,20年代更加多样化,到1940年,社区学院由1920年的200所扩张到470所,社区学院的学生占美国高等教育人口的11%。社区学院主要为当地人提供高等教育的机会,与当地高中关系密切。1911年到1941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5%提高到15%,进入大众化阶段。
二战后,社区学院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由于退伍军人面临就业压力,美国于1944年颁布了《退伍军人调整法案》,支持退伍军人优先接受高等教育。退伍军人大规模进入高校,仅1947年就有110万退伍军人注册,而战前学生总人数不过150万。20世纪50年代学生人数增加了50%。60年代,生育高峰期(婴儿潮时代)出生的年轻人口进入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阶段,18-21岁人口由900万增加到1500万,学生们纷纷进入州立大学,州立大学吸收了大部分学生,规模扩张达到极限。私立大学由于缺乏扩张规模的资金,只能依靠为学生开设更强的学术性课程来吸引入学者。而社区学院做为新型的公立学院,也迅速发展起来,1965-1972年,社区学院以每周至少增加一所的速度迅速发展。随着大量社区学院的涌现,美国高等教育的内部层次结构开始发生质的变化,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退伍军人向潮水一样涌入高校,社区学院学生猛增,美国高等教育进入最大的扩张期。年轻人上大学的比率从15%增加到45%。1940-1970年,本科生增长了大约5倍,研究生增长了9倍。到1971年,美国基本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显然,在高等教育扩张进程中,社区学院的发展使美国青年上大学的机会大大增加,美国的3000多所大学中,社区学院占了41%。
美国分别用两个30年(1911一1941,1941一1971)实现了高等教育入学率从5%到15%,进而到50%的飞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普及化阶段的国家,实现大众化的时间比英、法、德等发达国家早30-40年,普及化时间早25年左右。普及化以后的20多年间,美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增长,1996年达到80.9%,居世界第二,比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62%)高出18个百分点。截至1999年,美国本专科在校生总规模为1268万,研究生和第一专业证书学生共211万,规模均居世界第一。
在高等教育扩张进程中,美国的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类型实现了协调发展,表现为重视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美国早在南北战争期间大多数州已经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从1852年马萨诸塞州第一个通过义务教育法到1919年亚拉巴马州最后一个通过义务教育法,期间用了60多年时间,美国基本普及了6-8年义务教育,一些州实现了11-12年义务教育。到二战前,又普及了中等义务教育。1996年初等教育的毛入学率102%,中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97%。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重要基础。在推行义务教育和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例如,赠地学院最初就是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实用技术教育的。1861年的“莫尔法案”和1917年的“史密斯-休斯法案”,均鼓励职业教育的发展。
2.美国高等教育扩张与劳动力市场的协调
尽管美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起步远远落后于欧洲,但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却是惊人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
早期,美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联系薄弱。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高等教育不断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变化的需要,二者之间逐渐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当代美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仅表现为劳动力在不同产业和职业间流动,表现为技能需求方式发生了变化,更深刻的是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的这些变化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当代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主要是由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劳动力的数量需求推动的。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量变化相比,高层次劳动力数量需求变化对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影响更为显著,与经济发展水平相比,高层次劳动力数量需求变化对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影响更为直接。第三产业以及管理和专业职业就业人口比例增加,推动了高等教育规模的发展。美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整体上适应了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变化的需要。
当代美国劳动力市场对高层次人才的技能需求日益多层次化、多样化和弹性化,促成了新的高等教育结构,高校灵活调整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学生规模,增设新的专业,进而形成了新的高等教育专业结构;高等教育范围不断扩大,院校类型不断增加,高等教育内涵进一步丰富,从传统的高等教育向广义的中学后教育方向发展。当代美国劳动力市场变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体现在高等教育课程变革方面。技术变革速度加快,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弹性和参与性增强,对劳动力素质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高层次劳动力素质结构变化的需要,美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口径、培养规格和培养途径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通识教育在经历了从受到重视到削弱的演变过程后,重新受到重视;一些通用能力和技能,如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工作能力等受到重视,工作意义教育逐渐受到关注;课程范围和人才培养途径不断拓宽,实习、合作教育和生涯指导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一度也曾经出现过大批毕业生就业困难现象,但总的看来,并没有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也没有引起社会过多的关注。这与美国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且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无关系。
由于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国家,在处理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时,市场化导向能够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
首先,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高等教育呈现明显的结构层次。美国现有高校3000多所,类型结构复杂多样,但都处于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竞争促使高等教育机构分为私立大学、州立大学和社区学院三类。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承担精英教育的主要是私立大学,诸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等。这些高校学术水平高,主要满足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的需要,成为培养医生、律师等传统职业和社会领导层、征收高学费的选拔性大学。州立大学则一经建立就与私立大学分道扬撼,一直将浓厚的民众特性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将“谁都可以学,什么都可以学”(Any Person Any Study),作为办学的理念,促进大学毕业生迅速找到工作、让大学毕业生成为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1862年,国会议员莫尔提出这些赠地学院的指导思想及设立赠地学院都是为了既能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又有利于毕业生迅速找到工作,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生活。在1943到1966前后20多年的飞速发展过程中,美国公立四年制高等院校入学人数增长了5.2倍,私立四年制高等院校的入学人数增长了2.4倍,与此同时,公立二年制学院的入学人数则增长了18.5倍,私立二年制学院的入学人数增长了3.9倍,二年制学院入学人数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四年制大学。社区学院在美国之所以获得长足的发展是与其体现大众化特点、面向社会开设应用性、技能性课程分不开的。它实行灵活的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为学生完成学业提供了各种方便。美国高等教育这种明显的结构层次,是在其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中形成的,更是在高等教育机构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各高校为求生存而主动扬长避短,寻求特色,满足市场需求,形成了结构层次明显的高等教育体系,客观上促进了毕业生的就业。
其次,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始终坚持市场化趋向。美国是典型的推行自由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在美国联邦政府的组成部门中,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主管全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是人力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政府采取和其它群体的就业问题同等对待的政策,不进行直接干预和限制,原则上也不提供优惠政策,完全由市场来调节。在美国联邦政府劳工部统计局下面设有就业规划办公室,政府部门工作的重点主要是做好宏观的基础性工作,例如,建立就业服务网络,预测就业市场供求情况,支持公共机构或其他机构向社会公布各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等相关信息。
第三,美国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促使各高校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为在激烈竞争的美国社会,毕业生就业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毕业生就业出路好,将来发展机会大,学校就可以在招生竞争中占得先机,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捐款者。因此,美国高校十分重视自身的声誉,就业指导中心在大学内处于中心地位,一般由一名副校长直接负责。就业指导中心的重要地位使得美国高校对该机构的经费投入较多,宽裕的经费保证了指导中心的正常运作和采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在人员配备方面,除了配备较多的专职人员外,还配有相当数量的兼职人员和讲授就业指导课的专职教师。机构编制根据学生的数量确定。例如,洛杉矶加州大学的人员配备就达40人,人员紧张时还聘用临时人员。美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由专业咨询、就业咨询和就业安置三项内容组成。专业咨询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在正确评价自我的同时,根据自己的志趣,把握好自我和所学专业之间的关系。就业咨询和就业安置主要是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确定未来目标,拓宽生活和工作范围,为将来就业或更远大的职业目标做准备,从而能顺利地完成由大学校园向工作岗位的过渡。美国高校还重视日常的就业指导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工作大体可以分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