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亲自来到康有为的寓所,告诉康有为说:"你还是暂且留在北京。我会想办法向皇上推荐你,也许不久之后,皇上就会重用你了!"
翁同龢这次一改他固有的那种能滑过去就滑过去、能拖下去就拖下去的态度,行动得很是迅速!他从康有为的寓所回去之后的第二天,就授意一个名叫高燮曾、官任给事中的人向光绪皇帝上疏,将康有为的种种优良品质和渊博学问大夸特赞了一番,请求光绪皇帝尽快召见康有为,并授予他显要职衔、派他出国考察。光绪皇帝因为读过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三书》,已对康有为有了一些印象,此时,他看到高燮曾如此推荐康有为这个六品小官,更是觉得好奇,于是,他有了召见康有为并当面询问一些问题的念头。可是,当光绪皇帝就召见康有为一事向恭亲王奕訢征询意见的时候,奕訢却显得痛心疾首地坚决反对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这个"广东佬"!奕訢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向光绪皇帝"劝谏"道:"本朝成例,非四品以上官,皇上不能召见!康有为只不过是个六品主事,皇上若执意屈尊召见他,岂不是违背了祖宗家法!"光绪皇帝被奕訢那强硬而傲慢的态度给激怒了,觉得奕訢是在故意提醒他,他只不过是一个在慈禧太后时刻控制之下的"傀儡皇帝"、不是一个"真皇帝",于是,他冷笑着向奕訢训斥道:"怪不得皇阿玛(慈禧太后)常常告诉我说,六叔甭管在家闲呆多少年,不出来办事则已,一出来办事,就又紧赶着回家闲呆去了!而且六叔近来的话语也换了,这么喜欢说'祖宗家法'!祖宗在的时候,能容得下哪个王爷在皇帝跟前这么大胆?康有为是不是六品小官,用不着六叔当成新鲜事特意告诉我!"奕訢看光绪皇帝发了脾气,也只得缓和下来,用特别为光绪皇帝着想的语气向光绪皇帝接着"劝谏"道:"皇上若执意召见康有为这个小官,让太后知道了,可让人怎么回太后的话呢?……臣有一个折中的主意,不知皇上可愿一听。"光绪皇帝反复琢磨了奕訢提到"太后"这两个最让他厌恶的字时的语气之后,终于向奕訢微微点了一下头,说道:"说吧。"奕訢不由得有些暗自得意,于是,他略清了清喉咙,向光绪皇帝缓缓说道:"皇上可以派大臣传问康有为,再让大臣将康有为所回的话向皇上奏报。"光绪皇帝听了奕訢的这个折中的主意之后,犹豫了一会儿,终于说道:"就这么办。命总理衙门诸大臣传问康有为。"
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初三日(1898年1月24日),在总理衙门西花厅内,总理衙门的五位大臣奉光绪皇帝之命向康有为进行了"问话"。恭亲王奕訢、庆亲王奕劻这两个主持总理衙门的亲王都没有到场,不过,肃毅伯爵李鸿章、翁大状元翁同龢、慈禧太后的"奶弟弟"荣禄、康有为的朋友杨深秀的老师廖寿恒、康有为的那位平时与他来往颇密的广东南海老乡张荫桓这五个在此时中国的内政外交事务上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级官僚都到场了。
在这次"问话"中,康有为与荣禄、李鸿章就变法问题激烈地辩论了一番,也将维新人士酝酿已久的变法方案全面阐述了一番,说出了维新派关于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进行变法的系统意见。
这次"问话"的第二天--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初四日(1898年1月25日),翁同龢就将"问话"时的情况向光绪皇帝进行了详细的报告,并向光绪皇帝大力推荐康有为说:"康有为很有才干,而且忠诚贤良。请皇上任人以其才、以其贤。"光绪皇帝听了翁同龢的话之后,不禁微微颔首。
不久之后,康有为的《上清帝第五书》在历经周折之后,终于被呈递到光绪皇帝的面前。光绪皇帝将这封上书仔细地阅读了,这封上书中所提到的"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这句话最让他惊心动魄!
光绪皇帝再次提出召见康有为、与他当面详谈的意思,可是,恭亲王奕訢再次出面拼命阻拦,并且向光绪皇帝建议说:"皇上还是让康有为将他的那些话写成条陈、呈献上来就是了。如果皇上看了他的条陈之后,觉得他所议之事确实可行的话,再召见他也不迟!"听了奕訢的话之后,光绪皇帝屏住气、向奕訢略瞪了瞪眼,然后缓缓说道:"也好。"紧接着,光绪皇帝又急促地大声命令道:"传谕总理衙门,以后康有为如有条陈,即日呈递,不许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