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9900000032

第32章 十八万唐军之败

大非川战役的惨败,使吐谷浑复国计划付之流水。但对吐蕃宰相论钦陵来说,仍然想与大唐保持良好的关系,他深知大唐帝国虽然吃了一次败战,仍是最强大的。

咸亨三年(672年),论钦陵派使者论仲琮出使长安,继续向大唐政府进贡。

唐高宗接见论仲琮,顺便向他询问吐蕃的风俗,以了解何以吐蕃如此强悍。

论仲琮答道:“吐蕃地处高寒地区,土地贫瘠,民风质朴而强悍;国内法令严整,上下一心,在政事上,经常是由下而上进行讨论,所以能广纳众议,因势利导,这是吐蕃政权得以持久的主要原因。”

唐高宗听了之后点点头,看来吐蕃在禄东赞、论钦陵父子的辅政下,弃宗弄赞、芒松芒赞都励精图治,政令虽然比大唐要简单,但却有效。随后,唐高宗诘问论仲琮:“你们吐蕃不好好待在自己的地盘,却吞灭吐谷浑、打败薛仁贵、进犯凉州,这是什么道理?”

论仲琮这个人也很有外交本事,他闭口不答这些问题,只是对唐高宗说:“我奉命前来进贡,至于军旅之事,那不是我的职责,所以我也没有多问。”

唐高宗觉得这个人还蛮机智的,就不再追问,下令厚赐礼物,随后也派使者出使吐蕃。这样,在大非川战役之后,唐与吐蕃仍然保持使节往来。

又过了几年,到 675年时,吐蕃又一次派使者入长安,准备与唐政府和解,重点提到与吐谷浑修好。吐谷浑问题是唐与吐蕃最大的分歧所在,这次吐蕃提出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史料上没有记载,但唐政府不能接受,最后和谈破裂。

既然唐帝国不接受和平,吐蕃干脆就先下手为强。

从 676年开始,吐蕃接连进攻唐帝国西部的鄯州、廓州、河州、芳州。

中断数年的战争又一次爆发。唐高宗当然不甘示弱,派出两位亲王为西征军统帅。周王李显为洮州道行军元帅,下辖十二位行军总管;相王李轮为凉州道行军元帅,下辖左卫大将军契苾何力的部队。虽然场面看上去很大,但实际上两位亲王只是挂名的,并没有前往军中。这次所谓的远征,其结果可想而知,没有真正的统帅,群龙无首,折腾了许久,到最后不了了之了。

就在唐军虚张声势时,吐蕃又向扶州发动进攻,攻陷临河镇。临河守将杜孝升在城破之后被吐蕃所俘虏,吐蕃人威逼他写信给松州都督武居寂,劝其投降,但杜孝升坚决不肯。吐蕃人看杜孝升蛮有骨气的,便将他释放了,然后撤兵。

面对吐蕃咄咄逼人的攻势,678年,唐朝廷不得不将帝国最有才华的名将刘仁轨调往西线,担任洮河道大总管,此时他已经是七十七岁的高龄了。

刘仁轨走马上任后,立即对唐军进行整顿,并向朝廷提出不少建议。不过他却碰钉子了,帝国实权人物、中书令李敬玄与刘仁轨有矛盾,每每否决他的建议。刘仁轨心里非常不舒服,心里暗骂道:“这小子不识好歹,得让他尝尝苦头。”于是向皇帝上书说:“我的军事主张,李敬玄都反对,看来我是老了,不中用了,西部镇守的重职,非李敬玄不可。”

刘仁轨这一使气,把李敬玄逼到悬崖边了。

唐高宗把李敬玄召来,对他说:“刘仁轨上了奏章,称西部镇守非卿莫属,现在西线情形紧张,我看你还是去一趟吧。”

李敬玄一听,这还了得,自己虽然是中书令,权倾朝野,但行军作战这事,他是一窍不通,赶紧找借口向唐高宗推辞。

这下唐高宗很不舒服了,把脸一沉说道:“刘仁轨就是要朕去镇守,朕也得去,你怎么可以推辞!”

皇帝都这么说了,不去行吗?李敬玄这次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唉,早知如此,当初何必非要得罪刘仁轨呢?李敬玄没法再推掉了,便代替刘仁轨出任洮河道大总管兼安抚大使。

为了备战吐蕃,朝廷征调剑南、山南的军队赶赴洮河兵营,同时,在河南、河北地区招募猛士,只要武艺高强,不论是布衣百姓或者官宦士家都可应征。

此时,李敬玄所掌握的军队数量已经达到十八万人,不能再拖延了,他硬着头皮出发,向吐蕃所在的青藏高原进军。

七月,唐军在龙支与吐蕃一小股兵力相遇,打了个小胜仗。李敬玄赶紧向朝廷发出捷报,唐高宗看了之后,心里一喜,还以为中书令果是文武双全的人才。

但是,战场形势很快就急转直下。

九月,李敬玄大军挺进到青海湖一带,他派刘审礼为前锋,在前面开路。刘审礼是唐朝工部尚书,在贞观时代担任过左骑卫郎将,后来出任燕然都护,在此间发生铁勒九姓的叛乱,刘审礼也参加了平定铁勒的战争,军职提升为右卫大将军。

唐军大举西进,吐蕃名将论钦陵领兵出战,严阵以待。

自从大非川战役后,唐军便将吐蕃视为最重要的对手,这次远征军兵力更庞大,统帅的级别更高(吸取大非川战役的教训,以宰相领衔出战,目的在于节制诸将),显示大唐击败吐蕃的决心。

刘审礼的先锋部队一路长驱直入,论钦陵故伎重演,他集中优势兵力,先行进攻唐军先头部队。吐蕃动用了多少兵力,史书没有详细记录,但是以论钦陵的指挥风格来看,吐蕃兵力至少是刘审礼部的三倍。

刘审礼毕竟是一员战将,他的手下也不乏勇士,其中有一名副总管王孝杰,也是一个人才。在吐蕃军的围攻下,王孝杰率唐军苦苦支撑,以等待李敬玄后续大军的赶来。眼看吐蕃人越来越多,唐军渐渐抵挡不住,可是援军的影子却一个也看不到。

当刘审礼部受到围攻的消息传来,唐军统帅李敬玄早就吓呆了,不知所措。这位中书令大人,在庙堂之上威风凛凛,上了战场便暴露其懦弱之本性,看到吐蕃人多势众,居然按兵不动,不敢前进迎救。

李敬玄根本就不是带兵的料,在他犹豫与慌乱之时,论钦陵已经下达总攻击令,对刘审礼部实施合围,力图全歼唐军先锋部队。

救兵迟迟未到,而吐蕃的进攻更加猛烈,刘审礼终于顶不住了,防线全线崩溃,这下子兵败如马倒,先锋军团全军覆没,刘审礼、王孝杰等在力战之后被生擒,成为吐蕃的俘虏。

论钦陵在歼灭唐军前锋兵团后,马上挥师东进,向李敬玄的主力大军发动进攻。李敬玄听说刘审礼兵团全军覆没,更是六神无主,狼狈而逃,一直逃到承风岭,挖壕沟、筑工事,幻想据险而守。

但是在青藏高原上,一山更比一山高,李敬玄躲进承风岭,论钦陵就命令吐蕃军队占领周围更高的山头,这样唐军的活动便在吐蕃人的观察视野范围之内。

唐军被围困在承风岭,统帅李敬玄两眼发愣,脑袋一片空白,“完了,完了”,他就这样自言自语。此时,只见一名将军大踏步走进帐内,向统帅一抱拳说:“大帅,于今之计,只能夜袭吐蕃兵营,打开一个缺口,这样才有机会突围。”李敬玄定睛一看,长相跟唐人有些差别,原来是百济降将黑齿常之。

当初他投降时,刘仁轨认为这是一个忠义之士,对他非常信任,黑齿常之果然不负所望,立下奇功。一年前,刘仁轨被任命为洮河道行军大总管时,便把他带到西线,现在唐军面临危急关头,左领军员外将军黑齿常之便挺身而出。

李敬玄无奈之下,只得将希望寄托在黑齿常之的冒险上。

夜晚时分,黑齿常之率五百名敢死队,悄悄地逼进吐蕃一处阵营,借着夜幕的掩护,发起突袭。吐蕃没有防备,当时天色又很暗,看不清唐军来了多少人,在一片混乱中,也分不清敌友,吐蕃将领赶紧下令退兵,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这样一来,包围圈被打开一个缺口,李敬玄夺路而逃。

虽然唐军侥幸逃出吐蕃包围圈,但是损失惨重。一部分在吐蕃追击中战死或被俘,还有一部分在逃跑途中走散了,等李敬玄逃回到鄯州时,大军已经所剩无几。

当时在唐军中有一名猛士,名唤娄师德,这是唐代很有名的人物。此人原本是监察御史,正好遇到朝廷为了招募西征猛士,他也慨然应征,应该说,这是一个敢担大任的勇士。李敬玄战败之后,逃跑途中走失了好多士兵,娄师德自告奋勇,一路寻找搜罗这些游兵散勇,使这些士兵陆续回到兵营中,总算使鄯州的防御得到加强。

第二次与吐蕃的大战,唐军再度遭遇惨败,可谓不堪一击。

唐高宗气坏了,看来看去,只有黑齿常之与娄师德的表现还可称道。防御吐蕃的任务,就落在黑齿常之与娄师德两人身上,黑齿常之被提拔为左武卫将军,兼河源军副使;娄师德迁升为中侍御史,同时为河源军司马。

娄师德文武双全,唐高宗派他出使青藏高原,与吐蕃进行谈判。论钦陵的弟弟论赞婆在赤岭迎接娄师德,娄师德向论赞婆传达皇帝的口谕,并警告吐蕃要自择祸福,论赞婆表示吐蕃仍然希望与大唐交好。

但是屡战屡败后,唐朝廷已经视吐蕃为最大的对手,在战场上一败涂地,怎么办?唐高宗召群臣商议此事,结果大臣们众说纷纭,会议开了许久,最后也没有达成共识。

唐军失败的原因何在?

正当朝中大臣们争执不下时,有一位太学生向皇帝上了一折密奏。这位太学生名叫魏元忠,后来成为大唐名臣,他这折上书,尖锐地批评了唐朝军事上的失误之处。

670年与 678年两次对吐蕃战争的惨败,都可归之于将领的问题。一次是副将郭待封不服从主帅的命令,另一次是主帅在副将陷入重围情况下见死不救。然而将战败原因仅归之将领个人的能力是不全面的,这时已经可以看出,唐高宗后期军事人才凋零了。

魏元忠在密折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理国之要,在文与武。今言文者则以辞华为首而不及经纶,言武者则以骑射为先而不知方略。”虽然在尚武的唐代,不缺赳赳武夫,但到高宗晚期,熟知兵略的将才却很少了。

与贞观时代将星闪耀相比,此时前线将领几乎不具备战略才能,这深层原因是什么呢?魏元忠继续分析:“今朝廷用人,类取将门子弟及死事之家,彼皆庸人,岂足当阃外之任!”

原来根本原因,乃在于朝廷取材制度越来越倾向于将门之后、烈士之后,比如郭待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安西都护郭孝恪的儿子,但却是个庸才,最终坏了大事。

这个选将制度本身就非常不合理,然而更致命的,是军队的赏罚制度被完全破坏。“夫赏罚者,军国之切务”,军队的士气与纪律,要靠赏罚有度来维持,可是“近日征伐,虚有赏格而无事实”。

先说有功不赏的情况,“自苏定方征辽东,李世勣破平壤,赏绝不行,勋仍淹滞”。苏定方征辽东,是 660年的事情,从这一年开始,国家对军队的赏赐停止了,以至于将领为了鼓动士气,不得不掠夺敌区。苏定方军掠百济、薛仁贵与郑仁泰掠铁勒(详见后文),皆是这一时间之事,唐军纪律之败坏,亦可见一斑。魏元忠批评政府“徒惜勋庸,恐虚仓库。不知士不用命,所损几何!黔首虽微,不可欺罔”。在赏有功这一方面,政府太吝啬了。

再说有罪不诛的情况,这点更为严重。像王文度、郭待封这样严重违反军纪的将领,一个也没有被诛杀,不止是将军,甚至“不闻斩一台郎,戮一令史”,魏元忠慷慨地说:“大非川之败,薛仁贵、郭待封等不即重诛,向使早诛仁贵等,则自馀诸将岂敢失利于后哉!”唐军将领人为原因导致的失败越来越多,但却没有实行足以有效的惩罚手段,像王文度这样的人,被免官几年后照样回来继续做官,将领们又何惧之有呢?

魏元忠的这折密奏,确实见解非凡,直指大唐军事制度上的弊端所在。不过,即便唐高宗或武则天接受魏元忠的建议,也难以挽回唐军的颓势。李敬玄兵败后的第二年(679年),吐蕃赞普芒松芒赞去世,他年仅八岁的儿子器弩悉弄继承王位,军政大权悉由论钦陵主持。唐高宗欺吐蕃新君年幼,想借此机会图谋袭取吐蕃,派谁去做这件事呢?唐高宗想到一位非常干练的大臣——吏部侍郎裴行俭。裴行俭听了唐高宗的计划后,摇了摇头说:“此事切切不可,论钦陵十分贤能,现在吐蕃由他主持政局,上下和睦,我们是没有机会的。”皇帝想一雪耻辱,可万万没有想到,唐军在两次大败之后,边疆的局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此时唐军的战略重点完全集中于西部。帝国北方守备空虚!大唐在西域的军事力量薄弱!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北的西突厥与北方的北突厥不约而同地准备对大唐帝国发难,一场全面的危机,将如火山喷发。大唐帝国在之前数十年所征服的土地上,将爆发最严重的叛乱!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杀神之后

    三国之杀神之后

    爱人惨死,大怒之下与仇人同归与尽的段文,穿越成为了汉末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杀神段顈的小儿子,适逢段顈遇害,段家遭难。段文为了保护家人,将命运掌握在自已手里,只好重新振作。他纵横西域,称霸凉州。他无法无天,睚眦必报。他杀胡灭羌,马踏草原!且看一个杀神的后代,演绎出的一部铁血三国!
  • 无品秀才

    无品秀才

    都说:“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林风却是个异类,“以德服人”是他的宗旨,不服就打嘛!打到服为止.......猥琐而不下流,无耻却比那些伪君子坦荡,这其中有热血,有深情,于是他怀揣着所谓的“师命”下山,开始了他的漫漫征途。
  • 赵云传记

    赵云传记

    赵云,曾是无数女粉丝的最爱他的勇猛,在七进七出中展现出他无畏的精神品质,对于刘备的赤胆忠心毋庸置疑。那么,真正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呢,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因谁而起呢?赵家村的叛徒,难道是自己的爱人?第一部已经完结,如果有更大的动力,故事会继续续写下去,谢谢大家的支持
  • 三国之战将炼成

    三国之战将炼成

    练体者,炼血骨经脉,达人道之巅峰;修灵者,丹田储灵力,修仙道之巅峰;灵体双修,战力非凡,修至巅峰,破天人阻碍,进神道;神道者,精粹人之魂,至神道者,寿元增。张奎穿越不一样的三国,看他如何在这乱世中崛起!
  • 奉先令

    奉先令

    吕布,字奉先,人称飞将,亦称之为三姓家奴。吕骁,字英奇,飞将之子,耻与三姓家奴为伍。父子有隙,而渐行渐远,随着时间的流逝,昔日杀丁原、刺董卓的情由,慢慢浮出水面。吕奉先,当真是那个轻狡反复、勇而无谋的武夫吗?我看未必!
热门推荐
  • 痴情王爷娇媚妃

    痴情王爷娇媚妃

    她,一名现代女子,奇妙的穿越之旅,让她遇上不一样的他。顾容吏远,大顾国的王爷,生得呆傻,像一个孩子那样对生活充满希望。司徒仪珊,一个充满智慧而且知性的女孩,被无数的人所喜欢着。因为一场政治婚姻,她被强行的嫁给了顾容吏远,成为了他的妻子。在后来的相处之中,两人感情渐渐产生,但是,一场政治风波却是将两人席卷。这一切,阻碍着两人的感情,为了捍卫他们的未来,他们执意相守,但迎来的结局又是怎么样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纯爱之不说分手

    纯爱之不说分手

    从大学到毕业,他们依然深爱着彼此,却因为不得已的苦衷而分开,几年以后的再次相遇,他,变得更加成熟了,更加的有魅力了。她,剪了发,比以前漂亮了。一切都变了,可是不变的是他们爱彼此的心。
  • X心理档案

    X心理档案

    这些故事来源与人的心理,来源与自然,来源于非自然因素产生的非自然现象!当然,这些故事也来源于人们心中最恐惧的一面,心中最不想承认的一面。那么,朋友们,我所说的,所讲述的,信不信由你!
  • 东京喰种的世界

    东京喰种的世界

    突如其来的异变,让一名学生变成了喰种,碰撞的世界,白鸽与喰种的较量,喰种与喰种的撕杀,青铜与古董,喰种组织与喰种组织的决斗,谁能变为sss之上的喰种?只能在夹缝中生存,被迫变得强大,变为x级的喰种吧。
  • 笙笙醉之昆仑殇

    笙笙醉之昆仑殇

    洪荒时期,轩辕神农高辛三足鼎立的时期已然消失,随着黑帝颛顼的一步步简政明令措施,整个大荒在蚩尤黄帝大战后逐渐恢复战前的繁华景象。一些氏族的没落,一些新兴氏族的崛起都引起暗流涌动。昆仑山下一株无心桃木化成的她一直生长于王母的保护下,却向往着山外的世界。实则是一直被蚩尤部族崇奉的宝物幻颜木,与驻颜花本是同根生于大荒最东边的扶桑木下。被九尾灵狐引入世,遇见一生的挚爱高辛怀卿,是他点燃了她木头般的心。她不知,他一心只是想利用她,却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爱上自己的棋子......一直陪伴她的小鹏因她而死,也曾辜负黑帝的一片信任与真情,愤然跃入东海,宁此生不再见到他......
  • 小妹的酷男人

    小妹的酷男人

    因为一次失败的“敦亲睦邻”行动,宣玉臻得罪了樊军,被他从广告主角的名单上刷下来,于是,她不甘心的找上门……
  • 人人都能成功(智慧生存丛书)

    人人都能成功(智慧生存丛书)

    在这个世界上,聪明的人并不是很少,而成功的.却总是不多。很多聪明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就是因为他在已经具备了不少可以帮助他走向成功的条件时,还在期待能有更多一点成功的捷径展现在他面前;而能成功的人.首先就在于,他从不苛求条件,而是竭力创造条件——就算他只剩了一只眼睛可以眨。
  • 孤独王者之星途

    孤独王者之星途

    可怜的世界,可怜的人,走出一条孤单的王者之路!
  • 重生之老婆三十二

    重生之老婆三十二

    三十二岁的文婷心重生回到十八岁,第一天,就遇到了前世的丈夫--南世阳。当时,他十八岁,她却是隐藏在十八岁身体里的三十二岁老女人。女强,精干,也有些老娘客…这样的女人,没想到依然符合他的口味。----南世阳第一次遇见文婷心,就觉得她有问题…她对他知根知底,自己却连名字都不愿意报,只说,“你会知道我的。”之后等他查出她了,却说,“你该听我的。”接下来的很多时候,她都以长辈的语气说,“小伙子,你不听我的,准吃亏!”一直到结婚,她才吞吐吐吐道,“你,这么年轻,娶我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妈,会不会觉得委屈?”但是,南世阳拿着她的身份证,户口本盯得纸都要穿了…为什么她总说自己三十二?明明,只有十八岁啊?!----不管怎么样,南世阳都是聪明的,‘三十二’岁的老婆成就了他,和他的人生…精彩片段抢先看1在深潭边守株待兔,救了旱鸭子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还是矜持的——“哎,你说你叫什么?”南世阳跟上她的步伐,“把你家地址给我,我会给你报酬。”“小伙子,”转头,文婷心裹紧外套,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不图你的钱。”“我不喜欢欠别人的东西,你快说。”拧起眉头,看着她摇头转身,南世阳焦急跟上,“喂,最起码告诉我你的名字吧?”摇摇手,文婷心随意道,“你会知道我的。”精彩片段2在大门前叉腰相向,拦住即将出门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已经有点紧张了——“臭小子,去哪儿?”手臂挡在南世阳面前,她的眉头拧的紧致…“你怎么在这儿啊?”挑眉,他顿下脚步,“我不是让你好好呆在家里吗?”听罢,她气急戳上他的胸膛,“我说了晚上你不能出去,不听我话了是吗?你还想吃亏吗?!”被她的强势所逼,他步步退后,一直抵到墙边,他慌道,“我,去接你啊…”“哦?!”精彩片段3在新房里拉下浴巾,一把抓住喷鼻血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觉得自己疯了…“我问你,我实际年龄三十二了,这么老的女人,你还要不要!”“要,”擦了把鼻血,他大声道,“你就是八十我也要!”——ps:包子惊险之作,三十二岁熟女重生十八,再吃鲜肉前夫的故事,爽呆至极!上一本男宠女,这一本女宠男~~包子的风格,你们造滴!!!
  • 火星小宝贝

    火星小宝贝

    19岁抑郁症女孩,竟然生出了一个火星宝宝,变成了一个笨手笨脚的新手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