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为季候或岁首,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在这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人们不仅要祭奠自己的祖先,还要祭祀上天,以表达自己对先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
冬至到春分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也是气候由寒冷变温暖的转折时期。因此,冬至是反映季节重大变化的节气,这一天在古代人们的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祭祖文化
每到冬至日,民间祭祀之风大兴,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进行祭拜,在中国一些地方还有吃冬至夜饭的习俗。如家里有人外出未归,要留个座位,摆副碗筷,象征性地盛些饭菜,以示思念。吃夜饭前,也要先祭祖宗。冬至的祭祖之俗也有很深的历史渊源,早在东汉崔宴《四民月令》中已有记载,说民间要向玄冥和祖称供荐黍羊之物。冬至祭祖的记载,至宋代多起来。如《东京梦华录》就提到京师最重冬至节,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此外,《武林旧事》中则记载了冬至以馄饨祭奠祖先的事例。到了明清时代,冬至祭祖更为盛行。嘉靖《江阴县志》记载:“节朝悬祖考遗像于中堂,设拜奠,其仪并依元旦。”在宗族制度兴盛的南方地区,祭祖往往在祠堂进行,嘉靖江西《南康县志》:“冬至祀先于祠,酪墓如清明。”可见清人冬至祀祖一般是祀于家,祭于墓,聚族而居的南方,往往像清明和中元一样,在家庙祭祀祖先。
祭天文化
祭天地活动源于古代原始的宗教信仰。古人认为,自然界的风、雹、雨、雪等自然现象,均是天神所为。风调雨顺,是天神对人类的赏赐;干旱洪涝则是天神对人类的惩罚。为了摆脱天神的惩罚,博得天神的赏赐,必须尊仰天神,祭祀天神,以祈平安。同时,古人还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夏至阳气极盛,却是阴气开始回升之时,所以祭地;冬至阴气极盛,却是阳气开始回升之时,所以祭天。如《周礼》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以夏日至致地字氏物魅(百物之神)。”中国冬至祭天的历史也很久远,就历朝祭天时间而言,自王莽时代就有了冬至祭天说,但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开始实行,之后延续历代,经久不衰。尤其是作为天神在人间代表的皇帝,必须亲自参加祭天仪式。如北京的天坛便是明清时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场所,天坛的中央是祈年殿、皇穹宇和圜丘,其中圜丘是用三层汉白玉砌成的平台,而且每层的石块数均是九的倍数,象征九天仙界。此外,按道教说法,冬至还是元始天尊的诞辰,而原始天尊是道教的最高神灵,因此冬至祭天更是道教中人的一件大事。
占日文化
在古代,人们出于对天的敬畏和崇拜产生了冬至占日的习俗,占日的仪器便是日晷。据《月令章句》载:“冬至为极,昼露极短,去极极远,晷景极长。”晷本义日影,引申为日影仪。观察测量日影是历代天文官的例行工作,当然也会预测一下来岁的年成。因此,相比祭天,百姓其实更关注这项活动。在《易通卦验》中提到两种占日的方式,一种是根据云气变化的气象学法:“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向来,岁大美,人民知不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为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其效也。”另一种则需要日晷仪辅助,如《易通卦验》的“冬至之日,立八神树,八尺表,日中视其晷如度者,则岁美人和,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
延伸阅读
日晷
日仪是古代占日活动中的重要工具,它是一种用日影测时的定时器,也是确定历法计时工具。因为历律、度量衡都是国家颁布的统一制度,因此庞大的日常陈列在宫殿广场,具有礼器的象征意义。日的大致部件有铜制的指针(针)和石制的圆盘(面)组成,针垂直地穿过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必须和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还要正确地指向北极星,这样就可以和地球自转轴平行。观察这根指针在指定区域内的投影,就能确定时间。面安放在石台上,南高北低,平行于赤道面。在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上时,针的影子就会投向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面的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这样日便可模拟为时钟,移动着的针影相当于钟表的指标,面则为钟表的表面。中国对日仪的最早文献记载是《隋书 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也叫“地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