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中国有悠久传统的民族节日,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是中国人的情人节。
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节的来历并非仅由于神话故事形成,它有着民间传说以外的内容。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诗经》时代,人们就对牛郎织女的天象有所认识。并且在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中,开始出现了人格化的描写:“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当然,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先民们甚至把天上的每一颗星星都想象为一位神仙,对人的生活能起到支配作用,并且和人们的自身生活都有关联。
“七夕”也来源于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夕乃月逢七、日逢七。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的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等预示成双的日子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节的历史渊源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始于汉代。因此,七夕节的形成也在汉代。当时就有“穿七孔针”、“以瓜果祭牵牛织女”、“登楼曝衣”的习俗。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也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七夕乞巧的记载。
后来的唐宋诗词中,七夕节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宋元之际,七夕乞巧相当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世人称为乞巧市。宋罗烨、金盈之辑《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推知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置办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规模盛大,也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延伸阅读
七夕节的多种称谓
除了人所共知的乞巧节外,古时人们还把七夕节称为双七节、香日节、星期节、巧夕节、女节、兰夜节、小儿节、穿针节等。
双七节:七夕节在农历七月初七,因日、月皆为七,故又称为双七,也称重七。
香日节:俗传七夕日牛郎织女相会,织女要梳妆打扮、涂脂抹粉,以至满天飘香,故称香日节。
星期节:因为牛郎织女二星所在的方位特别,一年才能相遇一次,故称这一日为星期节。王勃的《七夕赋》“灵匹于星期,眷神姿于月夕”把星期与月夕相提并论,点出了一年四季中与亲情、与爱情相关的最美好、也最凄楚动人的两个夜晚。大约也正因如此吧,后人把男女成婚的吉日良辰也叫作“星期”。
巧夕节:因七夕日有乞巧的风俗,故称巧夕节。
女节:七夕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故称女节,还称女儿节、少女节。
兰夜节:农历七月古称“兰月”,故七夕节又称“兰夜”。
小儿节:因为乞巧多由少女、童子为之,故称小儿节。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引线的习俗,故称穿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