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文明中,庆祝春节的习俗很多,但最具民族特色的习俗当属贴春联了。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人们的美好愿望。
“春联”来源于古代的桃符,但“春联”最早出现在明代初年。据说明太祖朱元璋非常喜欢对联,于是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在除夕时用红纸写对联,并把对联贴在门框上,以迎接新春。到了腊月三十,朱元璋徵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对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对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有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亲自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与朱元璋不无关系。
春联的历史
桃符演变为春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当时后蜀的国君孟昶十分喜欢标新立异,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在当时仍称为“桃符”。如王安石诗中的“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
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因此,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春节贴春联的民俗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在民间推广春联,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有了很大提高,春联开始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文学意义
春联不仅是春节吉祥之物,也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根据中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同时又借鉴了中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一般而言,春联具有三个特点。其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譬如:“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这副春联每联都是七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要求。其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如刚列举的“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每联都是三个词组,即:新春—富贵—年年好,佳岁—平安—步步高。上下两联词组相同。这副春联里的“新”、“佳”都是形容词,“春”、“岁”、“富贵”、“平安”都是名词,“年年”、“步步”都是副词,“好”和“高”都是动词。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其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延伸阅读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贴春联?
自秦汉以来,中国贴春联的历史由来已久,为什么中国人对贴春联如此钟情?这就涉及到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中国人自古就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很好选择。人们借助于春联表达对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欢喜和幸福的心境,或者表达对新的一年的期盼与厚望。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一年中有个好的开端是最惬意、最吉利的事,所以,每到春节就通过贴春联表达自己的美好感受和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同时中国人过春节很讲究喜庆、吉利、热闹,吃好的,喝好的,放鞭炮,走亲访友等都是喜庆心理的反映,而贴春联恰恰是强化人们的喜庆心理和渲染气氛的一种外在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