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是商机的灵魂,商海驰骋,快速行动的素质不可或缺,因为商机的显现常在不经意之间,稍有犹豫便会丧失。所以,不断锤炼自己的行动力量是成功商人必须要做的。
快,有时候比完备的准备更重要
机会走了便不再来,而准备不充分可以边行动边调整、边准备。当一个大订单掉在你面前,而你又没有消化它的能力时该怎么办?接下来,将会面临很多困难,承担不能按时交货的风险。但是,稍一犹豫,订单可能会变成一张废纸,一个机会将变成一个遗憾。经商的不败之道告诉我们:先扑上去,咬住它再说。上个世纪90年代,繁华的深圳。有一个叫王永安的人走过100多里山路到了县城,又赶车1000多里颠簸到深圳,身上背着3双母亲和妻子赶制的布鞋,在街头观赏着繁华的现代都市,并寻找着自己的理想。高中文凭,加上写得一手漂亮文章,在当时的深圳,王永安就比其他打工仔多一些优势。非常顺利地,他到了一个广告公司搞文案。王永安在工作中拼命地学习,接受着改革开放吹入国门的各种新观念、新思想。一次偶然的谈话改变了王永安的人生轨迹。他听到一个做外贸的朋友说,现在出口一台冰箱还不如出口几双布鞋挣钱,国外对中国传统布鞋的需求量很大,每年有1000多万双中国传统布鞋销往世界各地。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永安想到了自己包里的那两双一直都舍不得穿的布鞋。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可不可以把家乡的布鞋也拿到国外去卖呢?他的家乡,一个闭塞得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穷地方,妇女们只按自己的方式来制作她们心目中认为最美丽最适用的鞋样,没有机械,全凭手工,够传统的了。两年时间的市场考察,王永安证实了朋友并没有骗他,而且令他欣喜的是所有出口布鞋要么是粘合底,要么是注塑底,没有一双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全手工布鞋。这让他把家乡布鞋推广出去的愿望更加强烈了。可是他只知道布鞋在国外市场空间大、生意好,但朋友并没有教他怎么做产品才能打入国外市场。因为毕竟这不是去岳西县城卖鸡蛋。不但要让老外知道你在卖中国最传统的布鞋,还要熟悉出口产品的一系列繁杂手续。网络技术在中国如火如荼的发展让他了解并亲身体验到了这种方式的便捷。他所在的公司了解客户,一般都是看客户公司的网页介绍,信件的往来也通过E-Mail。这不就是最好的方式吗?把自己的布鞋产品信息发布到互联网上,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个布鞋之乡。
如果没有互联网,很难想象王永安能抓住布鞋走俏国外的机遇进行创业。因为他没有通畅的销售渠道,仅这一点,就可以让他与机遇擦肩而过。1997年,王永安回到家乡。他的设想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但是,王永安认定了,他要用事实来证明自己。第二天,王永安背了几个干馍,揣着打工的积蓄,到县城里去了,走出了他办厂的第一步。同时,为了打通山里与外界的隔阂,他买电脑,办上网手续,买电脑方面的书,自学电脑相关知识和与客户直接交流的简单英语……王永安买了电脑和王永安要办一个布鞋厂,对山里的人来说,都具有相当于中国加入WTO签订了双边协议同样的轰动效应。因为这带来的不仅是现代观念的冲击,更有乡亲们为提升当地经济水平、改善生活质量的渴盼。按照自己已有的设想,王永安招收了500名当地妇女,扯起了养生鞋厂的大旗。这500名“工人”利用一年中农闲的8个月,在自己家里进行布鞋加工制作。再设几名专职的管理人员,负责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物料的管理,自己则负责总体管理和对外营销。
王永安最多时可以发动1万多名乡亲来进行布鞋加工。整个生产进行流水作业,500名工人各司其职,一天正常可生产100双布鞋。安排好生产,王永安便专心致力于销售通路的建设。他的目标是网络。一个美国资深电子商务专家为不适合在网上销售的商品排了一个名次,鞋子在其中排第4名。但是王永安却以自己的方式,让他“全国独一家”的网上鞋店红红火火地经营起来。最先,王永安只能依靠电子公告板,到许多国内有影响的不同站点上去发布自己产品的信息。不过几天时间,他居然卖掉了两双布鞋,而且是凭借网上零售方式售出的。这给了王永安莫大的信心。1998年7月,通过上网了解和查询,王永安又将已有一点名气的养生鞋厂挂接到郑州一个叫“购物天堂”的网站上,网页的制作与维护都由郑州方面负责,1年的服务费用为600元,王永安只负责提供资料。客户在网上看样、下订单、签合同,最后按客户的要求通过深圳外贸进出口公司,发往指定港口、码头交货,整个网上销售系统显得十分的顺畅。20多家国内代理商通过网络认识了这个小县城里的鞋厂,并开始与其磋商做养生鞋厂的代理事宜。其中从国外发来电子邮件的有好几家。
令王永安永生难忘的是第一笔同外商交易成功的业务,那是在深圳进出口公司的帮助下,700多双布鞋销到了美国洛杉矶。这些在常人看来难登大雅之堂的布鞋,这些出自于中国农民粗糙之手的布鞋,终于走出了国门。在接下来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王永安通过他的网上鞋店共销售了约1万双左右的布鞋,让贫困的山里人真正看到了知识的力量和致富的希望。网上销售的成功让王永安激动不已,更让家里人改变了对他创业的看法。随着销售量的提高,王永安进一步扩大了布鞋品种,加大了对外宣传力度。1999年2月,王永安申请了自己独立的国际域名,用英文、中文简体和繁体三种语言形式在网上发布养生鞋厂的信息,并与国内与鞋产品有关的几十个网站进行了链接。其效果十分明显:在鞋类上,养生厂可以生产老、中、青、少、小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布鞋100多种。养生鞋厂的业务量有了成倍的增长,布鞋产品全部出口国外,包括美国、日本、英国、芬兰等10多个国家。布鞋供不应求,生产与销售已基本走上正轨。依靠昔日难登大雅之堂的平凡的布鞋,王永安让全村人均收入达到每年2000元,昔日山区贫困的面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而他的3万元投资,两年时间增值到了50余万元。如果王永安面对互联网这个新鲜事物感觉更多的是怀疑,那他注定要选择退缩。他从这个陌生的领域感受到了机遇的召唤,他采取的措施很简单,先迈进互联网这个门槛再说。
商机一闪现,手快打手慢
有人说商机在于心动——念头转得快;有人说心动不如行动。实际上,心动快、行动快一个也不能少。有一天,服装设计师马莉女士到街上去溜达,有几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姑娘正在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一款新设计出来的裙子,“这款裙子长了,连老太婆穿也合适,这正好掩盖她们失去弹性的双腿。”“太对了,我们修长的腿在这款裙子里面,谁也看不见。”“现在的时装设计师太没有创意,也太没有想象力了,怎么没有一个能够替我们这些年轻人着想一下的大师呢?”“年轻人原来喜欢把自己最亮丽的一面展示在世人面前。”马莉再也没有心思去溜街了。“做超短裙,让年轻姑娘大胆地向世人展示修美的大腿!”一个大胆的设计方案在马莉脑海中“蹦”了出来。发现了大的商机。马莉不敢有半点的怠慢。她连夜开工,把能找到的布料都拿出来,边设计边加工,一下推出数十种不同面料的样裙。第二天一大早,她又亲自把样裙拿到店里,摆放在橱窗的最显眼处。“马莉服装店的短裙太迷人了,穿在身上,全是青春爽朗的气息。”人们奔走相传同一信息,姑娘们蜂拥而至寻找“马莉超短裙”;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也满足不了巨大的需求。马莉的成功在于她在灵光一闪时便构思成的新商品。“行动像食物和水一样,能滋润我,使我成功。”马莉如是说。确实,好的创意是心动,当然要快。有了好的创意,一定要马上付诸行动;时过境迁之后,它就犹如明日黄花再也不值钱了。靠心动加行动迅速而创造的商业奇迹并不鲜见。王文是香港电子生产商,他的企业主要是生产半导体收音机和电子手表,商海中浮浮沉沉好多年,虽能维持下去,却无什么大的起色。他乘飞机到美国进行商务考察,也顺便在美国旅游散散心。
他到芝加哥市的一家餐馆里用餐,同桌有两个美国佬在叽叽咕咕地谈论着。在学校所学的英语帮了他的大忙,他听出同桌两个美国人在谈论着最新的消息:美国政府决定取消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电话机专有的出租权,并允许私人购买电话机。“Hello!你们所说的是真的吗?”王文主动上前搭话。“Oh,这消息没错。众、参两院都通过了,只等总统签署后就成法律了;这主张正是总统亲自推动的。”王文回到旅馆,叫服务生找来所有报纸,终于找到相关的消息。“美国人天性好新奇,美国有数千万电话用户,其中有不少是喜欢款式新颖、使用方便的电话机,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我为什么不马上停掉那获利微薄的收音机、电子表生产线而转产电话机!”“我必须马上采取行动。”王文再无心情留在美国了,第二天便乘飞机飞回了香港。他找来电话制造工程师改造生产线,很快就将一批批设计新颖的香港造电话机推向美国市场,大受美国佬的喜欢。一年功夫不到,王文就顺顺当当赚了5000万港元。“心动不如行动,”王文告诉他的朋友,“拖延会使人裹足不前,它来自恐惧。现在我从勇敢的心灵深处,体会到这一秘密。”与前二者相比,吴一坚在海南靠600元打天下生产电视机的经历更是充满了心动与行动完美统一的传奇色彩。
初到海南,吴一坚在一家外贸电子公司跑业务。经过一段时间后,他结识了一批商界的朋友,也熟悉了商场上的规律,自己因此也变得成熟老练了许多。没过多久,他就因具备卓越的经营能力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善于创造奇迹的企业家。在海南,他瞄上了电视机市场。他常说:“一个人要善于了解周围的一切,这样才能利用周围的一切有利因素。”他了解到中国内陆市场上电视机非常走俏,而海南的电视机市场才刚刚起步,有着可观的前景。如果在这个时候进入电视机市场,必然可以掘到金子。经过一番调查分析后,他决定筹建海南第一座年产20万台电视机、10万台电冰箱、10万台录像机的大型电子工厂。他说,当时绝大部分人觉得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因为国家骨干企业年产也不过20万台。可是,他看准了市场中的机会,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那时候,他几乎一无所有。怎么办呢?他决定想方设法调动周围一切可调动的因素。他以“经营25年之后,厂房设备拱手让出”的方式圈地,又以“预交3%质量保证金”的方式将厂房建设工程承包出去,以“生产以后80%的电子元件由香港一家公司供给”的许诺,令其先投资。最后,亲自出马联系经销商,竟然奇迹般地将10个月以后的产品都预订了出去。第一批电视机就这样生产出来了,所用的时间满打满算只有10个月。公司资产由他怀揣的600元变成了3亿元,他在中国电子工业发展史和海南发展史上写下了闪光的一笔,被经济学家称为“海南现象”。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这个主意我几年前就想到了,只是我一直没有做,钱让别人赚走了,真是遗憾;或者说,咦,这个主意只要想到就能赚大钱,我当初怎么竟会无动于衷呢?前者是心已动而行未动,后者属眼已见而心未动;前者需要大胆的决策,后者需要有必要的灵感。所以我们说,成功的经商者是将军与艺术家气质的完美结合。一个成功的商业行为最后能大获其利,说到底离不开心动行动的联合攻势。
找到一切可以快速制胜的办法
对于商机,一念已定,剩下的就是找办法。在有些人面前,赚到钱完成一桩大生意的动力让他们无所不能。“我不把今天的事情留给明天,因为我知道明天是永远不会来临的。现在就去行动吧!即使我的行动不会带来快乐与成功,但是动而失败总比坐以待毙好。行动也许不会结出快乐的果实,但是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获。”20世纪80年代初,可怕的“艾滋病”悄然在美国出现,只要在性接触中稍有不慎就会惹上它,而且一旦感染便无药可救,只能在痛苦中无助地死去!小小的避孕套却可以帮助那些既想性开放又不想那么快去见上帝的人。“美国避孕套需求量大增,本土没多少存货,造成市场脱销”。这个消息被两个原来就生产避孕套的东洋人知道了。他们马上大量招工,开足机器,三班运转,最大限度地生产那小东西以满足美国人的需要。当产品生产出来、一箱箱包装好之后就放在仓库里,成了他们心中的石头。怎样运到美国去?
成本当然是海运最便宜,但时间太长;空运成本高,差不多是海运的几十倍。商海是瞬息万变的,谁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事呢?权衡再三,他们决定采用紧急空运,以免夜长梦多。当避孕套空运到美国后,很快就成了抢手货,各代销店门庭若市,熙熙攘攘,好不热闹,从日本来的两亿只避孕套很快就销售一空。两个东洋人可以在太平洋的彼岸,舒舒服服地坐在写字楼里,满怀高兴地慢慢数钱了。美国也有工厂想做这生意,当他们看到日本人那么快就占领了市场,日本的牌子打响了,渠道也让他们先占了,这些美国人也只好取消了那个念头。1933年,几个朋友和利尔共同出资在纽约成立了一家公司,从事飞机用无线电的研究和生产。然而,开业不久就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利尔在纽约举目无亲,他知道银行绝不会贷款给他,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出一种可以用简便的方法生产多波段无线电的办法,并将这个构想顺利地以25万美元的价格卖给RCA公司,从而渡过了难关。
1949年,利尔为美国空军喷射机设计并制造了F-5自动驾驶装置。利尔的自动驾驶装置比一个面包大不了多少,它不但能使飞机飞回目的地,而且还能在地面能见度为零时,让飞机安全地降落在跑道上。由于这一了不起的发明,利尔获得了1950年美国政府颁发的“柯叶儿”奖杯——这种奖杯是颁发给为航空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的。利尔因此得到政府的一份合同,请他专门生产这种装置。到20世纪50年代将结束时,利尔的公司已成为美国生产航空电子仪器的主要厂家之一。这时候,尽管他已经相当富有,但他并不在乎金钱,设计才是他的最大乐趣,他要另找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1960年初,利尔到欧洲去推销产品,获悉一种瑞士设计的代号为P-16的小型喷射式飞机,因两次试飞失败,研制计划被放弃了。雄心勃勃的利尔决定接过手来继续干。于是,负责这种飞机设计工作的工程师们都被利尔聘请过来,他和他们一起探讨修改方案。利尔想办一家飞机制造公司的计划遭到董事们的一致反对,他们都认为这种做法风险太大。利尔决定单独干,他转让了自己在公司里的全部股份,将私人财产全都投入到喷射机的事业中去。但是,钱还是不够。因为他从未制造过飞机,银行也不敢贷款给他。他只好以家族的名义向私人借贷,甚至典卖了自己的飞机,总算凑足了所需的钱。一般情况下,飞机制造厂在制造第一架原型飞机时,都是手工制造。在完成试飞证明设计没有什么不妥之后,才可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准备。
信心十足的利尔却一反常规,在威奇塔建立飞机制造厂时,就把所有的生产机器和工具已经准备好了,并在没有得到联邦民航局批准生产的执照之前,就投入了生产!1963年10月,第一架喷射机制造出来了。但是,在试飞时,因民航局的检查官员操作失误,飞机不幸坠毁了。民航局判定是飞机性能有问题,利尔却坚持认为是操作失误,双方相持不下——如果没有第二架飞机及时地生产出来,这件事就很难说清楚。幸而,利尔早就做好了准备,第二次试飞成功了!联邦民航局这才批准他投入生产。可以说,这是利尔一生中最大的一次冒险。他之所以敢下这样大的赌注,一来是因为自信,另一个原因是要争取时间,他的钱大部分都是借来的,时间拖得越长,对他越是不利。如果失败,后果不堪设想。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样的做法,你不是对极了,就是错极了。而我是对极了。”他取得了成功。比起正规的生产程序,他提前了好几年售出了他的飞机。对于利尔来说,他的风格就是雷厉风行。没有人会比他更明白,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尽管他的许多想法在大多数人看来简直是发疯,但事实证明,他总是正确的。当初他认定瑞士的那种喷射机只要稍作修改,就一定能行。而别的很多人都认为,即使设计成功,也未必能投入批量生产,因为这种小飞机只有8个座位,是供私人使用的,而买得起飞机的那些大老板们大都比较奢侈,他们要的是豪华。这两个例子当中,时间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对此,我们的主人公采取的是打破常规的做法,为了赶时间,他们都使用了近乎疯狂的办法——有的时候,疯狂是找到办法快速制胜的惟一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