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是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利益是国家利益的核心。相应的,经济安全问题也毫无疑问地成为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领域的主导和核心。经济安全问题是一个历史的问题,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早在春秋时期,孙子在其《孙子兵法》一书中写道:“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孙子的这段话,实际上从经济安全的角度,论述了农业社会的军事方略,即为了防止战争久拖不决,导致国力消耗过大,经济不安全,从而在强国的角逐中处于不利的态势,因此必须速胜。美国战略家马汉在论述其海洋战略时,也是从经济安全角度入手的,他写到,海上商业对于国家的财富及其实力的深远影响,早在这些千真万确的原则昭然于天下之前,就已被洞察秋毫,而正是这些原则指导着其增长与繁荣……或者通过垄断或强制性条令的和平立法手段,或者在这些手段不能奏效时诉诸直接的暴力方式。马汉的海洋战略理论成为近代西方国家维护经济安全、对外拓展经济利益的先导。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安全的内涵和其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是存在差别的。“冷战”时期,世界政治与国家安全的特征主要由美苏对抗决定,经济安全依附于军事安全,处于边缘地位,正如华尔兹在20世纪70年代末指出的那样,“在一个两极世界里,没有边缘,只有两个能进行世界规模行动的大国,在任何地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可能与这二者相关”。美苏的全面对抗尤其是军事对抗,使得美苏以及其各自的卫星国,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不是优先发展军备,就是围绕军备发展经济,决定了军事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核心地位。
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发展为经济安全地位的上升创造了前提条件,而“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安全观念的凸显提供了历史的契机。“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面临新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各国竞争的核心,经济安全问题日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各国也开始强化经济安全的观念。克林顿在阐述其外交政策时说:“我的政府的对外政策将建立在三个支柱的基础上,首先,我们将把我国的经济安全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为经济危机困扰的俄罗斯于1996年5月推出了《俄罗斯国家经济安全战略》。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安全问题更成为各国政府及相关国际组织关注的焦点。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安全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扩大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经济全球化发展,使经济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经济安全问题在当代国际安全和国家安全领域已居于核心地位,并将主导本世纪国际安全的走势和各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制定。总之,经济安全问题已经提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议事日程上。这正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经济安全的内涵
1.经济安全的内涵
关于经济安全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各有不同的侧重点,目前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
国内学术界关于经济安全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
(1)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一个国家抵御国内外各种干扰、威胁、侵袭的能力;一个国家经济依存并不断发展的国内国际环境。
(2)从狭义上说,国家经济安全是指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如何防止金融乃至整个经济受到来自外部的冲击,从而引发动荡并导致国民财富的大量流失。从广义来说,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对来自外部的冲击和由此带来国民经济免受各种非军事政治因素严重损害的战略部署。
(3)国家经济安全即国家安全的经济化,它通常指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参加国际竞争的能力及其带来的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和能力等。
国外学术界关于经济安全的观点主要有:
(1)国家利益观点。所谓的经济安全,就是面对威胁,利用各种有效手段,捍卫国家利益,保障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和繁荣,使重大的经济利益免受损失,使经济发展大局不被扰乱,在国际竞争中能争取有利的地位和良好的外部环境。这种观点指出了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目标,但手段是模糊的,且可操作性不强。
(2)全球性观点。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加深,单靠一国保障经济安全已变得更加困难,必须寻求多边和双边的合作,来实现本国的经济安全目标,并将一国的经济安全置于全球的政治框架下加以考虑。此观点是在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情况下,从加强全球经济合作的角度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3)综合性观点。经济安全的保障不能仅从经济方面考虑,还必须从政治、外交、文化诸方面加以综合考虑。这个观点指出了经济安全与政治、文化、外交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指出必须从综合的角度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4)前瞻性观点。世界经济进入了以信息经济、可持续发展、知识经济为内容的“新经济时代”,国际经济关系面临着新的调整,国家经济安全的风险增大,因此,一国在制定国家经济安全战略时,必须周密考虑和判断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此观点指出了在高新技术加快发展的情况下,一国必须有长远的观点,一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世界经济发展的态势。
(5)全民性观点。保障经济安全除了国家和政府以外,必须动员地方和企业以及全体国民共同参与,建立相应的反危机机制,消除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内外冲击。此观点从更广的经济主体角度探讨国家经济安全的维护问题。
上述观点各有其合理成分,但也存在着不足,表述的比较狭隘,国家经济安全问题说到底是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个国家没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谈不上国家的经济安全。
因此,国家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相比,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其内涵应包括主权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经济安全不受外部因素的威胁和破坏;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维护国家经济生存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先天和后天条件;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要素的安全,以及一国经济整体安全。它与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与综合国力强弱成正比;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国际化、集团化成正比。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经济在融入国际经济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经济问题。对于像我们这样一个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国家经济安全在本质上是一个在规避风险的条件下,实现较高的对外开放效益的问题,是一个在复杂国际经济环境中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问题。
2.经济安全地位上升的原因及其战略地位
“冷战”后经济安全的地位不断上升,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国际经济背景:
(1)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经济安全地位上升的国际大环境。世界经济的发展,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随着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大多数国家的经济正在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经济的全球化、区域化固然大大加快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并为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但也使经济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首先,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市场经济在全球的扩张,全球性的市场经济导致国内经济问题的国际化,国际经济问题的国内化。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就是开放性和存在经济危机,这就使一国的经济危机极易扩散到全球,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次,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各国间相互依赖程度加深,在相互依赖关系中处于有利态势的一方,当一旦发生冲突和对抗时,存在着从经济上制裁对方的可能。再次,经济的全球化,从技术上、体制上使主权国家对经济风险的控制能力减弱,侵蚀着国家主权。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从国际贸易、税收等方面对政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跨国公司、金融投机集团力量的日益增长,依托发达的全球信息传播体系,它们对一国的经济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金融大鄂索罗斯在1997年迫使泰铢贬值中的作用,表明了这类集团的力量已达到了可以与主权国家政府相抗衡的程度。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同时,经济区域化、集团化趋势也不断增强,区域经济体不断涌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就是其典型代表,在拉美、非洲等地区,也出现了不同类型的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国际经济竞争更加剧烈,经济危机也频繁出现。由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国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已与国际经济的生存和发展密不可分。
(2)全球性资源(这里的资源包括市场、资金等广义上的资源)的有限性与以主权国家为主体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从理论上来说,各国共同协商、达成资源分享协议所获得的全球福利,肯定要大于通过冲突、对抗乃至战争所形成的资源分享所获得的全球福利。但是,即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可能发生质的改变。在逐渐形成的全球统一大市场中,主权国家仍是参与竞争的基本单位,它们参与竞争的根本目标仍是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全球利益和国家利益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国家间的力量对比仍是分享资源的决定性因素。这是与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相矛盾的。尽管随着频繁的博弈,可能会形成一些规则和制度,降低交易的成本,使不同的国家受益,但这些规则和制度是各种力量达到双重均衡的体现,并非道义上的公正和资源上的公平分配。
由于国家间的力量对比仍是分配资源的决定性因素,这就使全球资源合理分配难以实现,全球经济的外部性问题(如环境污染)难以解决。当今许多国际冲突就是起因于资源的争夺与重新分配。如在中东、南亚围绕水资源和石油资源的冲突与对抗,就成了关系国家生存、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
(3)经济安全地位的提高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维护主权的必然选择。首先,在当代,主权国家仍是国际社会最主要的行为体,国家只有发挥其维护经济主权的作用,才能保证国家的经济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主权国家仍然是决定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即使那些主张经济自由的经济学家,在强调市场优先的同时,也没有忽视主权国家的作用。英国经济学家阿兰·鲁格曼在全球化与主权分析中认为,全球化和主权矩阵产生4种可能:①高度全球化和低度主权;②低度全球化和低度主权;③高度全球化和高度主权;④低度全球化和高度主权,并认为“高度全球化和高度主权,这就是今天的复杂情形”。必须承认,主权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仍然起着关键作用,国家必须重视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的维护问题。在韩国,国家运用经济主权确立本国的经济全球化战略,如鼓励本国企业在国外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国家资助新建企业同跨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或形成技术合作关系等,大大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其次,主权国家是抵御经济全球化风险的重要力量,国家在维护经济安全,趋利避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全球化中,发达国家承受的风险要大大低于发展中国家,而且在发展中国家面临风险的时候,发达国家往往从本国利益出发推波助澜,从而大大危害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经济安全。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既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又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加强防范意识,并通过各种方式增强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切实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否则,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会面临巨大的风险甚至灾难。20世纪90年代爆发的泰国及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提醒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必须强化经济主权,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减少至最低限度。
(4)发展中国家为反对西方经济霸权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要求维护经济安全的呼声日益高涨,这也使经济安全的地位日益上升。经济全球化为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经济、军事等优势,侵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危害其经济主权提供了便利。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发展中国家对其经济依赖日益加深的特点,经常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它们做出有损其国家利益的让步,甚至迫使它们放弃部分经济主权。有的西方学者公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必须调整自己关于各国相互依赖和领土主权的观点,以适应处于危境中的世界相互依存的现实,并接受决策权从各国当局向国际论坛和国际机构不可避免的转移。”这里所谓的“国际论坛和国际机构”,事实上大多是被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控制的国际组织。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领导人已经意识到西方霸权主义所带来的恶果,提出了维护国家主权,尤其是经济主权的战略。需要指出的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所有主权国家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经济主权让渡问题,如关税问题、市场准入问题都需要各主权国家与其他国家协商解决,通过国际协议将经济主权在一定程度上予以让渡甚至放弃。但这种让渡或放弃是以主权国家的自愿为前提的,并使这部分让渡主权由主权国家单独行使转变为国际组织共同行使。因此,不能以参与经济全球化为由损害和剥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
(5)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是经济安全地位上升的重要原因。信息网络技术革命的发展已使各国的交往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超越了国界。由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在信息穿透国界的情况下,国际利益尤其是国家经济利益如何维护?通过互联网进行犯罪和袭击各国计算机系统已经越来越普遍,加上互联网本身的不稳定性,使得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所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成为各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
(6)对外贸易地位的提高是经济安全问题凸显的另一重要原因。以美国为例,美国为了维护它的既得利益和保持经济上的霸权地位,把“确保美国的经济安全”作为对外战略重点。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在向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宣战的同时,把打开国外市场置于美国经贸战略的首要位置,声称外贸是“占优先地位的美国安全因素”,克林顿对内制订了扶植高科技和重点出口产业的计划,对外则打着“公平贸易”的旗帜,在处理与日欧及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关系时,采取进攻的态势,挑起贸易冲突。欧日等发达国家则通过各种手段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美国争夺国际市场。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纷纷调整出口战略,提高高附加值的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由于这一变化,一国的商品和劳务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有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有力的竞争力,是否具有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一国经济发展是否存在稳定的资源供应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经济安全的战略地位
当今世界,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安全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在制定本国安全与发展战略时,均在不同程度上把经济的发展与安全作为国家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由于经济安全地位的上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重新定义经济安全的含义。1992年,以洛德为首的美国两党委员会提出了关于修改国家安全定义的一揽子建议,把人口、难民、发展经济、环境保护、维持和平及进行调解等方面列为战略重点。克林顿上台后的美国对外政策三大支柱中,居于第一位的就是美国的经济安全。因为经济利益,发达国家经常发生摩擦。美国经常因贸易摩擦而“敲打”日本,以赫尔姆斯—伯顿法威胁欧盟;日本、欧盟则与之抗衡。针对赫尔姆斯—伯顿法,欧盟向WTO提出诉讼,并声称要采取报复措施,迫使美国政府不得不两次宣布延缓执行有关条款。在经济利益面前,各国很难只因政治原因形成同盟。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出现,促进了区域性的安全合作,使有关国家更加重视区域内的共同经济利益和本国在区域内的经济利益。
2.经济安全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各国制定对外战略、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依据
在“冷战”时期,美国出于与苏联对抗的需求,往往避免与日本发生经济摩擦。“冷战”结束后,美日两国的战略重心都转向了强化自身经济基础和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两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更多地着眼于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从而使两国的贸易纠纷不断增多。由于经济安全地位的上升,美国也相应地改变了“中国经济观”。近几年来,美国的基本观点是: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市场,对美国经济贸易上有着极大的重要性,美国渴望同中国发展商业关系,参与中国市场。然而,美国也担心,中国将成为另一个“超级大国”,成为其经济和政治上的对手,威胁美国的经济安全。
3.经济安全问题改变着国际对抗的形态
“冷战”后,国际对抗的形态和有关国家采取的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经济利益为筹码,成为“冷战”后国际冲突与对抗的鲜明特色。经济手段在对抗中越来越受重视。打击对方的经济利益成为越来越频繁使用的手段。以美国为例,“冷战”后几乎每一次重大冲突与对抗,都使用了经济制裁手段,或以经济利益为交换条件以换取对方的妥协。如制裁伊拉克、伊朗、朝鲜等。遇到危机时美国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宣布对敌对国进行经济制裁与封锁。据美国的国际经济研究所统计,“由于实行制裁,美国一年在出口方面失去了150亿~200亿美元的收入和25万个高收入的就业机会”。该所的研究员艾利奥特说,一种较为保守的估计是,在过去81年中,美国单方面实行的制裁中有近1/5是在1990年至1996年之间实行的。由此可见,美国使用经济制裁手段之频繁。大量使用经济手段,是与“冷战”后国际冲突与对抗的程度、形态相一致的。国际社会也针对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采取经济制裁手段,如1998年针对印度、巴基斯坦核试验实施的制裁。
“冷战”后的经济安全问题大多属于全球性问题,这些全球性问题日益得到了各国政府的重视,并探索全球性的解决途径。虽然取得的进展有限,但经济安全问题毕竟促使各国在经济安全的某些重要领域采取一致行动,逐步走向合作安全和集体安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关于粮食、环境、金融等方面的国际高层会议接连不断,就证明了这一点。经济安全问题只有在全球范围展开合作才能有效的得到解决。最近的亚洲金融危机也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为了解决国际经济安全问题,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在“冷战”后有了明显的提高。因为在目前还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的情况下,这类国际组织仍只能制定出一些规则,找到一些能达成妥协的方法和途径。
4.经济安全问题改变着各国的行动方式与目标
出于经济安全方面的考虑,“冷战”后各国围绕经济利益、经济安全,纷纷对行动方式与目标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各国在军事力量部署上明显的考虑了对经济利益的维护。如美国在“冷战”结束后,明确表示了要维持在东亚长期军事存在的战略意图。除安全方面的因素外,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经济利益的增大。调整最明显的是各国情报机构。“冷战”结束后,贸易和高科技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西方大国之间的经济情报战也愈演愈烈。美、法、俄等国政府高级官员都曾公开宣称,本国的情报部门要为本国的经济利益、本国企业的利益服务。在美日汽车谈判时,中央情报局直接窃听了桥本通产相的电话,从而使美国在谈判中处于主动。日本认为:“美国正在对日本发动情报战争。”西方工业大国虽然在政治、军事上是盟友,但在贸易和技术上却是势不两立的竞争对手。目前,它们之间的经济情报战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宏观情报战”,即摸清有关国家在全球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大举措和政策,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使收集经济情报成了政府要优先处理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新使命。二是“微观情报战”,即着重获取具体的经济、科技情报为本国企业服务。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最主要的科技创新发源地,是西方国家开展经济情报活动的主要对象。据有关资料显示,工业间谍使美国一年损失数十亿美元,对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美国也从对其他国家开展经济间谍战中获取了巨大利益。
经济安全的新特征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加快的国际环境中,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经济安全有以下重要特征:
(1)既要保障供给安全,也要保障商品和金融资本市场的安全。过去的经济安全主要指资源供给安全,即为了保障一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要保障其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的有效供给,避免资源供给的中断。这种经济安全观是同自然资源占主导地位的时代相联系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自然资源已不是主要经济增长点的情况下,要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仅仅保障资源供给和商品市场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在高新技术领域占一席之地,迅速调整产业结构,扶持和促使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知识物化的速度。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建立在生产力发展上。同时,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由于金融资产虚拟化程度的增大,各国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也日益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及破坏力前所未有,因此加强金融安全,进一步完善和改革金融监管体制,加强与国际社会在金融领域的协调与合作,无疑应成为经济安全的主要内容之一。
(2)经济安全的实质是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提高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就业机会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就越来越成为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没有国际竞争力,国家的经济安全就没有保障。按照美国“总统产业竞争力委员会”工作报告的界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表现为:“在自由和公平市场的条件下,一国可以生产和提供满足国际市场竞争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又能扩大其国民实际收入的程度。”“竞争力与提高生活水平、扩大就业以及一国坚守其国际义务的能力相联,它并不是衡量海外销售能力和保持贸易平衡能力的尺度”,“相反,它是一国保持技术上和商业上领先地位的能力……”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中,可以看到国际竞争力对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意义,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固然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产品缺乏竞争力,造成经济增长伴随经常项目的长期赤字,为了弥补赤字而大量增加短期外债导致金融体系不稳,是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而产品缺乏竞争力又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因此,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努力保持技术的优势和领先。
(3)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核心。金融在现代经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危,是经济安全的核心内容。其主要表现在:第一,金融是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是市场经济的动脉,是资源配置的主渠道。影响经济安全的各种因素在实际影响经济整体的过程中,都要借助金融渠道。一旦金融出现危机,就会立刻引起连锁反应和全面性问题,从而殃及整个经济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金融安全也就没有国家经济安全。第二,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核心,主要表现为资本流动全球化、货币体系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协调与监管全球化。互联网的发展、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等的产生,使空前规模的资金流动更为顺畅和迅速,国际资本力量空前发展,世界经济的“非物质化”趋势日益增强。在给世界经济带来活力的同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无序性,削弱了国家对本国金融市场的控制权,使金融风险有了更强的突发性和扩散性,而且由于各国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一国的金融危机往往会导致许多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这种危机的传播是迅速的、防不胜防的,危害极大。第三,金融危机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大敌。因为信息网络和金融全球化把世界各国金融市场连为一体,所以金融危机对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所有国家都有影响。但是,受影响最大、受害最大的是发展中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已发生了多次金融危机,每次危机都造成了国际金融体系的大动荡,使许多发展中国家蒙受巨大损失,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中。而化解危机又使有关发展中国家付出了巨大代价,并且每一次危机的消除都加深了西方资本对危机当事国的渗透和控制。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我国的金融体系还存在着许多必须解决而又很难解决的问题。加入WTO后,随着外国金融机构的大量进入,我国金融体系会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警惕。
(4)产业安全是根基。产业是国民经济运行的基础,产业安全是经济安全的根基。国民经济的命脉系于产业安全。如果产业安全受到威胁,整个国民经济大厦就会动摇。这一特征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中,显得更为突出。产业安全问题主要是由国际垄断势力的冲击、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国际市场的争夺等因素引起的。我国加入WTO后的事实充分地说明了这点。
①国际垄断势力的冲击。加入WTO后,国际垄断势力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有力的促进了我国产业的调整和发展。但也从三个方面给我国的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是国际垄断资本特别是跨国公司资本出于追求垄断地位的天性,凭借其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合资、直接收购等方式控制我国企业,进而控制某些重要产业,由此产生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威胁。二是某些跨国公司代表其母国政府的国际政治意图和国家利益,敌意性的抑制我国战略产业的发展,从而对我国产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产生致命的冲击。三是某些跨国公司将“夕阳产业”或“污染型产业”转移到我国,破坏我国环境,威胁产业安全,影响经济发展。
②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加入WTO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逐步拆除,大批外国商品会更加顺畅的涌入。在活跃我国市场的同时,对某些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生产的许多商品,无论在价格、性能、质量还是营销手段上都很难与国外产品相抗衡。某些产业,如传统农业、化工、医药、汽车、酿酒、电信等已经受到严重冲击。
③国际市场的争夺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使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从四个方面威胁着我国产业的安全:一是日趋激烈的竞争,使中国产品打入世界市场并站稳脚跟的难度增大。二是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和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阻止我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三是国际垄断势力通过控制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牵制我国产业的发展,威胁我国产业安全。四是知识经济的发展,使传统产品的世界性需求下降而影响我国传统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出口,从而给产业安全造成威胁。
(5)发展是经济安全的出发点和归宿。“落后就要挨打”,是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切肤之痛。今天的世界经济是一种总在变动中的动态经济,我们进入了一个不发展就不安全的时代。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是经济主权稳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和标志。因此,“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去空谈国家经济安全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发展作为新经济安全的出发点和归宿,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本国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确保自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确保经济主权和经济利益不受侵犯。
(6)经济安全问题日益通过国际宣言、协定、规则得到表达,是其又一特点。国际社会通过这类文件,既表达了国际社会寻找解决经济安全问题的可能途径,也是各国进行力量博弈的结果。“冷战”结束后,各国都力图通过积极参与有关国际协定、规则的制定,使自己的利益和经济安全得到制度化的保障。发达国家往往在这类博弈中居于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也力图通过参与其中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用区域化、集团化来维护经济安全,获取经济利益,是20世纪最为引人注目的战略发展趋势,这一趋势对经济安全的影响将日益重要。以区域化、集团化来解决经济安全问题,获取经济利益,包括几个层次:首先,有关国家通过区域化、集团化形成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其次,有关国家在区域、集团内,由于经济利益较为易于协调,文化、价值观较为一致,因此易于形成为各国所接受的资源分配方式、竞争规则等公共产品,从而降低区域、集团内的交易费用,相对减少了因外部环境不安定导致的风险。如欧元的出现,将大大降低参加欧洲货币体系国家的汇率风险,并增强了他们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力量,欧洲自身将变得更强大,受外界影响将越来越少。再次,区域、集团内的强国(如欧盟内的德法,北美自由贸易区内的美国)试图通过区域、集团化保持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时更有利于自己在全球的角逐。最后,区域化、集团化有利于区域、集团内的国家以一个声音、一种力量参与国际竞争。
影响经济安全的因素
关于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因素,有的学者概括为两个方面,有的学者归纳为三个方面。前者重点从国内和国外两方面考虑,国内因素主要有:经济制度的缺陷、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失误、经济结构的失衡、政治和社会的动荡、自然资源的破坏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等。国外因素包括:区域性和全球性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经济封锁和物资禁运等经济制裁措施、经贸摩擦冲突、全球性的自然灾害以及大规模的武装冲突与局部战争等。后者则将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本国经济制度、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发展战略、市场结构等方面的“结构性缺陷”;二是在既定的有缺陷或无缺陷的“结构条件”下,来自国内各方面的过大的“非正常干扰”;三是在竞争的国际环境下,来自国外的一国对另一国经济利益的“侵害”。综合各种观点,主要有以下因素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
1.霸权主义是威胁经济安全的外部原因
“冷战”时期,世界处于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两大集团在经济上相互对峙,在军事上相互对抗,发展中国家经常成为美苏斗争的牺牲品,其经济发展和经济利益受到极大威胁,经济安全更是无从谈起。随着“冷战”的结束,两极格局的解体,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经济领域的竞争成为国家间竞争的核心,但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威胁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外部原因依然存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存在,经济领域里的霸权主义的不断滋生,必然导致富国掠夺穷国经济利益、侵犯穷国经济主权的现象,“贫弱国家、第三世界国家的主权经常被他们侵犯。他们那一套人权、自由、民主,是维护恃强凌弱的强国、富国利益,维护霸权主义者、强权主义者利益的”。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安全除了面临着一般发展中国家所共有的威胁外,还面临着社会主义国家所特有的外部原因的威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崛起怀有深深的戒心,他们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深感不安,不仅长期鼓吹“中国威胁论”,而且还对我国进行经济渗透和技术封锁。邓小平同志认识到国际环境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威胁,曾明确指出只有争取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才能保障我国的经济安全,在国际上绝不容许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干涉我国内政,把我国作为国际政治博弈的一张牌来打,“我们中国人不打别人的牌,也不允许任何人打中国牌”。
2.经济全球化是影响经济安全的环境因素
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了世界经济的运行环境,使世界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的联系方式已从过去的以国际贸易为主转向以资本的跨国界流动为主。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使主权国家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来自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更加严峻,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和保护市场能力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而减弱。这主要体现为以下两点:
(1)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性推广,为生产要素所有者自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的差距,则为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提供了利益诱因。对资本而言,规避风险、寻求收益的最大化是其进行跨国界流动的决定性因素。由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推广则为资源所有者的自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保障。从现实情况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生产要素收益水平的悬殊,为发展中国家稀缺生产要素流向发达国家提供了利益诱因。因此,市场力量的作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削弱的一个重要因素。
(2)发展中国家控制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能力的减弱和保护市场能力的下降是维持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开放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对发展中国家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从积极意义上来说,它显然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外部稀缺生产要素加快自身经济的发展,东亚奇迹和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市场开放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的增多也会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比如,短期外资的大量流入极易产生泡沫经济,而短期外资的大量撤走则会导致泡沫经济的破灭。东南亚金融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短期外资大量撤走而引起泡沫经济的破灭。可见,发展中国家经济繁荣与萧条的原因是生产要素大量流入与流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萧条就是最大的经济不安全。此外,由市场开放而带来的外国长期资本、技术和商品的大量流入也会对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在外资的冲击下,民族企业的市场份额下降,人才流失以及伴随而来的失业增多,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会逐渐暴露,解决这些问题无疑会加重社会的负担,但不解决则势必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问题
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是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因素,就业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性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人本化,人的劳动保障权、人的就业实现权等最基本的人权,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一般来说,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是反比关系。没有就业增加的经济增长没有任何价值。居民对未来经济形势的信心首先反映在就业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率、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并列为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三大经济指标,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被经济学家称为“痛苦指数”,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变化的主要指标值。
分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是生产的结果,分配对生产又有重要的反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分配水平对生产有重要影响。收入分配对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有直接影响。鼓励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获得收入,合理、合法且适度拉开收入差距有利于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维护经济安全。相反,收入分配严重失衡,就容易产生社会不满,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也会制约经济的发展,维护经济安全也就无从谈起。
社会保障制度有着维护社会稳定和调节经济发展等功能。社会保障制度对社会稳定所起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已得到证明。社会保障具有十分有效的平衡需求的作用。在经济衰退时,社会保障通过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扶助,增强了这部分人的购买力,消费需求随之增加,社会总需求也相应地扩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在消费需求不足的特殊时期,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也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心理预期,扩大消费,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高涨而失业率下降时,社会保障支出相应缩减,社会保障基金因此增大,减少了社会需求的急剧膨胀,最终又使社会的总需求和总供给达到平衡。
总之,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是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就业是前提,没有就业,就谈不上收入分配,个人的生活也就没有保障,积极促进充分就业,通过收入增长的途径,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从源头解决社会贫困问题;收入分配是建立在就业基础之上的,但国家可以通过制定法规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是最后一道“安全网”,它可以防止国民经济发展的失衡。三者相互作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4.民族工业整体素质不高,企业结构中外资及外资控股比例日趋增长
一是技术水平比较低。到目前为止,我国主要工业制造设备的技术性能只有比较小的部分达到国际水平,工业总体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10~15年的差距。而工业总体技术的装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工业的整体素质。二是规模效益不理想。比如汽车工业,国内生产厂多达138家,而年产不过100多万辆,而美国年产汽车1000多万辆,汽车生产厂只有8家。三是产品质量比较差。比如摩托车,像日本的原装“铃木”、“丰田”可以无故障行驶3万千米以上,而国产的不会超过3000千米。由于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不高,导致国际竞争力不强。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低,这是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国外一些大跨国公司看好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在我国某些行业和经济领域形成了比较强的控制能力。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大部分已在中国投资,它们通过资本输出和品牌控制,用控股的方式在中国市场控制拥有一定市场份额的中国名牌企业。外商通过合资控股来占有并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造成中国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日益缩小和国产商品的大量积压。外资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尽管外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控制总体上还没有达到严重程度,但这种控制如果发展到一些核心、主导产业部门,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将是无法估量的。
5.农村问题是影响经济安全的内部因素
以中国来说,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有80%的人口从事农业,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相当比重,但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水平比较低,发展极不平衡,发展速度也比较缓慢,农村问题不仅制约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影响经济安全的内部因素。邓小平同志最早提出了农村问题将成为影响经济安全的主要内部因素的思想。首先,他敏锐地洞察到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就是人多地少。“耕地少,人口多特别是农民多,这种情况不是很容易改变的。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人口多,耕地少的问题不仅制约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并且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其次,邓小平同志还认识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80%的人口能不能达到。再次,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意识到农村经济与经济稳定的关系,“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邓小平同志对如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的经济安全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他积极倡导农业与工业相互促进。农业的发展不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过程,它必然要与工业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过程”。邓小平同志还主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发展,主要是工业,还包括其他行业,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50%的人的出路问题”。
21世纪是国际社会努力构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一个世纪,也是中华民族为实现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一个世纪。在这个世纪里,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站在世界的前列,实现自己的宏伟大业,在努力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必须维护好自身的安全。其中,经济安全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稳定的核心与基石,而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域经济安全则是重中之重了。
区域经济安全分析
安全多是指一种存在状态和态势,往往同危机与风险相对,很难加以明确定义。要给区域经济安全做出定义,应该首先明确区域经济本身的内涵与主要特点,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理论和时代特点进行界定。
1.区域经济的内涵
经济性区域的划分区域,泛指地表的一定地域空间。它的范围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各个不同等级的行政区域,不同范围的经济区域和经济协作区域,都是全国的一个区域或地区。区域经济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经济区域系统是一个非平衡、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非平衡性是指组成经济区域子系统及其单元的功能、作用不是同等的、均匀的,这就导致经济单元之间及各子系统之间互补、重组的协作及势差的动态作用。非线性是指经济区域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增长不成比例、系统的整体功能不可加性和与之相关的放大作用。由内涵可以看出,区域经济是开放系统,因而发展过程中很容易遭受外来风险冲击,影响其安全状态;区域系统内部的非平衡性使得各个子系统必须相互互补协作才能保证整体的安全状态,某个系统出现混乱则会导致整个区域经济的崩溃,而系统的非线性则有可能使出现的经济风险产生放大作用,影响国民经济的整体、持续、健康运行。
2.区域经济系统的主要特点
(1)整体性。构成区域经济的各个部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托和不可分割的系统有机整体。就其系统整体而言,任何系统整体又是更大系统的部分,并构成更大系统的特性。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系统是由若干或众多的区域经济和部门经济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各个区域经济又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从而又构成了一个系统整体。为此,我们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从区域经济系统范围内,在整体上总揽全局,进行整体布局、整体开发和整体发展,才能获取系统工程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效。切忌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孤立发展。
(2)复杂性。区域经济系统的复杂性表现在系统的多要素性,即组成区域经济系统的整体要素,有自然的、有经济的、有社会的;系统的多层次性,即区域生产布局的多层次性,空间结构的多层次性;系统的多方向性,即组成区域经济的众多要素,其中大量是属于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不可转系统,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了系统演化发展过程的多方向性。以上几个特点构成了系统的多维性,即系统状态变量的多维性,就其系统的多个质点,描写它的状态,就需要三个坐标和三个动量,共六个变量,系统有多少层次,就需要多少组变量来描述,要描述各层次关系,就需要更多的变量。组成自然、经济、社会的各要素也都是由多要素构成的,都表现出了其复杂性,为此,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复杂性,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布局。
(3)综合性。区域经济就其本身和发展过程都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即区域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指挥系统运作的综合性。区域经济系统中的各子系统既矛盾冲突,又交叉融合、相互作用。实际上,在我国区域经济中已经形成以沿海区域经济辐射,拉动内地乃至西部经济发展的格局。为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要有系统的综合观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综合发展,综合布局,综合协调各种生产关系,综合配置各种生产要素。
(4)开放性。区域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信息时代尤其如此。系统同周围环境、系统与要素之间、系统与结构和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和转换。其划分是无限的,其相互交换和转换的作用也是无穷无尽的。为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其开放性的作用,加速其物资流、信息流的交换,促进其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5)动态性。区域经济系统的动态性表现在地域空间和时间上的相互关系。随着时间的向前推移,系统在空间布局上和物质的量上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和运动着。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即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之间都在不断地变化着;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即区域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处于动态状态,并非静态。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不断掌握系统的动态变化,根据动态变化来合理调整生产布局、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速度。
系统整体论认为,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属性,它不是简单的机械堆积,而是有机联系的系统整体。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分析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指出世界表现为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因而自然科学的本质就是“关于过程,关于这些事物的发生和发展以及关于把这些自然过程结合为一个伟大整体的联系的科学”。这就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是由各种要素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统一整体。如前所述,区域经济也表现出了它的系统整体性。我们研究区域经济必须从区域经济的系统整体出发,用系统整体论分析、讨论、研究区域经济,目的是揭示区域经济内在联系的客观规律,指导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整体观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区域经济整体是由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邮电通信等部门的系统部分构成的。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也就是说没有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等系统的部分,就没有区域经济的系统整体。
(2)区域经济整体与部分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部分的变化是以整体联系为前提的,整体的变化是在部分的变化中实现的。
(3)区域经济部分的性质和功能是由它在整体中的地位与自身的规定性确定的,它的行为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规定。
(4)区域经济部分作用的发展是以整体的发展目标所规定的,它们按照整体的目的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5)区域经济整体是由物质、能量、信息构成的综合体,整体的内在结构是由要素(自然的、生产的、经济的、社会的),层次,中介构成的。
所谓区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整体观就是人们设立、构建、创造关于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观的基本看法或基本观点。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体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这里指出的区域经济发展整体观也不是一种新的教条,而是一种战略方法。它的核心问题是整体与部分以及整体中部分与部分的关系问题,即区域经济整体与部分中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商业、金融、城镇建设等之间的关系,包括布局、生产、交换、消费之间的关系。
东北亚的区域安全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大背景下,为了在与他国的经济交往中占据有利地位并从中获取比较利益,各国都力争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并积极发挥经济合作与联系的整体优势。由此,各个国家间的依存关系不断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不断增多。在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也大致如此。
1.东北亚地区经济安全环境透视
基于东北亚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及重要的经济价值,重新审视东北亚地区经济安全环境,无疑对进一步认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合作有积极意义。
(1)经济因素在地区安全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冷战”时期,各国一直视军事安全为第一需要。“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世界主战场转向经济领域,不确定因素增多。以往在国际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军事因素在各国安全战略中的地位日趋下降,而经济因素则成为各国安全战略中最受关注的首要问题。特别是随着无所不在的跨国经济、技术、资金的广泛交流与融通,经济因素已走出国际关系的幕后,成为直接制约各国安全的重要力量。审视东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不难看出东北亚地区的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基点。譬如,俄罗斯在东北亚地区的战略核心是追逐经济利益;日本企图通过经济扩张来实现其成为政治大国的根本目的;韩国则希望通过发展经济,壮大经济实力为今后的朝鲜半岛统一奠定基础等,不一而足。
(2)经济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代,追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已成为各国对外发展战略的基点之一。随着各国对经济利益的日益重视,将会使经济竞争、经济摩擦、贸易纠纷等利益矛盾走向激化,从而直接危及各国的经济安全。尤其是始自泰国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许多国家的经济安全受到威胁,其影响之深、范围之广,是国际社会始料不及的。由此,金融领域里的经济安全成为世人聚焦的热点。东北亚历来是大国关系盘根错节、西方各国利益的交汇点,各国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各大国政策和利益调整的影响及制约,尤其是在抗拒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风险方面,东北亚各国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仍有较大的脆弱性。由此,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在东北亚同样显得十分必要,并已被提到重要日程。
(3)东北亚各国潜存的几种经济威胁:一是资源威胁,东北亚各国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资源方面已逐渐由“富有”转变为“紧缺”,一些国家的经济资源将大量依赖进口,其他一些重要物资的缺口也在逐年加大。而资源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根基,资源的匮乏势必导致资源竞争的加剧,使得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在竞争中相互对抗。如果不同国家间的资源竞争使得一国利益受损,受损国就会变竞争为对抗,甚至可能引发经济制裁,其结果就会对各国的产业形成冲击,造成经济波动,影响各国经济安全。二是市场威胁,由于东北亚一些国家经济结构趋同,经济发展速度同步,势必造成对进出口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各国之间的利益冲突将会不断增加,随着各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断扩大,进出口市场的安全与稳定将对各国的经济产生极大影响。三是产业安全受到威胁,随着东北亚各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东北亚区域内的跨国合作日益频繁,与此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在投资与贸易频繁穿透国界的情况下,国家的产业该如何保护?国家的经济利益该如何保护?尽管外商投资对各国经济控制程度总体上看并不高,但一旦某些重要产业、主导产业或核心产业部门被外商控制,对各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其结果是使各国的产业发展受制于人,并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各国的产业安全构成威胁。
2.东北亚经济合作是维系地区经济安全的关键
审视东北亚各国在经济合作领域所采取的态度,可以看出:在以经济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被置于首位以后,各国在经济发展中优先考虑的大都是本国的经济利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东北亚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相互渗透日益增强,各国都认识到共同安全的重要性,对经济安全领域里的经济合作尤为重视,从而使得地区安全与经济合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第一,加强地区经济合作,有助于改善地区内彼此的冷漠关系,加强各国之间的信任和了解,维护地区内均衡的发展现状,为各国经济发展创造安全的外部环境。纵观今日世界的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冲突会导致两败俱伤,而合作对双方都有利。在这种国际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东北亚各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势必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因而,合作与发展应当是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要求。只有各国与各地区之间建立起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东北亚地区才会有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
第二,加强地区经济合作,可以使合作双方获益,并在获得比较利益的同时确保本国经济处于相对安全的地位。在东北亚地区,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体制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相同,但在经济发展上、在追求经济利益方面却有着极强的相似性,更为重要的是东北亚各国在经济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互补性与互利性。经济上的互补与互利,对本地区各国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这种经济利益上的牵动,比任何别的驱动都更有效。在利益共享的驱使下,各地间的优势与要素紧密结合,使经济规模扩大、成本下降、利润上升,各国所获利益得以实现。由此,各国的经济增长就有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带动其他部门的增长,使本国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一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无疑将使该国在经济发展中处于相对安全、稳定的地位。
第三,加强地区经济合作,可以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稳步发展,使其免遭国内经济不安全的威胁。由于每个国家的资源、市场等都是有限的,如果只限于在自己国内封闭地进行经济建设,固然可以保证本国经济不受外来资本的侵害,但却会使国家受到经济贫困、失业人数上升、经济发展徘徊不前与本土经济不安全的内力冲击。而走出国门,与别国进行广泛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则可以把各方的比较优势充分叠加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利用各自的相对优势,使各方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使各国的经济免于不安全的冲击而处于相对均衡、安全的良好状态,保证本国在经济安全领域占据相对优势的经济地位,进而维护本国在本土及全球范围内的各方面利益。
总之,要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的长久、稳定,加强彼此间的经济合作是必然的选择。各国要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获得应得的经济利益,加强合作实属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