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要遇到“吃亏”的事情,今天上当受骗,明天遭人愚弄,但是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吃过亏的人都能够变得越来越精明,这是“吃亏是福”的另一种很好的解释。
“风雨后见彩虹”,我们每个人都要感谢那些让我们吃亏的事件,给我们亏吃的人。使他们让我们不断地成长、成熟。关键的是要把所吃的亏及时地转化成成功的动力。一位优秀的播音员突然被老板开除,他经过据理力争,并没有挽回局面,他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里。妻子一下子看出了他的沮丧,于是就问怎么了,播音员说明了原委,妻子一听,高兴地说:“亲爱的,你终于有了自立门户的机会。你为什么还不高兴呢?”
“吃一堑,长一智”,我们要做的是运用自己吃亏后所明白的道理去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犯同样的错误。在最短的时间内减少自己的损失,减轻负担,这才是能吃亏,又会吃亏的境界。
《战国策》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着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地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北)。
此时,襄王意识到自己的过错,立刻派人率骑士到赵国召请庄辛。庄辛到了城阳以后,楚襄王对他说:“寡人当初不听先生的话,如今事情发展到这地步,对这事可怎么办呢?”
庄辛回答说:“臣知道一句俗语:‘见到兔子以后再放出猎犬去追并不算晚,羊丢掉以后再去修补也不算迟。’”庄辛用了一个“亡羊补牢”的典故,告诉楚襄王,其实,吃亏不怕,关键是要会吃亏,转化吃亏,才能在以后避免吃亏。
楚襄王听从了庄辛这番话之后,封他为阳陵君,不久庄辛帮助楚王收复了淮北的土地。
对于庄辛的劝谏,开始楚襄王根本听不进去,吃了不小的亏,但是襄王比较明智,最终诚心接纳了庄辛的意见。可以说是一个敢于面对亏势的人,因为挽救的及时,所以避免了更大的祸事。
我们要感谢“亏”,因为很多事只有在吃亏以后才能知道怎么做是对的。有时候我们也要感谢伤害,因为如果我们的心受过伤,那它不仅会变得坚强,并且会更加敏感。只有睿智的人,才会勇敢地面对由于自身错误而产生的所有“亏”,承担由此而来的所有的伤害和痛苦,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要发生错误,不可避免地要吃亏。
有一位年轻人,在他28岁那年就获选为银行总裁。一日,他与股东会议主席,也就是前任总裁谈话,他说:“如你所指,我才被指定担当总裁职务,这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我希望您能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给我一些建议。”年长的前任总裁看着坐在自己面前的新总裁,很快以6个字作为回答:“做正确的决定。”年轻的总裁期望得到更进一步的回答,他说:“你的建议很有帮助,我非常感激。但是您能否说详细一点儿?我真的很需要您的帮助以做正确的决定。”这个充满智慧的老人回答:“经验。”新总裁又问:“没错,那正是我今天出现在这里的原因。我不具有我所需要的经验。我该如何获得这些宝贵的经验呢?”老人笑着以简洁的语气说:“错误的决定。”
每个人都是要犯错误的,因此,“会吃亏”在这里比“能吃亏”就更加重要。可是犯下错误不知道改正就是不可以原谅的,学者们给神经病下的是这样的定义:重复同样的事情想得到更好的结果。这句话虽然极端,但是却经典。
重复同样错误的人必定要吃大亏,他们以一副满不在乎的模样,一副应该这样而无奈的表情,迎接未来的“祸事”,与神经病没有什么区别。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谁都有疏忽大意的时候,谁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第一次的吃亏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吃一堑,长一智”,面对错误,吸取教训,才是我们以后取得成功的最有力的保障和工具。
反思与领悟:
会吃亏的人不在乎一次小小的亏,而非常重视以后所会发生的更大的祸事,他们会吸取教训,积极行动,以改变未来的命运。这是“吃亏是福”的另一种涵义,也是聪明的人对人生的一种睿智的解读。
智慧新语:
吃小亏不怕,关键是能“吃一堑,长一智”,用行动来弥补已经出现的“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