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装糊涂就意味着多做事少说话,不居功自傲,把功劳与大家分享等等,这种装糊涂的方式使得你更能得人心。
佛语云:“渡人自渡。”给别人留个台阶,也是给自己留条后路,别把事情做得太绝对,得饶人处且饶人。所以当你拿着真理的鞭子准备去惩罚别人的时候,请别忘了,得理且饶人。
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这自然是不会错的。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如果能够保持时时事事都占在“理”字上,那么我可以说,这个人的这一生将是会受到人们的大加赞赏的。不过,要得到人们的赞赏也并非是没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有理还须有节。如果因为自己占据了一个理字便张扬无敛,以理示狂,以理妄为,那不仅会失去自己的理,失去人们的赞赏不算,恐怕最终很有可能会由有理而变得无理了。因而凡是那种得理不饶人的人,最终都不会有什么好结局。
官渡之战是曹操走向成功的一层最关键的阶梯,而其中的最大功臣之一就是及时来降,助曹操破乌巢的许攸。但最终曹操还是杀了许攸这个功臣。曹操和许攸本就是老朋友,如今许攸又帮了他这么大的忙,为什么曹操还要杀了他呢?原来许攸就是个得理不饶人的人,就凭着当初的一仗之恩,以后但凡曹操取下了一座城池,许攸都会说:“哦呦,要是没有我,您曹老人家哪里有今天那!”曹操也赔笑说:“是啊是啊,多亏了您呀。”可想而知,曹操的内心一定是火冒三丈。这样成功的一个军事家,怎可能容一个人天天在后面揭自己的短,拆自己的台!所以,他才会杀了许攸。
凡事都有个度,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不会容忍对方连续指责自己一个相同的错误。所以,提意见也要适可而止。如果总是得理不饶人,不但不会被大众喜爱,反而会闹得反目成仇。得理不饶人不会有好的结局,明知无理还要耍无赖的人,那就更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了。一个常常无理取闹的人,不仅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相反的,就因为他是一个无理取闹之徒,会让人们觉得他很讨厌。人们会躲避他,鄙夷他,唾弃他,最终孤立他,成为一个孤家寡人,以至让他即使想闹也找不到对象,落得个耍赖也找不着入处。如此一来,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有天大的能耐,恐怕也只能是自己跟自己耍赖去了。
我们常听人说:“有理走遍天下。”其实,“有理”与“无理”仅是一步之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常常喜欢“得理不让人”,批评人穷追不舍,总是气势汹汹地予以指责,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也让有理变成无理。成功的人生,也应讲究批评的艺术。
有的人喜欢凭借手中的强权强势对别人进行无情的批评,以为这样就会让人印象深刻。实则不然,那样做的结果只能让人压而不服,即使口服心也难服。而那些刻骨至深铭记在心的恰恰是那些情理相融于无声处的批评。
查尔斯·史考勃有一次经过他的钢铁厂。当时正是中午休息的时间,他看到几个陌生的面孔正坐在那里抽烟。就在这几个刚进厂的工人们头顶上,正好有一块大招牌,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严禁吸烟”。此时的史考勃完全可以指着那块牌子,声色俱厉地对那些人吼道:“难道你们都是文盲吗?”然后,按照规定将他们一个个开除或者对他们进行严厉的处罚。然而,史考勃并没有那么去做。相反,他朝那些人走去,友好地递给他们几根雪茄说:“诸位,如果你们能到外面抽掉这些雪茄,那我真是感激不尽。”吸烟的人这时会怎么做呢?他们立刻知道自己违犯了一项规定,于是,便一个个把烟头掐灭;同时对史考勃产生了好感和尊敬之情,因为史考勃没有简单地斥责他们,而是使用了充满人情味的方式,使别人乐于接受批评。对于这样的老板,有谁不乐于和他共事,拼命地工作呢?“有理也让人”,“得饶人处且饶人”,不失为一种成功的处世方式。
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就是放对方一条生路,让他有个台阶下,为他留点面子和立足之地。这不太容易做到,但如果能做到,对自己则好处多多。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将造成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生,将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他一条生路,他“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对方“无理”,自知理亏,你放他一条生路,他会心存感激,来日自当图报,就算不如此,也不太可能再度与你为敌。这是人性。伤了对方,有时也连带伤了他的家人,甚至毁了对方,这有失厚道。得理且饶人,也是积德。
人海茫茫,但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饶人,焉知他日二人不狭路相逢?若届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且饶人”,这也是为自己留后路。因此,做事做人,下手不必过重过毒。“理”字既明,言辞何妨圆缓。况且,宽容也是一种快乐。因此古人云:“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别人留个台阶下,同时也方便了自己。
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与张英同朝为官的叶侍郎。两家人因院墙发生纠纷,各不相让,争执不下。于是张英的母亲张老夫人修书给京城的张英,让他帮忙,让邻居后退几尺。张英见信深感忧虑,思索片刻回复母亲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夫人见信感慨万分,立刻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知道此事后也很受感动,也命家人后移三尺修筑院墙。从此张、叶两家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两家之间的巷子留给当地人通行,成为后来著名的六尺巷,传为佳话。倘若当时两家人都得理不饶人,仰仗着各家的势力相互争斗,最后的结果可能不仅是两家人结下仇怨,就连两家在朝为官的人也要受到牵连。由此可见,与人方便也是与自己方便。
得理且饶人,不仅是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事实上许多事都是相对的,当你饶过别人,与人方便时,他日别人也会以一颗宽容的心容纳你的过失,与你方便。得理且饶人,不仅显示了你宽广的胸襟,容人的气量,而且也会赢得别人的尊敬。当你以一颗包容的心宽恕别人的过失时,别人也会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你,会心悦诚服的接受你的批评,并且乐于改正。得理且饶人,不仅可以收获更多的朋友,也会让你在人际的交往中更加顺利和谐,游刃有余。别人都乐意和你交往,乐意和你做朋友,和你在一起不会让他们觉得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