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天生争强好胜,尤其如今年代的职场女性,更是巾帼不让须眉,总是时时处处想要做“老大”。或许这种自信积极的态度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宁做老二不做老大,更是一种职场巧妙生存的哲学与智慧。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英雄容易,扮弱者难。俗话说得好,枪打出头鸟。有时候退也是一种谋略,是一种交换,更是一种维系生存的手段。大智者往往大愚,聪明者多,能过“愚”字关又微乎其微!真的英雄,不会气短,善始善终,忍天下难忍之事,不做性情中人,成常人难成之事。人心叵测,凡事最好留一手,做老二,不要做老大,方圆做人,八面玲珑!
企事业经营如此,上班拿薪水也是一样。主管就是该部门的“老大”,这个老大为了保住他的位子,不但要好好带领手下,还要和上级搞好关系,以免位子不保。有成绩的时侯,主管当然功劳第一,但当有过失时,主管同样也是首当其冲。
而当副主管的就没这么多麻烦,表面上看来他不如主管风光神气,但因为上有主管遮风蔽雨,可省下很多辛苦。所以很多人宁可当副手而不愿当主管。
中国人一向扶旺不扶衰,你一旦从“老大”的位子摔下来,就会有人落井下石,于是本来还可当老二的,却连要当老三老四都当不成了。经营企业也是如此,“龙头老大”的位子一旦不保,就会给人“某某公司倒了”的印象,于是兵败如山倒,想力挽狂澜恐怕没有那么容易。
其实当“老二”还有其他的好处:静看“老大”如何构筑、巩固、维持他的地位,他的成功与失败,都可做为你的经验和方向标。可趁此机会培养自己的实力,以迎接当“老大”的机会。因为志不在“老大”,所以就不会太急切,不会得失心太重,不会勉强自己去做力不从心的事情,反而能保全自己,也会降低失败的几率。
曹操在别人劝他当皇帝时曾经说过一句老二名言:“我不当皇帝,我当周公!”这种以退为进的思维几乎成了一部分人几千年来政治谋略的基本模式:心里想着前台,身子却在后台。进可攻、退可守,十分符合孔子“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的人生哲学。
中国台湾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概念中,有一种叫“老二哲学”的说法,就是不做第一,不做第三,而只是紧紧跟在排名第一的后面做老二,瞄准机会再冲刺第一。也就是说,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愿意永远甘居第二的,老二只是个过渡。
《孙子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乃上策也。技术创新“跟着走”便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策。
日本索尼公司在不久前曾向外界公布了一个秘密,带给我们很多启示。过去,“索尼”在研发上投入很大,但往往只开花不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新产品推出之后,别的公司却往往已经掌握了相关技术,所以,“索尼”成了冤大头,为他人做嫁衣。为此,“索尼”改变了策略,紧跟市场,待别人推出新产品打开市场后,索尼马上研究其不足,通过进一步的技术创新,开发并迅速推出其第二代产品,在性能、加工、设计等方面都优于对方的第一代,结果,取得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效果。
学会做老二,并不是目的,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成为老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学会做老二,是一种现实的选择,是生存的需要,毕竟资金有限,实力捉襟见肘,技术及人才资源不足……若被雄心勃勃、豪言壮语、大干快上的“创业激情”冲昏了头脑,无意是不自量力的,“以卵击石”。学会做老二,是一种经营谋略,在跟随之中从老大身上汲取宝贵的经验,吸取老大的失败教训,最后扬长避短地成为老大。
做事或经营企业,无论从老二、老三或老五做起都没关系,就是先不要当“老大”。如能好好地当“老二”,当主客观条件具备,自然就会变成“老大”,这个时候的老大才是真正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