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只说不做,永远没有成功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它是一种伟大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它处于最高的位置。”科尔顿说:“人生中只有一种追求,一种至高无上的追求——就是对责任的追求。”
无论你所从事的是什么样的职业,只要你能认真地、勇敢地担负起责任,你所做的就是有价值的,你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敬意。有的责任担当起来很难,有的却很容易,无论难还是易,不在于工作的类别,而在于做事的人。只要你想、你愿意,你就会做得很好。因为职业责任心是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下面的这个故事,能够告诉我们,责任赋予我们的使命是何其的伟大。
在斯特拉特福子爵为克里米亚战争举办的晚宴上,人们做了一个游戏,军官们被要求在各自的纸片上秘密地写下一个人的名字,这个人要与那场战争有关,并且要他认为此人是这场战争中最有可能流芳百世的人。结果每一张纸上都写着同一个名字:“南丁格尔。”她是那场战争中赢得最高名声的妇女。下面是一段关于南丁格尔的故事。
南丁格尔带着护士小分队来到了这里,在几个小时内,成百上千的伤员从巴拉克战役上被运了回来,而南丁格尔的任务就是要在这个痛苦嘈杂的环境中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不一会儿,又有更多的伤员从印克曼战场上被运了回来。什么事情也没有准备好,一切都需要从头安排。而当各种事务都在有序地进行着时,她自己就去处理其他更危险、更严重的事情。在她负责的第一个星期,有时她要连续站立二十多个小时来分派任务。
一个士兵说:“她和一个又一个的伤员说话,向更多的伤员点头微笑,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着她落在地面上的那亲切的影子,然后满意地将自己的脑袋放回到枕头上安睡。”另外一个士兵说:“在她到来之前,那里总是乱糟糟的,但在她来过之后,那儿圣洁得如同一座教堂。”
“南丁格尔的感觉系统非常敏锐。”一位和她一起工作过的外科医生说,“我曾经和她一起做过很多非常重大的手术,她可以在做事的过程中把事情做到非常准确的程度,特别是救护一个垂死的重伤员,我们常常可以看见她穿着制服出现在那个伤员面前,俯下身子凝视着他,用尽她全部的力量,使用各种方法来减轻他的疼痛。”
南丁格尔被誉为“护理学之母”,她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护理学,使护理工作成为妇女的一种受尊敬的正式社会职业。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来到世上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正是在对她所热爱的护理工作的强烈使命感的驱使下,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她使伤员的死亡率从42%迅速下降到2%,创造了当时的奇迹。
所以说,责任是做好你被赋予的任何有意义的事情。
2.执行就是把正确的事做正确
职责是每一个人应尽的义务,任何不愿意败坏自己的声誉、不愿意最终破产的人都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职责是一项不可推卸的义务——或者叫债务,每个人都应该终其一生地通过自觉的努力和决然的行动来履行自己的义务,或者说免除自己的债务。
职责贯穿于每一个人的一生。从我们来到人世间直到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对领导的职责和义务,对下属的职责和义务以及对同事的职责和义务——对人的职责。凡是有人生存和活动的地方,都有我们人类应尽的职责,职责和义务与我们的生活是形影不离的。
持久而良好的职责观念是每个人应具备的最起码的品德,也是一个人的最高荣誉,因为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必须靠这种持久的职责观念来支撑。没有持久的职责观念,人们就会在逆境中倒下去,在各种各样的引诱面前把握不住自己;而一旦一个人真正具有了牢固而持久的职责观念,最软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在逆境中会勇气倍增,在引诱面前不为所动。“职责”,一位哲人说,“是把整个道德大厦连接起来的黏合剂;如果没有职责这种黏合剂,人们的能力、善良之心、智慧、正直之心、自爱之心和追求幸福之心都难以持久;这样,人类的生存结构就会土崩瓦解,人们就只能无可奈何地站在一片废墟之中,独自哀叹。”
职责感根源于人们的正义感,这种正义感源于人类的自爱,这种人之自爱之情是一切善良和仁慈之本。职责并非人们的一种思想感情,而是人的生命的主导原则,这一原则贯穿在人类的全部行为和活动之中,受制于每一个人的道德良心和自由意志。
一个人的道德良心体现在他所履行的职责之中。如果没有道德良心对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加以规范,那么,才智过人的天才也完全可能误入歧途,从而变得对社会毫无益处。只有道德良心才能规范一个人的行为,只有一个人自己的意志才能使自己变得诚实和正直。因此,良心是心灵圣殿中的道德统治者——它使人们的行为端正、思想高尚、信仰正确、生活美好,只有在良心的强烈影响之下,一个人崇高而正直的品德才能发扬光大。
人生就是一场勇敢的战斗。每一个人都必须有高昂的斗志和坚不可摧的决心,每一个人都必须坚守自己的岗位,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布赖顿的罗伯逊曾十分中肯地指出,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仅仅追求自己的幸福快乐、自己的名誉和进步——“一个人并不能够只为自己生活,也不能一门心思去沽名钓誉,而应该恪尽职守,尽职尽责。”
那些优秀、勇敢的人,会在意志力的作用下,自觉地、不屈不挠地奋斗,他会严格要求自己,经过人世间各种风雨的洗礼,形成高尚的品德。与此相反,那些行为败坏,道德堕落的人总是不充分发挥道德良心的作用,而是听之任之,放纵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任凭存在于身心之中的激情和热情像火一样地熄灭掉,这样年深月久,终于导致道德败坏,良心泯灭。
一个人要行得正、立得稳,必须靠自己的努力;其他任何人的帮助都不可能使他挺立如松。每一个人都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在这一点上,没有人能代替自己。
3.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
负责任、尽义务是成熟的标志,负责任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不负责任的行为就是不成熟的行为。在有些企业,人们都习惯于用“发生了错误”这种被动语态来逃避谴责。对于责任,谁也没有主动去承担,而对于获益颇丰的好事,邀功领赏者不乏其人,尽管许多从事公益事业的人们都熟知一句格言:只要你并不关心谁将受赏,做好事将永无止境。归根结底,我们要为塑造自我而负责。“我就是这种人!”不该成为冷漠或可耻行为的借口。这种说法其实也不够准确,因为我们不可能永远不变。亚里士多德特别强调,我们怎样定义自己,我们就成为怎样的人。
英国哲学家玛丽·麦金莱在《人与兽》中指出:“存在主义最精辟最核心的观点就是把承担责任作为自我塑造的主旨,抛弃虚伪的借口。”19世纪存在主义鼻祖之一索伦·克尔凯郭尔感叹芸芸众生中责任感的丧失,在《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这本书中,他写道:“群体的含义等同于伪善,因为它使个人彻底地顽固不化和不负责任,至少削弱了人的责任感,使之荡然无存。”圣·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中把这种屈服于同辈压力的弱化的责任感作为对青年时代破坏行为进行反思的主要内容。“这全是因为当别人说‘来呀,一起干吧!’的时候,我们羞于后退。”奥古斯丁和亚里士多德及存在主义者都坚持认为人们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缺乏责任感并不能否认责任存在的事实。
负责任的人是成熟的人,他们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他们把握自己的行为,做自我的主宰。每一个成熟的企业,都应该教育自己的员工增强责任感,就像培养他们其他优良品质一样。
4.不打折扣,才能执行到位
你是不是经常环顾周围的人,认为“只要有机会让我做任何他们的工作,我一定会比他们做得更好”,却忽略了他们为了获取这份工作,保有这样的职位而承担过多少责任?上帝是公平的,他总是把最大的奖赏归属于能尽职尽责的人。
而事实上,许多员工对责任有着恐惧心理,他们希望企业能给予一个宽松的环境,希望能从领导那里得到对每一项工作的明确指标、也希望上级复查每一项工作,如果出现纰漏,那么可以大家一起承担责任。很明显,这样的员工充其量也就是领导的手臂延伸而已,没有独立的人格,不能开动自己的脑筋,只能作别人的附属物存在,对要求独立自主地去思考的工作是无法胜任的。
现代企业管理的思路,是充分发挥每名员工的聪明才智,用岗位职责来管理员工的工作,重视结果轻视过程,这与传统的命令式领导相比,就如同承包责任制与生产队的工作方式一样,它们有着本质的不同。在新的方式下,你所得到的指令仅仅是一个目标而已,而具体实施的程序与方法必须自己去寻找和积累,所以在工作中,养成负责任的精神,养成对目标压力的敏感,养成积极主动的工作习惯,擅于动脑筋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将是你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享用不尽的财富。
承担责任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有不同的形式。但一个总的原则就是要熟悉自己的岗位职责,明确自己的权限。
有很多员工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真的不是不想做好,实在是有些问题太棘手,处理起来很困难。”
其实这些并不是你无作为的理由。有些棘手的问题如果自己处理不了,要把这个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由领导去处理,但是你要记住,汇报是下属对疑难问题的底线处理方法,如果连这也做不到,这样的人在企业也就没法生存了,因为他不仅想让自己成为聋子瞎子,还想让自己的领导成为聋子瞎子,让大家一起糊里糊涂地等待惩罚的到来,这样的人对企业的害处不可估量。
工作过程中还会碰到一些职责交叉或模糊的情况,这是岗位设计时要尽量避免的,但由于企业里面大家认识的局限,这些肯定是存在的。面对这些模棱两可的工作,要用积极的心态去应付,勇挑重担,不要为了一些小事去计较,否则,这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形象,而且还会影响以后的合作。
迈克是企业质管部经理,人非常聪明,也很能干,就是有一个缺点,凡事都想给自己留好退路;对比较棘手的事情,可能要承担责任的事情,会想办法推给其他部门或自己的领导。他非常善于用与你商量商量或汇报汇报的语气沟通工作,一旦你有什么意见比较符合他的心愿,他就会去执行,而一旦出现了问题,他便会把责任往你身上推。
他的这种思想和做法最终还是酿成了大错。一次,市场上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他检查了一下,认为工艺原料等都没有差错,就觉得是技术问题。技术部门检查后说技术也没问题,他就认为是技术中心不配合,问题不好解决,就把事情搁置起来了。后来质量问题在市场上暴露得越来越严重,并最终造成大批量的退货,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追究责任时,他还坚持认为是技术中心不配合导致的结果,丝毫没有认识到作为对质量负总责的他,应该在这个过程中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由于他缺乏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当场就被老总解雇了。
承担责任还有一个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工作中出现了问题要勇于承认,不推诿塞责。
企业里面再没有比面临领导追究责任更尴尬的时候了,这时更要表现出自己的风骨。要给领导一个好的形象,是自己的责任就是自己的,只要有错就去勇敢承认,不进行任何辩解,也不要去找其他客观理由。如果其中多少也有其他人的责任,除非他的错误更严重,否则没有必要去计较,要相信日久见人心的道理。更不必一定要把别人拉来垫背,不要产生替别人背了黑锅的想法。这丝毫解决不了你的问题,只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连良好的同事关系也搭了进去。
权力与责任是成正比的,如果你还没有锻造出一颗勇于担负责任的心,最好也不要对权力、事业产生太大的企图。
如果你有“不停地辩解”的习惯,如果你习惯于说“我以为”那么请马上改掉,这都是拒绝承担个人责任的表现。而正确认识自己,专注自己的本职工作,勇于承担责任,找出自己可能忽视的一些问题,才是你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榜样员工应该做的。
5.灵活执行,把工作做到满意百分百
责任心态与结果心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只有明确二者的区别,在工作中我们才能减少一些没有必要发生的错误。
工作中,领导关心的不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应当怎样去解决,而是问题有没有解决,有没有一个确定的结果。在这里,很多人都会有一个思想上的误区,认为自己只要完成了领导交代的任务,就是创造了业绩,得到了结果,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任务只是结果的一个外在形式,它不仅不能代表结果,有时还会成为我们工作中的托词和障碍。
下面我们从一个正面的例子中去认识一下任务与结果的区别。
一位企业老总在意大利某名牌鞋店买鞋。最合脚的尺码卖完了,他选了一双小一号的,但有一点紧。他想到反正鞋穿穿会松的,于是要掏钱买,可售货员拒绝卖给他,理由是顾客试穿时表情不对劲,“我不能将顾客买了会后悔的鞋子卖出去。”售货员说。
显然,这个售货员是一个不把问题留给领导的员工,因为他不仅是在做领导“吩咐”他做的事,而且更懂得领导和企业吩咐他做事的结果:即把最满意的服务提供给消费者。
那些心系责任,把业绩留给领导的人比较看重贡献,他们会将自己的注意力投向企业及个人的整体业绩,而不是自己的报酬和升迁。他们的视野开阔,在工作中,他们会认真考虑自己现有的技能水平、专业,乃至自己领导的部门与整个组织或组织目标应该是什么关系。进一步地,他们还会从客户或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这是因为,不管生产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消费者或顾客解决问题。
那些把业绩留给领导的员工会经常自我反省“我究竟做到了什么”,这有利于他们增强工作责任感,充分发掘自己具备但还没有被充分利用的潜力。相反,那些把问题留给领导的员工不清楚自己的工作使命,只知道将任务完成就可以交差了。这种心态导致他们不但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而且还很有可能把目标搞错,以至于南辕北辙。
也许,你初入职场时,会被安排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许,此时的你仍在企业的最底层做着不被重视的工作,这些都不要紧,只要你心系责任;积聚能量,作出令领导满意的结果,你一定可以抓住机会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