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的劝说者往往知道怎样使门开着,以便对方能从他以前的立场上改变过来,而又不失面子。
在人际交往中,常常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这时,你要劝说别人从他的立场上改变到你的立场上,如果说话不当,就会使别人下不了台阶而没有面子,甚至有可能使别人恼羞成怒,与你发生争执。
一般来说,除非有的人已经做出了许诺和决定,而不愿改变自己的立场外,大多数人还是会很高兴地改变其观点转而同意你的观点的,只要你的劝说有理而且得体。精明的劝说者往往知道怎样使门开着,以便对方能从他以前的立场上改变过来,而又不失面子。
有两种方法可以借鉴运用。
一种方法是假定别人在一开始没有掌握事实的全部。这时,你可这样说:“当然,我完全能够理解你为什么这样想,因为当时你还不完全知道其中的细节。”如果对方错了,你最好帮他从错误中找借口。比如,你可以这样说:“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不管是谁,都会这样想的。”或者,你这样说:“开始,我也是像你这么想。不过后来,我偶然知道了这些数据,因此我的想法才得以改变。”
第二种方法是你建议以某种方式,让对方的不同意见转移到别人头上。
一位老太太在某商场为其丈夫购买了一套西服,拿回家给丈夫穿后,丈夫有点不大喜欢这种颜色。于是,这位老太太急忙包好,干洗后拿到商店去退货。她对服务员保证道:“这件衣服决没穿过。”
服务员接过衣服看了看,发现了衣服有干洗的痕迹。机敏的服务员并没有当场指出证据,来说明那位老太太说的是假话,如果那样的话,顾客会为了顾及自己的面子,死不承认的。这位服务员而是为顾客找了一个台阶。
服务员微笑着说:“夫人,我想是不是您家的哪一位搞错了,把衣服错送到洗衣店去了?我自己前不久也发生过这件事,我把买的新衣服和其他衣服放在一起,结果我丈夫把新衣服送去洗了。我想,您大概是否也碰到了这种事情,因为这衣服确实有洗过的痕迹。”
这位顾客知道自己错了,而售货员却把错误转嫁给这位顾客的丈夫身上,反正,这位可怜的丈夫又不在身边,背一背黑祸也无妨。这位太太笑着骂道:“遭天打的,一定是他搞错了。”于是体面地拿起衣服,离开了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