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68900000013

第13章 在国难中艰苦度日

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做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共同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华罗庚

华罗庚的前半生都是在国难中苦苦挣扎。此时,华罗庚正在经历他人生的第二次劫难。

1938年,华罗庚回到了祖国。

这时国内的形势是,中国东北已经完全沦陷了。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也因战乱被迫迁至昆明,三者合并成立了一所大学——西南联合大学。

华罗庚作为海外归来的学者,他的数学水平在当时已经没有任何争议了。在杨武之教授的建议下,西南联合大学聘请了华罗庚担任数学系的教授。

年仅28岁就当上了大学教授,这在清华大学的历史上开了先例。而未经讲师、副教授就直接提升为教授,这也是由华罗庚开创了先河。

战争的硝烟笼罩着整个中华大地,国不泰,民不安。

华罗庚作为一个科学家,他觉得自己的任务是重大的,他应该把科学作为武器和敌人展开斗争。但是,在当时的环境下,连生存条件都难满足,更别说是其他了。他觉得自己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

为了躲避敌机的狂轰滥炸,百姓们多从城里转移到边远山村去逃难。

华罗庚一家也几经辗转,最后好不容易躲到了位于昆明郊区20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庄里。

一家七口人挤在一个摇摇晃晃的小阁楼里,阁楼分为两层,上层住人,下面养些鸡、鸭、牛、羊。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白天华罗庚拖着那条残腿去学校讲课。晚上回家,他就点燃一盏油灯,在微弱的灯光下专心写他的论著《堆垒素数论》。

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

在战乱的摧残下,昆明人的生活已经很困苦了,但是教授的生活更加艰难,那时盛传着这样一句话:“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有一次,华罗庚和闻一多两人正在大街上走着,身后突然间跟上来几个要饭的叫花子,闻一多看见后就对华罗庚说:

“罗庚,我和你打个赌,我只说一句话,这些叫花子就不跟着咱们了。”

华罗庚笑着说:

“我才不和你打这个赌呢,这件事我也能够办到。”

两人会意地一笑,同时回头对那些人说:

“我是教授。”

那群跟在后面的叫花子一听这话,“呼啦”全散了,有的人嘴里还叨念着:

“哎,我的命真不好,跟了半天,跟了个比我还穷的。”

在当时,其实生活的艰苦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人们的自身安全根本得不到保障。

这里虽然是大后方,但是敌机还是会时不时地来这里进行空袭。

有一次,华罗庚因为想问题想得太入神了,他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随时可能降临。甚至连飞机来时的警报声他都没有听见,结果差点被轰炸到。

到了20世纪60年代,华罗庚的学生们在借读他的书时,发现几乎每页上都沾有沙土,那就是当时在昆明时,飞机轰炸留下的纪念。

随着生活越来越艰辛,当时有很多教授都选择了改行经商,或者是弄张护照到国外谋生。就在这个处处为难的时候,华罗庚的第三个孩子也出生了。

孩子的出生,让华罗庚一家的生活更加艰难了。吴筱元劝道:

“罗庚,你看咱们现在这个家,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大人还能忍忍,可是孩子们呢,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这样下去,我真怕他们会吃不消的。”

华罗庚抱歉地说:

“筱元,是我没本事,让你们受苦了。如果我去敌占区,咱们的日子一定会来个180度的大转弯,可是我不能那样做啊。如果我去了那里,即使什么事情也没做,也会受到世人唾骂的,毕竟我的影响面太大了。”

“罗庚,这个我知道,我的意思是,你能不能也像别的教授那样改改行,或者上国外去呢?”

“你说的我不是没有想过,可是科学是我追求一辈子的事情,我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呢?在战争爆发的时候我就在国外,而且当时受邀去苏联访问,我是放弃那里的一切回国的,现在又怎么可能跑到国外去呢?”

听了这话,吴筱元便无言以对了。她尊重丈夫的选择,但眼看着孩子们吃了上顿没下顿,明显营养不良,身为母亲,比谁都心痛。

华罗庚看了看妻子又说:

“筱元,我知道你都是为了这个家,这样吧,我去中学看看,找个兼职贴补一下家用。”

事已至此,也只能这样了。从此以后,华罗庚除了在西南联合大学执教外,还去附近的中学教课,而家中的一切都归吴筱元打理。

虽然条件如此的艰苦,但是华罗庚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数学的研究。

在4年多的昆明生活中,华罗庚克服重重困难,发表了20多篇极具影响力的论文,同时撰写了《堆垒素数论》一书。

这部著作讨论了华林问题、哥德巴赫猜想问题和一些相关的问题,统一并改进了他以前的研究成果。

但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部凝聚了华罗庚大量心血和汗水的《堆垒素数论》的中文原稿竟然被国民党中央研究院丢失了。

华罗庚闻听,悲愤不已。生活的艰难,他可以忍受;玩忽科学,他愤不能平。他认为,扼杀科学的人无异于刽子手。

他拉住好友闻一多的手悲苦地说:

“你说数学有什么用?我恨不能也去搞政治,跟他们碰一碰。”

这时候,他的另一位好友,党的地下工作者王士凤劝阻了他:

“眼前的黑暗早晚有一天会结束。你的腿不行,还是搞你的数学,将来会有用的。”

华罗庚这才放弃了从政的想法,继续他的科学研究。

同类推荐
  •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隋唐五代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一代创富者的智慧与情怀:民国商魂

    以中国近现代具有独特性情的20位著名实业家为记叙对象,每人一个章节,分别从传略,文华,为人,雅兴,风度,恩怨,情事,妙语,佳作,评誉等10个方面,以小传,故事,言论,评价等方式介绍,从而让读者了解这些实业家的传奇人生。
  • 慈禧传

    慈禧传

    慈禧太后17岁入宫,27岁联合恭亲王奕发动“辛酉政变”,废掉辅政八大臣,开始了她的“垂帘听政”时代。在之后的48年里,她三次垂帘听政,扶助同治、光绪两代幼帝成长,实际控制着晚清的朝政大权。本书通过对历史材料的把握与整理,再现了慈禧的一生。
  • 陈永贵传

    陈永贵传

    作者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客观全面地记述了陈永贵从一个穷苦农民成长为全国劳模,直至升任中央高层领导的非凡人生。生动展示了他带领大寨人艰苦创业的感人经历,记述了大寨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后,学大寨运动对中国农业发展的重大影响。同时也记述了“文化大革命”中大寨推行“左”倾路线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陈永贵晚年的反思。
  •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名人传记丛书)

    华盛顿生平拒绝人们为他歌功颂德,但是却鲜有一位开国元首在死后仍然赢得人们一致的尊敬与称誉。美国人会拿柯立芝、布什开涮,却绝没有人会调侃华盛顿、林肯,提到他们的“国父”,他们都是一脸的向往与自豪。人们总喜欢排列影响世界的一百位名人,然而无论怎么排,华盛顿始终位居前列。他是一位罕有的无论生前还是死后,都赢得了名副其实“伟人”称号的人。
热门推荐
  • 成皇之路

    成皇之路

    这是一个有历史依据事实的上古神话故事。夏王太康被有穷氏首领后羿叛乱夺权,夏朝后世的首领姒相被后羿义子寒浞杀死,其妻怀孕从狗洞中逃出,在西王母的使者三青鸟之一小鹙的协助之下逃回娘家有仍氏,并诞下遗腹子姒少康。少康在有仍氏被人看不起,备受欺凌,在一次意外中从一头魔兽手中救下了一名少女女艾,就在这个时候,寒浞派其子寒浇攻打有仍氏,杀少康,少康之母被抓,在小鹙阻止下,少康在目睹母亲惨死后痛苦和小鹙以及女艾一同离开有仍国。在逃亡中,小鹙为救少康而死,少康痛不欲生,在女艾开导下,决心一定要活下去,为母亲及小鹙报仇。
  • 世界之巅峰

    世界之巅峰

    生于地球,生死一刻。穿越时空。浑然不知,已于新星球。四周美丽无暇,似中华之古。不知不觉,地球之事皆抛之脑后。带上信仰。站在世界之巅峰。
  • 游震九天

    游震九天

    一游玄震九天齐,试问天下谁匹敌?"让你劈你还真劈啊!"龙苍愤愤地朝天喊道,轰隆,天上正要消散的乌云又聚了起来,大哥,开玩笑的。送走了乌云,收拾好心态龙苍就正式踏上了回家的旅程。“唉,这哪啊,好饿啊。”额······虽然可能旅程会有些波澜。
  • 我的坏蛋生涯

    我的坏蛋生涯

    为了能生活下去自己必须狠
  • 饰邪

    饰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潜成瘾:帝少,请轻撩

    一潜成瘾:帝少,请轻撩

    【重生】第一眼见到那个男人,秦芷的第一想法就是——上了他!!上完之后呢?回答,肯定是要给钱啊。不然这不就等于吃霸王餐了。第二次见到他。帝夜冥:“帮我回忆回忆五年前的那一夜如何?”秦芷:“电视剧里要想起以前的记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车撞一次,我可以帮你,一次不够再来一次。”帝夜冥:“哦?一夜我可以七次,试吗?”
  • 行星歼灭

    行星歼灭

    搞笑与热血的人类史诗!!(话说真的不知道怎么写简介)
  • 《夜无伤的校园生活》

    《夜无伤的校园生活》

    弃文了。。。。。。。。。。。。。。。。。。。。。。。。。。。。。。。。。。。。。。。。。。。。。。。。。。。。。。。。。。。。。。。。。。。。。。。。。。。。。。。。。。。。。。。。。。。。。。。。。
  • 中国平安保险

    中国平安保险

    为了更好的探究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成长轨迹,找出其成功秘笈,本套丛书主要从平安的管理模式与企业规划、企业文化与团队管理、营销模式与品牌管理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

    制度与规章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一个可以传承下去的企业,绝对少不了制度。无视或者经常破坏企业制定的制度和管理规则,就会被别有用心的员工、竞争对手、客户牵着鼻子走,企业就会一盘散沙,没有凝聚力向心力。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一个企业有了制度,就有了公平,就意味着效率。而效率,则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永葆生命力的良药。所以,做为管理者,要改变通常惯用的“人治”,用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通过正确的奖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