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闪闪发亮的。”懒惰,不但让你一事无成,还会贻害无穷。
谁都知道,深海里氧气稀薄,但为了生存,很多动物不得不根据深海里的环境来进化自己:它们尽量减少活动或者干脆不动,长期蛰伏在一处,以减少身体对氧气的需求。所以,尽管深海里环境恶劣,还是有不少动物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最近,美国的一家海湾水族馆研究所,由克雷格·麦克莱恩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活在深海里的动物渐渐减少的原因,居然不是因为氧气的减少,而是因为氧气的增多。
在南加州海域,就因为移植了大量含氧海澡,而导致许多深海动物消失。人们以为含氧海藻能够改善深海动物的生存环境,没想到反而害了那些动物。因为含氧海藻是一种能够制造氧气的深海植物,是普通海藻造氧量的100倍。
照理来说,增加了氧气的深海对鱼类应该是一件有益的事,可是因为千百年来,那些长期蛰伏于一处不动的深海动物已经适应了缺氧的环境,突然有新鲜的氧气注入,便容易产生氧气中毒。不会氧气中毒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迅速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改静止为动态。只有不停地游动,才能够加速呼吸,让过量的氧气排出体外,这样,过量的氧气不但对它们构成不了威胁,反而会让它们更加具有活力。
所以,生活在深海中的动物很快便会分为两种:一种因为无法改变自己原有的“懒散”的生活习性而变得无所适从,甚至被“淘汰”了;而另一种则一改往日的静止而快速行动起来,因为适应了由大量氧气注入的新环境而变得“如鱼得水”。
克雷格·麦克莱恩最后得出结论:不是氧气害了那些深海动物,而是它们自己的懒惰习性。
对从事任何种类工作的人而言,懒惰都是一种堕落的、具有毁灭性的东西。懒惰、懈怠从来没有在世界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也永远不会留下好名声。只有多行动,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创造美好未来。
20世纪初叶,一个华人泥水匠在美国洛杉矶北部一条铁路附近建了一座很漂亮的塔。他在那里打工时认识了一个比他小20岁的黑人姑娘。他天天买甜饼给她吃,于是黑人姑娘就嫁给了他。那块空荡荡的荒地就是他为她而买下的,住房像一个工棚,很简陋,但后院却很大。黑人妻子坚持要在后院修建一个游泳池,起初他依了她,但后来他还是不顾她的阻拦把游泳池拆了,要改建成一座塔。修塔的时候,他也说不上有什么目的。他发动自己的孩子和周围的儿童去捡碎酒瓶和破瓷片,然后他再粘贴在塔上。妻子认为建塔没有什么用,他不听,妻子就带着孩子们走了。他一个人每天一点一点地建,总共花了34年的时间,终于把塔建成了。
但最后他却走了,把房子、院子和塔都交给了邻居的老头儿看管。当地警长要拆毁这个塔,说它不安全,倒下来会砸伤人。可一位大学教授呼吁全社会保护那座塔,并请来了力学专家鉴定塔的安全性能。专家用10000磅的拉力也没有拉倒塔,证明塔是坚固的,于是作为重点文物保护下来,那位大学教授也因保护那座塔而声名远播。
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最初是看不出它的端倪的,就说那个华人泥水匠建的塔,他随意而建,毫无目的,于是,当他日积月累地建成了,就成了一种建筑艺术珍品,就成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位支持他的大学教授对那座塔进行过多年研究,并在三藩市找到了已78岁的建塔老人。大学教授把他请上讲台,要他给大学生作一次学术报告,讲讲当年建塔的原始冲动。他说:我当初建塔就像咳嗽一样地忍不住。大学生们笑了,教授补充说:这是老先生的幽默,而我们应该领会到他所表达的一个真理,那就是艺术家都有最原始的创作冲动。
大凡灵感都像咳嗽一样忍不住,会产生一种原始的冲动,而将那种原始的冲动付诸实施,就会成就一件艺术珍品或者某种发明创造。当然,原始的冲动也是厚积薄发的,它来源于勤思与实践。一个懒惰的人,灵感是不会光顾他的。
懒惰是一种精神腐蚀剂。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爬过一个小山岗;因为懒惰,人们不愿意去战胜那些完全可以战胜的困难。因此,那些生性懒惰的人不可能在社会生活中成为一个成功者,他们永远是失败者。成功只会光顾那些辛勤劳动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