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妻子——权势、人品;妾妓——外貌、才华。
现代:第一位是外貌气质。
从调查报告(1)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男人更爱色。现代与古代相比,倒是真的进步了,社会角色暂且靠后,开始注重人本身的东西了,只是,很可惜,当男人们摆脱了宗法制度的荒谬安排后,选择的并不是人性(精神沟通),而是本能(色)。
很多男人也并不把老婆当做“伴侣”,而是当做满足性欲、虚荣心的工具而已,说白了,这是跟他的房子、车一样的“东西”,长得漂亮就证明这个东西值钱。至于心灵沟通——男人会这样想:女人这东西,哄哄也就得了,能真正沟通吗?
这是一个令人悲哀的答案:很多男人现在还只把女人当做“物”,而非“人”。而我现在所说的“很多男人”,其实就是那些事业还有所成,不需要女人的力量支持的成功男人。他们需要的老婆就是古代的妾,只要承担如下功能:性、欣赏悦目、炫耀、生育就OK。
第二位是人品或者才干。选择这个条件的男人一定是那些事业还不够成功的男人,他需要女人的支持和理解,所以他选择安全感——“人品”,或者,选择才干,可以在事业上帮助她。这类男人依然是把女人当做工具来用的,虽然比第一个当做“玩物”(人家玩得起)看起来要“崇高”一些,但是说白了,还是工具。此工具承担以下任务:生育、事业帮助、安全感。
可不要被调查报告(2)给蒙蔽了,以为现在的男士看重什么高学历,是欣赏女人有才华。当下有才可不是古代的“有才”,所谓有才就是高学历,高学历就意味着高收入,高收入就意味着另外一种“才”——“财”。说到底,还是财——能帮助他事业成长的工具。这类男人需要的老婆,就是古代的妻。
而结论就是:古代社会,宗法制度根据男人需要安排配偶位置,男人的本性跟社会性是拧在一起的,最爱的往往是地位最卑贱的。现代社会给了男人自由,可惜,他们依然掉进了功利主义的陷阱:事业有成的男人从本能出发,选择古代的妾或者歌妓(如明星);事业未成的男人从生存出发,选择古代的妻,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工具。
所谓“男人有钱就变坏”,其实不是什么人性变幻,从古至今,无论是宗法制度的安排,还是现代社会的自由宽容,女人、婚姻,对于男人来说,永远是需要,永远是附属于男人的工具,永远是功利主义式的抉择——没钱的时候需要一种女人,有钱的时候需要另外一种女人,只要功利主义立场不变,这个规律就会永恒。
从古至今,尽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