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残守缺→缺吃少穿→穿房入户→户给人足→足不出门→门庭若市
抱残守缺:①指汉代今文经学派儒生墨守残缺不全的今文经典而拘执一家之言。后常用以比喻泥古守旧,不知改进。②指保藏残缺的古籍文献。
缺吃少穿:指衣食困乏。亦作“缺吃短穿”。
穿房入户:穿,通过;户,门户。随意出入人家内室。形容很熟的人或不正经的人。
户给人足:给,丰足,富裕。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
足不出门:不出大门一步。指闭门自守。
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集市一样。形容来的人多。
门庭若市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邹忌,样貌英俊。一天早晨起来,他穿戴整齐,对着镜子仔细端详了一番,然后问他的妻子说:“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的样貌更英俊?”
妻子说:“当然是你英俊了,徐公怎么可能比得上你呢!”
徐公的样貌在齐国是出了名的英俊。邹忌听了妻子的话,他并不相信自己真的比徐公英俊,于是他就去问爱妾,爱妾弱弱地说:“徐公哪能比得上你英俊呢!”
第二天,刚好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邹忌又问客人,客人恭敬地说:“徐公哪能比得上你俊美呀!”
几天之后,恰好徐公来到邹忌家拜访,于是邹忌仔细地打量了徐公。结果,邹忌发现自己哪有徐公英俊啊。于是,他就想:“妻子说我英俊,那是因为她爱我;爱妾说我英俊,那是因为她怕我;客人说我英俊,那是因为他有求于我。其实我哪有徐公英俊啊!”
这件事对邹忌的启发很大,他从这件事联想到,身为一国之君的齐威王,他受到的蒙蔽更大。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邹忌就把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说给了齐威王,并劝谏说:“现在齐国国土千里,城池众多,大王每天接触的人要比我多很多,所以大王所受的蒙蔽也更多。如果大王可以开诚布公地征求意见,那么对国家一定有好处。”
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认为很有道理,他下令说:“不管是谁,可以当面指出我的过失,那么就给上赏;上奏章劝谏我的,可以给予中赏;在朝廷或街市中说我的过失,如果传到我的耳中,那么就给下赏!”
诏令一下,群臣纷纷进谏,一时川流不息,朝廷的门口像市场一样热闹。
《战国策·齐策》:齐王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邹忌(约公元前385~前319年),战国时期齐国大臣。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相国,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称成侯。劝说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赏善罚恶,由此齐国渐渐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