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碌碌→碌碌无能→能谋善断→断袖余桃→桃弧棘矢→矢志不渝
风尘碌碌:形容路途辛苦的样子。
碌碌无能: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能谋善断:善,擅长;断,决断。形容人能不断思考,并善于判断。
断袖余桃:指男性之间的同性恋。同“断袖之癖”。
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认为可避邪。
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
矢志不渝
安史之乱时,张巡奉命守睢阳,结果为令狐尹所围。当时睢阳的情况十分危急,粮尽兵疲。张巡手下有一员大将叫南霁云,因排行第八,所以都叫他南八。他率领数十骑突出重围,向河南节度使贺兰进明求援。贺兰进明犹豫不决,他看中了南霁云的勇猛,就想把他留下来。南霁云见贺兰进明迟迟不肯发兵,就说:“睢阳粮尽已经有一个月,我哪能吃得下酒饭。”于是他就砍断手指,然后用箭射中城中的佛塔,立誓回城破贼之后,一定来报不相救之仇。这就是“矢志”。
南霁云又杀回到睢阳城。结果没过多久城就破了,他与张巡等人被俘。叛军劝张巡投降,张巡没有答应。又去劝南霁云。南霁云没有回话。张巡说:“南八,大丈夫不可为不义者屈。”南霁云笑着说道:“我也这样认为,您既然说了,我哪能不死。”于是就自杀了。这就是“不渝”。
《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张巡(公元708~757年),唐朝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至德二年,安庆绪派部将尹子琦率十三万精锐军南下攻打睢阳,张巡和许远以数千人,在城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死守睢阳。最终杀敌十二万,有效地遏制了叛军的南犯之势,但终究因寡不敌众,最后英勇就义。据说死后被追封为“通真三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