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虎难下→下笔成章→章句小儒→儒家经书→书剑飘零→零打碎敲
骑虎难下:骑在老虎背上不能下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进行下去有困难,但情况又不允许中途停止,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下笔成章:章,文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
章句小儒:指不能通达大义而拘泥于辨析章句的儒生。
儒家经书: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范围随历代王朝的增设而不断扩大。主要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和《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
书剑飘零:书剑,书籍和宝剑,指读书做官,仗剑从军。本谓做官或从军,离乡背井,漂流在外,后谓因求取功名而出门在外,久游未归为书剑飘零。
零打碎敲:指以零零碎碎、断断续续的方式进行或处理。
晋成帝咸和三年,镇守寿春的将领祖约和镇守历阳的将领苏峻叛乱,他们率军攻入都城建康,专擅朝政。
在这危急时刻,江州刺史温峤和出逃的庾亮共推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起兵征讨叛军。由于起兵仓促而叛军势众,同时晋成帝也被挟持,陶侃的前几次攻击都失败了。不久之后,军粮也快吃完了。
由于前几次攻击的失利,陶侃的内心开始动摇了,信心也不足。他责备温峤说:“起兵的时候,你说只要我当盟主,那么要将有将,要粮有粮。可是到了现在将在哪里?粮在何方?如果粮食再供应不足,我只好带领我的人马回老家去了,等到以后时机来了再动手。”
温峤反驳说:“您的看法错了。要取得胜利最关键的是靠队伍的团结。想当年刘秀、曹操之所以能以少胜多,那是因为他们是正义之师。苏峻、祖约他们欺世盗名,谋反叛乱,我们一定可以打败他们。现在国难当头,我们一定要讨伐逆贼,决不能改变原先的计划。就像骑在老虎身上,不把它打死,怎么可以半途下来呢!如果你真的独自带兵回老家,一定会影响到军队的士气,使讨伐失败。这个责任您一定要承担的!”
陶侃觉得温峤说得很有道理,就打消了回老家的念头。随后,他和温峤仔细地制定了作战计划,决定从水陆两路发起攻击。温峤亲自率领一支精锐的骑兵,偷袭叛军。最后终于打败了叛军,苏峻被杀,祖约最终也死了。
《晋书·温峤传》:今之事势,义无旋踵,骑猛兽安可中下哉。唐·李白《留别广陵诸公》诗:骑虎不敢下,攀龙忽堕天。
陶侃(公元259~334年),东晋时期名将。字士行(或作士衡),本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后迁到庐江寻阳(今江西九江西)。初为县吏,后来升至郡守。永嘉五年(公元311年),任武昌太守。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任荆州刺史。后升任荆、江二州刺史,掌管八州诸军事。他精勤吏职,没有不良嗜好,为人称道。他是我国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