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争虎斗→斗鸡走狗→狗头军师→师出有名→名落孙山→山鸣谷应
龙争虎斗:形容争斗十分激烈。
斗鸡走狗:使鸡相斗,狗相追。指纨绔子弟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狗头军师:比喻爱给人出主意而主意又不高明的人。也比喻专门出坏主意的人。
师出有名:比喻做某事有充足的理由。
名落孙山:指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
山鸣谷应:形容回音响亮,也比喻此鸣彼应,互相配合。
名落孙山
宋朝时有一个名叫孙山的秀才,他为人滑稽多才,在乡里很有名气。
这一年,孙山进京赴考,正巧同乡一个熟人的儿子也想要去科考,那户人家就把儿子托给孙山,请他照应。孙山答应了下来,一路上精心留意,不敢出错。
终于三场试考罢,发榜那天,孙山起了大早出去看榜。他挤在人群中,眼睛瞪大了从头看起,但是直到眼睛都酸了,还是没发现他们两人的名字。到了最后,孙山已经不抱希望了,不过就在他刚要放弃的时候,却看到最后一行端端正正地写着两个字:“孙山”,不禁大喜。
乡人的儿子没有考中,心情沮丧,于是让孙山先回,自己想在京城散散心。孙山一个人回乡,那户人家获知孙山中皇榜的消息,殷勤地找上门来,并且探问他的儿子情况如何。孙山作了个揖,十分巧妙地回答:“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皇榜的尽头还好有孙山的名字,你儿子的名字则在孙山的后面。那家人听他这样一说,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后来,人们便常用“名落孙山”来指考试落第。
宋·范公偁《过庭录》: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范公偁,是范仲淹的玄孙,范纯仁的曾孙,生平无考。他所著的《过庭录》是一部学术史料价值较高的笔记,是研究范氏家族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