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流浃背→背城借一→一哄而起→起根发由→由博返约→约定俗成
汗流浃背:形容满身大汗。也形容极度惶恐或惭愧过度。浃,湿透,出汗多,湿透脊背。
背城借一: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
一哄而起: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多含贬义。
起根发由:比喻指出事物的根源。
由博返约:指做学问的人由广博出发,继而务精深,最终达到简约。
约定俗成:约定,共同认定;俗成,形成习惯。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汉武帝临终时委任大将军霍光为重臣,让他辅佐幼帝汉昭帝执政,当时的汉昭帝只有八岁。霍光门下有个叫杨敞的人,行事仔细认真,很少犯错,霍光很赏识他,就提拔他为丞相,封安平侯。事实上,杨敞懦弱无能,毫无胆量,根本无法承担丞相的责任。
公元前74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汉昭帝驾崩于未央宫,这时就要再选皇帝。霍光与众臣商议之后,选了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继位。哪知道刘贺继位为君后,经常寻欢作乐不理朝政。霍光听说皇帝荒废朝事,忧心忡忡,于是与大司农田延年、车骑将军张安世秘密商议,想要废掉刘贺,另立贤君。商定完之后,霍光就派田延年去告知杨敞,让他配合行动。杨敞听说之后,吓得汗流浃背,只是含含糊糊地敷衍过去。
杨敞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很有胆识。她看到丈夫心神恍惚的样子,非常着急,当田延年借故离开时,她就上前对丈夫说:“国家大事,哪能犹豫不决。大将军既然已经有了决议,你就应当机立断,不然就会大祸临头。”
杨敞一时拿不定主意,在房里来回走动。这时田延年进来了,杨敞夫人要回避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就大方地与田延年相见。她告诉田延年,说她的丈夫同意了大将军的行动。田延年听后,高兴地离去了。
田延年告知霍光,杨敞同意配合,霍光十分高兴,于是安排杨敞领众臣上表,奏请皇太后。
第二天,杨敞与群臣谒见皇太后,说明昌邑王无法继承王位的原因。皇太后听后就下诏废去了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洵为君,即汉宣帝。
《汉书·杨敞传》:敞惊惧,不知所言。汗流浃背,徒唯唯而已。
霍光,字子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是汉昭帝的辅政大臣,执掌汉室最高权力近二十年,是汉朝政治舞台上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政治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