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簪堕履→履薄临深→深谷为陵→陵谷变迁→迁延羁留→留连不舍
遗簪堕履:比喻旧物或故情。同“遗簪坠屦”。
履薄临深:比喻身处险境,必须十分谨慎。
深谷为陵:深谷变成山陵。比喻人世间的重大变迁。
陵谷变迁:陵,大土山;谷,两山之间的夹道。丘陵变山谷,山谷变丘陵。比喻世事变迁,高下易位。
迁延羁留:犹言拖延滞留。
留连不舍:依恋着不愿离去。形容依依惜别的情貌。同“留恋不舍”。
舍儿救孤:比喻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舍儿救孤
春秋时期,晋国武将屠岸贾专横跋扈,陷害忠良。大臣赵盾一家三百人全部被他杀害,只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孤儿赵武侥幸活了下来。赵武被赵盾的门客程婴所救,他希望赵武长大以后可以为赵家报仇。屠岸贾得知赵氏还有遗孤,就下令杀死晋国境内所有半岁以下的婴儿,免除后患。
为了保存赵氏一脉,程婴就去找晋灵公的退职老臣公孙杵臼商议对策。程婴愿意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冒充孤儿献出,把赵武当作自己的儿子隐藏起来。公孙杵臼与赵盾是刎颈之交,他也甘愿当作隐藏孤儿的人,让程婴去告密。
屠岸贾在得知孤儿的下落后,就派武士跟随程婴去抓公孙杵臼和赵氏遗孤,屠岸贾果真把程婴的儿子当作赵氏孤儿,把他给摔死了。公孙杵臼也受尽折磨,最后触阶而死。屠岸贾认为程婴告密有功,就把他收为门客,当作心腹,还将他的儿子认为义子。
二十年之后,赵武终于长大成人,程婴就告知了他的身世,最终赵武杀死了屠岸贾,报了家仇。
典出《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元曲·冤报冤赵氏孤儿》。
赵武(?~前541年),春秋时期人士。嬴姓,赵氏,讳武,谥号曰文,子爵,其名称赵武(先秦男子用氏,故不作嬴武),世人尊称其赵孟,史称赵文子。春秋中期晋国六卿,赵氏宗主,他是赵氏复兴的奠基人,后升任正卿,执掌国政,力主和睦诸侯,终促成晋楚弭兵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