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一直是以木结构建筑为其主流,但是石雕建筑也有悠久的历史,它可追溯到史前东夷地区的石棚建筑。另外,坚固美观的夯土木结构建筑,也离不开石构件和石雕装饰。
因此我们这里所指的建筑石刻含义很广,也仅具有相对的分类意义,它包括纯粹的石雕建筑、模型,也包括各种建筑石雕构件和装饰件,以及各种建筑附属的装饰石雕和纪念物。
从商周考古的发现看来,商代木结构建筑已注重应用大型的建筑石雕装饰构件,以衬托大型建筑华贵庄严的气派。在战国到西汉时代,已出现了建筑用的石础、石阶。
东汉时代,中国古建筑石刻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发展阶段,石雕的形式丰富多彩。其中有全部石造的建筑物,如武氏石祠、高颐石阙和沂南石室墓,都是综合性的建筑石刻,其上都镂刻有各种人物故事和各种花纹,雕刻技法也各显千秋,达到极其精美的程度。我们前面所谈到的画像石,就是附属于古建筑中的石雕装饰艺术。
中国的古建筑十分注重其布局的完整性,它是一种群体组合的艺术,所以在权贵的永久居所——陵墓建筑上,除了墓室和伟岸的墓冢,还需有一系列衬托延伸的附属建筑,于是神道上两侧的石刻像生和神兽、石阙,以及坟前的石造享堂便应运而生。
它们延绵千古,发展成多种多样的形式。其中,无论是石雕的内容题材,还是仿木结构建筑的各种形式,事实上都成了研究中国古建筑发展的最为丰富的珍贵史料。而且,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一定社会现实和各种意识形态及其审美追求的生动反映。
例如在东汉的陵墓建筑石刻中,我们常见石羊,有的石柱础也雕成石羊形,羊即“祥”也,取的是美好吉祥之意。在石门额上刻有鹿形,鹿即“禄”的谐音,与羊相对,也取当官发财之意。至于魏晋南北朝之后兴起的宗教石窟寺艺术,那更是一部活生生的佛教和道教的形象演变史。
除了石窟寺艺术,历代层出不穷的石雕佛塔和经幢,也都是些仿木结构建筑而又具有创新特点的艺术形式。从宏观上看,它们称得上是独立的造型;从微观上看,它们又属于各种石刻雕塑艺术形式的组合。同时,它们又称得上是石窟寺艺术的一个缩影。
中国古代建筑中,以石构件结合石雕装饰创造的艺术形式,最初是出于原始的信仰和宗教观念的驱使,其结果尚未达到完全实用的程度。但是,经过长期的锤炼,石工在长期大规模开凿石窟,以及营造石室和进行各种精雕细琢的造型实践中,已积累了各种丰富的经验和练就了炉火纯青的技艺,所以到7世纪初的隋朝。才产生了像安济桥那样伟大的建筑石刻工程,安济桥不仅在结构造型上完美无缺,同时其中的石雕装饰构件也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石刻的杰作。从此,在中国古代建筑中,人们愈发引进了更多的石结构和石雕装饰形式。例如仿唐旧制的南唐李日弁钦陵,其墓室中的后室即用石造,室内四壁仿木结构样式,做出柱、枋、斗拱,中室的石门上刻有浮雕,后室地面铺青石板,石上凿刻江河之形。它事实上是明清石造地宫的先声。前蜀永陵(918)的地下墓室更为气派,全部石造,其棺座石雕更是五代石刻艺术的上乘之作。
从建筑的石雕构件来说,唐代以来的大型木结构宫廷建筑,已广泛采用了砖石结合的台基,如阶沿百、踏步面、垂带石都为雕刻有花纹的装饰构件,石制的栏杆望柱和螭首已见于唐代著名的西安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虽然战国秦汉以来古建筑就采用了石础、石阶,但不同时期的石础、石阶其装饰形式也不尽相同。根据考古发现,对其进行样式风格的排比,不仅可以对古石雕及其共存的文化遗迹进行分期断代,同时还可以清晰地揭示古代各种艺术形式及其演变发展的过程。
例如从汉代的石刻建筑遗存,我们可看到当时的石柱础有羊形、覆斗形、方座鼓盘螭形、方形、覆盆方座形等。南北朝时代,佛教艺术兴起,建筑石刻开始盛行各种形式的莲花瓣形柱础,它是由佛教造像中的莲花座引申而来的。与南北朝的莲花柱础相比,隋唐五代的莲花柱础的整个形体都较为平矮。到了宋金时代,除了常见较矮平的覆盆、缸辱覆盆柱础。还见有各种雕饰华丽的台莲券苴重层柱础、刻狮柱础、力神柱础等造型。元代虽沿用前代的覆盆式柱础,但多为素面而不加雕饰。明清时代的宫式柱础则习用“鼓镜式”,实为简化了的覆盆式柱础。而民间地方式样则不守成法,形式多样,如有单层鼓形;有双层者,上为鼓形,下为方形或八角形,或用覆莲;三层者,其上下层多与双层的相似,仅在中层加用方形或八角形的石墩。各层都雕刻有各种纹样。
建筑石刻的各个组成部分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而且它们还犹如展开的优美画卷,从不同的角度表现出绚丽多姿的艺术风格和样式。就拿石雕装饰花纹来说,它们大多与同时代流行的工艺装饰纹样相似,如汉代画像石中的花纹就常见绳索纹、齿形纹、S纹、连弧纹、卷草纹、莲花纹、龙纹、蟠螭纹等。
进入两晋南北朝,石雅花纹就常见S形的卷草纹,还有莲瓣纹、绳络纹、缨络纹、鸟兽纹、火焰纹,以及狮子、飞天、金翅鸟、莲花等主题。进入隋唐五代,传统的卷草纹与鸟兽人物结合,演成了卷草凤纹、佛像迦陵卷草纹、狮鹿卷草纹等形。此外还有连珠纹、回纹、海石馏风纹、宝相花纹、葡萄纹、团窠纹、团窠火焰纹、流苏纹等。
宋辽金时期的石雕花纹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发展了花鸟纹样。在《营造法式》(1103)这部建筑工艺法典中还作了定式,其中的如意花样、云头、卷草花带对后世的工艺创作影响很大。元代统治者为蒙古游牧民族,有自己独特的习俗。也受到喇嘛教建筑艺术的影响,所以其石刻中也有不少喇嘛教的题材和风格。例如居庸关云台的券石和内壁,所雕刻的天神、金翅鸟、龙、云等喇嘛教纹样及六种文字的经文。风格样式尤其生动雄健。与汉式传统风格不同。此后,喇嘛教的雕刻题材和手法,对明清建筑艺术,尤其是对宫式建筑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明清建筑石刻是中国古典建筑石刻的尾声,也是集大成者。
在宫廷建筑石刻中最常见的是龙、凤主题,此外还有莲瓣纹、朵云,以及各种花卉。如北京故宫的石栏杆的栏板上,就雕刻了小巧玲珑的龙纹,以牡丹花衬地,其间杂以菊花、莲荷、勾莲和茶花等花纹,边饰是在二方连续的锦地上雕刻浅浮雕的夔龙。这种边饰纹样就是沿袭了宋元时代的装饰纹样和技法。最能代表明清宫廷石刻典型风格的作品,就是故宫三大殿的玉阶三台的御路石,其高浮雕的巨龙、流云、海水江涯、缠枝蕃花边饰所构成的华美磅礴的气势,堪称建筑石刻的古今之冠。
作为建筑石刻的各个组成部分,其丰富多彩的类型样式,都自有其演变发展的规律。因此建筑石刻历来受到考古、美术史和建筑史学者的重视,分门别类地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已成为发展多种学科的基础研究工作和前提,而恰恰是这一着重点,却为历代传统的金石学所忽视,只有采用考占学的层位学和类型学方法,系统地整理中国古代丰富的石刻艺术遗产,它才真正称得上是科学意义上的石刻艺术学:
远在本世纪初叶,法国人、色伽兰等人就开始在中国的陕西、四川等地考察古建筑石刻遗迹。1918年,日本人关野贞还到河北、山东、江浙等省,广泛进行古代建筑、陵墓和宗教石刻方面的调查,1929年,由朱启钤创办中国营造学社开始,中国占建筑学逐渐发展形成了独特科学的体系。在漫长艰苦的岁月中,营造学社的奠基者,如梁思成、刘敦桢及其学生们,都为中国古建筑学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采用实证的方法,以调查结合文献,对大量古建筑进行分析,积累了大量科学的记录资料,总结出许多鉴定古建筑的方法和历史评价的标准,今天已确立了古建筑发展的序列。其中对古建筑石刻所作的专门论述。更是我们收藏、保护和鉴赏建筑石刻艺术作品的最佳评判标准。例如在刘敦桢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对历代的建筑石刻及典型的石雕纹样,都有简明的论述。新中国成立,由于国家的重视,许多工程技术学者也加入到文物保护部门,使得中国古建筑学人才辈出,他们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今天已成为我们鉴赏古代建筑石刻必备的参考书。例如祁英涛的《怎样鉴定古建筑》,就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历代石栏杆和石础形式演变的概况。此外,集大成者还有《中国美术全集·建筑艺术编》,以及专门的论著如张驭寰的《古建筑勘查与研究》、罗哲文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等,专题研究论著更是不胜枚举。这些学术论著都不同程度地对古建筑中的石刻艺术作了剖析和介绍。作为石雕艺术的鉴赏者,只要我们认真地研读,结合实物比较分析,必会获得对中国古代典型的建筑石刻艺术的一个完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