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道德高尚者,对待事物往往能凭心而论,芸芸众生在他眼里并无两样。只有假君子,真小人,道貌岸然者才会从门缝里看人。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语出《离娄篇》
真正的道德高尚者,对待事物往往能凭心而论,芸芸众生在他眼里并无两样。只有假君子,真小人,道貌岸然者才会从门缝里看人。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语出《离娄篇》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记载:“然见维摩,道貌凛然,仪形磊落。”
道貌凛然,形容神态庄重严肃。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表里不一的人。
孟子对表里不一的人是极为蔑视的,这在他的其他篇章中能略见一二。在此不再赘述。
孟子说:“内心真正对人礼貌的人,是不会去侮辱他人的;生活真正俭朴的人,是不会掠夺他人财物的。”
真正的道德高尚者,对待事物往往能凭心而论,芸芸众生在他眼里并无两样。只有假君子,真小人,道貌岸然者才会从门缝里看人。
北宋著名的大才子苏东坡有一则轶事。
相传苏东坡喜爱游览名胜古迹,与人畅谈佛理。有一天,他来到一座古寺,听说这座古寺的住持是一个精通佛法的高僧,于是兴味盎然前往拜访。谁知道“见面不如闻名”,古寺的住持看见东坡穿着简朴貌不惊人,于是不客气地叫来人:“坐!”回头对小和尚喊:“茶!”眉目间的冷淡之意就更不用说了。
住持和东坡相谈片刻后,惊觉此人谈吐不凡,于是对来人改口:“请坐,”要小和尚“敬茶”。等知道眼前这个看来普通的人就是闻名天下的大才子苏东坡时,住持立刻殷勤招待,不但请苏轼“上座,”还让小和尚“敬香茶。”东坡一直看在眼里,对老和尚的改变洞然于心。于是当老和尚请求他为寺庙写幅楹联时,他也毫不迟疑,大笔一挥写就:
坐,请坐,请上座;
茶,敬茶,敬香茶。
老和尚一见,羞惭至极,对自己的“势利眼”简直无地自容。
这个故事深刻地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以功利为价值标准,沽名钓誉者的嘴脸。一个人如果真的尊重身为一个人存在的价值,绝不会以侮辱他人为乐,即使是面对社会价值标准的弱势无助的族群,也不会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哈利·波特》第四集中,有这样一句台词,天狼星对荣恩说:“你若是想了解一个人的为人,就应该好好去观察他是怎样对待地位比他低的人,而不是只去看他如何跟同等地位的人相处。”这句话充满了智慧,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
总之,真正的道德高尚者,绝不会用势利眼看人,真正俭朴的人,即便是天降金银,也会无动于衷。
智者慧语
一切虚荣都是危险的,并且大多数错误必定将付出沉重的代价。门缝里看人不是把人看扁了,而是无法看清目标,最终受累的还是自己。
链接解读
原文精华
孟子曰:“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离娄篇》
今译
孟子说:“内心真正对人礼貌的人,是不会去侮辱他人的;生活真正俭朴的人,是不会掠夺他人财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