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只有依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就像大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采用的方法是引流而非堵截。做事倘若单凭主观想象,则难免弄巧成拙。
孟子曰:“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语出《公孙丑篇》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只有依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就像大禹治水,之所以能成功,采用的方法是引流而非堵截。做事倘若单凭主观想象,则难免弄巧成拙。
孟子曰:“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语出《公孙丑篇》
孟子说:“主动助长的,是把禾苗拔高的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伤害了它。”
孟子的意思是说,做事要遵循规律,循序渐进,而不能急于求成。
世上的事情,都有它自己固有的规律。而循序渐进,是事情发展的普遍规律。顺应其理,便是遵循规律,循序渐进便能自然而成。
为了说明做事遵循规律的重要性,孟子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内容大概是这样:
宋国有个农夫担心他的禾苗长得太慢,于是自作聪明地把禾苗一棵棵拔高。当他完成工作,气喘吁吁地跑回家向家人炫耀:“今天我忙了一天,让田地里的禾苗都长高了!”他的儿子一听,匆忙跑到田里去,只看见田里刚播种的禾苗全都枯死了。
这便是“揠苗助长”的来历。
这个故事让孟子非常感叹。
天地间不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太少了,那些认为培育工作徒劳无功、放弃努力的人,就好像是种田不除草的懒人;而那些把和苗硬生生拔高的人,不但白费力气没有任何益处,反倒损害了禾苗。
我今天在此古话今说,是因为,现代人往往有种急功近利的心态,今天播下的种子,明天就渴望收获。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无所不用其极地想法子要将“禾苗”拔高。
2004年9月的一天,我受朋友之邀去参观他在北京昌平的新家,受到他全家老小三人的热情招待,友人刚满8岁的儿子让人又爱又怜。爱的是他的聪慧,乖巧;怜的是他的身材比同龄人逊色不少。和友人在一番胡侃神聊后,话题自然谈到了小孩身上。
“哎,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五岁前就这个头,三年后的今天还这样。今年可没少让我犯愁,他妈更是不停地给他买各种补品,什么钙片,什么美国增高胶囊等。还有那些增高的医疗机械没少买,钱没少花,可就是不见效果。”友人无奈地说。
“最近他妈又盯上了什么哈佛研制的据说能增强孩子骨骼成长的什么快速增长灵!你说怎么办?”友人神情有点沮丧。
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哪,就连这样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世纪人才竟然连“揠苗助长”这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也会毫无记忆。
面对他的提问,我没有正面回答,我说:
有个小孩,在草地上发现了一个蛹,他捡回家,要看蛹如何羽化成蝶。
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几个小时,身体似乎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直出不来。
小孩于心不忍,心想:“我必须助它一臂之力。”所以,他拿起剪刀把蛹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它的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
小孩以为几小时之后,蝴蝶的翅膀会自动舒展开来,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一切依旧,那只蝴蝶注定要抑着臃肿的身子与干瘪的翅膀爬行了,永远无法展翅飞翔。
友人神形一愕,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
我继而说道:
大自然的道理是非常奥妙的,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充满了神奇与庄严,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蝴蝶一定得在蛹中痛苦地挣扎,一直到它的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
孩子的成长(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就好比是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的生长有一定的时序,并不是人为一味地助长就能够让作物长成。一株小禾苗一定要有足够的成长时间,让它能够尽情地吸吮大地的养料,接受阳光的照拂,偶尔接受狂风暴雨的挑战,更是坚韧其生命不可少的元素。在这段时间里,培育它的农夫,除了帮它们拔去侵入田里的杂草外,只能静候时间的淬炼了。
“行啊!这些年没白混,说话一套一套的,我是受益匪浅啊!古人云:‘听君一度话,胜读十年书’说得是一点都没错啊!”友人极为兴奋地夸了我一番。
于是,我换回一顿丰盛的晚餐。
人生如戏,戏得有剧情,你不能跳过去一集直接进入下集。岁月如歌,得有高潮,得有低谷,而不能句句高潮,那只会成为噪音,而非乐章。事物自有其规律,依规律办事便如大禹治水、一顺百顺。
智者慧语
德顺家康说:“人生必须背负重担,一步一步慢慢地走。”
做每一件事,你都应该循序渐进,而不应急于求成。要顺应规律,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前进,最终成功就会像悄然绽开的花蕾,不知不觉地来到你的面前。
链接解读
原文精华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篇》
今译
宋国有个人,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便去拔高它,累得疲惫不堪,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他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
世上不愿意帮助禾苗生长的人太少了。有的人看到事情不能马上见效,便舍弃不干,这就像只种田不除草的懒汉;而有的人却又脱离实际,急于求成,就像这位拔苗助长的蠢汉。这种助长的行为,不但无益,反而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