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是一种精神特质,一种积极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热情程度与表达方式不一样: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热情程度与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但总的来说,热情是人人具有的,善加利用,可以使之转化为巨大的能量。
你内心里充满要帮助别人的热情,你就会兴奋,你的振奋情绪就会鼓舞别人,这就是热情的感染力量。
在职业生涯中,要想与别人竞争,就必须保持一股工作热情。所以,这里提出了“热情加油站”的概念。所谓“热情加油站”,就是在心理中枢系统经常不断地激发兴奋神经,把心理因素转化成工作热情。当然,不是让你榨干热情,而是疏通情感渠道去补充热情,从而起到加油站的作用。
像没有汽车加油站,汽车就不能跑长途一样,热情不“加油”,职业活动也不能持久。只有当热情发自内心,又表现成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时,才能征服自身与环境,创造出日新月异的生涯成绩,使你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你如果已经工作了,就会知道,当你最初接触一项工作的时候,由于陌生而产生新奇,于是你千方百计地了解熟悉工作,干好工作,这是你主动探索事物秘密的心理在职业生涯中的反映。而你一旦熟悉了工作性质和程序,日常习惯代替了新奇感,就会产生懈怠的心理和情绪,容易固步自封而不求进取。这种主观的心理变化表现出来,就是情绪的变化。
工作热情是一种洋溢的情绪,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更是一种高尚珍贵的精神,是对工作的热衷、执著和喜爱。它是一种动力,在你遇到逆境、失败和挫折的时候,给你力量,指引着你去行动,去奋斗,去迈向成功。凭借热情,我们可以把枯燥无味的工作变得生动有趣,使自己充满活力,充满对事业的狂热追求;凭借热情,我们感染周围的同事,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凭借热情,我们可以发掘出自身潜在的巨大能量,补充身体的潜力,发展一种坚强的个性;凭借热情,我们更可以获得老板的赏识、提拔和重用,赢得珍贵的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正如拿破仑?希尔所说:“要想获得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奖赏,你就必须拥有过去最伟大的开拓者所拥有的将梦想转化为全部有价值的献身热情,以此来发展和销售自己的才能。”
一次,有三个人做一种游戏,游戏的要求是在纸片上把他们曾经见过的印象最好的朋友的名字写下来,并解释为什么选这个人。
结果写好后,第一个人解释说:“每次他走进房间,给人的感觉都是容光焕发,好像生活又焕然一新了一样。他热忱活泼,乐观开朗,总是非常振奋人心。”
第二个人也说明了他的理由:“不管什么场合,做什么事情,他都是尽其所能、全力以赴。他的热忱感动了每一个人。”
第三个人说:“他对一切事情都尽心尽力,所付出的热忱无人能比。”
他们三个人都是英国几家大刊物的通讯记者,他们见多识广,足迹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结交了各种各样的朋友。当三人都亮出纸片上的名字时,他们惊异地发现原来三个人写的是同一个名字—澳大利亚墨尔本一位著名的律师,这位律师正是以热忱而闻名于世。
在企业中,不论你有多大的才干,有多少知识,如果缺乏热情,那就等于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没有人愿意整天跟一个提不起精神的人打交道,没有哪一个老板愿意去提升一个毫无热情的员工。但是,如果一个人智能一般,才能平庸,却拥有满腔热忱、努力奋斗,所谓“勤能补拙”,就一定能产生很好的业绩。纽约中央铁路公司前总经理佛瑞德瑞克?威廉生说过这样的话:“我愈老愈认定热情是成功的秘诀。成功的人和失败的人在技术、能力和智慧上的差别通常并不大,但是如果两个人各方面都差不多,具有热情的人将更能得偿所愿。一个人能力不足,但却具有热情,通常必定会胜过能力高强但是欠缺热情的人。”
事实上,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并非处于同等位置,工作热情是工作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工作热情可以促进工作能力的提高。有热情才有积极性,没热情只能产生惰性,惰性会使你落伍。业绩不佳难免要被“炒鱿鱼”,这也是职业生涯中的一条规则。由此看来,你能不能与别人竞争,关键靠你的心理素质和内心动力,也就是靠坚持不懈的工作热忱。同样一份职业,由你来干,有热情和没有热情,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使你变得有活力,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创造出许多辉煌的业绩;而后者,使你变得懒散,对工作冷漠处之,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发明创造,潜在能力也无所发挥;你不关心别人,别人也不会关心你;你自己垂头丧气,别人自然对你丧失信心;你成为这个职业群体里可有可无的人,也就等于取消了自己继续从事这份职业的资格。可见,培养职业热情,是竞争中至关重要的事情。
现在告诉你如何建立“热情加油站”,使你满怀工作热情:
首先要告诉自己,你正在做的事情正是你最喜欢的,然后高高兴兴去做,使自己感到对现在的职业已很满足。
其次,要表现热情,告诉别人你的工作状况,让他们知道你为什么对这项职业感兴趣。
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理由充满工作热情,不论是作家、教师、工程师、工人、服务员,只要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就应该是热爱的,热爱也就自然珍惜。但有些职业在经过深入了解以后,可能会感到无非如此,用不着付出多大努力已是绰绰有余,便以例行公事的态度事之。这样问题就出来了,你虽然热爱自己的职业,却不知道怎样把职业掌握在自己手里。再熟悉的职业,再简单的工作,你都不可掉以轻心,都不可以没有热情。如果一时没有焕发出热情,那么就强迫自己采取一些行动,久而久之,你也会逐渐变得热情起来。
如果你相信自己从事的职业是理想的,就千万别让任何事情阻止了你的工作。
世上许多做得极好的工作,都是在热情的推动下完成的。关键所在,是要有把工作做好的热情,并能善始善终。你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职业,你认为很好,也蛮有工作热情,可常听到种种非议,在你的热情上泼冷水,把握不住,就会把一份好端端的职业断送掉。应该承认这种制冷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但只是影响热情的外在原因,良好的心理素质依旧是保持热情的内因。要相信你认为好的必定是好的。与其担心别人的评论,不如设法完成你所择定的事情,创造出无可争辩的实绩,让人刮目相看。
工作激情不是凭空产生的。工作热情不是课堂上老师教的,也不是书本上写的,更不是父母天生给的。它是对事业、对工作的高度热爱,对社会、对他人的一片赤诚,对业务、对知识的无限渴求,对人生、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用真心点燃的爱的火花,是以愉悦的心情去创造、去拼搏的动力。
工作热情来自于你对工作的态度,当你无法在工作中找到激情和动力时,请重新思考你所从事的工作的神圣与伟大。任何工作都有它自身的神圣与伟大。假如你做了多年的教师,很有可能对整天和小孩子、粉笔打交道而厌烦;假如你是医生,很可能对患者的痛苦和患者家属的愁容无动于衷。公事公办式的职业道德在你眼里可能是可笑的,你可能会想,老板给我涨点薪水可能会改变我的工作态度。其实,这时你缺少的不是薪水与职位,而是工作的激情。
培养激情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就是树立对公司的归宿感。“良禽择木而栖”,“好”公司,才能留住“好”人才。人们在确立事业的目标时,都会扪心自问:“这是不是我最热爱的岗位?我是否愿意为这个公司全力投入?”一般而言,如果我们能够对自己选择的工作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对前进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就会无所畏惧。
当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努力使自己的老板和顾客满意时,你获得的利益会大大增加。你对工作的热情感染着周围的人,你的身边形成一个磁场,你带动—个团结合作的团队,你的努力为成功奠定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