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57200000048

第48章 尊重下属才能获得拥戴

1949年,37岁的戴维?帕卡德参加了一次美国商界领袖们的聚会。与会者就如何追逐公司利润侃侃而谈,但帕卡德不以为然,他在发言中说:“一家公司有比为股东挣钱更崇高的责任,我们应该对员工负责,应该承认他们的尊严。”帕卡德在造就硅谷精神方面的贡献,恐怕超过了任何CEO。他的尊重并欣赏每一个人的态度,对周围人和企业的影响至深至远。正是创始人帕卡德这种尊重别人的思想和精神,缔造出了今天惠普这个产业帝国。

我们总是埋怨身边没有人才,找不到人才,或者总是叹息人才的流失,这是什么造成的呢?是否我们自身存在某种缺陷呢?因此,只有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吸引人才的素质,创建使他们满意的工作环境,才能使身边人才济济。而要做到这一点,管理者首先要从“尊重”开始,对人才做到尊重、尊重、再尊重。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是有修养的人,是值得别人交往和追随的人。“尊重”给企业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员工消极对待工作,寻找借口不工作,其实并非因为其他过多的原因,很重要一点是工作氛围。特别是对于高素质人才,更需要创造一种相互理解、轻松和谐的气氛,而管理者就是这个气氛的缔造者。只有这样,下属们才会乖乖地在你的上司进行分工合作,你才会带领出一支优秀的团队。

从实质上分析,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较之管理技能更为重要,这里更多涉及的是观念认识上的问题。具备一个正确并客观的待人方法,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应对企业所面临的各项挑战。

尊重人才也是塑造管理者人格魅力的有效手段,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下属们是你的合作者。企业是由大家组合而成,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与员工,大家应该是平等的,在工作上只是扮演的角色不同而已,离开谁都难以成事。因此,下属们是我们的工作伙伴,我们应以“同事”来称呼他们,这不仅仅是称谓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尊重的问题。

(2)随时肯定下属们的成绩。下属在工作中,偶尔会出一些小问题,如果采取严厉责备的态度,就会造成双方的对立,员工从心理上受了委屈,对立的情绪很难消除,在今后的工作中心理上就有了排斥情绪。对下属没有了起码的尊重,你和他们的关系就只有命令和无奈地接受,充满火药味的工作关系迟早会爆发危机。

(3)给下属们自己的时间。在许多公司里,大家下班后都不愿很快离开,有些人即使下班后没有事做也要在办公室里多留一会儿。当自己一天的工作没有完成是应该留下来做完,但没有事情也留在办公室里,表现出一种以公司为家的样子,则和老板的喜好有关。老板总是希望员工们加班,希望员工晚上带工作回家做,还希望员工可以为了工作牺牲家庭,甚至希望员工能将工作视为生命的重心,因为老板都是这样。其实,不应该一味地要求员工有着同等的工作热情。

是的,身为管理者当然要以身作则,树立典范,但是不要忘了,以身作则并不代表要以此暗示员工,要求他们做到你所“示范”的每一项事务。大部分员工都希望享受工作,有高度的工作效率及贡献,能力受到肯定,得到应得的薪水。而下班之后他们也可以暂时忘掉工作,享受家庭的温馨,与三五好友聊天,参与某些活动。他们不希望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挂念着工作。上司应该尊重员工这个人性的需求,在下班后要求员工工作上的事应尽可能避免。员工自然不会找借口拖延时间,也同样在你为他们创造的宽松的环境中尽快完成工作,相反会提高效率。

(4)尊重下属的个性差异。在我们的工作场所,总是充满形形色色的人,即有各种背景的人、有各种性格的人、有不同生活经验的人,我们要尊重个别的差异和不同并要找出共同点。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能包含不同个性,塑造共同价值观的。人人生而不同,但对我们工作都会有独特的贡献,切不可只用一种人,用一种方法来做事,身为管理者的你要学习用不同的方式管理不同的人。要承认人的最大特点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克服自己的偏见,这样才能使公司更和谐,也更具效率。

(5)尊重下属的不同意见。管理者不愿听取下属的意见,大致原因是认为下属能力不足,意见不具备参考价值,这实际上是个误区。下属能力较你弱或许是事实,但并非他们的每个意见都不高明,有些意见可能对方案有补充作用,或者可以通过这些意见本身了解下级在执行中会有什么心态及要求。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有必要认真倾听不同意见,因为一个人考虑问题不可能十全十美,况且,就怎样做成一件事来说也很少有标准答案,我们要的是结果,如果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这不是很开心的一件事吗?

(6)尊重下属的选择。员工有选择工作的自由,不可将员工的辞职视为背叛你,气愤过后千万不能在你的心中留下任何不好的印象,这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对你的下属产生不信任的态度。员工辞职本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情,也许是你的企业的目标和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相悖,也许是员工个人价值趋向的改变,你都不能过多地去强求他们和戴上有色眼镜。

员工选择了来公司工作,那么帮助他们个人成长就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切不可把员工的成长当成我们给予他们机会的某种结果,并要求员工不断地给予回报,这会让你在人格上不尊重他们,认为他们应该为你工作,或者他们应该全部听命于你。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接受员工的选择,对员工的离职完全可以做到“人走茶不凉”。

下属的辞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这为你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提供了借鉴,你可以因此而调整自己的上司方式,而管理者是否有雅量可以从对待离职员工的态度中去发现。

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到了何种水平,下属们得到了更多的空间和尊重,就会踏实工作,不会找借口和理由逃脱工作和责任。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要本着爱心去经营企业,以积极的心态、平等的态度、关爱的语言与员工交流,创造优良的企业氛围,而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对人才“尊重、尊重、再尊重”。

另外,尊重下属们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对待下属就像对待自己一样。

仔细想想,为什么我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原谅一个陌生人的过失,却对自己下属的过失耿耿于怀呢?以前总是认为员工太懒惰,太缺乏主动性,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是看待问题的方式。其实,借口是员工自己找到的,但上司是否给了他们找到借口的机会呢?

成功守则中最伟大的一条定律即待人如己,也就是凡事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当你是一名下属时,应该多考虑老板的难处,给老板多一些同情和理解;当自己成为一名老板时,则需要多考虑下属的利益,多一些支持和鼓励。

这条黄金定律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法则,它还是一种动力,推动整个工作环境的改善。当你试着待人如己,多替下属着想时,你身上就会散发出一种善意,影响和感染包括下属在内的周围的人。这种善意最终会回馈到你自己身上,如果今天你从下属那里得到一份理解,很可能就是以前你在与人相处时遵守这条黄金定律所产生的连锁反应。

经营管理一家公司是件复杂的工作,会面临种种烦琐的问题。来自客户、来自公司内部巨大的压力,随时随地都会影响你的情绪。因此,首先我们需要用对待普通人的态度来对待上司和周围的人,不仅如此,我们更应该同情那些努力去执行工作的下属们。做上司的应该多反思自己的缺陷,给予下属们更多的同情和理解,这样会赢得更多下属的拥护和支持,自然就不会发生辞职的事件了。

心理学点拨

尊重下属是上司的一种修养,是由里而外透射的高贵人格。这种人格修养是需要修炼积累的,这也成为衡量一个成功人士的标准。你尊重别人,别人也会尊重你,人际关系由此变得和谐。

同类推荐
  •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能太随意

    做人不能太任性 做事不能太随意

    本书包括朋友间不可太随意、感情上不许太随意、生活里不要太随意、工作中不能太随意、学习不宜太随意、社会规则不能不知、努力克服自私本性、放纵就是毁灭自己等10章内容。
  • 工作只需20年

    工作只需20年

    本书是介绍“如何缩短工作年限、提前享受自由生活”的职场实用方法类型的书,带有励志的成分。本书的重点读者群是即将要开始工作的大学生、初入职场但对工作和人生毫无方向的年轻人、渴望改变并且不想被工作束缚一辈子的新一代普通上班族。书中讲述的是通过三个大方法的详细解说,帮助读者大幅缩短工作年限,只需20年就能得到普通人工作一辈子得到的东西,最终实现财务自由和人生自由。本书的重点读者群是即将要开始工作的大学生、初入职场但对工作和人生毫无方向的年轻人、渴望改变并且不想被工作束缚一辈子的新一代普通上班族。
  •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

    我们如今所处的是一个和平的年代,和谐平安的社会让我们感觉不到动乱的滋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爱国”这样的字眼似乎离我们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当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诸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等这样的特殊时刻,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的小行为来表现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的。也就是说爱国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可以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张海君主编的《爱国(爱国之心从分毫开始)》集聚的几十个爱国小故事,旨在让大家重温不同时期的爱国事迹的同时,也希望让爱国情怀再一次回归到我们现代人的心中。
  •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吸收了西方公共关系学研究的精华,注重对实用技巧和运作模式的系统阐述,以切合本学科的性质和满足读者可操作性的需求。
  • 职场人士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职场人士心理健康诊疗手册

    本书讲述:要想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生活时间被大量的工作、应酬及出差所瓜分的情形。人们要自由支配时间,否则就不能保证睡眠、进食和运动,而这些正是摄取营养的根本。只有善于保养自己的人,心才会变得更加宽容。把握好平衡才是经营健康之道。希望大家通过本书找到健康与活力的经营之道,也祝愿大家早日走出“亚健康”的困扰,踏上健康之路!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