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我们乘坐中巴车从宁波赶赴奉化,去游览蒋介石故居溪口。车上导游徐小姐不停地向游客灌输着溪口的历史。
溪口虽小,却曾经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风暴之地。蒋介石、蒋经国皆出生于此,大权在握后还经常回来,并在此策划了许多历史事件。张学良将军西安事变后,也曾被软禁于此,张将军亲手栽下的五棵楠树至今仍生机勃勃。中国历史在溪口这个小镇留下了太多深重的痕迹。正因如此,所以我们的旅行第一站选择了溪口。
溪口是一个建置千余年的山乡古镇,这里四面环山,三里长街依一脉剡水溪流横贯东西。武岭头与剡溪南岸的笔架山对峙,屡经兴毁,唐咸通八年(公元867年)重建,改名瀑布观音禅院。寺内现藏“钦赐龙藏”经书,钦赐玉印,龙袍、龙钵以及玉佛、名人画卷、书题等珍贵文物。两株汉代银杏巍然屹立寺门。寺西面中国旅行社雪窦山招待所是当年蒋介石幽禁着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旧址,1988年在此址建起的雪窦山招待所,现已作为张将军事迹陈列馆开放,成为国家级风景区雪窦山景区的又一新的人文景点。
王安石诗云:“拔地万重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共看玉女机丝挂,映日还成五色文”。千丈岩瀑布在雪窦寺南一华里处,以雄奇、壮观而名闻浙东,北宋真宗曾赐名“东浙瀑布”。崖顶西首上行有“飞雪亭”,可坐观飞瀑。
观外景后便进入蒋氏故居。站在蒋经国为母书写的“以血洗血”的石碑前,我为其孝心感动过。1939年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初二)上午,日机六架飞到溪口滥施轰炸,蒋母毛氏不幸罹难。蒋经国悲痛已极,当时他立誓要报杀母之仇,写了“以血洗血”四字,在母亲罹难处立石纪念。日军侵入溪口后,取走了此石。抗日战争胜利后,又由国民党奉化县学部书记王恩本摹写了一块石碑,此碑现存放文昌阁小洋房内。
死者含恨而逝,生者抱恨而去。蒋经国自从1949年春天随蒋介石最后一次返乡之后,从此赴台,一去不返,连给生母上一次坟的机会都不复再得,这实在是蒋经国这个“孝子”的一大憾事。站在蒋氏故居前,我感概万千……
百年尘世,忆风云已远,几多寒暑。拼搏一生评对错,历史了无头绪。军阀难除,殖民忍扫,驱侮成梁柱。中原逐鹿,奈何无有房社。
山麓花木依然,镐房仍旧,青草牵庐墓。雪窦寺边清溪唱,武岭门前莺舞。台北朝氲,剡溪暮色,隔海和云翥。玉轮同照,总应风雨无阻!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使溪口的山水林瀑美不胜收。又因是蒋氏父子的故里,溪口雪窦山处处充盈着殷殷游子情,吸引年逾百万的海内外游客,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等重要贵宾都曾在此留下足迹。
我们当年曾经朗诵诗歌:“高唱葬歌,埋葬蒋家王朝”。但如今的溪口小镇,以其独特的融人文、自然、佛教于一体之景观,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中国水蜜桃之乡”等国家级桂冠,博得世人青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溪口的人民每年靠文化旅游,居然能直接或间接带来七个亿人民币的收入,这要得益于蒋氏父子故里这个文化品牌。看来蒋家王朝还没能完全埋葬,至少比台独分子得民心,起码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
返回宁波的高速公路上,我陷入了深思!或许是车距远,或许是昨夜睡得太晚的缘故,导游尽管大声地介绍明天行游的景点普陀山,但我仍慢慢地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