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儿时的记忆总在脑海浮现。而记忆中的青石街却常常生动地闪烁在我眼前。
那是一片生命的沙岗。沙岗上长满了充溢着蓬勃生机的柳槐榆杨。浓郁的绿色中隐隐向人们透露出一个灰黄的小集镇。在那儿有我梦幻般的童年,有一条令我魂牵梦萦的青石街。
屈指算来,我离开曾经居住的那条青石街已经整整四十年了,可是她还是那样让我魂萦梦绕。青石街,很古朴。光亮可鉴的青条石、灰砖墙上斑驳的苔痕、青檐上摇曳的荒草、粗壮繁茂的古槐、古色古香的牌匾、在风雨中有些飘摇的庭院,无不在诉说着她的饱经风霜。青石街东边有一条通向小城的道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燕雀啾啾。西边是我儿时最快乐的地方——学校,教室里书声朗朗,常常勾起我无限的回忆。青石街南通铁路,可直达汉口。青石街北连府河,河水入汉水汇长江。这足够算得上一幅画了吧!
不仅于此,当我在深秋的某个深夜回到青石街时,我看到的不光有月,月里有街,街里有人,在那柔媚的晚秋月光里,我分明是踏上了一幅尘封千年的绝画。青石街,很幽深。街两侧的窗口间,常会牵条绳或搭根竹竿,来晾些花花绿绿的湿衣裳。青石街,很静谧。没有浮华和喧嚣,也没有车水马龙和熙熙攘攘。雨天的青石街更是静谧,能听见雨落在地上、屋顶上、窗台上的婉约乐音。这里记载着我童年的欢声笑语,流淌着童年的幸福时光。天高云淡的日子,男孩子们常在青石板上比“滚铁环”,谁的铁环在沟沟槽槽中不偏不倚,畅通无阻,谁就获胜。大雨来时,小巷成了浸过脚背、清澈见底的天然小河,我们一边放逐自叠的纸船,一边光着小脚丫紧随左右,那天真无邪的童声稚语也顺流而下,飘向远方。
青石街里月光是柔和的,带有一丝丝晚秋的凉意,由东向西,从街口拂向街尾,抚着我的脸庞。这淡洁雅美的清辉,是吹不去我心头那幽沉的心事,不远处的街心,有柔美的月光碎在那里,亮堂堂地,淌了一地,照得见那条青条石里的纹路,曲曲折折的,像母亲额间的皱纹。
夜很深了,青石街的人们都快要睡了,但不知是谁家的媳妇还在唱着摇篮曲,怀里的孩子,却早已入睡,细细地扯出一些鼾声,那小小的手掌,却是紧紧地搂着母亲。这么温暖的怀抱,这么幸福的港湾,能不安然入睡么?就像我走在这青石街上,沐浴着夜月,无不涌起一阵阵幸福的潮浪。
第二天早上,青石街醒来了,袅袅的炊烟也升起来了,炊烟白似云雾,在黑色瓦屋顶上投下淡淡的影子,摇曳着,像美丽的姑娘在舞蹈。渐渐的,小镇开始热闹喧嚣起来了,小儿们的嬉闹声,集市商家的叫卖声,声声相融,那不是一幅宁静和谐而又繁荣的山水画吗?
青石街的人们纯朴善良。我小的时候隔壁的三婆,特喜欢小孩子,经常和小孩子们嬉戏、打闹,我们小伙伴都喜欢到三婆家玩,她一点也不恼火,却总是像个小孩子一样笑嘻嘻地和我们打闹,讲她的一些并不动听的故事,但我们还是最喜欢缠在她的身旁,因为她的衣袋里总是有掏不完的我们最爱吃的糖果。受到父母的打骂时,也会躲到她的怀中寻求庇护。
如果你到青石街来做客,你最好入乡随俗,一定要一醉方休。因为石板街的人们热情,豪爽的待客方式,让你不得不醉,不但酒醉,人醉,心也跟着醉。他们大碗地喝酒,大碗地吃肉,大声地说着笑话。你融身其中,那种气氛一定会感染你,你仿佛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跟着他们一起疯狂。
青石街,虽然没有辉煌和悠久的历史,但她却有一股亘古的美,柔弱的美,沁人心脾的美,让人终身难忘。
记忆中的青石街如今怎样,岁月蹉跎是否改变了模样,多少风多少雨你都能扛,你是我梦中神游的地方。